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4898300000037

第37章 被害人卡斯特罗一费尽周折却成空(2)

马修斯的文章刊登之后,卡斯特罗在北美以至全球获得了英雄称号,他的所作所为被表彰成为一种传说,并在此后的几年中得到润色和升华。不过,卡斯特罗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篇文章而有所好转。他所领导的队伍中出现了叛徒,就是那个曾为他们带路的农民向导欧蒂米奥·格拉。由于格拉的出卖,巴蒂斯塔派了1000人前去镇压,卡斯特罗的队伍不得不东躲西藏。

任何苦难都是有价值的。在躲避巴蒂斯塔军队围剿的时候,卡斯特罗了解到了对他以后的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现实,那就是农民温饱不足的生活状态。这种认识让卡斯特罗产生了土地改革的念头,并在以后拟定为具体计划。

此时的巴蒂斯塔在统治上也愈发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卡斯特罗一方,甚至包括一开始对卡斯特罗深恶痛绝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古巴较为富裕的一类人,他们的生活基本在小康线之上,衣食无忧。这一类人原本对社会改革不感兴趣,他们愿意维持现存政府来保证自己的小康生活。可是日子一久,独裁者的政府就表现出了他们的无能,再加上社会舆论对卡斯特罗的支持,中产阶级也只好向着更为光明的地方奔去了。

卡斯特罗带着他的游击队在山里活动,他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则在哈瓦那、圣地亚哥等城市活动。一时间,古巴各个城市变成了战场。

政府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类似屠杀的镇压那就等于在自掘坟墓,巴蒂斯塔并没有意识到,他每杀一个革命人就会让更多人因为同情而加入革命队伍。局势正在朝着有利于卡斯特罗的方向行进,连中产阶级都加入了,革命气焰更加高涨。1957年7月,卡斯特罗联合几位开明人士发表宣言,号召所有古巴人都站在统一阵线上,支持自由选举,建立民主政府。

这样的政治宣言相比卡斯特罗从前的做派来说成熟了许多,这就是联盟所带来的好处。此时的卡斯特罗已经不是一个带领着20多人在山上四处游荡的通缉犯,而是一个拥有2000平方公里辖区的领袖。山区成了卡斯特罗发迹的地方,这里的农民成了他第一批人民。卡斯特罗在山区组建了一个类似政府的管理机构,治理模式初见端倪。到了1958年,卡斯特罗控制了奥特连省部分地区,他的管辖区已经从山上往下逐渐转移了。

卡斯特罗的后盾越来越强大,原先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的古巴共产党也转而支持他的武装斗争路线。这就意味着,卡斯特罗的联盟已经囊括了差不多所有巴蒂斯塔的反对派。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外力干涉,巴蒂斯塔的统治终将由卡斯特罗来结束。无计可施的巴蒂斯塔向美国求助,希望美国出面干涉,但是美国政府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与古巴全体人民作对。绝望的巴蒂斯塔不再指望会有任何外力的帮助,1958年5月,他向卡斯特罗游击队所在的马埃斯特腊山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然而,在这场山地战的较量中,政府军很快就败下阵来,他们被3000人的游击队前后包围,这场仗就此结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政府军就被赶出了马埃斯特腊山,卡斯特罗的威信在这次战争中再次得到提升。

战争既然已经打响就必然会产生影响,古巴的经济最先受到了牵连。1958年11月,古巴市场几乎瘫痪,私营企业的老板们手头上都缺乏可流动资金。经济一旦受到负面影响,政府就骑虎难下了。就在这个时候,卡斯特罗做了一项十分讨巧的举动——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第一试用地就是马埃斯特腊山,尽管卡斯特罗的土地改革被西方学者称为“空想”,但它还是如期实施了。

与此同时,卡斯特罗正带领着他的游击队准备直击政府,游击队尚未行动就已经有不少政府军高官投降,这样的形势显然不利于巴蒂斯塔。巴蒂斯塔至此还固执地以为自己能够继续独裁,他觉得美国再冷漠也绝不会抛弃他。然而,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美国不可能去支持一个受千夫所指的政府,它给以古巴的答案是“放弃”。

简单点来描述那时古巴的局势:巴蒂斯塔逐步退化成光杆司令,面对孤家寡人的悲惨下场;卡斯特罗的羽翼日渐丰满,正转变成一个众望所归的领导者。

美国的放弃让巴蒂斯塔彻底死心了,他决定放弃斗争逃亡国外。巴蒂斯塔的突然离开出乎卡斯特罗以及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打算打一场硬仗却没想到独裁者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了。不过,这的确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当古巴人得知独裁者逃跑的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手舞足蹈庆祝独裁政府的倒台,而卡斯特罗也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1959年1月,卡斯特罗到达哈瓦那。古巴就在此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卡斯特罗这个名字也从此刻在了古巴的历史上。

