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纸间映像
4975400000011

第11章 私·浮生(1)

一部老片子了,越战三部曲之一。此前的两部《生于七月四日》和《野战排》都是以男人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只有这一部是以一个女人的大半生作为影片的主线。

事实上,此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片子。导演奥利佛·斯通的镜头给人一种大气之感,特别是片子中多处运用全景式的拍摄手法,俯瞰整个世界,介于天与地之间浑然磅礴,把原有的粗糙和美国式的叙事风格都淡化了,显出某种画面的质感。

整部片子在看完后没有什么特别震撼或者难受的地方,原本我看战争电影总是脱不了难受一阵的,这部片子却没有。相比《惊变世界》来说,好像显得过于笼统和叙事,不过还是有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天与地的内涵,比如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比如政治与老百姓,比如国家与生活本身,比如东方与西方……这些比如就像沙子一样细细地撒在了片子里,可以看到却看不真切,只是眼睛里有这些影子罢了。而我却感到眼睛发疼。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当莉丽随占士刚到美国时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我真切地感受到美国人那种居高临下的甚至是炫耀的情绪隐藏在镜头底下。因为和莉丽的《天与地》:细沙入眼

导演:奥利佛·斯通

编剧:奥利佛·斯通

主演:汤米·李·琼斯/吴汉/布萨罗·桑克鲁/陈冲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美国

上映日期:1993-12-25

【影片档案】

祖国越南比起来,这里就是“天堂”。莉丽的祖国充满了战争、贫穷、饥荒、混乱,而在这个地球的另一头,同样的人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文明、富裕、衣食无忧,两个社会天上地下。于是忍不住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仅仅是社会的发展速度不同吗?还是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这不是一个时间或者空间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站在历史的纵深看,越古老越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坚硬,坚硬就是不容易打破,这就决定了一种来自于自身固有的发展模式的根深蒂固,做任何的改变或征服都显得尤为困难。于是莉丽和占士的结局就有了某种比较合理的解释,甚至是必然。

记得片子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说占士死掉后莉丽请了一个巫师,巫师告诉她,占士的灵魂还没有安息,他想进莉丽家的庙。我想这是一种融合,但同时也是妥协。尽管正是因为莉丽原谅并且准备再次接受占士,才使占士最终选择了死亡,但是从根本上说,妥协的是占士。我甚至是喜欢这个美国男人的,简单、真诚,至少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实际上,莉丽和占士的生活只是整部片子的一小部分,很大的成分是说莉丽年轻时的种种遭遇:被抓受刑,被人强奸,与男主人相爱生子,极其混乱窘迫的国家和她非常困难的日子。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的贫穷和战乱,以至于在影片的开头那个站在牛背上的小女孩的身影是如此的纯美,让人怀疑那是否真实地存在过。平和与宁静就像是童话般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连同母亲呢喃般的吟唱。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随着战争与纷乱而变得难以企及,所有的悲伤在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的时候就将人淹没。这是怎样的世界?我不忍心称它为地狱,可是相比地球的另一头的国家而言,这不是地狱是什么?没有真切感受过的人永远无法确切地知道这种苦难的实际含义。就好比阿拉伯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如果在沙漠汲水的路上打碎了水罐,连头都不回。不看一眼那打碎的水罐,就往前走。只有到过沙漠的人才能理解这个习惯的意义。

政治到底在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一个国家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底会发生怎样的联系?在本片中我看到的是个人在国家里的左右为难,无论怎样,境遇都是困苦的。比如莉丽被美国一派抓去后受刑,可是她同样被越南一方抓去甚而强奸。

把灾难和痛苦放在一起很难做出判断,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只有实实在在经历这一切的人所受的双重痛苦才是真实存在的。

看完此片,我想说的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种修来的福分。

斯皮尔伯格导演,畅销小说改编,战争题材,史诗格局,无论从哪方面看,《战马》

都是一副奥斯卡影片相(提名最佳影片,可谓顺理成章)。故事回肠荡气,通过一匹马的曲折经历,折射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对人性的缺陷再度做了深刻反省。以小见大,向来是斯皮尔伯格的特长。事实上,除了视角独特外,《战马》还延续了斯皮尔伯格对人类与非人类间关系的执迷。此前他拍过恐龙、鲨鱼、外星人等,这回拍了一匹马。

当然,战争题材更是他的擅长,最经典的莫过于《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不过,如果用这两部去衡量《战马》,估计会失望的,毕竟那都是斯皮尔伯格载入影史的巅峰之作。《战马》属于另一种角度的反战片,或许没有直面战争那么残酷,却依旧回肠荡气,令人动容。

故事从一匹马讲起,前20分钟基本像一部英国乡村风光片。战争没有爆发前,一个少年与他的马相依为伴,耕作劳动,嬉闹奔跑,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怀。

