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部队之美欧亚非篇
4894700000005

第5章 逐渐浮出水面:亚洲其他国家特种部队(1)

一菲律宾特种部队

在菲律宾,一些伊斯兰恐怖分子或共产主义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制造爆炸、枪杀等暴力事件。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曾因绑架活动猖獗而被评为“世界绑架之都”。在对付各种暴力事件的行动中,菲律宾特种部队站在了最前线,就如铁拳头时刻对准恐怖分子。

从马尼拉驱车向北几个小时,就来到菲律宾特种部队募选基地拉莫斯·迈格塞塞。路旁的一块路标上写着“特种部队是神圣的兵种”,另一块路标上写着“特种兵是百里挑一的精兵”。菲律宾特种部队以种种激励的标志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选人。

菲律宾特种部队的历史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抵抗日本占领军的游击队。其中最着名的事件是1945年1月30日的卡巴那团袭击,当时,菲律宾游击队帮助美国部队拯救了500名战俘。电影《大突击》就是为纪念该事件而拍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菲律宾国内最大的威胁就是帕提都·库姆尼斯达组织,该组织试图建立共产主义政府。

菲律宾特种部队在对付这些恐怖组织的过程中,有成功的战例,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岛屿众多,大大小小有7000多个,而且大多数岛屿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为恐怖分子提供了天然隐蔽场所。

这样复杂的地形极不利于反恐行动。在深草密林里,视野仅有两米左右,只要躺在灌木丛中不动,就很难被发现。而反恐战士身在明处,很容易被匪徒偷袭。在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占各反抗运动活动的80%,活动中心位于鲁宗。其活动遍及各社会阶层,因此菲律宾政府将其看作最具威胁的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峰时,大约有25000名共产主义分子,包括政治家、警察、军人、商人,甚至包括一些美国人。频繁的恐怖活动使这个国家的人们对反恐特种部队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菲律宾特种作战司令部于1996年6月1日正式成立,由司令部和特种作战连组成。现在主要有3个作战单位,即特种作战团(空降兵),简称SFR;第一侦察突击团,简称FSRR;轻型反应连,简称LRB。菲律宾特种作战司令部总共有4000多名士兵服役,大约有90%的兵力随时部署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

1、特种作战团(空降)为对付国内的反抗组织,1962年6月25日,菲律宾第一特种部队连(空降兵)成立。特种作战团(空降)是菲律宾主要的特种作战部队,它的任务是打击、平息国内叛乱和实施反恐行动。部队成长迅速,以至于到后来,部队的规模对于它最初制定的职责范围来说,显得过于庞大。于是,被更名为国家防御团(空降),这个名称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它的行动能力。

部队规模发展的同时,士兵掌握的技能也在不断发展,新增的技能包括潜水和利用高空跳伞、低空开伞进行渗透等。部队后来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倒退,在越南损失了将近70%的作战人员,这使它的战斗能力锐减至1个连。

从1973年起,这支部队再次进行了人员扩充。当它的行动能力达到拥有5个战斗连和1个指挥连的时候,部队停止了扩容并再次更名,新的名称是特种作战团(空降),隶属于特种行动司令部。从特种行动司令部给出的这支部队的任务说明来看,它的任务是发展、组织、训练、装备、指挥和控制本土的伞降部队;提供机动的训练小队(MTTS)来组织、训练其管辖下的伞降部队,并对它们的常规作战任务提出建议;指挥并执行防御行动,防止敌人入侵,影响并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实施心理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执行特种打击任务和与本土部队协同作战;为执行空中任务提供先行的制空权;执行破坏、颠覆任务以及刺杀特定的人员;执行搜索和救援行动等。

特种作战团(空降)从来没有涉入过任何与其他国家的大规模常规战争,不过它一直在执行打击游击队渗透的任务。此外,特种作战团(空降)也打击海盗,因为海盗会抢劫和劫持国外游客。2001年“9.11”

事件后,特种作战团(空降)和美国的特种部队一起实施了广泛的打击当地游击队和已经逃往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的任务。

特种作战团(空降)选用的武器包括:M16A2突击步枪、柯尔特特种突击步枪、HKMP5冲锋枪、雷明顿870霰弹枪、Ultimax和M249班用轻型机枪、M203榴弹发射器、81毫米口径迫击炮和M212.7毫米口径重型机枪等。

