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励志·最管理·最营销·最理财
4897900000114

第114章 此时时刻才最真实 短线大师迈克尔·斯坦哈特(1)

迈克尔·斯坦哈特是一位真正的投资天才,也是华尔街历史上经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同时他还常被人们称为“世界级短线杀手”。

斯坦哈特一生偏爱短线投资,喜欢买空、卖空。

通过这些投资手段,在他长达3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中,他为他的投资人和他自己积累了巨额财富。如果有人在1967年7月斯坦哈特刚起步的时候投入1万美元到他的对冲基金,那么20年后就会得到超过100万美元的收益,这都得益于他的基金会每年27%的复合增长率。

股票经纪人的角色

在华尔街众多的投资大师中,主张长线投资的人很多,可是唯独一人却对短线很有兴趣,他也被很多人称为“短线杀手”、“短线大师”。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斯坦哈特。

1940年,迈克尔·斯坦哈特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珠宝商家庭。

13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异,作为补偿,他的父亲给了他100股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和100股哥伦比亚天然气股票作为成人仪式的礼物。1960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凯文布洛克共同基金里找到了一份证券研究的工作。24岁时,斯坦哈特开始了他的分析师生涯。在随后的三年中,他凭借明智的判断和出色的业绩,一度成为了华尔街最红的分析师。

不过,对于斯坦哈特而言,他的人生的转折点是他结识了霍华德·博考维奇和罗尔德·范。1967年7月10日,三人合作成立了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以8名雇员和770万美元做起,开始了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业务。而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的收益率之高,在当时的华尔街是凤毛麟角的。

如果有人于1967年,在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成立伊始就投入了1万美元,那么在20年后,他就可以拥有100万美元。如果是以年复利率计算,在扣除斯坦哈特的佣金后,投资的年复利率回报率高达27%。

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从成立开始就开始呈爆炸式增长,第一年公司盈利31%,第二年的盈利竞达到99%。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的涨幅分别是6.5%和9.3%。到第三年结束的时候,公司就拥有了3000万美元的资金,这在当时的对冲基金里堪称奇迹。后来,霍华德·博考维奇和罗尔德·范相继离开了三个人共同创立的公司,开创新的基金,而斯坦哈特独自管理套利基金依然战果斐然,20年内,他成为了亿万富翁。

斯坦哈特是如何做到这些惊人的成绩呢?答案之一就是他每年都要付给华尔街经纪人高达3500万美元的交易佣金。而3500万美元又意味着什么呢?用这些钱可以买到华尔街大量的研究成果:上百页的公司分析、经济计划、外国概况研究。而且斯坦哈特本人也曾经做过金融分析方面的工作,为《金融世界》写过稿,并为洛布·洛兹公司做过分析员。但斯坦哈特对华尔街的研究不太感兴趣。在他的桌子上,人们甚至连一页股市分析报告都看不到。相反,在大多数投资者的桌子上,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由经纪人提供的年度报告,及公司几年来的形势,未来前景的研究等。既然斯坦哈特对这些股票经纪人的分析报告不感兴趣,他又为什么要用3500万元的巨额资金去与这些经纪人打交道呢?他的钱到底能换回什么好处?

实际上,斯坦哈特并非要买所谓的预言,这些预言他以前处于被华尔街称做“卖方”的位置时也编造过,他知道它的实际作用。他只是希望这些预言能让他在无数的竞争对手面前多一些优势。

通常的情况下,斯坦哈特被称为是策略型的交易者。那是因为他在交易前,会形成一种大的总体的概念。其实,普通的投资者在接触一些信息时,也会形成这种概念。比如说,日元对美元升值、通货膨胀恶化了、石油股反弹的时机到了等。每当这种大的概念性框架形成后,斯坦哈特就要着手寻找个别的股票了。这时,那些与他合作的股票经纪人就会每天将“我们低估了通用电器公司下年第一季度的赢利”、“花旗银行使巴西处于货币危机中”等这样的消息告诉他。

