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靠:断谋说
4914900000032

第32章 “说”出商机——商机无限,关键还看怎么说(1)

营销者,想要让客户心甘情愿购买商品,靠的就是行之有效的分析,靠的就是说。多动嘴皮子,客户才会感觉到你对他们的重视。客户是上帝,我们只有奉献出最贴心的服务,最贴心的话语,才能让客户选择购买。

睿智的人,才会说出商机,才会让客户心甘情愿掏钱去买。商机无限,关键还是要看一张嘴。有一颗重视营销的心,再加上一张灵活机变的嘴,我们才能让交易快速达成。

分享心得,商机就在眼前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有自私心理。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在营销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愿意分享自己心得的话,只会让客户认为你没有诚意,总是在遮掩,与其如此,我们何不放下戒心,和客户分享心得,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你的诚意。

客户是上帝,想要让他们达成购买协议,就要学会用心去分享。一个是买,一个是卖,客户掌握主动权,他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这就需要我们摆正心态,不要总是有欺骗客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客户要比我们更迫切希望了解它,所以,我们要展现最真实的商品,让客户放心。

想要让公司持久发展下去,想要让业绩提升上去,最重要的就是留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客户是商品的终端,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商品的价值就会消失,企业业绩就会下降,到最后,我们因为没有诚信,没有分享心得,就会失去一切。对客户要分享,对员工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欺骗,总是一副不漠不关心的态度,只会让客户和员工心寒,学会分享,才能形成一种氛围,才能一传十,十传百,一切问题才会解决。

孙强是一家公司业务部门的主管,他每次看到同事时,总是板着脸,像是石膏像一样,面无表情,显得非常严肃。员工看到孙强总是避而远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向他靠近。孙强给员工布置任务的时候,员工总是没有任何意见就服从了,但是结果却往往大有出入。

在刚开始的时候,孙强觉得摆出一副冷峻表情更能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威信,但是时间一长,孙强发现,自己的刻板损害的不仅是员工的利益,更是公司发展的长远利益。于是,孙强决定及时调整自己,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员工分享,不仅如此,他还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双方分享工作中的得失,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这样一来,公司内部就团结了,拧成了一股绳,公司上下一心,其力自然就能断金了。

分享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得到好处,也就是恩惠,这样说起来有点像佛教中的布施,广结善缘,其实,这是一个道理。不懂得分享的人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往往对方早已反感你的为人,根本就不愿相帮。我们要做的,就是注重每个分享的细节,只要别人需要,我们就要分享,这样才会被别人认可你,亲近你。

职场中,营销中,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铺垫,当你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别人才会看到你的真善美。很多人只想让客户主动成交,但是却不做任何事情,这样,只会让你失去一切。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有付出,才会有得到。对待客户就更应该如此了,客户需要全方位了解商品,而你需要的就是分享你的心得,而这也需要你良好的口才,才能把客户说到你的道路上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营销者的“巧”却不单单体现在嘴皮子上,更体现在营销方式上。营销者要做的就是让客户亲自参与到你的销售中来,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你的销售流程,把握到商品的全部价值,这样客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认可你的人品和商品。

有一位销售人员想要推销一种教室黑板照明设备给一所中学,但是虽然和这所中学沟通了很多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这让销售员非常不满意。

经过一番分析,销售员就想让客户真正参与到自己产品的销售中来,这样客户就能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销售员认为,体验式销售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于是,这名销售员就来到了这家中学,他带来了一根细铁棍,他走到教室黑板前,并且叫来了这所中学的校长和老师,让校长双手分别攥着铁棍的两端。

销售员说:“各位老师,你们请看,如果校长用力弯这根细铁棍,那么细铁棍就会弯曲,直至折断。这就像学生们的眼睛,如果超过了他们眼睛能承受的光亮范围,他们的视力就会减弱,最后导致近视,等到近视出现了,那是花再多钱也换不回来的。”

最后,经过分析之后,销售员如愿以偿获得了中学的认可,拿到了这笔大订单。

中学之所以不同意购买黑板照明设备,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花钱,而是因为他们对产品性能不了解,不知道产品的真正优势在哪,效果怎么样。购买欲望根本就不会强烈,进而选择了拒绝。如果想要他们购买,就要让他们参与其中,能够亲身了解到产品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做出判断,购买销售员推荐的产品。

谁都不想被拒绝,更不愿意只听不说,这样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本能欲望,如果没有这种参与的欲望,那么人就失去了动力。既然是客户要购买你的产品,他不去切身体验一下,怎么能分辨出产品的好坏呢?

