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势交涉:王牌交涉大师的制胜秘诀
4976800000024

第24章 与客户交涉的技巧(1)

在推销的交涉活动中,顾客拒绝推销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哪个推销员没有遭到任何拒绝,他肯定是还没有开始他的推销业务。因为在推销界,即使是世界级的顶尖推销员,也是经常遭受拒绝的。

其实,顾客拒绝的主原因并不在于顾客,而在于推销员本身。作为推销员来说,你一定要理解顾客的拒绝。真正成功的推销员,要懂得如何化拒绝于无形而顺利实现成交。当推销员遭到顾客拒绝的时候,他是选择再试一次,或是放弃,或是疾言强辩,甚至是婉言借喻,都直接关系到这个推销员以后推销事业的发展。

对于推销员来说,正确看待顾客的拒绝必须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拒绝是成交的必经道路。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有积极心态的人,积极心态的人往往是比较乐观的。他们会将别人的拒绝视为一种反省思考的原动力。在推销员们的头脑中要有这样的观念:有拒绝才会有成交,即使没有实现成交,也可以从拒绝中学习到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正如爱迪生所看问题的方式一样,有人对爱迪生用了相当多的材料来试做灯丝却失败了表示十分惋惜,说他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爱迪生本人则不这样认为,因为在他看来,至少证实了这些材料是不能做灯丝的。这就是积极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将拒绝和失败当作前进的另一种动力。

消极心态的推销员往往是悲观的人。他们将顾客的拒绝视为畏途,一碰到拒绝时就万分沮丧甚至开始自我放弃。很多资料表明在推销员的推销生涯中,被顾客拒绝的比例往往高达60%,而能实现成交的比例还不到10%。推销员遭到拒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不要太放在心上。

作为推销员,始终都应该保持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只要在拜访顾客之前作好了充分准备,只要在拜访过程中能够对答如流,顾客是没有理由来拒绝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人的。

就一般而言,真正对产品有需求的顾客是不会拒绝购买产品的,如果他拒绝了,往往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上确实有困难。其实,这种原因之所以能出现,完全是推销员自己造成的。推销员进行推销活动之前,应该找准自己的潜在顾客,对顾客经济收入应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对于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的顾客,推销员应该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地给予实惠,这样就往往能够促成交易。当然也可以通过变通付款方式来促成你们之间的交易。

二是对产品本身认识的不足。对产品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顾客对产品的拒绝。对于这一类的顾客,推销员应当向他作好充分的产品介绍,尽量让顾客对这种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进而购买你所推荐的产品。

三是顾客本身不敢做是否购买的决定。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对价格比较高的产品的购买上。由于种种原因,顾客预见购买产品后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害怕承担责任。对于这类顾客,你应当尽量地向其说明其他用户使用后的反映情况,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企业地址,以使顾客感到安全、放心。

四是顾客就是有拒绝的天性。这类顾客生来就有不认同别人的天性,推销员说好的东西,他偏偏要嗤之以鼻;推销员说不好的东西,他却要趋之若鹜。对待这类顾客,推销员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当然,也可以用激将法来促使他购买,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很浪费精力,得不偿失。推销员遇到这样的顾客应该很礼貌地离开,不要用自己过多的时间和他纠缠在一起。

一位推销专家曾经说过:“每一次明显的推销尝试都会造成沟通上的抵制。”人们就是不喜欢成为推销或干涉对象,尤其是成为一个陌生人的推销或干涉对象。当他们看到你走过来时,他们不一定总是躲起来,但他们会采用其他形式的障碍,甚至可能是一个隐藏他们自然本性的防御性的面具。为了成功,你必须剥掉这层人造的外壳。

优秀的推销员认为被拒绝是常事,并养成了习惯吃“闭门羹”的气度。他们会时常抱着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并且怀有征服顾客拒绝的自信,这样的推销员会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他的推销交涉活动。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冷静地分析为什么自己会遭拒绝,找出应对拒绝的方法来。待下次遇到这类拒绝时即可从容应对,成交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推销员遭到顾客拒绝的态度有以下几种:

1.“我没兴趣。”

应对的技巧是:

第一种:

“这点我能了解,在您还没有看清楚新事物前,不感兴趣是正常的。”

这是基于同情心。

第二种:

“不过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您讲解。不知道您明天下午或后天下午哪段时间不太忙?”

这是“二择一法”。

2.“我不会买。”

应对的技巧是:

第一种:

“为什么?”

找出不买的原因。

第二种:

“没关系,您听听看再决定。不知您明天上午或下午是否有空?”

也是“二择一法”。

3.“我没有钱。”

应对的技巧是:

第一种:

“您觉得要很多钱吗?”

第二种:

“您太马虎了。不过,听听对您没什么损失啊!请问您明天或后天……”

跟对方打哈哈。

4.“我不需要。”

应对的技巧是:

第一种:

“您不是不需要,而是不想要吧?”