应该说,很多华尔街的经纪人公司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以至于他们改变主意就会影响整个市场。当这些重要的分析家改变主意时,斯坦哈特希望自己是“第一知情者”。这也是他为什么用3500万美元的佣金与他们打交道的原因。在斯坦哈特看来,分析家的消息无须准确,因为只要那些在他之后得到信息的人认为他的分析是准确的就够了。所以,如果看报发现有人说得克萨斯仪器的股票将要上涨,而它第二天真的上涨了,不要惊讶,斯坦哈特或许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

斯坦哈特与股票经纪人打交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他一旦相信了,他会立即给经纪人指令,不会优柔寡断。从一个紧急电话中,股票经纪人能得到他一个10万股的指令。而且如果经纪人被某一股票缠住,他也可能以合理的价格帮他买下很大一部分。作为回报,如果斯坦哈特得到有关某一股票可能下跌的消息,他可以让经纪人设法阻止这一消息广为人知。

虽然股票经纪人对斯坦哈特的作用很大,但是他却并不认可他们是选股专家。迈克尔·斯坦哈特花费巨资购买华尔街的情报,可是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观点。斯坦哈特说:“假如一个经纪人伟大,那么他便不会出卖他的观点,因为回报率太低。”他始终相信大多数的股票经纪人和股票分析师只是随大流的,他们始终在做的事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出一些理论依据。

同其他的投资大师一样,斯坦哈特倾向于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喜欢通过收集来的情报,做独立分析。他的思维不喜欢受约束,因为这样可以让他对那些“方向性”变化反应敏感。通常,斯坦哈特相中的股票不久之后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而他也尽可能地利用新的投资工具,介入新的投资领域。能够了解他的投资组合的人,都会对他投资在股市的各个领域而感到惊奇。因为,他的股票组合没有任何的内在逻辑性。但这也是斯坦哈特最大的投资特点,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从不盲从,对华尔街上满天飞的最新预测始终有清醒的认识。

斯坦哈特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他对股评经纪人、股票分析师认识的正确性。总结斯坦哈特的观点,可以这样阐述股票经纪人和股票分析师们在投资市场的角色。投资者要重视股票经纪人和股评家,这些人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股市热点,掌握全世界金融投资领域的最新动向, 他们也可以对股市中的风云变幻说出个所以然来。正因为这样,股评家是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斯坦哈特每年花费巨资购买华尔街众多经纪人的消息的原因。但是,股评家和股票经纪人并不代表市场,有时他们的分析竟然成为反向指标。这也说明投资者千万不要迷信股评家。这就和不要迷信任何的技术秘诀一样。

总之,在斯坦哈特的投资生涯中,股票经纪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也许他们的作用不是直接帮助斯坦哈特赚钱,但是他们可以间接让斯坦哈特的目的得以实现。有人说大师的的思维确实与众不同。的确如此,试想普通的投资者谁会用3500万美元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呢?

短线杀手

从巴菲特到林奇,再到费舍,这些华尔街鼎鼎大名的投资大师们都迷恋长线投资,可是斯坦哈特却喜欢短线,他被人们誉为“短线大师”、“短线杀手”。

受巴菲特等人的影响,长线投资似乎已经成为了投资界的主流,人们纷纷认为,做短线的人都是不懂投资的人,都是为了蝇头小利才进入股市的人。但真实的情况是,虽然短线不如长线挣到的钱多,但是这种投资方式与长线相比,没有优劣之分。

短线与长线本身无优劣之分,投资者只要适应就行,只要擅长就行。

在有风险控制手段的前提下,短线的积少成多,在一轮行情中也能取得超额收益。而长线投资,在选对股票的前提下,更能取得非常稳健的高收益。

人们形象地说,短线交易者是艺术家,因为无论行情涨跌,他们时刻需要保持对行情的热情,并始终处于紧张和兴奋的状态。而长线交易者是工程师,他们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与修正,并且需要忍受期间市场的合理调整与异常时期的宽幅震荡,以及市场低迷时期的寂寞与孤独。因此,前者需要的是激情,后者需要的是理性。斯坦哈特本人非常富有激情,所以他更倾向于短线。

纵观斯坦哈特的整个投资生涯,他始终立足于短线。他认为10%、15%的收益积累起来要比囤积股票来日待涨要可靠得多。而且他认为,那种所谓的长期投资的收益是比较虚无的,“等到长期投资的股票赚到钱以后,短线上获利金钱已经摆在那里一年了”。斯坦哈特认为,在股市里没有人可以永远都判准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只有此时此刻才最真实。

