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4896600000016

第16章 北洋的敌人(6)

万般无奈之下,袁世凯派了公府卫队司令范乐田,亲自驾车去执法处监狱,接沈祖宪出来。沈祖宪见到范乐田,这才满脸悲愤地登车,车子一直驶入大总统府,袁世凯出来,见到沈祖宪,一言不发地抱拳拱手。沈祖宪也是一声不吭,只管站在那里受礼,却不肯还礼,等袁世凯拱手之后,他掉头离去。

望着沈祖宪的背影,袁世凯欲哭无泪:世上还有像我这么倒霉的人吗?任何人都可以骂我,拿炸弹来炸我,我却连吭一声都不能,连不让人拿炸弹炸都成了罪名……

正在悲愤,有人来报:报,九门提督江朝宗有事,要见大总统。

江朝宗?袁世凯怒道:要不是这个王八蛋多事,我早就让人炸死了,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多好的事啊,都让姓江的给耽误了,告诉江朝宗给我滚蛋,不见!

这个“龙套帝”江朝宗,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破了不该乱破的案,结果把天下人全都得罪光了。

22弟弟要杀我老公

由袁不同发起并组织的新华宫炸弹案,发生在1915年冬。此事牵连之广泛,前所未有,就连东北王张作霖,都收到了袁不同发出的江湖飞羽令,要求大家合伙来搞袁世凯,这也是袁世凯无法处理的原因之一。

而袁世凯与段祺瑞之间的关系,却早在当年6月,因为袁世凯强行免除了徐树铮的职务,而呈现出强烈的对敌态势。

事实上,1915年的北京,是段祺瑞而非蔡锷,被视为逃离京城起兵的最佳人选。袁世凯是这么认为的,段祺瑞是这么认为的,余者人等,则是平心静气地坐着看,要看段祺瑞如何逃走,怎么个逃法。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逃走呢?

段祺瑞很是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研究过后,他发布研究结果,说:

我反对帝制,只能用口不能用兵。我想总统不至对我不利;万一有,我就坐以待之。

段祺瑞的这番话,是在公开场合下说出来的。这等于是一个悲怆的辞世宣言,因为段祺瑞为北洋第一人,他的口就是百万雄兵,他明确反对帝制,就意味着流血势不可免。

就在这一背景之下,发生了太子欲刺段祺瑞案。之所以称之为欲刺,是因为太子袁克定正在募集适当的人手,但说老实话,这个人手那是相当的难以物色,能够除掉北洋第一人的人,这种人在世上是否存在,是个很大的疑问。

疑问未解,消息流出,此事结果传入了张嬴的女儿耳朵里。

张嬴的女儿,又是哪一个呢?

这个张嬴,是袁世凯的表弟,原在新疆做官,不知为何突然死掉了,撇下个女儿没人管。袁世凯就将张小姐接到家,认她当了亲女儿,而袁世凯的大老婆于氏,也视张小姐为己出,天天拿着放大镜,在北洋优秀的军官中划拉过来划拉过去,想划来一个最好的,给张小姐当丈夫。

其实这个最好的是不用划拉的,段祺瑞就是个现成的。奈何段祺瑞这厮家里有个老婆,姓吴。好不容易盼到段祺瑞的老婆死了,袁世凯一家不由分说,赶紧把张小姐塞进轿子里,抬段祺瑞家去了。

所以段祺瑞的现任老婆,算是袁世凯的女儿,也是太子袁克定的姐姐。

听说太子弟弟要杀段祺瑞,张小姐急了,匆匆去找养母于氏,问:妈咪,我弟弟为啥要杀我老公?

杀你老公?不可能吧?于氏吃惊得嘴巴都合不拢:克定不会干这事儿吧?

张小姐说:不会干才怪,不信你问问他。

于氏道:这个事……克定年纪大了,身边的人又太多,我说是不管用的,还是让你爹劝劝他吧。

于是于氏将此事告诉袁世凯,袁世凯一听就急了,立即把袁克定叫过来,吩咐道:你姐夫对帝制有意见,不是以兵只是以口。听说你在外边要对付他,应该赶快停止。他是我们袁家的至亲,现在事情还没有定,我们内部就这样,将来就更不堪设想了。

袁克定笑道:爹,你多心了,我怎么会对芝泉不利呢,不会的。

伴随着袁克定的保证,就是刺客夜入段府的惊天大案。

23未破解的悬案

自从段祺瑞明确表态,不支持袁世凯的帝制之后,他就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负责保护段祺瑞的,叫曹树桐,此前原是陆军部卫队营长。他可以称得上段祺瑞的死士了,对段祺瑞忠心耿耿。知道这段时间局势微妙,曹树桐生恐有失,命令手下士兵,将段府围得水泄不通,而段府的内宅,则是死亡禁地,任何人不得擅自涉足,违令者,杀无赦。

可以说,能走入内宅的,只有段祺瑞的家人和他自己,此外还有罗凤阁。

这个罗凤阁,又是何许人也?

