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幸福的哲学
4907700000015

第15章 新安论坛话幸福(节录)(1)

主持人袁媛:由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主办的2012新安读书月开幕了,作为读书月的重头戏,第四届新安读书论坛今天正式开讲,邀请周国平老师作为首位演讲嘉宾。周老师您好,是不是您在平时的生活中挺注意养生的,有一些驻颜的窍门呢?

答: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觉得我看上去不像这个年龄的人,我就回答说,我的养生之道是抽烟、喝酒和熬夜。(笑声)确实是如此,当然我也会隔段时间去游泳啊,每天步行啊,但是我觉得主要是我的心态好,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过日子还是挺愉快的。

主持人:我想和您平时的写作和阅读也有一定关系的吧?

答: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关键是我喜欢。写作和阅读,只要你真喜欢,就既能养心,又能养生。

主持人:现在所有的人都会觉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幸福感好像也没有太提高,反而在降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就特别想听周国平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幸福的哲学。好,我们掌声欢迎。

答:我就说一下我的体会吧。(掌声)

很高兴,我是第一次到合肥,但是我觉得和在座的朋友们并不陌生,我发现我在合肥有很多朋友,你们都是我的素未谋面的老朋友,谢谢你们。(掌声)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幸福的哲学”,现在大家对幸福的问题都很关注,我可以说是学了一辈子的哲学,对于大家关注的这个问题,我想从哲学的角度谈一谈怎么看。

在哲学上,幸福是一个重要话题,很多哲学家都讨论过,其中讨论得最多的可能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有一本名著叫《尼各马可伦理学》,讨论的主题就是幸福。在这本书里,他说幸福是我们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我们之所以做其他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他的意思就是人人都想要幸福,我觉得确实是如此,去问每个人你在世界上想要什么,可能答案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谁都想要幸福,没有人不想要。可是,究竟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却都有自己的理解,其实很不一样。

怎样来讨论这个问题呢?有一点大家想必都是同意的,就是如果你要幸福的话,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不好,充满着纠结和烦恼,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幸福的。一个人怎样才能有好的心态?在这一点上,哲学就有大的用处了。哲学是干什么的?我自己体会,学了一辈子的哲学,虽然我也搞学术,但是我觉得本来的哲学不是学术,它实际上是经常和自己谈心的活动,就是你有了困惑,不要回避,通过和自己谈心,想明白人生的一些重要道理,把你的困惑解决掉,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是一个困惑很多的人,所以必须经常和自己谈心,给自己开导,这一部分对我来说是比学术更重要的哲学。

我们每个人平时都是在做着具体的事情,过着具体的日子,哲学就是让我们从正在做的这个具体的事情、正在过的这个具体的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那些重要的人生道理,然后再回过头去做事情、过日子,事情应该怎么做,日子应该怎么过,心里就比较清楚了。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什么叫爱智慧?就是不愿意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要做一个明白人。我们不能总是陷在具体的事情里面,我们每个人平时其实经常在和自己谈事情,这件事情怎么做,这个关系怎么处理,这个当然也需要,但是应该不时地从里面跳出来,想一些更大的道理。

要想明白一些什么重要的人生道理呢?我觉得,从幸福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分清人生中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重要的,因为人生的幸福就系于那些重要的东西上面。所以,从哲学上来谈幸福问题,主要是要把价值观梳理清楚,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人生中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那就要看人身上什么是最宝贵的。人身上两个东西是最宝贵的。一个是生命,这不言而喻,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另外一个,人不光是一个生命,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更宝贵的价值。所以,应该让生命和精神有一个好的状态。怎样的状态算好?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精神应该是丰富的。一个人如果他的生命的品质是单纯的,他的精神的品质是丰富的,我就说他在自己身上有了幸福的源泉,他具有了幸福的能力,他的幸福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能力,是要去争取和培养的,而关键就是把价值观弄清楚,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上下功夫。我思考幸福问题主要就抓住生命和精神这两个方面。

(讲演一小时,下略,参看本书中《幸福的哲学》一文。互动一小时,内容整理如下。)

答主持人问

主持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经常会问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大人们很难解释。您和台下很多父母不同的是您是哲学家,您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不会犯难,很容易解答呢?

答:不是的,比如我的女儿啾啾四五岁的时候提的许多问题,时间为什么会过去呀,世界的一辈子有多长呀,我都没法清楚地回答她。其实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是没有最后的答案的,孩子一旦提出这种问题,都不要给她一个简单的回答,那是误人子弟的,应该鼓励她去想。我发现家长们往往是三种态度,一是麻木,不理睬,二是顶回去,没用的问题去想它干什么,好好的做作业吧,三就是给一个简单的回答。

主持人:那啾啾后来自己找到答案了吗?

