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4898100000047

第47章 做事之道——凭风借力,紧抓机遇谋发展(3)

在当时,向洋人借款要办断不会获得批准,而这时要办却极可能获得批准,这也是大势力所趋。首先,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恭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绝不会再去借洋债。与此同时,洋人早已看出朝廷决心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赋之区,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

其次,当时的军务尚且宽松,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容暂缓,此时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听从。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慈禧太后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事,其份量自然就不一般了。胡雪岩正借助了这三大有利条件,向洋人借款不办也就顺利办成,事情的发展也果真如胡雪岩所料,可谓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那么,这里所讲的势,并非只是一个时间因素。它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是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汇集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来讲,这种“势”是由时、事、人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它是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

的合力,这里的“时”即为时机。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同样一件事,此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彼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一件事情,当办即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

对于相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做,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使两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因此,作为一名出色商人,要想做大生意更应该清楚,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乘势”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想取得好的机会,就要做好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件事做一个决策的充分准备。

时势造就英雄

胡雪岩告诫我们现代人:看势行事是经商中必不可少的谋略。在如今激烈的商战中,抓住时势方显英雄本色。你纵使身高位显、举足轻重,纵使你的意见很富有科学理性、意见绝对正确、决策十分果断准确,但想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或影响,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45乘“势”而上。否则,你只可能坐失良机,这其中的诀窍,就是“乘势”

的奥妙之所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看到别人在机遇中光彩的一面,甚至会羡慕命运对别人的青睐、羡慕别人的成功,殊不知这些誉耀和鲜花背后却蕴含着多少汗水。走向事业成功,通常都要经历几个相似的基本阶段和步骤,都会涉及类似的成长历程,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及理念的形成。知道做事讲究时势,你才能在自己反从事行业中有所成就,而且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年轻人总有充满着激情,为闯一番事业而奋斗不息着,他们只把目前的工作当作未来事业的过渡期,却知道如何把握机遇。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中,只有少数人意识到通过谋取某个行业中的一份工作,来作为其未来事业的过渡,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没有工作经验的领域,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切身感受去创事业,终将需要付出学费“补课”。那么,他们往往会因某方面的经验不足而功亏一篑,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较小。

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和魅力的人,如果你善于捕捉,就会获得很大的收益,一旦错过就时不再来了。魄力从哪里来?来自丰富的实践和对其本质的思考。经验可以借鉴,理念才可以应用。如果你不把人生的这一课学好,你就很难把握住机会,创业的路途也就相对要更加坎坷了。

雪岩启示: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坐等机遇的到来,他们宁愿做“守株待兔”的人,也不肯做事先的准备。其实,机遇就会像满天繁星,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你不具备能力和条件,它当然也要拒绝你了。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人们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知识、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因素,更在于你的勤奋努力。那么,请准备好你的头脑,去抓住机遇、利用机遇,获得成功吧!

7.要善于制造机会

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机会不会轻意就会光顾你,重要的是你要善于给自己制造机会。一个本来与己无关的行业,一个在常人眼中看似不经意的消息,却被胡雪岩从中看出了生财的门路。他通过对时局的分析,再加上他商人的“精打细算”,便看出其中潜在而不可估量的利润。人人都可以做生意,关键要看谁先占上风,胡雪岩不愧是制造和会抓商机的商业高手。

生意路上,要善于给自己制造机会

胡雪岩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廖化生深知这一点。廖化生对胡雪岩说:“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自家弟兄任你差遣。”胡雪岩说:“我对洋商所知甚少,请老哥派一个懂行的弟兄陪陪我。”廖化生沉思片刻,说:“正巧眼下有一位弟兄,在洋行当通司,外国话说得流行,深谙洋商底细,就叫他帮助你如何?”胡雪岩道:“最好,最好!”

