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索罗斯,匈牙利出生的美国籍犹太裔商人。
他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他被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等斥之为“金融大鳄”;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心的人,他在20多个国家设立开放社会基金会,支持各国的改革开放及各种福利性事业。无论是赞扬他的人,还是贬斥他的人,都不会否认他“世界上的头号投资家”的称号。从他进入国际金融领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几乎无人与之能比。也许有的投资者也会有一两年取得惊人业绩,但像素罗斯那样几十年一贯表现出色,却非常难得。
他创建的“反身性理论”、“盛衰理论”、“森林法则”等均被现代投资学列为了经典教程。
期望决定市场
无论是股票分析师还是投资理论家,都会告诉投资者们,市场是有理性的,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谁能弄清楚它的发展规律,谁就能在股票市场赚到钱。与大众所持的看法相反,索罗斯却认为市场是没有理性的,市场心理是由人的心理造成的,市场参与者的偏见,往往决定了市场的价格走势。
多数的投资者会在投资之前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然后根据资料分析进行投资。然而,索罗斯认为,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股票市场是不可预测的,随时都有突发情况出现。这时,如果用以往的经验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有可能会失败,导致投资者赔钱。特别是,当局势混乱不堪的时候,大多数的投资者更是感到无所适从。
索罗斯的观点是,“期望决定市场”,这也是他的经典的“反身性”理论的核心观点。简单地说,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就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它的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
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这就是“羊群效应”。
罗杰斯举例说:“如果投机者相信美元将升值,那么他们的购买将推动美元上涨。这反过来又会使利率降低,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美元再次升值。又比如说,如果许多投机者相信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或海湾西方石油公司,或其他任何公司的股价将上涨,那么他们的买盘就会推动股价上涨,而且公司管理层可以以更优惠的条款利用这些股票作价去收购其他公司,进而拉动股价再次上涨。”
通常,索罗斯在实践该理论时都会在“大起”的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投资者一并狂热买进,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价格上扬,直至价格走向疯狂。在市场行情将崩溃之时,他再率先带头抛售做空,基于市场已在顶峰,脆弱而不堪一击,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抛售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下跌幅度,直至崩盘。在涨跌的转折处进出赚取投机差价。
1998年,索罗斯在袭击泰铢成功后,菲律宾的比索、印尼的印尼盾、马来西亚的吉特相继成为了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此后,连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了冲击,整个东南亚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随后,索罗斯将目标瞄准了香港。
索罗斯首先料定,如果他率先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其实,这就是反身性理论的实践。
当索罗斯率先行动后,炒家们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索罗斯和其他国际投资家初战告捷。
眼见,香港就要重蹈泰国的覆辙,香港政府再也无法坐视不管了。紧接着,索罗斯与香港政府的对战开始了。
第一回合,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低点后,香港政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索罗斯等人的目的就是打压指数,而香港政府的目的是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香港政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第二回合,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索罗斯等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香港政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
第三回合,香港政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索罗斯等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香港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不过,索罗斯依旧在这次行动中损失了8亿美元。
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守之战”终于告一段落了,以香港政府成功护市而告终。但这并不代表索罗斯的失败,在整个“交战”过程中,他的“反身性”理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他低估了香港政府护市的决心以及其参与的程度。如果在政府没有介入的情况下,或者说香港政府拿不出足够多的美元对抗,那么香港的结局就会与泰国,印尼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是其所有投资法则的理论核心,他把抽象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较为具体和成功的应用于经济和金融等领域。他对金融市场的独特解释和对市场的个性认识,值得每一位投资者学习。
攻击弱者
提及索罗斯和量子基金,只要关注投资界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量子基金由双鹰基金演变而来。双鹰基金由索罗斯和吉姆·罗杰斯于1969年创立。在1973年,量子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额约1200万美元。
到了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改为量子公司。基金设立在纽约,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从而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炒作。
索罗斯之所以在投资界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全凭借过人的分析能力和胆识,引导着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和跌落中逐渐成长壮大。他凭借量子基金在20世纪90年代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货币狙击战,其强大的财力和凶狠的作风常常令很多货币薄弱的国家闻风丧胆。
