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靠:断谋说
4914900000016

第16章 “谋”在长远——醉翁之意不在酒,拉长线钓大鱼(2)

关键时刻,我们要学会隐忍,要学会放弃。对物质要求越低,我们的心灵就会越自由,这样,我们才能看到金钱和虚名背后的灿烂明天。

谦逊做人发展远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你不学“礼”,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生存。那么,什么是礼?简单地说,礼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示对他人理解和尊重的一个形式和过程,懂得谦虚,才能收获越来越多的人脉,才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加长远。

一个人时刻注意修身明礼,注意自己的品行,不仅会让身边的人喜欢你,更能为自己留下后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让你平安顺利地渡过难关。可以说,谦逊有礼就是广结善缘的基本条件,它不仅能让你善有善报,而且更能让今后的道路越走越宽,直至走向最后的成功。

自古以来,多少名臣名将治国济世堪称奇才高手,而治家却少方无能。然而被清代称为“中兴第一臣”的曾国藩,治家教子都被公认为中华第一能人。他教育子女要勤勉劳苦,力戒奢侈。更重要的,是要谨严做事,以礼待人。

虽然当时曾国藩功名显赫,但却从来不敢嚣张跋扈。据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回忆说:小时候就被反复告诫曾祖父的教训——“门第越高,越应谦虚待人,谨慎处事,切不可盛气凌人,仗势胡为。”

曾国藩反复告诫家人:“切不可有官家风味。”他规定,“门外挂匾,不可写‘侯府’‘相府’字样”。对四邻,“以和相处,不可轻慢,酒饭宜松,礼貌宜恭”,不可“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对雇工和佣人“要尊重,不可颐指气使。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不能当面给人难堪,使人下不了台”;对地方官员,“不可无理怠慢,更不准随意增添麻烦”。

才识、修养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能博取众家之长,使自己更加精益求精。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在与人交谈中,心平气和的人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反之,伴有嘲讽、挖苦或大声斥责的盛气凌人,不但不讨好,还会增加对方的对立情绪,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平易近人、谦虚处事的话,最终,只会让我们处处树敌,长此下去,我们未来发展的路上将会被敌人堵塞住,想要再前进一步就变得千难万难了。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须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个人的知识、能力总是有限的,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地位的不要以地位骄人,有才学的不可以才学恃人,有财富的不能以财富傲人。如果有这样的胸襟,自然能以谦和平等的态度待人,不致给人以骄狂傲慢的俗态。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谦逊待人,愿意和他亲近交往的人自然就多;如果骄傲自大、盛气凌人,原来和他亲近的人也会离他而去。

晋周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襄公的曾孙,他的爷爷是晋襄公的小儿子桓叔公,父亲是惠伯公孙谈。

晋周生不逢时,当时,晋国国君晋献公宠信骊姬,很多晋国公子都遭到了残酷的迫害。晋周虽然没有争立太子的条件,更没有继位的希望,但也没能幸免。为了保全性命,晋周一家离开了晋国来到周国。

当时的晋国是大国,而晋周又是以晋公子的身份来到周朝,所以受到了格外的礼遇。以前晋国的公子在周朝由于自居高贵、目中无人,所以名声一直不好。但是晋周却不同,他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贵公子,并虚心向单襄公学习请教。

单襄公是周国有名的大夫,学问渊博、待人宽厚,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王公都很敬重的人物。每当单襄公与天子王公相会议论朝政时,晋周总是毕恭毕敬地跟在他的后面。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从来没有一丝倦意。没有他的问话,他从不多嘴多舌;即便他人询问也是谦虚谨慎地回答。所以王公大臣们都夸奖晋周站有站相,立有立相,谦虚有礼,是一个少见的谦谦君子。

晋周之所以修得这么好的品行,都是因为他经常虚心向单襄公请教,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结果。

当时晋国连年战乱,朝野动荡不安。晋周虽然身在周国,但仍然时刻关心着晋国的情况。一听到不好的消息,他就为晋国担忧流泪;一听到好消息,就兴高采烈。如此一来,也招致很多人的不解和质疑。对此,晋周解释说:“晋国是我的祖国,虽然有人容不下我,却不是祖国对不起我。我是晋国的公子,晋国就像是我的母亲,我怎么能不关心呢?”

晋周在周国数年,一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是一副谦逊有礼的君子之态。在他身上从来没有不合礼数的事情发生,所以周朝的大臣都很爱戴他。

在单襄公临终的时候,对他儿子说:“要好好对待晋周,晋周举止谦逊有礼,今后一定是晋国国君。”

后来,因为晋国国君晋厉公骄奢,自以为不可一世,遭到群臣不满。特别是中军元帅栾书,他建议由远在周国的晋周做晋国国君,理由是晋周明礼谦逊、德贤出众。这一建议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认可。就这样,晋周成为了历史上的晋悼公。

晋悼公凭借自己的优良品行当了国君之后,依然保持着谦逊有礼的做人处事方式,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他的影响,所有大臣都学着谦逊礼让,发生在晋悼公时期的“集体谦虚”事件最能说明这一点。

