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4933900000002

第2章 逆水行舟(2)

我莫名其妙地赶回公司,看到经理正和阿婆以及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交谈,那袋丢失的胶片就放在经理的办公台上。"你是Halen?"年轻人微笑着说,"这位是我母亲,今天她来看我。我不在,她就为我煮了粥。可是离开的时候,却忘记关火。幸亏你帮她拦住了船老大,不然我的工作室就化为乌有了。"经理也微笑着走过来:"这位是何先生,就是我说过的竞争对手。不过,现在我们已是合作伙伴了。"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说过,最糟糕的还没来吗!你看,只要你善良,只要你坚持,只要你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最糟糕的就永远也不会来!

成功与境遇无关

【佚名】

盘尼西林的发现,一直被认为是医药界的伟大发现。它的发明者是英国化学家佛莱明,而佛莱明当时的工作条件很不好。实验室又小又破旧,从来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他仍是充满活力地做着他的研究工作。

有一天,偶然从破了的窗子外面随风飘进来了一些灰尘,落在了他做试验的细菌培养器皿之中,这让他发现了盘尼西林。

几年之后,他去参观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外观辉煌,里面设备先进,除了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外,还有当时不多见的中央空调系统,整个实验室一尘不染。

实验室主任转头对佛莱明说:"博士,当初您如果能在这样的实验室从事研究,相信您一定能够发现更多有益人类的好东西。"

佛莱明淡淡地说:"我想也是这样,但是,肯定是不会发现盘尼西林的。"

其实,无论我们身处何种不利的环境,都不必羡慕他人的优越。机会与幸运对于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只看你是否用心去把握了。

即使在残破的屋子里,佛莱明还是有机会发现了盘尼西林,而那些拥有豪华、先进、昂贵的实验室的人,只能惊叹他的发现。

其实,幸与不幸,贫穷或富有,成功与失败,只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与境遇无关。

困境中,不要羞于求助

【魏西友】

人人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人奉行万事不求人的处世哲学,有了困难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去解决,从来不向别人求助。这种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是可贵的,但是,他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问题解决的程度不一定就是最快和最好的。

我认识这么一个人。他不会任何乐器,不会唱歌,更不会作曲,然而,他却是一家国家级音乐刊物的总编辑,是全国有名的音乐评论家。当我问他是如何走上音乐评论这条道路的时候,他向我讲述了下面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他刚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当新闻记者。有一天,他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编辑部主任叫他到办公室去一趟。主任对他说,今天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音乐会,可是,报社的音乐评论员却突发急病,正在医院里做手术。因此,决定派他去参加音乐会,并写出一篇评论员的文章,明天见报。

他不是学音乐的,对此一窍不通,怎么能写出评论文章呢?想拒绝吧,没这个胆量;想接受吧,又怕不能胜任。主任见他不吱声,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说我恐怕完不成任务。没想到主任听后笑了笑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们这些大学生,头脑来得快,我相信你会克服困难,写出一篇蛮像样的评论员文章的。"然后,主任摆了摆手,容不得他再说什么,就把他打发了出去。

当天晚上,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他愁眉苦脸地坐在剧场中,而剧场另一边,他清楚地看到了另一家日报的音乐评论员。那家伙翘着二郎腿,微闭着双眼,脑袋随着音乐的节奏微微晃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明天,他们的报纸上肯定会出现他的文章。可是,自己的任务该怎么去完成呢?

音乐会快到结束的时候了,他的脑袋像计算机一样在快速地运转。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舞台上的大幕刚一拉上,他立即冲到后台,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向她自报了家门,说明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坦诚地向她求助。他说:"实际上,我是在请您帮我写这篇评论员文章。我想,您是会帮助我这名新手的。"

小提琴家望着他笑了,她喝了一口水,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一边听着她的讲解,一边快速地记着笔记。他心里在想:"我的那位记者同行,不管他的文采有多么好,他的阅历有多么深,他对音乐的理解有多么透彻,他的观点有多么新鲜,他都不可能写出比我更好的文章。因为他在音乐上的造诣不可能超过我面前的这位音乐家。本来我和他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站在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肩膀上,借了她的力,用两个人的智慧,而其中一个人的音乐知识显然比他强得多。"

第二天,两篇评论文章同时见了报。圈内人士都惊呼发现了一名新的音乐评论新星。

这一炮打红后,报社领导就让他担任了专职的音乐记者。他运用他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再加上不断的学习和钻研,几年后,他逐渐成为被大家公认的音乐评论家,以至最后担任了这家全国性的音乐杂志的总编辑。

人生一世,你总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你不可能万事不求人。在处于困境的时候,只要你把自己的困难坦诚地告诉别人,并诚心地向他人求助,被求助者一般都不会袖手旁观,而从助人者的角度来讲,助人比获得别人的帮助更能获得满足感。

把鹰带到悬崖

【王新】

有一个学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毕业时被分配到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政府机关,干着一份十分轻松的工作。然而时间不长,年轻人就变得郁郁寡欢。原来年轻人的工作虽轻松,但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他想辞职外出闯天下,但内心深处却十分留恋眼下这一份稳定又有保障的舒适工作。要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可是风险也大呀。经过反复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将心中的矛盾讲给了父亲。他的父亲听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乡下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那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也许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它还不会飞。老人就将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耍。