人们对索罗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投资天才,也有人说他必须为20世纪90年代几次国际性的金融危机负上责任。但不管怎么说,他对股市的判断能力,以及他果断出手能力都是令人钦佩的。总结他在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上的突出表现,基本上都在遵守“森林法则”。
这让他对基础薄弱的货币屡屡发起攻击,并屡屡得手。他认为,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样才能百发百中。归纳索罗斯的“森林法则”,一共有四个特点:耐心等待时机出现;专挑弱者攻击;进攻时须狠、须全力而为;若事情不如意料时,保命是第一考虑。
1997年,索罗斯成功狙击泰铢,就是他遵照“森林法则”的成功投资案例。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各国经济出现了奇迹般的增长,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中央银行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高利率促使产生更多的投机行为,甚至许多银行也不顾国家的利益和法规,参与到投机行为中来,并和企业勾结在一起,将其也拖入到投机的泥沼之中,使银行和企业都背负大量外债。从而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经济过热,泡沫经济过剩;另一方面,这种经济的虚伪繁荣是建立在背负大量外债的基础之上的。这时候,一旦外债被大量抽走,崩溃将是一夕之间的事情。
1997年,泰国首先表现出经济疲软、出口下降、汇率偏高并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很好的猎捕机会。在索罗斯发动狙击泰铢一役前,他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做了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对泰国的研究更为深入。他发现,虽然东南亚的经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货币体系最为薄弱的非泰国莫属。
当时的泰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由于海外资本的引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亚洲的经济四小龙。但到了90年代,泰国的经济发展出了严重的问题,外资经济基本上主导了整个国内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股票市场。娱乐产业充满着巨大经济泡沫,实体经济制造业等行业非常薄弱。
据索罗斯分析,泰国的外汇储备抵抗国际风险能力非常低。由于泰国经济发展过热,泰国政府也不知道向世界发行了多少泰铢。这些不利因素意味着当时泰国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当时,泰国实行的是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比价1:27,索罗斯认为泰国政府高估了这一汇率比价。
于是,他开始跟几家银行签订远期美元对泰铢的汇率远期协议1:27左右。
接着又依靠自己的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募集资金,加入这两个资金最少要出资1000万美元,因为人多意见也多,会影响索罗斯的决策。所以高额的入门资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阻止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因为在1992年,索罗斯曾经因为成功狙击英镑净赚20亿英镑,一战成名,所以很快他就筹集了1000亿美元,准备在世界范围内收购泰铢。
当收购到一定的时候,再把泰铢抛到市场上,市场上的泰铢一下子多了很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泰铢就会开始贬值,如果泰国政府要保持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就必须保证索罗斯集团向市场抛多少他就收购多少,但是泰国央行只有区区的300亿美元,仅过半个月泰国政府就弹尽粮绝正式向世界宣布美元对泰铢的汇率比价为1:54,就这样泰铢兑换美元跌了一半。
由于市场上的美元兑换泰铢的汇率是1:54,而索罗斯与几家银行签订的美元兑换泰铢汇率比价是1:27,索罗斯集团几乎赚了一半。
在泰铢的波动下,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受到了影响。索罗斯集团又用同样的手法狙击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香港、还有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但日、韩,新加坡这些国家的损失没有像前几个国家损失那么大,这与这几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国民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但从这场以袭击泰铢为导火线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人们看到了索罗斯的厉害。
有人称索罗斯为“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狼”、“金融杀手”、“魔鬼”等,因为他总是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搜刮了成千上万人的钱包,让他们一夜之间就一贫如洗。也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不道德,扰乱了金融市场。
可是索罗斯确认为:“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道德还是不道德,这就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就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自己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
的确,有时候金融市场就像是一片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也有一套他们自己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索罗斯之所以成功袭击泰铢成功,他的投资才华起了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泰国的货币市场本身就存在危机。人们在危机中大骂索罗斯,殊不知真正制造这一危机的罪魁正是亚洲金融本身,而索罗斯只是抓住这一机会,找到了最弱的泰国成功下手,得以牟利。如果泰国政府像香港政府一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相信它不会成为被狙击的对象,因为连索罗斯本人也不得不慨叹:
“任何人都不会因狙击港币而致富。”
投资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以理解
很多投资者自诩是理性的人,可他们依旧会在股市中尝到了赔钱的滋味。对此,索罗斯的解释是,在金融市场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主体,因而在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行为偏差,让市场存在着一种发生偏离的趋向。当这些投资者进行投资预测和决策过程中趋向相似的时候,这种个体行为就转变为群体行为,于是市场的价格就会发生非理性的变化。
所以索罗斯认为,股票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投资者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可以理解的。
索罗斯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他这一投资观点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