没过一会儿,进来一位年轻人,他戴墨镜、着洋装、穿皮鞋,并且脑还拖一根长辫子,显得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廖化生向胡雪岩做了介绍,此人名叫欧阳尚云,在洋行干了多年,懂法兰西语和英吉利语,是上海洋商看重的人物。这位叫欧阳尚云年轻人,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官话,对胡雪岩说:因自己从小就在洋行当小厮,天长日久,自然也说学会了说洋话,中国话反而却生疏了。

胡雪岩对这个年轻人非常满意,他聪明伶俐、反应灵敏,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暗忖今后得好生待他,以便将来同洋商打交道。第二天,欧阳尚云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馆会晤麦得利。一路上,欧阳尚云不断地向胡雪岩介绍洋人的礼节、习惯和规矩,不知不觉地到了酒馆门外。把门的是身着红外套的黑人,并且满脸络腮胡子,模样煞是凶狠。欧阳尚云给胡雪岩介绍说,这是印度仆役,也就相当于中国的门子。

这家酒馆相当气派,外面装饰得金碧辉煌,晶莹耀眼,一行巨大的洋文衬在门楣上,类似于张旭的“狂草”。胡雪岩知道是英文“欧罗巴大酒店”,只见麦得利步出门厅迎接,他身材瘦长,像根晾衣竿,47鼻子尖细且弯,令人想到鹰嘴。麦得利一边爽朗地大笑,一边紧紧抱住胡雪岩,几乎令他喘不过气来,强烈的口臭使胡雪岩头晕目眩。

这般热烈的欢迎之后,胡雪岩在餐桌旁入座,就开门见山地同麦得利谈起了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连连摇头,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思考片刻后,说:“知道你同谁签了约吗?那可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啊!”麦得利却说:“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

对于麦得利的说法,胡雪岩反驳到:“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吗?

那是外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如今你们同反对清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这就不会受到任何保护。”这一席话说得麦得利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

“如果朝廷得知这笔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被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遗吗。麦得利只好苦笑着,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

对于结果,我们可想而知。麦得利还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价格。麦得利双眼一亮,连连点头,表示很有考虑必要。胡雪岩定睛告诉他,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破坏麦得利同太平军的交易。

对于胡雪岩的话,麦得利是半信半疑,并把目光转向了欧阳尚云。

他询问了一下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麦得利表现的异常惊讶,并连连伸出拇指比划,金钱的力量立刻降服了他。

毕竟,麦得利知道同胡雪岩这样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乱民”太平军来往有利多了。

正是通过这样的交谈,胡雪岩才为自己营造了商机,也为他将来的宏图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雪岩启示:

胡雪岩,为了达成军火生意顺利交易,还特地向麦得利允诺把每支枪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洋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从这笔军火生意中,胡雪岩轻松地获利五千多两银子。善于给自己制造机会,敢为人先,做军火生意使胡雪岩在商业场上领导潮头,踏着风险而一路胜利,挣得大把银子。

8.要掌控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生活中,成功有时需要靠运气,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奋斗。

只要自己能吃苦、有志气,并能很好的掌控别人的心态,就能抓住机会。如果不能吃苦,即使有好运气也会变成厄运的。偶尔一两次的运气解绝不了问题,成功仅靠一次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在商战中,好运气有助于你的成功,但更多的我们还要做好充公的准备工作,而且学要积极主动掌控好别人对自己的心态。对于这一点,胡雪岩很明白。

掌控中寻求发展

胡雪岩的经商头脑和智慧,并非一般人所能相比的,也正因为这些他才能名震商坛。胡雪岩在发迹以后,用人时,特别注意“不遭人妒是庸才”这一句话,为他自己也为别人发现了许多人才。在商业的运作中,胡雪岩是如何在掌控中寻求发展机遇的呢?

胡雪岩虽然拥有一定的声誉有地位,但是还避免不了被钱庄的伙计的报复,平素他们恨透胡雪岩,却苦于无机会施以报复。所以,一旦遇到良机,他们又怎肯放过呢?于是,他们整日在老板面前怂恿,说胡雪岩如此无法无天,如果不趁早把他赶出钱庄,有可能会后患无穷,并且其他的人也会竟相效仿,钱庄的关门之日也将很快到来?

