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要使同情心得到发扬,最重要的条件是健全法治。我们正在经历社会的转型,在经济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转型必须有配套的社会秩序转型才能成功,和计划经济配套的是人治,和市场经济配套的只能是法治。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市场经济往前推进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就是在政治体制上。我个人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法治秩序。
二、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生命的存在,我们要当好这个自然之子,要保护自然环境,要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另一个身份是万物之灵,作为精神性的存在,我们要当好这个万物之灵,把老天给我们的精神属性用好、发展好。我在网上看到许司令员有一句名言: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飞行员的胸怀和眼光。按照我的理解,胸怀和眼光讲的就是人的精神属性,胸怀可以说是灵魂,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境界,眼光可以说是头脑,是一种理性能力和智慧。
人的精神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就是智力(头脑)、情感(心灵)和道德(灵魂)。我想谈一谈和这三个方面相对应的三种人文修养,和头脑相对应的是科学修养,和心灵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修养,和灵魂相对应的是道德修养。我前面谈到,从精神层面上说,幸福在于心灵要丰富,道德在于灵魂要高贵,那么,前两种修养可以说与幸福有关,道德修养谈的当然就是道德了。
1.科学修养
科学修养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每个文明人都应该有科学修养。所谓科学修养主要不在于获得一些科学知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对知识充满兴趣,爱学习,爱动脑子。看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我首先看他有没有好奇心。好奇心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功利心,对什么都要问有没有用,没有用的问题就不去想。当年爱因斯坦思考和发现相对论的时候,他知道相对论有什么用啊?根本没有用。一个民族仅仅从实用出发去搞科学研究,一定是走不远的。对于个人来说也是这样,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你对它没有真正的兴趣,只为了利益去做,一定做不出多大的成就。任何领域里有大成就的人,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强烈兴趣的人。一个人最可悲的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外面加在他身上的,这样的人既不可能优秀,也不可能幸福。
当然,不能光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还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什么理论,什么意见,你都应该去追问它的根据,在没有经过透彻思考之前要存疑。即使是一个正确的东西,你是盲目地接受它,还是真正想明白了去接受它,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的能力称为内在的自由,就是说有了这个能力,你就不会盲目地被外在的力量包括权力、舆论、利益等等支配了,你真正成为你自己头脑的主人了。
在知识的问题上,我们要破除狭隘的功利眼光,尊重精神生活本身的价值,智力活动本身的价值。近代以来,西方在科学和文化上大师辈出,肯定是和尊重精神本身的价值这个传统有关的。一个民族有一大批真正对精神领域感兴趣的人,就最容易出大师。中国要在经济上崛起是容易的,GDP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是真正要在文化上崛起,前提就是要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要对纯粹的精神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否则在世界上建再多的孔子学院也没有用。
爱因斯坦说,因为知识本身的价值而尊重知识,这是欧洲的伟大传统。其实马克思也是属于这个传统的,我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有片面的理解,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欧洲人文精神传统的一个环节、一个发展。马克思理想中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觉得说得最清楚的是《资本论》第三卷里的一段话,他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真正的自由王国,说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那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解释一下。马克思有一个一贯的思想,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精神能力,动物没有。所以,动物的活动是不自由的,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的活动是自由的,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更是为了发展人的精神能力。如果人仍然只是为了物质的需要去活动,人就还没有真正从动物界脱离出来,还是处在必然王国里面。只有当人类从物质生产领域里解放出来了,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去生产物质资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和发展老天特别赋予人的精神能力,包括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才真正进入了自由王国,那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往往从经济方面去定义,比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消灭私有制和分工,按照我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已经很先进了,可以让人们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了,但是因为私有制,大多数人还不得不为谋生而劳动,所以必须废除私有制,我觉得他的思路是这样的。他的出发点是人性,是尊重人的精神能力的价值,这个出发点非常重要,我们不可忽略。
个人也应该是这样,要把精神价值看得比物质价值更重要。贫困的时候,你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工作,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一旦生存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就应该逐渐把发展自己的能力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其实这样也一定会使你对人类的贡献更大。当然,这个界限划在哪里是相对的,很难说什么时候物质的问题完全解决了,但是要有这个信念,就是根据你的客观条件逐步扩大自由活动在你的生活中的比例。
