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势交涉:王牌交涉大师的制胜秘诀
4976800000033

第33章 交涉中不可忽视的肢体语言(1)

表情是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是我们内心变化的外在体现,并且在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控制住自己表情的。达尔文就曾经这样说过:“表情动作的发生是与情绪变化相联系的。”

当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时,有很多时候,我们或许并不用等待对方开口说话,就可能从对方的表情中知道对方的情绪和态度是怎么样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忽略了对方的表情变化,只是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意图跟对方交流,无疑会极大地影响到交流沟通的顺利进行。这只是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的第一步,当我们在与对方交流沟通时,更加需要注意到对方的表情变化,因为在很多的时候,对方所说的话所要传递出来的信息都在他们的表情变化中透露出来。

你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吗?是不是想要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现在,就让我们抛开我们所倚重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理解能力,去注意观察他人的表情变化,从他人的表情变化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对方,并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利用表情变化这一有力的武器,让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更为和谐、有效。

如果我们能在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注意到对方的表情变化,并且在说话的时候,辅助以适当的表情变化,便能使得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如鱼得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则很有可能会阻碍交流沟通的顺利进行,甚至还会闹得双方不愉快。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件实事,从而了解一下表情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是否真的重要。

今年20岁刚刚出头的何志强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南方的一个大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做销售。这天,他前往一家公司去洽谈业务。接待他的是该公司一名办公室主任,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

何志强很是客气地向对方说明了来意。那位女士对何志强的到来并不十分热情,扫了产品一眼,请他坐下再说。

何志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坐下之后,仍然独自热情洋溢地向女士介绍自己的公司、自己公司的产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务。而那位女士呢?虽然好像是在倾听,却不时地皱着眉头东张西望。反正在整个过程中,这位女士脸上的表情变化十分丰富,不是皱眉,就是一脸的不悦和不耐烦……

然而,何志强却低着脑袋,自顾自说着。当他说完后,抬起头,看到那位女士一脸茫然和不悦的神情。

毫无疑问,何志强的这次登门拜访肯定是无功而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何志强在与对方交流沟通的时候,始终没有去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没有从对方的表情变化中得知对方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是企图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对方。

什么是交流沟通?真正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非是单方的事,而是双方的互动,只有当交流沟通的双方投入到其中,才能真正地算得上是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一点告诉了我们,当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时,要做的并不是只要将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表述清晰就够了,还要让对方将他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换成另外一句话来说,就是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以及其他的一些肢体语言的选择,同样我们还要密切地关注到对方的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所传递出来的一些信息。

为什么要这样呢?你或许还记得有这样一句俗语:“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不能让对方觉得你了解他们,让他们将你当作可以谈心的朋友,你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便是没有办法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因为在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交汇,连接成一点。

上面事例中的何志强便是因为如此,才会在登门拜访时无功而返。因此,我们要达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必须改变交流双方在两条平行线的状态。而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我们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去了解对方,让对方在心底认为你了解他。那么,怎么才能对与我们交流沟通的对方有所了解呢?表情,我们如果能够细心地去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便能对对方有着进一步的了解,同样,当我们做到这一点之后,在与对方交流沟通时,加以丰富而适当的表情变化,便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到对方,从而促成沟通交流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就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表情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各种信息,我们完全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而对对方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我们能细心地观察到对方的表情变化,去了解对方就可以了。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并且这么做,你便完全缩减了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你要记住的是:表情的变化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变化去告诉人们一点什么,去达到交流沟通的效果呢?