由于斯坦哈特乐于投资短线,于是他的交易量很大。他说:“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我几乎每隔一个月或两个月就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换一遍。”

其实,斯坦哈特做这些交易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有时候更多是为了创造新的机会。他认为,交易就是一种催化剂。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时候,我非常羡慕那些可以好几年都持有一只股票的人,他们可以为了很久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一直等待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的投资者会比我更少碰到单笔交易回报率为两倍或三倍的机会了。我总是见好就收。不过我大部分利润都是在持有了一年以上的投资品种上赚到的。”斯坦哈特方向性下注的时间长度,由此可见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斯坦哈特做短线成功的经历很多。例如,1983年,他以117美元的价格买下了80万股IBM的股票。这只股票涨得很慢,只涨了15点。很多股民会在报纸上注意到这种涨势,可他们不甘于平仓,于是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接着,这只股票又跌回到了120美元。斯坦哈特承认IBM股票的确可以获得长线利润,但他不打算等待,他更乐意见好就收。在这次交易中,斯坦哈特用借来的1亿美元以每股117美元买入,在接近132美元的价位卖了出去,净赚了1000多万元!然后,在股价达到顶点的时候,他又卖空了25万股,并在股价跌到120美元的时候平了仓,又赚到了几百万美元。斯坦哈特喜欢短线,他对方向性的判断异常的准确,这也是他做短线成功的根本前提。尽管如此,他从不夸大短线操作的效用,他希望各种短线技巧不要被炒得过热,他还希望人们可以在短线被夸大其词时重新关注长线趋势。

有人说,斯坦哈特喜欢做短线是因为他性格保守,害怕赔钱。可是,难道股票市场上,有不害怕赔钱的人吗?斯坦哈特之所以喜欢做短线不是因为他胆小,也不是因为他保守,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好短线。他的一个助手这样评价过他:“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胆怯,他喜欢做大交易。”

的确如此,斯坦哈特虽然是做短线,但几乎每次出手都是大手笔,就说买卖IBM股票的交易吧。他听一位同事的推荐出击了IBM股票,可是他的同事只买了2~5万股,而他却买了几十万股。

对于斯坦哈特来说,正如赛场上的赛手,做短线,才是实实在在的。

做长线,华尔街研究所讲的长线,是今后的事情——梦里世界。作为投资者,斯坦哈特认为,一点点的收益——5%、10%、15%等不断增多的收益,比起那种买股票存起来,等到来日上涨,要舒服得多。因为,这么遥远的事情可能根本不会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投资者也偏爱短线,但是他们不注重分析市场走向,因而每天都是做着费力不赚钱的交易。为此,有人说短线投资者不是真正懂投资的人。此言差矣,无论长线还是短线,都能赚到钱,前提是投资者必须掌握这种交易的技巧,以及拥有预测市场走势的能力。如果投资者具备这两点,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投资风格去做。斯坦哈特就是通过做短线,而成为了人人敬佩的投资大师。

借杠杆投资债券获暴利

同很多人一样,斯坦哈特也是白手起家。由于父母离异,他很早就失去了父爱。但聪明的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变动而受到影响,他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16岁那年,他凭借出众的智商考入了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金融学院,19岁便提前毕业。1960年,他在凯文布洛克的共同基金里找到了一份证券研究的工作,从而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的投资生涯。

起初不懂投资的他,并没有展露出他的投资才华。在凯文布洛克的共同基金里,他的周薪为80美元,而且做得并不出色。后来他又参加了美国陆军预备队。退役后,在《金融世界》杂志做过记者,但是这段时间很短。他过于不安分的性格让他无法专注于事先制定好的问题——“你对通用汽车怎么看”之类的问题进行采访。最终,他被解雇了。斯坦哈特当时甚至已经认为他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

此后,他在洛布-罗兹合伙公司做了分析师。他最早推荐的股票之一是海湾西方石油公司,这只股票翻了3倍。短短的时间里,他就因此跻身于公司首席“特殊情况”分析师之列。后来他又同两个合伙人共同成立了新公司,开始做对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