钱庄老板听到这些消息,就意料到胡雪岩肯定引起了众怒,就算是自己想留他下来,也怕他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钱庄老板就狠下心来,把胡雪岩赶出了“信和钱庄”。谁也没有意料的事情,胡雪岩这一位难得的商业奇才,就这样失信于他人的妒嫉之中。

然而,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胡雪岩遇到了命中贵人——王有龄,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胡雪岩跟随王有龄,控制了浙江海运,赚了49数十万的银子。他们把这笔钱不存在别人那里,而偏偏存在“信和钱庄”,这让信和钱庄老板发觉自己曾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信和钱庄老板,明知道胡雪岩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只是碍于众他的非议,毅然把他赶走了。然而,短短几年后,胡雪岩竟然已拥有万贯家财,他不得不恨自己的有眼无珠呀。

始遭人妒者,才是真正英才,只是他还没有找到自己发挥的地方。

胡雪岩尚未创业之时资助王有龄,也是出于这种观念。王氏一介书生,科试不第,捐官无路以至于穷困潦倒,却不肯放下读书人的志节与骨气,遂遭市井人共耻笑。这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吗?

然而,胡雪岩没有以别人的流言短语而非之,他看出王有龄“骨相清奇,必富贵相”,将来必将有所作为,是以不顾别人的非议,冒险赠金。众多事情足已证明,胡雪岩的判断正确无误,王有龄得此资助终于发迹,而胡氏也终于由此踏上发财致富之坦途。胡雪岩也正是在这种对人的掌控中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地位。

掌握别人的心态,抢占先机

据说,王有龄在湖州府上任时,统辖的一个县城发生了民变,乱民杀了县官,攻占了县城,竖起大旗,自称“无敌大王”。消息不胫而足,很快就传到了湖州,王有龄大为恼火,召集幕僚、征询办法,手下幕僚大都言剿。王有龄对这种意见,也是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力度。

然而,在王有龄率领的手下中,有个叫司马松的幕士却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如今官兵久不训练,不知拼杀之事,乱军风头正劲,不与之相争才是上策。不然的话,一旦官兵失败,只怕四处的乱民都会响应,况且民乱事出有因,当以“抚”字为上,既能安抚民心,也可平定民乱。

司马松,是个平素寡言少语且爱占小便宜的人,他的衣着服饰经常乱七八糟,很不受同僚位的欢迎。王有龄对其也有些烦感,只因他是另外一个朋友介绍来的,才没把他辞掉。司马松在常人眼中,本来为虎添翼是一个不可造就之人,可谓无足轻重。而今日,他竟然在未出兵前却先言败字,肯定引起他人的恼怒,也没有人理睬他。50王有龄没有考虑司马松的话,就直接派了个营官领了一千人马去镇压乱军。事情果然不出司马松所料,一千官兵在半途便中了埋伏,死伤大半,别处的饥民见官兵如此不堪一击,便也纷纷起来闹事,响应“无敌大王”。王有龄显然惊慌失措,他立即召集众幕僚,再商对策,众幕士说来说去,都没找出个好主意,而欲寻司马松,却发现人已不见,告假养病在家,请之不去。

这是王有龄给胡雪岩讲述的一段话,胡雪岩当即就认定司马松就是平乱所需的英才。他告诉王有龄,司马松面相端正,属善良忠直之辈,眉间英气凝聚,有传世之才;行动愚钝,大智若愚,不形于色,心计必定极深沉。他平时少言寡语,不善辞令,但那日献计用抚不用剿,确实为计深远,非一般人所及。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平那些平素藏而不露的人,往往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大展才智,并且可以扭转大局。

胡雪岩在家中,除了要照顾年迈的老母,还要要照幼小的孩子,欠了债不计其数。有位朋友见他可怜,便通过种种关系把他介绍到王有龄的衙门。但是胡雪岩很会揣测别人的心态,并且善于交际,他给王有龄出计献策,才让王有龄没有失去司马松这位难得的人才。这正是胡雪岩为人处世的精妙所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的商人。

雪岩启示:

胡雪岩,之所以隐忍不发,不乐意为王氏效命,是因为王有龄以寻常眼光对之,未发现这一人才而已。事实上,司马松是个遗腹子,婴年更新丧父,仅靠老母亲把他养育成人,后来又替他娶妻。谁知他老母又一病不起,过了几年,妻子留下几个儿女,跟他人私奔了。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松简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却得到了胡雪岩的赏识,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可见,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掌控好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