第二种:

“您可能不需要,但是您的家人需要啊!”

5.“我太忙了。”

应对的技巧是:

“张先生,就是想到您可能太忙,所以才先拨个电话和您约个时间,而不冒冒失失地去打扰您。请问您明天上午或下午哪个时间比较方便?”

6.“这是在浪费您的时间。”

应对的技巧是:

第一种:

“张先生,我觉得花这点时间是很值得的。不知道您今天下午有空,还是明天什么时候有空,咱们聊聊?”

第二种:

“哇!您人真的很好,这么为我们业务人员着想。我一定非认识您不可!请问您明天上午有空,还是明天下午有空?”

切记,不要让对方有犹豫和思考拒绝的机会。一处理完准顾客的反对问题,一定要紧接着再一次“敲定见面的时间地点”。这一点才是您应对拒绝的着眼点。

琼是一个图书推销员。她在推销时,总是不被拒绝所吓倒,她坚信锲而不舍才会有所收获。有一次,她敲开一位顾客的大门,去推销《学习百科词典》。家里只有女主人一个人,琼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问道:“太太,《学习百科词典》是一本非常适合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人读的书,您可以随便翻一翻,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哦,那么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呢?”

“20美元。”

“20美元!天啊,我先生一定不会同意我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小的一本书的。”

“太太,您的先生一定非常疼爱孩子吧?”

“是的,没错。”

“这就对了,我们这本书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既然疼爱孩子,就一定不会为此而生气的,你不用为这个担心。”

“你说的没错,为孩子着想,我是不应该舍不得这几个钱,可是我先生是个非常挑剔的人。”

哦,原来拒绝的原因是这个。琼明白了自己说服的方向,她说:“男人经常会对妻子所买的东西不满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你确实是为孩子考虑的呀。”

“我想我先生一定会不高兴的。”

琼引导道:“太太,您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生孩子时的情形吧?生孩子时,作为一个母亲,就算再辛苦,心里却是甜蜜无比的。每当您一想到,要不了多久小小婴儿就会活蹦乱跳,然后转眼就到了背着书包、戴着帽子去上学的年龄,我相信您会忘记那一刻的痛苦。”

“你说得对啊,我至今都还记得我的孩子第一天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情景,他自豪地转过身对我说妈妈,我去上学了。那一刻,我的心里是多么感动和幸福啊!”

“每个母亲都会记住这些的,所以您还犹豫什么呢?您要是完全依你先生的好恶来做事,虽然是一个贤妻,可是,对您的孩子而言,却不一定是个良母。”

女主人沉默了。

“如果您连这件事情都做不了主,我想我应该回去了。”

女主人张了一张嘴,欲言又止。

琼继续说下去:“我建议您可以等你先生心情愉快时再跟他说这件事,请记住你们都是疼爱孩子的。在这一点上,你们毫无区别,他一定会理解你的选择。当然,如果您先生坚决认为你做得不对,请原谅我要说一句过分的话了,我看您应该好好考虑是否还继续跟他过一辈子了。”

女主人面有难色,问道:“难道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太太,我看您的先生一定是这种人,当孩子成绩不好时,他肯定说:哼,都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是这样吗?”

“嗯,有时的确如此。”

“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其他的太太都可以自己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而您即使是出于为孩子考虑都做不了主。”

“是的,家里的一切事情几乎都由我先生来决定。”

“这次不能!太太,这次应该由您来决定。孩子的成长是不等待时间的,失去这次学习的好机会,绝不会有第二次的。”

“你说得对!”

“那就不要犹豫了,买下它。”

“可我还是有点顾忌,我们两人结婚时曾经彼此许诺:凡事都应商量之后才做决定。要是为这一点小事而闹得不愉快,甚至离婚,我想还是不买的好。”

“恕我直言,太太,如果您不能做个良母,你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照顾您的。”

“我本来就不指望靠孩子度过余生啊。”

琼显出严肃的样子,又说:“还有,如果您的先生果真为这件事而跟你离婚,我想您应该选择签字,在那张离婚协议上。”

女主人显得有些不悦地瞪着眼睛,看了一眼琼。

琼又说道:“我讲话有些过分了,请您原谅!坦白地说,依我看,一对夫妻如果真的因一件对自己孩子有益的事情而产生矛盾,那宁愿选择不生养他们。”

“呃。但是,如果买了,我先生却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我该怎么办呢?”

