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部队之德俄法篇
4895700000011

第11章 反恐勇士:俄罗斯特种部队(6)

但是坐在楼梯上的车臣人手里都没有武器,按他们的说法,他们都是平民,战斗队员已经逃跑。很快,伞兵连的强击班也赶到了。大家在大楼里搜查,发现很多被抛弃的枪支。后来我们终于明白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策略,他们一遇危险就扔掉武器冒充平民,而当时我们在仓促之间也没想到要查这些平民的身份证件。

我们喘口气,计算一下损失,很快开始对大楼所在的这个街区进行清剿,至少要完成对10栋高层住宅大楼的清查。这时,天色已经黑下来,进一步的行动要在黑暗中进行。

紧张的两天过去了,大家都十分疲惫,班里两人受伤,至今坚持战斗。我想把全班休整一下,但是装甲输送车把我们运到了第276摩步团分队刚占领的青年剧院大楼,团长仅给了我们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过了大约20分钟,莫兹多克来电,旅长命令全班迅速撤至罐头厂。他是对的:侦察班需要休息,更需要把伤员送往医院,而且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光执行与侦察无关的任务。

但是凌晨3时,中校集合全体指挥员布置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前进到靠近总统府的一栋高层建筑。大楼前是一片没有遮拦、无处躲藏的广场,极不容易接近,而计划与上一次没什么不同:特种侦察班在前,海军陆战队随后,悄悄接近、冲入,然后占领大楼。

(2)跟“黑衣天使”躲猫猫

2004年2月28日,车臣山区。在这里,“格鲁乌”车臣反恐分队打了一场漂亮的突袭战。当时,“格鲁乌”西方反恐分队奉命在边防军的协助下剿杀号称“黑衣天使”的车臣匪首格拉耶夫。格拉耶夫是一名惯匪,彪悍凶猛、生性多疑,近十年来一直在牵着俄罗斯特工机关的鼻子转,在两次车臣反恐战争中,他多次被包围但又成功地逃脱。然而,这次落入“格鲁乌”车臣分队之手,他就再也别想逍遥法外。

为了拔掉这颗钉子,打掉车臣非法武装的嚣张气焰,“格鲁乌”侦察兵进行了周密侦察,终于查明了他的活动规律和行踪,特种部队开始追杀。行动那天,天气非常恶劣,下着大雪,直升机无法起飞,部队乘越野车艰难地向山区进行。乘车到达梅特拉达村口后,队员们走上了羊肠小道,这里地势非常险峻,周围全是悬崖峭壁。最初,司令部只派了两组侦察兵,共24人,为防万一,又紧急补派了第三组,而这个第三作战小组却在追剿行动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前面的特种部队在山谷中发现了格拉耶夫匪帮的据点,开始呼唤前线航空兵实施火力突击,呼啸而至的苏-24前线轰炸机向格拉耶夫匪帮盘踞的山洞发起了俯冲轰炸,洞口的10名匪徒被消灭。缩进洞内的匪徒使俄军的强击轰炸机没有了用武之地。轰炸机的使用很快就被迫放弃,在高山地区用强击机轰炸武装分子,无异于大炮打蚊子。

等天气稍有好转,直升机开始在山区上空活动。但是,武装分子早已适应了山区上空的航空兵轰炸,一看见直升机,匪徒就故意撑起较大的白色罩单,消失在了茫茫的白雪之中,与飞行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侦察兵发现,格拉耶夫仍然据守在他们上方100米的山洞里,队员们连续数次试图把武装分子逼出来,但都没有成功。匪徒们只是开火反击,甚至炸毁了一处山崖,用滚石砸击下面的俄罗斯军人,但就是不肯离开盘踞的山洞。在那里,只有野兽才能生存。侦察兵看到,被枪炮射击声从睡梦中惊醒的熊,从窝里猛蹿出来,非常恼怒。

后来,侦察兵们发现了一条小道,但那里有敌机枪手把守,而且地形对防守方有利。只有使用航空炸弹才能把他们炸下悬崖,但此处距峡谷口边的梅特拉达村只有2.5公里,如果使用高爆炸药,整个村庄可能被夷为平地。

于是,侦察兵沿着瀑布继续向上攀登,越过海拔3600米的山脉,穿过难以通行的冰川,直接向敌人发动迎面攻击。他们承受了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高压、低温、重负、急行军。负责指挥此次特种行动的车臣山区陆军集群司令巴辛中将后来回忆时这样说:“我们的侦察兵们踏着几乎齐脖深的积雪爬上了3600米的山脉,在雪地里只能看见他们的头。他们用双手和自动步枪开道,走得非常慢,一个白天只能前进800米,山非常陡,坡度达到了65度。3600米的高山意味着什么?有统计表明,冬天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可以知道,当时山坡下已是零下20度了。可我们的士兵最终还是爬了上去,武装分子有时还可以躲在山洞内烤火取暖,而我们的勇士,为了不暴露自己,甚至不能生火做饭。就在第一周,他们脚上的皮靴全被磨烂了,而队员们一直在山上战斗了两周,完全超越了人类极限。”