四为民族尊严而战

1959年2月16日,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出任临时革命政府总理和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开始执掌古巴的政权。

此时的卡斯特罗还不是一个共产党人。在对共产党的问题上,卡斯特罗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共产党在古巴具有很高的威望,它是整个古巴组织机构最健全的一个政党。巴蒂斯塔执政时虽然痛恨共产党却不能轻举妄动,他只好拐弯抹角说共产党反动,还把所有国内的反动行为都归咎到共产党的头上。

没想到这样的诬陷弄巧成拙,恰好增加了古巴民众对共产党的好感。显然,作为一个能够管理国家的组织来说,共产党胜过卡斯特罗和他的游击队。

这是令卡斯特罗矛盾的地方,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也离不开共产党的帮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卡斯特罗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一点不比共产党差。古巴人民愿意押上自己的所有来赌卡斯特罗一定会干出成绩,这让卡斯特罗倍感压力,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无法果断地为古巴指出一条明路。如果支持共产党那么古巴的未来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如果不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革命就可能面临失败。这也正是让卡斯特罗一直犹豫的原因。

新官上任三把火,卡斯特罗的第一把火就把古巴的中产阶级给点着了。他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像降低房租、出售空地皮、进行土地分配等。这些措施令在贫困线挣扎的人有了活路,但是那些企业主以及靠租金生活的中产阶级却失去了赚钱的门路。

第二把火烧到的是美国。卡斯特罗的政策影响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这便让美国有了更多的理由来反对新政府。为此,卡斯特罗专程访问了美国。美国民间对卡斯特罗有很好的评价,认为他是救苦救难的大英雄,所以卡斯特罗在美国访问期间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情款待。不过,卡斯特罗受不受民众欢迎美国政府并不在意,他们只想知道卡斯特罗到底是不是共产党人。显然,卡斯特罗也有同样的困扰,他比任何人都想知道自己该不该跟共产党合二为一。卡斯特罗越是犹豫,美国越是着急,于是就开始喋喋不休,不停质问卡斯特罗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这让卡斯特罗心里很不舒服,古巴走什么路线凭什么要看美国的脸色?

卡斯特罗的第三把火燃起的是反对派的团结一致。反对派看卡斯特罗始终定不了古巴未来的前进路线,而且美国又在古巴屁股后边煽风点火,这正是打击卡斯特罗的好机会。

多方面的压力、共产党势力的扩大以及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对马克思主义的热忱,让卡斯特罗最终下定决心:拥护共产党、加入共产党。

下定决心后,卡斯特罗公开表示对共产党的好感和支持,并且指责那些反对共产党的人,包括古巴总统乌鲁蒂亚。乌鲁蒂亚根本不是卡斯特罗的对手,无奈之下,乌鲁蒂亚辞去了总统职务。递交辞呈的不仅是总统,还有一些国家重要官员,他们要以这种方式来反对共产党,反对卡斯特罗的决定。

辞职信越来越多,政府中一些能干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少。卡斯特罗感到了一些焦虑,不过这并不能让他妥协,他认为,没有管理人员可以“借”,社会主义国家一定有不少丰富经验的管理、计划人员。

美国彻底失望了,要跟卡斯特罗达成某种共识是不可能了。也正是这种失望,让美国后来如此仇视卡斯特罗,如此费尽周折要除之而后快。

卡斯特罗不会因美国的不快而有所动摇。古巴的变革需要人才来实现,而在社会主义管理方面有经验的人选基本都在苏联,于是,1959年11月,卡斯特罗跟苏联领导人碰面,12月,苏联便派遣了一位官员到哈瓦那指导工作。古巴共产党摇身一变成了全国地位最高的政党。

共产主义是为穷人着想的理论思想,围绕它所制定的各项政策都对无产阶级有利,因此卡斯特罗的政策得到了除中产阶级以及上层阶级以外的全体古巴人的拥戴。这样一来,即便是政府工作有些漏洞,人民也有足够的耐心等着管理人员的修补。

古巴正在逐步蜕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即便多不愿意接受也无法改变。古巴现在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天下,是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国家。就这样,古巴带着卡斯特罗特有的执拗推开了新的历史天窗。

美国试图用经济制裁来让古巴屈服,但是苏联却在这个时候向古巴送去了经济合作计划。苏联着名政治家米高扬于1959年底访问古巴,他对古巴实行的农业改革十分感兴趣,当即与卡斯特罗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向古巴贷款一亿美元。这样一来,美国的经济制裁就完全失效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一项刺杀卡斯特罗的计划,并得到了总统的认可。美国终于使出杀手锏了,它开始网罗一批古巴流亡分子在危地马拉进行严格训练,中央情报局顿时变成了最大的杀手培训机构。

古巴遭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鄙视,却跟社会主义国家打得火热。苏联、中国,这些率先在社会主义领域里做出成绩的国家成了古巴最大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