我们往往会在商场中看到“易碎勿碰”“禁止触摸”等警示语,这样的词语只会打消客户的购买欲望,让顾客本来燃起的欲望迅速冷却,最后,顾客只能选择离开,不再购买。

有经验的营销者在顾客犹豫不决的时候,就会主要让顾客体验产品的性能,让他们试试,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验,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体验式营销是一种最直观的营销,它可以让客户直接参与其中,体会到商品能给他带来的真正价值。

美国的推销大王弗兰克为了推销一种新款牙刷,不仅向客户展示了这种新牙刷,而且带来了市场上比较普遍的牙刷,让客户亲自去体验,这样,优劣自然就区分开来了。

营销者要做的就是要走进客户的心里,他们需要什么,你就要为他们提供什么,这样,客户才会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才会接受你的产品。

“说”出差异化,定点定位做到最好

世界上,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有不敢想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因而让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当别人辛勤工作时,他却在怨天尤人,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而不是去努力工作。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但是如果只是说空话而不去做,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就算再有才能的人,因为没有实践的经验,也会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龟兔赛跑的故事众所周知的,但是第一次比赛失利后的兔子在森林里的动物面前抬不起头来,为了能够一雪前耻,兔子信心满满地向乌龟再次约战,于是便有了第二次的龟兔赛跑。

乌龟爽快地答应了兔子的约战,但是它有一个条件,就是由它来挑选地点。兔子只想尽快比赛,战胜乌龟,来证明自己是最强大的。

乌龟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棵大槐树对兔子说:“我们就从山上跑到山下的那棵槐树旁边,谁先到就算谁赢。”

比赛就在第二天的上午如约而至,森林里的动物都到齐了,来为乌龟加油,虽然它们认定乌龟肯定会失败,但是它们还是毫不吝啬地为乌龟加油。

比赛开始了,兔子一蹦数米,把乌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动物们纷纷唉声叹气,为乌龟即将到来的失败惋惜,但是兔子在前面却停了下来,而乌龟却慢慢爬了过来。

原来,在终点前面有一条非常宽的河,兔子不会游泳,河上又没有桥,兔子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乌龟纵身跃入水中,不紧不慢地游到了终点。乌龟又一次完成了比赛,而兔子却没有完成。

在场观看的动物们非常开心,热烈地鼓起掌来,乌龟再次凭借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胜利,兔子再次低下了自己骄傲的头。

这就是差异化策略,乌龟会游泳,所以在地点上选择了一条有河的路,而兔子显然是不会游泳的,就算它跑得再快,也无法跨过这条天堑似的河,最后,乌龟再次取得了胜利。

营销也是如此,不仅是要动嘴皮子,更要从市场的差异化、消费者的差异化入手,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行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消费者,只有不断深入其中,从中发现市场走向、消费者的喜好,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进而药到病除。

市场竞争就像大浪淘沙,风浪过后,能够最终留下的,才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只有经过市场洗礼,懂得变通的营销员才是最成功的营销员。

差异化营销就是要在对人对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保守残缺,思维僵化,只了解单一的市场是无法有大作为的。只有抓住市场的主要风向,才能因势而变,进而取得这场差异化的胜利。

有一家营销公司,在创业的初期,准备选拔出最高效的人才,于是就给了三名应聘者一道难题,要求三名应聘者向和尚推销梳子。众所周日,和尚是没有头发的,而梳子却偏偏是用来梳头,这道难题很显然是一种差异化营销,需要三名应聘者及时变换思维,不走寻常路。

甲乙丙三个人欣然接受了挑战,最终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甲先去了三家寺院,张口就说要来卖梳子,和尚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但是甲锲而不舍,和尚们终于忍耐不住,纷纷舞起扫帚,向甲的身上招呼,终于有一个小和尚觉得甲非常可怜,才买了一把梳子。

乙去了名山古刹,山峰高耸入云,风自然也比较大。乙看到大风把香客的头发吹凌乱了,就去找了主持,对他说:“仪容不整拜佛是对佛祖的不尊敬,现在风大,香客的头发都被吹凌乱了,不如在每座香案上放一把梳子,让他们在拜佛之前整理好仪容,这样就会好多了。”主持听了之后,接受了这个建议,10座香案就买了10把梳子。

丙来到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古寺,这里可谓人杰地灵,不仅僧人众多,就连香客也是络绎不绝。丙就找到主持说:“现在,来到贵宝刹进香的人,都是心中有佛的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来拜佛,宝刹应该有所回赠,以此来保佑他们平安吉祥,多行善事。我这里有一批梳子,便宜又实用,您的书法又很好,不如在上面写上‘积善梳’三个字,作为回赠品,把梳子回赠给香客。”主持听完之后,觉得这个建议非常不错,就马上买了1000把梳子。

不仅如此,丙的“积善梳”在寺庙受到了香客的欢迎,来寺庙拜佛的朝拜者与日俱增,香火越来越旺,主持再次向丙订货,从此双方达成了一个长期订货的协议。

甲乙丙三人可谓各有千秋,甲属于非常执著的人才,乙属于善于分析的人才,而丙则属于差异化营销的高端人才。丙的成功在于他懂得变通,不去想和尚会不会用梳子,而是把目标转移到了络绎不绝来拜佛的香客身上,最后做成了“积善梳”的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