而且,他们还要背负着很多武器装备。一名在行动中背负功率强大的“虎”式无线电台的军官,换上服装,准备上山,格鲁乌特种部队弗拉基米尔上校说:“我看到了他后背上有一大块斑痕,是经常在山区行动背负电台时留下的,都快被磨黑磨烂了。机枪手更困难,负载约60公斤:轻机枪、1500发子弹、服装、补给。无线电报务员的负载稍微轻一点:“棺材”无线电台(15公斤)、备用电源、武器。

经过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了匪徒们跟前,但是,由于悬崖和树木的遮挡,无法使用自动步枪进行瞄准射击,枪榴弹发射器也无法使用,因为队员们与格拉耶夫匪帮的距离只有30米,而榴弹发射的最小射程为50米。没办法,只好使用最后的撒手锏——“口袋火炮”,也就是投掷手榴弹。格拉耶夫等匪徒最后被迫弃逃,那时候格拉耶夫的双腿已被冻僵,行走困难,但他还是逃掉了,还随身带着自己最喜欢的轻机枪,后来改用轻一些的SVD狙击步枪。

在通往格鲁吉亚的阿瓦洛-卡隆京克斯的公路上,随后赶来的第三小组击毙了格拉耶夫。但说起来非常奇怪,因为第三小组没人和他发生过面对面的冲突。格拉耶夫死的时候,尸体上到处都是弹片,他一身破衣烂衫,戴着一顶公鸡型毛线帽,一条阿迪达斯运动裤,也被打得到处都洞。中弹后的他,一个人可怜地在雪地里绝望地爬行,垂死挣扎,最后体力不支,失血过多,死在了山坡上。

可以看得出,他应该是在和第三小组的最后一战中,被炸成重伤的。一个车臣非法武装中的老大,人人谈之色变的“黑色天使”,跟特种部队玩了好几年“躲猫猫”的厉害对手,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死了。

这也是一个谜,因为他死得太玄妙了。

联邦安全局的情报说,格拉耶夫明白自己无法安全逃到格鲁吉亚了,他和两个忠实的阿拉伯雇佣兵保镖藏在一个牧羊人的羊圈里,潜伏一段时间后,在当地达吉斯坦居民的帮助下,准备乔装改扮,混过边境,躲进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他甚至剪掉了自1997年制造梅卡恐怖袭击事件后就再没剃过的胡子。但不料与第三小组遭遇,他的死亡纯属偶然。但无论如何,格拉耶夫死了。他的死也给逃入深山中的车臣非法武装以沉重的打击。

(第四节)“秘而不宣”——俄罗斯“海狗”特种部队

目前,人们对俄罗斯特种部队了解最多的当属“阿尔法”和“信号旗”

特种部队,而对“海狗”特种部队知之甚少。近几年,俄罗斯某报载文透露了“海狗”特种部队的情况。

尽管以前俄罗斯政府矢口否认这支被外界称为“海狗”的特种部队的存在,但是一些曾在该特种部队服过役的官兵,不久前终于打破了沉默,公开向外界宣布了“海狗”部队的存在。其实,这支神秘的特种部队,早在1941年就成立了。当时在德军重重包围之下的列宁格勒,由苏联海军抽调人力组成了一支特种连,专门在敌后从事破坏活动。

其主要任务是在德军舰艇附近和水利工程中布雷和组织其他破坏活动。

“海狗”特种部队成员首先都是高级侦察员,要完成很广泛的任务。

除了接受潜水训练之外,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这些知识有时看起来与他们的职业没有任何联系,如学习物理、化学,接受工程训练等等。

其中一部分军官是从各种学校中选拔而来,一部分军官在新西伯利亚全军高等指挥学校特种侦察系接受专门培训。当时被称之为苏联“海狗”的这支特种部队,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便“独吞”了这支特种部队。

“海狗”特种部队有其独特的淘汰和初级培训体系,队员的挑选相当严格。1996年,在900名候选人里,只有10人被特种部队选中。

这还是士兵的挑选,而军官的选拔则更加严格了。大多数军官在服役过程中,要在学院和专门的教学中心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因此,潜水侦察员有两份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对“蛙人”的选拔和培训要求极严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譬如,在英国第一夫人访问圣彼得堡时,是“蛙人”保证了她乘坐快艇的安全。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海狗”特种部队与敌人的部队进行面对面对抗的情形极少出现,他们的工作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他们的武器和服装是其他军兵种很少使用的。俄罗斯“海狗”特种部队主要乘坐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到达指定的战斗地点。潜艇的鱼雷发射管是“蛙人”的出入口,他们经常在敌人后方长时间活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最近几年的武装冲突表明,一些重大任务正是由海军特种部队首先完成的,他们通过闪电式的作战行动,能够有效地掌握和控制武装冲突的进程,为己方部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