老人的小孙子很调皮,他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充当母鸡的孩子,让母鸡养育着,母鸡果然没有发现这个异类,全权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怪鸟一天天长大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人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那只鹰一天天长大了,却始终和鸡相处得很和睦。只有当鹰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飞翔再向地面俯冲时,鸡群才会引起片刻的恐慌和骚乱。

时间久了,村里的人们对于这种鹰鸡同处的状况越来越看不惯,如果哪家丢了鸡,首先便会怀疑那只鹰,要知道鹰终归是鹰,生来是要吃鸡的。愈来愈不满的人们一致强烈要求:要么杀了那只鹰;要么将它放生,让它永远也别回来。

因为和鹰相处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杀它,他们决定将鹰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然而他们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让那只鹰重返大自然。他们把鹰带到村外的田野上,过不了几天那只鹰又飞回来了,他们驱赶它不让它进家门,他们甚至将它打得遍体鳞伤""许多办法试过了都不奏效。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原来鹰是眷恋它从小长到大的家园,舍不得那个温暖舒适的窝。

后来村里的一位老人说,把鹰交给我吧,我会让它重返蓝天,永远不再回来。老人将鹰带到附近一个最陡峭的悬崖绝壁旁,然后将鹰狠狠向悬崖下的深涧扔去,如扔一个石头。那只鹰开始也如石头般向下坠去,然而快要坠到涧底时,它只轻轻展开双翅就稳稳托住了身体,开始缓缓滑翔,然后它只轻轻拍了拍翅膀,就飞向蔚蓝的天空。它越飞越自由舒展,越飞动作越漂亮。这才叫真正的翱翔,蓝天才是它真正的家园呀!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飞出了人们的视野,永远地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听完父亲讲的故事,年轻人痛下决心,辞去公职外出闯天下,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像那只鹰一样,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呢?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有所造就,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片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别把困难在想象中放大

【鲁斯】

琼斯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任记者。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象外面的阳光多么的炽烈。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

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接上了号。接下来,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

史蒂芬一边接电话,一边不忘抽空向目瞪口呆的琼斯扮个鬼脸。接着,琼斯听到了他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点15分,我准时到。"

"瞧,直接向人说出你的想法,不就管用了吗?"史蒂芬向琼斯扬扬话筒,"明天中午1点15分,你的约会定好了。"一直在旁边看着整个过程的琼斯面色放缓,似有所悟。

多年以后,昔日羞怯的琼斯已成为了《明星报》的台柱记者。回顾此事,他仍觉得刻骨铭心:"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来不易,但很有用。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有时困难在想象中会被放大一百倍,事实上,走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那些麻烦与困难有时只是自己吓自己。

成功绝对有捷径,当然它的捷径绝对不是整个过程,这个捷径告诉我们的是必须按一步一步走。

跳蚤的故事

【南方】

6年前,一位朋友南下求职,根据她的专长和才华,负责一个部门运作不成问题。我给一家电信公司的余总工程师写了一封推荐信,然后让朋友约定时间面试。没想到她却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样大的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恐怕面试无法通过,或者做不好工作,影响朋友的面子,只好"退而求其次"。

她先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足足等了半个月,结果石沉大海无消息;接着,她又去找区级人才市场或者职业介绍所,见了几家用人单位,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她打电话给电信公司余总工程师,总工办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说:"请找余总。"秘书说:"对不起,余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她又不好意思留口信。

一周后,我给她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发现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如果再增加一些高度,跳蚤就跳不出来了。但是当你把一盏酒精灯拿到杯底,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蹦"地一下跳了出去。正如兵法上所说"置于死地而后生"。

朋友很快领悟,第二天一上班,她就给余总打电话,又是秘书接的电话,但她直呼余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电话""

现在我这位朋友早已成为该公司的设计室主管。余总多次对我说:我真该感谢你,你给我们公司介绍的这位同事诚实、能干、进步最快。

其实我们许多人也在重复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因为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极限,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天才"的眼光会拐弯

【包利民】

有个人在街道旁开了一个办公用品商店,主要经营各种笔记本及纸张,由于邻近有几所学校及机关单位,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可是雨季来临的时候,店面进了水,许多货泡在水里,他几乎赔进去了所有的钱。他没有灰心,雨停后又借钱进了批货,但没几天,大雨又来了,他的货又浸在了水里。

当店里人手忙脚乱地抢救那些纸时,他一言不发地推开门消失在雨中。几天后,他卖了店面,别人以为他垮了。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在同一条街的另一个地点重新开业,依然经销纸制品。别人都笑他傻,总在一个地方跌倒。

第二年,雨季再次来临,人们突然发现,这条街其它的办公用品商店都遭了水灾,而他的店却安然无恙,并且那段时间销售额一下翻了好几倍,很快将以前的损失赚了回来。

原来,那天在大雨中,他走遍了整条街,发现地势最高的地方,用高价租了一处门面,正是这个雨水浸入不了的高地,使他实现了东山再起。在庸人的眼中,挫折永远是成功的绊脚石,而天才的慧眼,却能从挫折中发掘成功的另一线曙光。

换票

【佚名】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个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