答:谁也找不到答案,但是我想,想这种问题对她今后的人生是有好处的,一个经常想大问题的人对小事情、小利益就会比较超脱。(掌声)

主持人:在您的头衔中,你说你最喜欢的是父亲,不做哲学家也要做父亲。现在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您对子女教育很有自己的一套,能和我们说一说吗?

答:今天我成为一个所谓的哲学家,一个所谓的作家,我觉得纯属偶然,我很可能从事了别的职业,或者从事现在这个职业很可能并不成功。我觉得我是运气好,我们那个年代刚改革开放,冒出了一些人,容易跳得出、站得住,现在可就不太容易了。不过,我觉得这个不重要。我的确喜欢做父亲,做父亲的感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我并不是多么善于教育子女,我觉得许多东西是本能。这个时代急功近利再加上应试教育,孩子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主要注意两点。一点是孩子小的时候,要舍得花时间陪他玩,不要说我做父亲的责任就是养家糊口,我去赚多多的钱,给他打下很好的物质基础,让他将来有钱花,可以上好学校、出国等等。这就是用功利的东西来取代爱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亲情的幸福。现在很多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带,我觉得这对你来说很可惜,失去了培育小生命过程中的那些宝贵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更是很大的缺憾,他没有得到活生生的家庭乐趣,而这对他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是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你不要逼孩子做这个体制的牺牲品。其实我说了,这都是本能,你真爱孩子就一定会这样。按理说,每个父母都有这个本能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父母本能都迷失了。

主持人:对,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现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有的人不信任学校,就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来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可行吗?

答:现在不信任学校是普遍的,我自己认为,不让孩子上学,自己来教,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弊大于利。因为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和同龄人的交往的,而你不让他上学,同龄人的交往这特别重要的一块就没有了,这可能对他今后和社会的相处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你不可能什么课都教他,你不是全才,孩子读小学和中学,那些基础课还是应该上的,现在的问题是上这些课的目的不对,仅仅是为了应试。我觉得最好是把上学和自己教结合起来,不是完全自己教,也不是完全扔给学校。针对目前的情况,好的家长应该做到两条,第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自己在家里培育孩子的智力兴趣,使他爱读书,爱思考,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压力了,孩子已经很苦了。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尽量减少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同时又尽量给孩子一些学校给不了的东西,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当然,这就要求家长有比较高的素质。别以为做家长只是一个自然现象,当了父母以后,实际上是上帝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你提高自己的素质。(掌声)

现场互动

问:现在很多80后被房子、车子困住了梦想,靠读书、学哲学开解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对于被现实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80后们,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答:现在的年轻人确实面临生存的压力,集中在买车买房上面,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心态的问题,就是你把物质生活的标准定得多高,不妨把起点放低一点,不要着急,慢慢地改善。我想起我们年轻的时候,我考回北京读研究生,那时候没有买房的问题,都是单位分房子,我们单位房源紧张,没给我分,我在一个6平方米的地下室里住了许多年,也就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当然更没有车了,一辆破自行车骑了那么多年。但是,我的好多作品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写出来的。我觉得物质上将就着过就行了,只要基本生活有保障,物质的贫困不会妨碍你的精神活动的,往往还会让你更专注。

问:很多90后现在普遍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喜欢,希望能够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有这样的困惑,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的确很普遍,对自己的这份职业不喜欢,工作得不快乐。我觉得这倒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也许你现在还不能把它作为你的职业,但必须得有这样的事情。我发现很多人是这样的,现在这份工作不喜欢,让他挑一个喜欢的工作,挑来挑去最后就是工资高的工作,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快乐工作的能力。其实,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是有特殊的禀赋的,因此都是应该有一个最适合他做、最让他快乐的事情的。当然,自己的禀赋在哪个方面,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是什么,一开始很难发现。我在年轻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干什么,也曾经茫然过。但是,我觉得这没有关系,你不要着急,先让自己变得优秀再说,只要你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慢慢地你就会找对自己的路,找到那个你能够做得最好的事情。

问:现在我们是读书月,希望您推荐一些好书。

答:我一直觉得推荐书是一件难事,因为不存在一个适合每一个人的书单。阅读是个人的精神生活,每个人必须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好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读了以后能够让你真正感觉到精神上的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提高。如果不是这样,你就没有必要去读,那本书对你来说就不是好书,至少暂时不是,以后可能会是。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你水平提高以后,一本以前读不下去的书,你突然发现非常好。

主持人: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做的榜单,当然了,首选还是周老师的著作。

答:千万不要,这是我的真心话。我的书只起一个作用,就是读者和大师之间的桥梁。我一直认为,当代无大师,我自己基本上只读死人的书,就是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大师的著作,真的觉得太好了,和一般人写的就是不一样。你看我写的东西,大多不过是读了大师作品之后的感想罢了。所以我就想,能够把读者引到大师面前,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光看我的书是没有出息的,你不能老是待在桥上,对吧?

问:我的孩子15岁,初中毕业了,经常问我一个问题:妈妈,学习的意义和生存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