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能够注意到对方的表情变化,还善于用自己的表情说话的话。那么,我们再与人交流沟通便会变得更为和谐、通畅。因为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一、协调强化

协调强化作用是指在交际过程中,用表情配合话语,表情所传递出的信息与话语的内容一致,从而使言语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在《围城》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饭后谈起苏小姐和曹元朗订婚的事,辛楣宽宏大度地说:“这样最好。他们志同道合,都是研究诗的。”……大家都说辛楣心平气和得要成“圣人”了。“圣人”笑而不答,好一会儿,取出烟斗,眼睛顽皮地闪光道:“曹元朗的东西,至少有苏小姐读,苏小姐的东西,至少有曹元朗读。彼此都不会没有读者,还不好么?”大家笑说辛楣还不是圣人,但可以做朋友。

苏小姐是赵辛楣的意中人,但是她并不爱赵辛楣,她追求方鸿渐,可是方鸿渐又不爱她,于是她赌气嫁给了曹元朗。曹元朗曾经被方鸿渐等人取笑为“四喜丸子”,是个又老又丑又呆的人。大家对苏、曹的结合感到莫名其妙。赵辛楣所做的解释是一种幽默的讽刺,他所做的表情“笑而不答”、“眼睛顽皮地闪光”,与说话的内容协调一致,强化了幽默讽刺的意味,使谈话场合的诙谐气氛更加浓烈。

说起面部表情协调强化来,笔者不由得想起《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中的一段话:

二人闹着,紫鹃、雪雁等忙来解劝。后来见宝玉下死劲的砸那玉,忙上来夺,又夺不下来。见比往日闹的大了,少不得去叫袭人。袭人忙赶了来,才夺下来。宝玉冷笑道:“我是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袭人见他脸都气黄了,眉眼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么样,便拉着他的手,笑道:“你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它,倘或砸坏了,叫她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呢?”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心里一急,方才吃的香薷饮,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出来了。紫鹃忙上来用绢子接住,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雪雁忙上来捶揉。紫鹃道:“虽然生气,姑娘到底也该保重些。才吃了药,好些儿,这会子因和宝二爷拌嘴,又吐出来了,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心里过的去呢?”宝玉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黛玉竟还不如紫鹃呢。又见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她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她。”心里想着,也由不得滴下泪来了。

宝玉一边说,一边“冷笑”,“脸都气黄了,眉眼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么样”,这样的表情更加强化了他言语中的意思,使得周围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把众人都吓坏了。当他看到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又后悔了,“由不得滴下泪来”。这一哭,眉眼于是恢复了原状,才把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二、弥补暗示

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便说话,有时话语的力量达不到,有时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在这样的场合,人们往往用表情来补充暗示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在有些场合,说者的意思不适合用言语表达时,也可以用表情进行暗示,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的一段:

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仍旧收拾好了,方出来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了我们来大玩大笑的!”

宝玉和众姐妹在李纨处一起说笑,忽然看到黛玉的头发有点乱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宝玉如果当众说出来,会使黛玉很难堪,如果他亲自动手为黛玉整理,更不成体统。他便使了个眼色,向黛玉暗示,既传递出进里屋整妆的信息,又包含着对黛玉的体贴入微。

异性之间,往往用目光来交流爱慕之情,正所谓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下面再来看一段《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的一段话:

这里小红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小红一溜。那小红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好相对,小红不觉把脸一红,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

小红和贾芸相互爱恋,但又不好意思当面表白。在坠儿面前就更不好意思交谈了,小红一边假装与坠儿说话,一边用眼神同贾芸传递情爱,当四目相对时又害起臊来,羞红了脸,这“拿眼一溜”、“四目恰好相对”、“不觉把脸一红”,把眉目传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威胁震慑

严肃的表情,如铁青着脸、怒目而视,会给对方形成一种压力,产生畏惧心理。例如,鲁迅《药》中的一段: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穿黑衣的刽子手康大叔,眼光像“两把刀”,对老拴产生了震慑作用。

再如《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的两段:

却说兴儿正在账房儿里和小厮们玩呢,听见说“二奶奶叫”,先唬了一跳,却也想不到是这件事发作了,连忙跟着旺儿进来。旺儿先进去,回说:“兴儿来了。”凤姐厉声道:“叫他!”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着胆子进来。凤姐一见便说:“好小子啊,你和你爷办的好事啊。你只实说罢!”兴儿一闻此言,又看见凤姐儿气色,及两边丫头们的光景,早唬软了,不觉跪下,只是磕头。