人品高、知识多、见闻广的人,才能以谦逊的态度待人。骄狂傲慢的人往往是浅薄无知的。这种人摆出一幅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俗态,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无法获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谦逊做人,我们才能把朋友变成敌人,我们常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我们对身边人已经足够谦逊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来尊重我们呢?我们做人就应该像稻穗一样,一根成熟的谷穗从来都是谦逊的样子;同样,一个真正涵养深、底子厚的人也会以低身弯腰的姿态待人,而这正是我们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备法宝。

容人一时,成己一世

一个人胸怀有多大,他能取得的成功就有多大。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的美好,走出人生的藩篱,找到人世间最真的美好。宽容的人,是有长远目光的人,因为他们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低谷,容人一时,为的就是当自己危难的时候成己一世。

懂得宽容的人,是找到成功方向的人,他们知道如果想要在人生长路上,收获到越来越多的朋友,最应该做的就是以容己之心容人。人生不是单行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很难成功的。而宽容就像久旱后的甘霖,可以滋润万物,更能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促使我们达到宠辱皆忘的境界,而这正是谋略的最大体现。

1918年,梁思成17岁的时候认识了14岁的林徽因,他们两人的父亲是朋友,早早就定下了孩子们的亲事,并于1928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林徽因是当时的著名才女,身边不乏大批的追求者,在梁思成赴美留学之前,林徽因和徐志摩的交往就非常亲密,但是梁思成却泰然处之,没有麻痹掉自己的神经。

1931年,徐志摩发生了坠机事件,梁思成主动赶往现场,替徐志摩料理后事,体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大度与宽容。

1932年,徐志摩死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搬到了总布胡同,金岳霖是他们家后院的邻居。有一天,林徽因找到了梁思成和他说,她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这明显不像是商量的语气,而是像妹妹向哥哥询问的语气。梁思成想了一晚上,最后,梁思成觉得,自己缺少金岳霖那样的哲学家头脑,自己不如金岳霖。

第二天早上,梁思成和林徽因说,她是自由的。林徽因接下来就找到了金岳霖,把梁思成的话转告给了他,金岳霖说,“梁思成能说出这样的话,证明他是真心爱你的,他不希望你受到任何委屈,所以,他才会给你自由,我不想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男人,我退出!”

最后,三个人成为了好朋友,梁思成从来没有因为妒忌而失去包容之心,他对林徽因的爱不仅伟大,而且深沉。金岳霖自此之后终生未娶,等到他80多岁去世,为他送终的却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

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更可以改变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梁思成懂得宽容,他知道,能够抢走的爱人就不是真的爱人。懂得宽容才能够收获宽容,正因为拥有这样的长远目光,才让梁思成的人生熠熠生光。

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屠格涅夫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事实上确是如此,只有当我们学会宽容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而正因为这样的宽容,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创造出一个适合实现的温床。

一个有长远规划的人,就必然是一个懂得人情的人,他们知道,就算自己不能和对方成为朋友,也千万不能给自己树敌。

唐朝武则天时期,娄师德高居宰辅之位。他是一个严于律己,有包容心的人。他弟弟要去出任代州刺史,临走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现在担任宰相,而你又要去出任代州刺史,咱们从皇上那里得到了太多恩惠。对此,难免很多人会嫉妒,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娄师德的弟弟跪下说道:“从今以后,就算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轻轻擦掉,不会记恨,不会让兄长为我担心的。”

娄师德正色道:“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别人向你吐口水,是因为他们心有怨恨。如果你在当时就把口水擦掉,恰恰违反了他们的意愿,如此一来,就会更重了他们的怨恨。所以,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千万不要去擦掉它,而是微笑着接受,然后等待口水自然风干。”

娄师德的这番话听起来不免有些窝囊,然而事实上,这正是他为人处世宽容的表现,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娄师德不仅教育弟弟要宽容,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当有人得罪他时,他也是采取宽容退让的态度,进行自我反省,而神情却没有多大变化。

有一次,娄师德和当朝宰相李昭德一起出门。因为娄师德身体肥胖,所以走路速度比较慢,李昭德嫌娄师德走得太慢,就非常生气地说:“哎,我被耕田的汉子给耽搁了。”娄师德听出他是在讥讽自己,但是却毫不生气,反而笑着对李昭德说:“要是我不做耕田的汉子,那谁还愿意去做呢?”

娄师德这样一说,李绍德反倒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了。

有人说这是娄师德懦弱无能的表现,或者说他是个惺惺作态的伪君子。其实不然,这正是娄师德的过人之处,是他仁爱宽恕的最好表现。在当时武则天统治的朝代,有多少忠正贤能之士,或罢贬,或流放,或死罪及诛全祖,连狄仁杰这样的忠义之臣也差点丧命。而娄师德却能在宰相之位得以善终,这不正是他仁爱有道的真实体现吗?

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我们要像娄师德学习,学习他那种仁慈的做法,这样,我们才能结交到朋友,才能保全自己。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宽容的人生,带来的是民心所向,是高瞻远瞩的别样呈现。纵观中国历史人物,无不具备着宽容的高尚道德品质。,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素质,才使得成功人士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