书城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4977800000023

第23章 综合锻炼(14)

2.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又如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五官九窍都以经络为纲,按经络来分析病证即称辨证归经。《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指出皮肤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结,骨骼连属和长短,都是以经脉为纲纪,从而分析其所发生的不同病症。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记载,意指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症,此经脉腧穴能主治其所发生的病症,这就是经脉的主病。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所称外经病(证),又有其有关的脏腑病(证)。此外,络脉、经筋也各有主病;皮部之病实即经络之病的综合反映,总分为六经病。奇经八脉与各经相交会,其所主病证又有其特殊性质。辨证归经,主要也就是分十二经(合为六经)和奇经八脉,一般以十二经为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主疾病之变。

3.循经取穴:经络各有所属腧穴,腧穴于分经之外还有不同的类别,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还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内经》所说的“治主病者”,就是指取用能主治该病症的经穴。经脉的“是主某所生病”,说的就是这一经所属穴的主治症,这主要以四肢部经穴为依据。作为特定类别的四肢经穴就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等。在头面、躯干部,则有处于分段关系的脏腑俞募穴及众多的交会穴。对脏腑五官说来,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循经远取和远近配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药物归经: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病症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和某几经之药。宋、金以来,如医家张元素(洁古)等发扬此说,为掌握药物主治性能提供方便。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病后人即指其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药物归经的记载。

二十三、十二经脉与穴位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经水、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十二正经:上肢三阴经(心经、心包经、肺经);三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下肢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三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正经是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正经按阴阳所属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太阴、阳明在前,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在中。手三阳足三阳六条阳经皆会于头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胸腹部分布着手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腰背部为足太阳所过,侧胸腹为足少阳所过。古代经典《灵枢》云:手之三阴,从脏(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十二正经按其五行属性互为表里,凡阴经皆属五脏(心包亦为其一,故为六阴经)凡阳经皆属六腑。如:手太阴经—肺与足太阴经—脾在前,手少阴经—心与足少阴—肾在后;手厥阴经—心包与足厥阴经—肝在中。此六阴经系于五脏。(心包为心之护卫)。手阳明经—大肠与足阳明经—胃在前,手太阳经—小肠与足太阳经—膀胱在后;手少阳经—三焦与足少阳经—胆中此六阳经皆系于六腑。

二十四、奇经八脉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的作用。任督二脉:任脉,在人体的前正中线;督脉,在人体的后背正中线。奇经八脉都是依附于十二经之上的。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它还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此能补正经之不足。在自我锻炼十二经的同时也锻炼了它们。人体的保健屏障就是背部膀胱经,是人体网络枢纽、神经出入的通道、人体的排毒道。所有的背俞穴对应着五脏、六腑、筋、骨、气、血、髓、脉,所有的病症都能在背部反映出来。我们先疏通全身经脉,这是关键的第一步。至于下一步的对症治疗,将特别介绍专治本经病症的十二原(俞)穴和十五络穴。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奇经,是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和阴维脉。奇经八脉中有六条经脉没有本身的特有的穴位,其俞穴都是寄附在十二正经上,只有任督二脉具有本身的穴位,因此任督二脉在奇经八脉中较为重要,故也列在十二正经之内,成为十四经。

1.任脉:在腹前面正中央,调节阴经气血,约束诸阴经,号称阴脉之海。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和阴维脉交会,如与足少阴会于中极穴、关元穴;与足厥阴会于曲骨穴;与足太阴会于下脘穴;与手太阴会于上脘穴、列缺穴;与阴维脉会于廉泉穴、天突穴等。本脉有24个穴。经络一支从会阴部起上行脊里,进入背部正中,另一支起于小腹部中极穴下面,沿胸腹正中线直上咽喉,在上面部,进入目中。

《太平圣惠方·卷一》所记载,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任脉有主胞胎功能,其所经之石门穴,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乃生气之源。其病变为前阴诸病,如疝气、带下、妇科病、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小便不利、遗精、遗尿、阴中痛。列缺穴治疗任脉之病。

2.督脉:在背部中央总督诸阳经,号称阳脉之海。其脉多次与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如与手足三阳经会于大椎穴;与足太阳会于百会穴、脑户穴;与阳维脉会于风府穴、哑门穴。调节全身诸阳经气血,本经有28个穴。经络从会阴部起始,向上并入脊柱里面,上至风府穴进入脑中,向上行至头顶,从额正中至鼻住下至龈交穴。督脉总督全身阳脉之盛衰,《素问·空骨论》说:督脉为病头重、腰脊强痛、癫狂,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角弓反张,痔疾,遗尿,女子不育诸症。《难经·二十九难》说:“督脉为病,脊强而厥。”“脊强”和“厥”是脊髓和脑的病变,皆归督脉,与督脉循行过脊络脑有关。督脉又络肾,故与肾也有密切的关系。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主生殖功能,因此历代医家认为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与督脉有关,常补督脉治疗。督脉之病取后溪、长强二穴。

3.冲脉:有11穴,冲脉的循行路线是复杂的,总括言之可分为五条线路:(1)从小腹内浅出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并行而上,过脐旁抵达胸中弥漫散布。(2)自胸中分散后上行至鼻之内窍。(3)起于肾下,当于气冲,循阴股内廉,入腘中,经胫骨内廉,至内踝后面入足下。(4)从胫骨内廉斜入内踝,至足附上循行于足大趾。(5)从小腹分出,向内贯脊,行于背部。冲脉之冲字,有冲要、要道之意,本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为统领重经气血的要冲,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之功,故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学海之名。本经病变主要为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诸症,女子则为月经失调、不孕、漏胎等。本脉之病取公孙穴治之。

4.带脉:有3穴,循行路线较为简单,起于季肋下方,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带者寓腰带之意也,有“约束诸经”之功。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与任、督、冲三脉关系极为密切。其病变主要是经脉弛缓,足萎不用,此外亦可见腰脊,脐腹痛诸症。本脉病变取足临泣穴治之。

5.阳跷脉:有10穴,循行路线是自足跟外侧的申脉穴起,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内,斜至肩膀外侧,沿颈上至口吻,至目内眦,与太阳、阴跷脉会合,再上行经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穴。本脉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失眠、目痛等症。取申脉穴治疗本病。

6.阴跷脉:有2穴,经内踝下照海穴起,沿下肢内侧向上,进入阴部,向上沿着胸腔的里面,入缺盆,在上行从喉结人迎穴前边出来,经颧部内侧进入目内眦,与太阳、阳跷脉相会。跷脉与人的活动和睡眠有关,“跷”字含有足跟、便捷之意,二跷脉皆起于足跟,分行人体之左右,交通一身阴阳之气,故能使下肢灵活便捷,又二脉皆入于脑,阴跷脉气盛则目闭而欲睡,阳跷脉气盛则目张而不眠。本脉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外侧肌肉弛缓,内侧拘急睡眠失常。取照海穴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