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静力:世界如此喧嚣,你要沉心静气
4971800000007

第7章 胸藏甲兵,腹隐韬略:谋略上要沉得住气(3)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看似是一对矛盾,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古代的阴阳学说中认为阴阳互变,矛盾也会相互转化。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暂时的放弃为的是换来更加有效的获得。

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到“死地”,它只得集中全力,拼死反扑,很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放松警惕,丧失斗志,在紧紧跟随而不逼迫的过程中,消耗对方的气力,然后再伺机而动,甚至能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两晋末年,晋朝名将石勒在得知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的准确消息后,打算率部消灭王浚的军队。然而王浚当时兵多将广,势力难挡,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于是,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

首先,从心理上示弱于敌人。石勒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亲自写信向王浚表明自己有意拥戴他称帝的诚心。信中把王浚说得功劳盖世,威震天下,而当下又正值社稷衰败,中原无主,似乎只有王浚才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飘飘然的,信以为真。

正在这时,有个名叫游统的人,是王浚的部下,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万没有想到,石勒却杀了游统,将首级送给王浚。如此,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断粮少饮。而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

此时,石勒看到消灭王浚的时机到了,他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是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应战的准备。等到他突然被石勒的将士捉拿住时,才如梦初醒。

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石勒对王浚的“纵”并不是放弃斗争,而是故意的示弱和放松,是为了“擒”的一种大智慧。只有麻痹了对方,征服了人心,才能取得更加有效的战果。

老子有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种欲取先予的战略,比直接去“求”更容易让对方接受,甚至得到的比最初计划的更多。因为,在一再“予”的过程中,就笼络了对方的人心,淡化“取”的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目的。春秋时期的宋公子鲍,就是用“厚施收买人心”,最后取得王位的。

宋公子鲍志在天下,却长期隐忍不发,韬光养晦。一直以来,他广纳人心,散尽家财,周济贫民,在百姓中有了一定威望。

宋昭公七年,宋国大灾,举国粮荒。而宋昭公却不理国政,终日奢靡无度。公子鲍就打开自家粮仓,给百姓放粮。不但做善举,而且做得还非常周到细致:凡是国中70岁以上的老人,都按月发放粮食衣物;并且还不断派人到一些老贤之人、有功之臣的家中去慰问,带去生活所需。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他都收养在门下,宽待厚养。宗族亲戚,不分远近,凡有红白喜事,其费用全由他出。等到第二年,灾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但公子鲍的粮仓已经空了。于是,他又去找襄夫人借钱筹粮,救济苍生。

至此,公子鲍已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舆论,举国上下无不念其大仁大义,都明里暗里愿意推助他成为一国之君。连那位襄夫人都不再支持自己的孙儿宋昭公,主动要帮助公子鲍除掉昭公。

有一天,襄夫人把昭公出去打猎的行程密告给公子鲍,让他趁机把昭公杀了。公子鲍权衡了当时局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没必要再继续掩饰自己的目的,便让手下一员干将在军中动员:“国母襄夫人有命,今日要扶立公子鲍为国君;我们要同舟共济,共同讨伐无道昏君,拥戴明主!”

由于公子鲍长期的恩泽四布,军中上下都对他敬仰已久,早就有扶持公子鲍主理国政之意。就连老百姓听闻公子鲍要夺取王位,也是无不云集响应。

待昭公刚一出宫,众人就将其围住。昭公死于非命。公子鲍身边的亲侍合众启奏襄夫人:“公子鲍仁厚得民,宜嗣大位。”于是,在众人的拥戴中,公子鲍成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宋文公。

公子鲍深得“欲取先予”的机妙,舍予了钱粮,换来了民心;乃至给予到经济匮乏,却赢取了天下。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掌握和控制好节奏,要想达到某一目的,横冲直撞往往收效甚微,换一种思维,换一条线路,欲擒故纵,先予后取,最后取得的甚至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7.迂回前进也是一种成功之术

强攻硬打,取败之道;侧面迂回方含胜利之机

《孙子兵法》曾云:“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是辩证法的真谛。山谷凹陷,进而起伏出峰顶;困难打击,进而磨砺出胜利。退一步,进两步,沿着螺旋式轨迹上升,步子才稳健。诚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有些情况下,近,成了真正的远;远,却变为实际的近。尤其在对抗和竞争之中,要结合个体的努力程度,更要结合环境的虚实、优劣整体而论。不要凡事都幻想着走直线,在迂直问题上要学会转换角度。

蒙元攻宋几十年,所采用的迂回战术被后世军事家称为“大迂回战略”,对后世的军事战争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早在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就曾召见汉族降将郭宝玉,询问攻取中原、一统天下之策。郭答曰:“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藩,勇旱可用,宜先取之,借以图金,必得志焉。”

郭氏这番论述对“一代天骄”果真有所启示。于是,成吉思汗在临终之前,便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提出了利用南宋与金之间的世仇,借道宋境,实施战略大迂回,从而一举灭金灭宋的战略决策。

后蒙古攻打南宋,受阻襄阳,于是经青海,下金沙江,攻吐蕃,灭大理,经云南,出湖南,迂回万里,历时数年,声势及消耗都可谓空前。最终由成吉思汗之子孙窝阔台、拖雷、忽必烈等完成。

根据成吉思汗的战略思想,后世军事专家总结出:大迂回,就是进攻部队避开敌方整个防御体系,向敌之侧翼或后方实施远距离机动、而形成合围态势的作战行动,是战略追击的最高阶段。这一思想被世界公认。瑞士军事家若米尼就曾指出,一些伟大的军事统帅,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秘密就在于,善于“集中他的主力,迂回攻击敌人的一翼”。他确信,如果在战略上采用这一原则,“那就发现了全部战争科学的钥匙。”

七百年后,毛泽东主席在指挥百万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的时候,也采取了迂回的战略。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渡过长江之时,岌岌可危的国民党政权,为避免与中共正面作战,企图立足西南,进行顽抗。

对此,毛主席果断地提出了对敌实施大迂回作战的决策。他确定,一野进军西北,四野从两湖进军两广,三野进军福建,二野攻略皖南江西之后,向西迂回,进军川、黔、康。他指出:“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迂回战术在军事方面应用成熟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在思考、行事中新的思维方式。正面不通,绕道而行,以避免正面冲突所带来的玉石俱焚。从侧面来思考问题,也叫侧向思维,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很难用直接求解的方法得出答案,这时就需要转换方式,从侧面迂回地去解决。

有一位青年,去美国一所着名大学的计算机系留学深造。博士毕业后,他想在美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是由于他的起点高、要求高,结果连续试了好几家大公司,都没有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