随着战争的临近,影片基调急转直下,迫于生计,马被少年的父亲卖给了军队,由此拉开了这匹马的传奇旅程。

《战马》:一匹马的战争史诗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李·哈尔/理查德·柯蒂斯

主演: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11-12-25

【影片档案】

此后它更换了多位主人:从英国上尉,到法国老农的孙女,再到德国骑兵,一路更替,命运流转。它通人性,又善良又聪明,对人无戒备,还救过它的同伴。总之这匹马除了不会说话,它什么都懂。身处乱世,人命如草芥,又何况是一匹马。所以它的颠沛流离和饱受折磨是必然的,因为影片反复提及的一句台词“战争带走了所有人的一切”。在战争面前,不分敌我,没有国界,每个人都是牺牲品。除了人类之外,连同这个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殉葬品。

无疑,在叙事节奏和情绪调动上,斯皮尔伯格已经炉火纯青。他可以做到让人哭、让人笑,不露痕迹,一气呵成。所以在看到少年与马离别时,战马与法国老农的孙女分别时,战马被当苦力拉运大炮时,战马看着同伴死去时,战马被战壕中的铁网缠住无法动弹时,战马与少年再度相遇时,这一幕幕画面,都会深深打动人心。当最后一个镜头出现,战争结束,战马与少年一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夕阳余晖,此情此景,恍若隔世。战争有多残酷,再不需任何注释。

难能可贵的是,斯皮尔伯格摒弃了单纯的是非观,站在了整个人类的立场上审视战争。不管哪一方,在战争面前受到的伤害都是毁灭性的。影片中有两个场面尤其动人。一是战马被困在无人区的战壕里,德国兵和英国兵从两头跑来,合力救下它。甚至,两人还就谁得到这匹马抛了一枚硬币。人性的善良与悲悯,此刻尽现。二是伤痕累累的战马历经磨难,终于在兵营医疗队即将被处死前,与它的小主人重逢。彼时小主人为了能与它相见已经参军,并且眼睛负伤被包扎起来,完全看不见。他们凭着直觉找到彼此,以一种天赋般的默契相认,少年说“我确认这就是我的乔伊”。那一刻,任谁都无法阻挡泪水决堤。

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里,再残酷的故事,都有希望的光芒。他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他本人更是保持了一颗永远不老的天真童心。正因如此,他的电影,尽管过程曲折,充满犀利的批判和深刻反省,可到头来所呈现的格调,还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就如《战马》,批判战争的同时,满是人与马的温情互动。所以,观众还是能从中看到爱与希望。

这是一匹马的战争史诗,更是关乎整个人类的一段记忆。

显然,《王的盛宴》不是一部简单的娱乐大片;相反,在观影感受上会很考验观众的耐心和智商。不过,这不妨碍它超越同题材的其他影片,成为其中最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一部。陆川所要表达的,尽在其中。所谓观者有心,多重寓意的解读,或许也是观影乐趣之一。在这方面,《王的盛宴》倒是和《杀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是,《杀生》纯属虚构,《王的盛宴》却力求还原历史。

可惜历史究竟如何?谁知道!有谁能理直气壮地说,历史由我说了算?这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常识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也因此,在《王的盛宴》中,陆川意图推翻此前我们早已熟识的“历史”,基于对“胜利者书写历史”本身的怀疑,在史书的碎片中,重构了一段秦汉史。

影片从刘邦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与这一生自己最重要的两个敌人——项羽和韩信——厮杀纠缠的故事。从影像风格上营造出类似黑泽明《乱》的格调:阴郁、黑暗、魔幻,有一种神秘的东方式哥特意味。摒弃了惯常的古装历史片格局,少见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所谓大制作大场面,而把叙事焦点聚集在个体身上。从老年刘邦的梦境出《王的盛宴》:理想主义者的挽歌导演:陆川

编剧:陆川

主演:刘烨/吴彦祖/张震/秦岚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2012-11-29

【影片档案】

发,不时闪回年轻时的片段。看似无序凌乱的剪辑,实则都由他的主观意识做串联,构成了一幅充满“疑点”的楚汉英雄谱。

在《王的盛宴》中,刘邦不再有汉高祖的威名,而成了一个满口谎言、背信弃义的人。项羽问他,你进秦王宫了吗?他咽下口水,瞪大眼睛说“没有”。然而事实却是,他不但进了宫,还见识了秦如何书写历史。在影片中,“书写历史”被非常具象地展现出来,匪夷所思,叹为观止。自然,秦王宫也是一个极度符号化的存在。用刘邦的话来说,秦王宫是一座欲望的宫殿,藏着人心深不见底的欲望。在欲望的海洋中,谁能幸免?于是,刘邦在进宫之后再出来,便成了真正的刘邦,一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刘邦。

而项羽则被塑造成了一个骄傲的将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他崇尚阳谋,自视清高,聪明武断。按照影片的逻辑,项羽的悲哀,全在于他的高尚。他从心底里瞧不起刘邦——这个打不赢就跑、出生草根的莽夫,有什么资格与他平起平坐。但是他又知晓他的军事才能,希望借他之手早日灭秦。