他是段祺瑞的干儿子,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北洋军中的一名医官,而罗凤阁自打生下来之后,就等于是在段祺瑞身边长大,段祺瑞对他疼爱有加,认了他为干儿子,视为己出,不遗余力地栽培他。

罗凤阁长大后,段祺瑞送他去读了武备学堂,出来后又让他当上了陆军部中校副官,可谓是恩深德重了。

所以这罗凤阁,是唯一有资格于重重铁围之中,走进段祺瑞内府的人。

话说有一天,罗凤阁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段祺瑞的内宅。当时段祺瑞正在看书,老段这个人,是很喜欢读书的,主要是佛经和医书,再就是西方的军事科学著作,诗词曲赋也读,不能让穷酸文人老是骂你大老粗啊。正读之际,就见罗凤阁以一种怪异的姿势,走进门来,当时段祺瑞把书一丢,厉声喝道:你小孩子要干什么?

就听扑通一声,罗凤阁被这一声呵斥,吓得栽倒在地。倒下时说什么也爬不起来,因为他的一只手揣在兜里,正在掏着什么。

段祺瑞统兵多年,最善呵斥,当即喝道:掏的是什么,拿过来。

罗凤阁把兜里的东西掏了出来,竟然是一支上了子弹的手枪。

罗凤阁拿枪的那只手,因为恐惧而胡乱挥动着,这时候的情势极度危险,一旦罗凤阁情绪失控,照段祺瑞砰的一下,段祺瑞就算是没咒念了。但段祺瑞却是纵横沙场的铁血军人,见惯了这种情况,丝毫不乱,喝声依旧威严有力,不容辩驳:拿过来!

罗凤阁被喝声慑住神智,不由自主地把手枪递到了段祺瑞手上。然后他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放声号啕起来:是他们让我……可我怎么忍心……

闭嘴!段祺瑞喝道:你不要再说了,我也不会问。你再多说一个字,难逃杀身之祸。你就说自己病了,找个地方自己躲起来,以后再也不要来这里了。

听到里边的响动,负责守卫的曹树桐满脸惊骇,带着士兵冲了进来。段祺瑞摆手:这里没你们的事,让他走。

士兵们闪开,看着哭泣不止的罗凤阁,一步步地走出段府。

这桩事,由于段祺瑞心知肚明,拒绝追究,导致了指使罗凤阁行刺之人,竟成了一个谜。

24梁启超的草案

段祺瑞弄到与袁世凯刺客迭现,势同水火,另一位北洋重量级人物冯国璋,也没闲着,也在找机会给袁世凯添堵。

由于胡嗣瑗的关系,这时候冯国璋已经和梁启超牵上了线,搭上了桥。

但两人之间的这条线,这个桥,却是超级诡异的。诡异就诡异在,按说冯国璋是用兵之人,用兵最讲究一个“诈”字。梁启超是学究天人的国学大师,按理来说该持一个“诚”字。但历史上,这俩活宝的角色偏偏演扭了,冯国璋是怀一片赤诚之心待梁启超,梁启超却是以一个“诈”字待冯国璋。

最要命的是,傻乎乎的老冯不知道自己被梁启超诈,兀自精神抖擞地要和梁启超一起,去诈袁世凯。

梁启超如何一个诈法,先搁下不提,先来看看老冯如何去诈袁世凯。

话说梁启超先到了南京,见到冯国璋,冯国璋对梁启超说:我的辩说能力,远不如你。你的实力不如我。不如我们两个人联合起来,一块去见袁世凯,劝说他放弃帝制主张。

梁启超说:好,你等我起草个劝说草案。

冯国璋:劝说草案……这事儿也要有草案?

梁启超:有,没草案你满嘴跑舌头乱说一气,那怎么行,一定要有个草案的。

于是梁启超花费了一天一夜工夫,居然真的搞出来个劝说草案。草案上大条小款,罗列了数十条,看得冯国璋目瞪口呆。

于是梁启超和冯国璋两人搭伴,于1915年6月27日抵达北京,见到了袁世凯。

袁世凯设宴款待这俩活宝,酒菜上来,就听他说:你们二位此行的目的,我知道的最是清楚,是劝我不要做皇帝,对吧?

冯国璋和梁启超急忙拿出劝说草案来看,靠,草案上没这条。两人登时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