2、第一侦察突击团

菲律宾海军还有一个海军侦察营(参看美国海军侦察部队),这支部队也执行登船任务。菲律宾海军的情报部门也控制着一支由海军侦察部队和海豹部队联合组建的反应部队,这和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的DEVGRU很相似。

海军侦察营于1950年11月成立。其名字来自“阿拉莫”侦察团和美国陆军“游骑兵”,第一侦察突击团——FSRR有1个独立连和3个营,每个营有3个连。海军侦察营大约有2000人,其格言是:“勇往直前”。海军侦察营的任务包括直接的军事行动、丛林战、特种侦察、狙击作战等。长久以来,菲律宾一直都是美国的盟友,因此,这个国家的特种部队也深受美国部队的影响。

1972年,菲律宾海军决定创建一支特种作战队,并向美国寻求这方面的指导。由此,一支由战斗潜水人员组成的水下行动部队(UOU)诞生了,这支部队可以说是完全复制了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1983年,这支部队更名为特种作战队(SWAG),并开始承担执行海上反恐作战行动和人质救援任务的职责。此外,它还要执行传统的海军特种部队的任务,如水下破坏和清除、海岸侦察等。SWAG的主体部队是菲律宾海军海豹旅。这个旅又被分成了30支海豹行动队。这和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的结构很相似,更为相近的是部队的常规训练。

菲律宾海豹旅的候选人要先通过他们自己的BUD/S,合格的人将得到一个类似于美国“百威”的徽章。选拔共持续6个月,淘汰率为75%-90%。在执行反游击队的行动中,SWAG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轻型反应连

轻型反映连成立于2004年2月1日,是特种作战司令部内最新最小的作战单位,是菲律宾的精英反恐单位。最初是为紧急应付菲律宾境内的爆炸反应事件而设立的二轻型反应连大约有500人,主要执行城区内的军事行动。另外,轻型反应连也执行丛林作战。轻型反应连士兵一般连续6个月执行任务,然后3个月进行训练,学习新的军事技能,如此往复。轻型反应连有两个排长期驻扎在马尼拉,在那里,他们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5、联合军事演习

菲律宾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军事联系。2000年菲美举行多次军事演习。2001年,菲律宾在“9-11事件”后全力支持美反恐行动,向美开放军事设施,提供后勤服务。美则派反恐专家赴菲协助反恐训练。

2002年初,菲美在菲南部开展为期半年的以阿布沙耶夫组织为打击目标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大约有1200名美国士兵被部署到菲律宾,其中包括350名特种部队士兵。

菲律宾也派士兵到美国参加演习。在美军的支持下,菲军对南部地区的阿布沙耶夫恐阵组织进行围剿,并使其遭受重创。2002年2月,在菲律宾南部岛屿巴西兰,菲美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反恐联合军事演习,演习的主要内容是对士兵进行反恐训练,内容包括反狙击和反伏击、直升机驾驶操作、射击及贴身搏击、夜晚飞行和使用夜视镜以及如何打心理战等。美菲两国特种部队每年都进行反恐演习,在美军的技术支持下,菲律宾特种部队清剿阿布沙耶夫恐怖组织的行动初见成效,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高级头目相继落网。

6、与反政府武装激战

菲律宾军方西棉兰老司令部发言人伦道夫·卡旺旺说,陆军特种部队成员2011年10月18日早晨在巴西兰省巴卡镇执行搜寻武装绑匪任务时,遭遇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和阿布沙耶夫武装人员,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卡旺旺证实,这场武装冲突导致政府军方面12人死亡、11人受伤,另有10人失踪。另据菲律宾国家警察部门发言人阿格里梅罗·克鲁兹介绍,反政府武装方面有7人被打死。

“摩伊解”现有约1.1万名武装人员,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成立以来一直谋求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建立自治政府。但因在自治区分界等问题上存有严重分歧,“摩伊解”同菲律宾政府间的和平协议签署尚无实质进展。

反政府组织阿布沙耶夫武装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活跃在菲南部苏禄群岛的一支极端武装力量,曾参与制造一系列恐怖袭击和绑架活动。近年来,在菲律宾政府军围剿下,这一组织势力大大削弱,目前成员不足400人。