……

凤姐道:“你出去提一个字儿,提防你的皮!”兴儿连忙答应着才出去了。凤姐又叫:“旺儿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过来,凤姐把眼直瞪瞪的瞅了两三句话的工夫,才说道:“好,旺儿!很好!去罢!外头人有提一个字儿,全在你身上!”旺儿答应着,也慢慢地退出去了。

这是大家很熟悉的“闻秘事凤姐讯家僮”中的两段。第一段是逼供兴儿。先用“厉声”震住(这是副语言),然后一边用话语暗示,一边给脸色看。兴儿还不知道尤二姐的事发了,但是看到凤姐的气色异常,两边丫头的神态也非常紧张,就给吓软了。第二段是凤姐已经从兴儿口中得知尤二姐的情况,心中也设计好了复仇方案,但是这些计划是需要绝对保密的,于是她又把知情的旺儿叫过来,“把眼直瞪瞪的瞅了两三句话的工夫”,这种目光侵犯,对旺儿产生了很强的威胁震慑作用。

在我们与人实际交往的过程中,表情总是能帮我们察言观色,了解对手的心态、判断别人的性格,同时还可以帮我们识别交谈的真伪。

一、从表情看心态

以前我们说过,表情会因很多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等等。但是,一般来说,单一的表情还是容易判断的,最难于判断的是有几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给判断带来困难。

使判断复杂化的因素包括:先前是否见过要判断的脸,综合背景环境线索,判断者的情绪状态,被判断者的面部特征,观察面部的具体方法。

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通过表情,我们可以观察到与我们交谈的人的言语之外的反应。眉飞色舞、笑逐言开,标志着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怒目而视、左顾右盼,则说明谈话进行得并不顺利。

当然,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也可以提示我们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是否愿意继续下去。比如,眼神的朝向可以提示对方是在倾听、思考还是漠不关心,嘴唇紧闭提示对方要下决心,青筋暴露则说明对方马上就要发怒,该采取应急的措施了。

二、从表情推断别人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情绪下的表情可能不同: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开朗的人可能开怀大笑,一个腼腆的人则可能仅仅抿嘴笑笑,而一个抑郁的人可能只露出一丝苦笑。常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自然放松的人,他的心态一般比较稳定、平静、开朗;而常常愁眉苦脸、面部肌肉紧张的人,他的心态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心胸狭窄、脾气暴躁。

由于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的活动形成,肌肉活动会在脸上形成各种特征,比如皱纹等。久而久之,这些特征就会刻记下来,成为永久的表情,这些永久的表情会向外界透漏出本人性格方面的各种信息。

三、表情帮助我们辨别真伪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进行言语交谈时并不一定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交际的实际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表情可以帮助交际的双方正确理解各自的真实意图。因为多数表情是生理性的,不受意志支配,当一个人想隐瞒真相时,就会使有声语言偏离真实的意图,这时候面部表情就可能背叛他,把被有声语言掩盖的事实揭露出来。

除了有声语言会掩盖真情之外,人们还会使用表情来掩盖真实的感受或意图。比如,有的人在谈论自称是让他快乐的事情时,脸上露着欣慰的笑,但是,如果他的感受是假的,很可能会有一种别的什么表情飞快地略过脸上,或者出现在眼睛里。这种短暂的瞬间表情,就是被蓄意隐藏了的,但是,这些也随时会跳出来揭穿他的伪装。

现在,是不是我们就已经完全掌握了表情的内在含义了呢?不,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不同的人在有各种表情表现的时候,它们始终存在差异,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表情的含义,还需要了解表情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性别的差异

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性别角色意识,他们的表情也就出现了性别的差异。一般来说,男孩子被告知坚强一些,所以,那些有损于男子汉形象的较夸张的表情就要掩饰起来,流泪尽量减少,眼神也不能太过于游移不定,不要有过多的目光接触。女孩子则被告知应该多看别人,维持目光的接触,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可以不必太坚强,可以流泪,可以有撒娇的表情和动作。

二、个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