2.文学艺术修养
我讲的文学艺术修养是广义的,不是指会搞点文学创作,会吹拉弹唱,会画画,会这些技艺性的东西。如果说科学修养是要有一个自由、智慧的头脑的话,那么艺术修养就是要有一个丰富的心灵,要有丰富的内心生活。一个人心灵丰富还是贫乏,他实际上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两个人即使外部的生活差不多,所处的环境差不多,但是如果心灵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所过的生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有没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有没有广义的文学艺术修养,决定了他有没有人格的魅力。
那么,怎么样让自己的心灵丰富呢?我强调两点。第一是阅读,养成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通过阅读去和活在书籍中的那些伟大灵魂进行交谈,去占有人类所创造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我说的阅读也可以把欣赏艺术作品包括在内,看画、看电影、听音乐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方式。第二是写作,通过写作与自己的灵魂交谈,把自己的经历转变成心灵的财富。我一直强调,写作不只是作家的事情,凡是有一定文化的人都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经常为自己写点东西,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经历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事实上,在我们老一辈政治家、军人之中,许多人是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的。大家知道,毛泽东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中国古书读得相当多,遗憾的是西方的书读得少了一点,如果也读得比较多,他思考中国和世界的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更全面一点。他的诗词写作是很有成就的,朱德、陈毅也是写诗写得很不错的人。国民党那一边,蒋介石一生认真写日记,现在大陆也在出版。我还很佩服美国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人,就是丘吉尔,他是很了不起的,同时也是画家和作家,还是一个演说家,他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因为他的演说非常精彩。丘吉尔著作很多,生前出版的文集就有45卷,据说是20世纪得稿费最多的人。所以我想,阅读和写作真不是职业性的,你愿意做一个心灵丰富、全面发展的人,就都应该有这两个习惯。
3.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也不在于遵守某些规范性的东西,而是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灵魂高贵的人。我在前面已经谈了善良,现在谈一谈高贵。作为精神性的存在,人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是有精神追求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是有灵魂的。灵魂是人之为人的尊严之所在,而做人的尊严是道德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人和人之间不但要作为生命互相对待,有同情心,而且要作为灵魂互相对待,自尊并且尊重他人。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统一的,自尊尤其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上。一个人不把别人当人,实际上暴露了他没有把自己当人,正因为他自己对做人的尊严毫无感受,所以才会无视他人的尊严。真正自尊的人一定是尊重他人的,尤其是尊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在这种平等的态度中有一种真正的高贵。
不懂得灵魂的高贵的人,他们往往用外在的东西比如权力和财产给自己估价,也给别人估价。现在有一些富二代,自以为天下最牛,胡作非为,飙车,撞死了人也无所谓。我觉得他们很可怜,非常浅薄的优越感,对做人的尊严完全没有概念。你看美国的那些富豪,比你有钱多了,但是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把财富主要用来做公益事业,而不是让子女胡花。他们品尝过创造财富和获取财富的快乐,但是最后都发现,最大的快乐还是做人的快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灵魂高贵的人,这个快乐是任何外在成功的快乐不能比拟的。
强调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是有灵魂的,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信仰问题。现在许多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信仰,信仰空白,信仰危机,我说一说我的看法。信仰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社会的层次,就是意识形态,我们以前在这个层次上可以说是有信仰的,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但是,信仰还有一个层次,可以说是人生的层次,哲学的层次,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信念。我们以前对这个层次想得很少,往往用意识形态来代替了。现在问题出现了,用意识形态指导人生好像不太灵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应该把两个层次分清楚,意识形态是指导社会的,而在人生这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个人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自己的信仰,最后找到什么是因人而异的。
在今天的时代,关于人生层次上的信仰,我强调两点,一个是自觉,一个是多元。有的人还想制造一元的信仰,譬如说用儒家思想、孔子文化来统一人民的思想,我觉得不可能,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里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应该鼓励每个人自觉地去寻求自己的人生信仰,一个人只要对人生的意义是认真的,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更重要,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世俗生活更重要,并且有做人的原则,在道德上能够自律,我认为做到了这两点,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好,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今天我讲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我非常欢迎各位首长指导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