项羽出生高贵,不知民间疾苦。一生顺畅,所向披靡,是个简单天真之人。遭遇刘邦的世俗奸滑,他怎能不败?当刘邦一再对他欺瞒,他都信以为真之时,他的死,已是注定。至于那场着名的“鸿门宴”,在影片中的作用仅限于彰显项羽的光明磊落与刘邦的猥琐懦弱。这场群戏拍得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成为全片最华彩的片段之一。

据说在拍这场戏前,陆川曾找了几百个电影学院的学生严格按照《史记》中的描述“排练”出“鸿门宴”的场景。结果发现了众多“疑点”。比如,樊哙怎么能冲进重围,手里还拿着一块盾牌,并且对项羽大声训斥?比如,当项庄把剑指向沛公时,项伯出来替他解围,那么项伯手里的剑又从何而来?这些“疑点”被反复琢磨后,陆川得出的结论是:“鸿门宴”上真正放过刘邦的人,只能是项羽本人!而韩信则是那个被项羽派出,对刘邦实施保护的卫兵。

所以,在项羽和刘邦之外,影片最浓墨重彩的人物,其实是韩信。看的出来,陆川在韩信身上给予了太多诉求。在他的语境中,韩信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被历史刻意忽略了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不再是叛徒,不再有篡位夺权之野心,有的只是向往自由平等的赤子之心。看完电影,我一度建议陆川,不妨把片名改为《韩信之死》。这在某种程度上比《王的盛宴》更能涵盖影片真正的主旨。

三个人物,三种命运,成王败寇,历史惯性。但是陆川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或者说,他试图展现被蒙蔽了几千年的历史的另一面。几千年前的历史拐点,有些段落,何其眼熟?皆因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古往今来,循环往复罢了。

说到演员,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吴彦祖饰演的项羽和张震饰演的韩信在某些角度真的非常相似,以至于常常产生错觉,好像两人共生一般。后来又想明白了,或许这也是导演的特别用意。在片中,项羽和韩信都属于同一类人,他们内心纯净,愿意相信。可惜,他们的命运都是一场悲剧。

演员确实都很“颠覆”,很用心。比如刘烨,几乎到了脱胎换骨的程度,可惜越老年越有过度之嫌。相比之下,演萧何的沙溢是越老年越出彩。到最后,几乎让人忘了他是沙溢,只记得他是割下韩信头颅向刘邦讨饶的萧何。许多人都是惊鸿一瞥,比如陶泽如、聂远、李琦等,戏很少,却足够让人记住。不过,这些演员都在影片中演得相当用力,用陶泽如的话来说,是情绪始终很亢奋、很激情。这也导致影片给人的感觉非常浓烈,像一出带着莎士比亚腔调的舞台剧。

在一派“浓墨重彩”中,最凸显的两个人,反倒显得平静和清淡。一个是演秦王子婴的吕聿来,虽然只有区区两场戏,无论扮相还是表演,却都有惊艳之感。另一个就是演韩信的张震,非常从容自然,在明亮柔和的色调下,给人以温暖与慰籍。

而片中几个女人,戏份最重的唯有秦岚饰演的吕后。她也被“颠覆”了一把,不再是个权力欲极重的野心家,而成为一个全力辅佐丈夫、巩固皇权的女子。更能容忍丈夫的不忠,有胸襟,有胆魄,实乃女中豪杰。此前因选秀颇受关注的虞姬,饰演者到底是个新人,戏份渺渺,谈不上有什么发挥。再有一个霍思燕,饰演的戚夫人纯属走过场。

看得出来,陆川的细节控再次发作,这部影片在美工道具上的还原度和可信度极高(至少看起来很像),服装和演员的举止礼仪等方面也都有考据和出处。摄影更是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画面美学——暂且称之为“阴暗美学”——具有哥特气质的梦魇般的色调贯穿始终。

当然,这肯定不是一部完美之作。甚至在我看来,有许多显而易见的毛病。比如旁白过多,絮絮叨叨,把一些原本含蓄的寓意用语言直白地表述出来;此外,说教意味稍重,感觉像上了一堂历史课,并且明白地告诉你,你得听我的,你以前知道的那些全是错的,我说的才是历史的真相。这点估计会给影片招致极大争议,就像之前的《南京!南京!》一样,陆川每一次好像都铆着劲地要叫大家刮目相看。

他确实有野心,也有能力让大家一次次对他刮目相看,以电影的名义。这一次,亦不例外!

原以为这是一部情爱电影,风花雪月的那种,况且还有金城武这个我钟爱的帅哥,我几乎已经准备好深陷其中。可是我错了,这部电影不是情爱片,甚至让人看得沉重,有一种阴郁的宿命洋溢在影片里,那样逃不开躲不了的安排呈现在你面前时,心里毕竟是不忍的。当金城武最后自杀的那一刻,影片居然有一种黑色幽默式的荒诞,原来外国人也是讲究前生来世、死亡有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