“您自己拿主意吧。我想一个人多少还需要有点主见才行。”琼翻开这本书的目录,一页一页给女主人讲解道:“太太,您不妨先看看这本书。它是多位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一个病人,如果没有吃药,没有打针,那他怎么会相信医生的话呢?同样的道理,您先大致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再下决定也不迟。”

女主人拿过琼递过来的书,粗略地翻了一遍,不住地点头。琼乘机又道:“这回您自己相信这本书的功效了,我看您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买下它了。”

女主人抬起头,然后下了决心似的说:“好吧,看你这么热情地给我推荐,我也不好意思了。何况,这的确是一本好书,我相信我的孩子需要它的指导。我先生也会同意我的做法的。”

“谢谢!”

就这样,琼花了很多的口舌,硬是把这笔原本看起来无望的生意做成了。这难道不归功于她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世界寿险首席推销员齐藤竹之助说:“推销就是初次遭到顾客拒绝之后的坚持不懈。也许你会像我那样,连续几十次、几百次地遭到拒绝。然而,就在这几十次、几百次的拒绝之后,总有一次,顾客将同意采纳你的计划。为了这难得的一次机会,推销员在做着巨大的努力,推销员的意志与信念就显现于此。”

虽然,在与客户交涉的推销活动中,客户的拒绝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做为推销员来讲,你完全有能力削弱客户拒绝的力度。

顾客一般都会把拒绝表达得比较强硬。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顾客把拒绝的理由一说出口,他的求名和好胜的欲望也就马上被“激活”了。如果这时,推售人员的反应不恰当,或者在给出的回答中包含了“带刺”的元素,那么顾客的这种求名和好胜的欲望就会受到额外的伤害,他的拒绝力度就会进一步加深。所以,作为推销员的你有一个事实千万不能忽略:反驳顾客的拒绝理由,本身就是一件“带刺的”事儿。

顾客提出的拒绝理由,往往都是由一个问题和顾客的求名欲望交织而成的。所以,我们最好先把顾客的拒绝理由转化成一个问题重新表述出来。下面就是有关这种“转换技巧”的一个例子。

顾客:“不行!绝对不行!你们公司在这个城市里根本就没有设立客户服务站!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你们的维修技师恐怕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到这里……”

推销人员:“我能理解您的想法,劳斯库尔先生!您刚才给我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您的问题就是:公司在接到您的电话后,我们的维修技师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赶到现场?这就是您刚才的问题……”

然后,推售人员就开始向顾客讲解,在他们的企业中,维修中心是如何根据顾客的求助电话,直接调用当时离事发现场最近的一辆维修车的。

可想而知,顾客在听到个解释后他的拒绝力度就会减轻了不少。

在推销谈话过程中,顾客也可能是很有攻击性的。他们可能会用尖锐的,或者带有讽刺性的语言来反应销售人员的这种“转化技巧”:

顾客:“对,没错,这就是我要问的问题!但是,您觉得您可以像变戏法儿一样,轻而易举地把答案找出来吗?”

推销人员:“我不能,先生!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推销人员就可以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下,正确地给出自己的回答。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顾客的拒绝理由中含有恶意的成分,那么,推销人员就应该通过这种转述的方法来给你们的谈话“解毒”。

在这种顾客拒绝的情况下,推销人员还可以用其他的、负面含义较轻的词语来替换掉顾客的那些“有毒的”或“带刺的”言语。然后,在这种“解毒”处理之后,再给出自己的回答。

顾客:“我想先和您说一说我不太满意的地方。你们的公司规模太大,实际上,它在这个行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垄断……”

推销人员:“您说得对,先生!在本行业之中,我们的公司确实是欧洲市场上的领头羊。但是,我们是怎样取得现在这种地位的?我们所依靠的就是与老主顾之间的良好的、不断深化的关系。而且说不定,您在不久之后也会成为我们这些老主顾中的一员呢!”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推销人员总是用“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句话作为自己回答的开场白。在顾客说出自己的拒绝理由之后,这种开场白也是推销人员缓和气氛的有效手段之一。虽然“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句话并不等同于“我同意您的看法”,但这句话表明,在销售谈话中,即使双方的意见可能存在着某些分歧,但他们还是会十分珍视对方所表现出的理解。

如果可能的话,推销人员还会把有条件的赞同当作谈话的调味料,用来削弱顾客拒绝语气的强度。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顾客:“燃油锅炉?还不如叫‘冻脚锅炉’呢!不行,推销员先生,我的家里决不会安装这种燃油锅炉!”

推销人员:“您说得完全正确,先生。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燃油锅炉只能进行循环供暖,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冷风。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公司是怎样来解决这个冷风问题的。与其他品牌的产品不同的是,我们公司的锅炉除了对流供暖外,还能进行直接散热供暖。这就能让房间里的地面上产生一股温和的,让人感到舒适的暖流。”

推销人员要想方设法获得客户的认同,这样才能对你们的谈话气氛起到一种积极的缓和作用。当然,有条件的认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您说得没错!以前确实是存在这种情况。

2.您说得没错!这种情况确实是经常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