二巴基斯坦陆军特种勤务大队

1、历史与发展

巴基斯坦的陆军特种勤务大队简称为特勤大队(PPR),集中了巴基斯坦武装力量的精英,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部队。佩戴金质伞训徽章和绿色贝雷帽的特勤队在巴基斯坦军中号称“精锐中的精锐”。

在美国积极帮助下,巴基斯坦第一支特种部队于1953-1954年(印军专家认定为1956年)开始组建。为掩饰真实身份,最初命名为“俾路支团第19营”,但该营却不在俾路支团中心进行训练,而是与其他营分开单独训练。首任营长米特哈中校,后逐步晋升为少将军衔。营部设在西北边境省切拉特市,距印巴边界处旁遮普省阿塔克市50公里。

1964年3月,由美军特种部队成员组成的机动教练班抵达巴基斯坦,帮助巴军在白沙瓦市建立了一所空降兵学校,专门训练俾路支团第19营。该营随后改称“伞兵营”,所有官兵都要进行伞降训练,一些人还开始学习初级航空机械师专业。

1964年,该营一个专门训练在沙漠地区作战的连,与美国特种部队机动教练班一起举行了作战演习。蛙人分队专程赶赴卡拉奇地区参加特种培训。1964年,俾路支团第19营正式改称为“特勤大队”。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前,该营约有700人,分为7个连,每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分别擅长在沙漠、山区、水下、两栖(成为海军陆战队员)作战。

特勤大队指挥部常设在切拉特市,有5名高级军官归大队长直接指挥,各负责一个方向,其中3人负责特种行动的计划和实施,侦察,培训,人员的挑选和分配,1人负责行政经济事务,1人负责财政。

目前,特勤大队编成中共有4个特种作战营和4个独立连。4个特种作战营没有常驻地,经常轮换。据巴基斯坦消息人士透露,两个营大部分时间部署在切拉特市,第3个营负责边界、重要战略目标(包括核目标)的防护。

4个特种作战营:第1营主要负责在印度南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进行的行动,一旦发生战事,预定投送地点为印度旁遮普邦帕特,汉科特市,那里有战略上非常重要的公路,是连接查谟、克什米尔与印度其他邦的要道。第2营负责印度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行动,该营有两个连部署在卡拉奇。第3营负责在印控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克什米尔谷煳行动,有1个连部署在白沙瓦空降兵学校内)。第21营是1995年10月至12月间组建的,官兵来自巴基斯坦陆军第30军,营部设在锡亚尔科特市。

4个独立连:独立蛙人连(穆圣连)主要负责水下特种行动,摧毁海上目标,也能登陆实施破坏行动,该连共4名军官,1名准尉,60名士兵。独立反恐连(扎拉拉连)主要负责反劫机、反恐、解救人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共有3名军官,4名准尉,90名士兵,常驻在卡拉奇。独立通信连的主要任务是为特种营提供无线电联系保障,共有4个排,在实施特种行动时分别归4个特种营指挥。独立战勤连负责特种行动的计划和实施、人员的挑选和分配,共有两名军官,3名准尉,50名士兵。

和平时期,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反恐,反劫机,解救人质,镇压骚乱,恢复爆发大规模骚动地区的法律和秩序。战时任务主要是在敌后摧毁敌军事目标、油井、机场、桥梁、无线电和电视通信设施、电站、雷达站、船只、俘获政府高级官员或军官。

2、队员选拔与训练

特勤大队是在自愿基础上经过严格选拔组建而成的,人员全部来自各军兵种部队和准军事部队(边防、巡逻等)。志愿者前往特种部队设在切拉特、阿塔克市的训练中心参加选拔,经过各种考核后,大部分人会被淘汰,返回各自部队,符合要求、顺利通过所有训练选拔的人员,要签署同意在特种部队服役的合同,期限3-5年,期满后返回各自原部队继续服役。特种部队中军官的选拔更严格,候选人服役期限至少要在两年以上。

一般来说,特勤大队队员的严格训练,通常包括战斗、野外生存与防护、渗透、侦查谍报以及心理对策等技能。其中,战斗技能训练是为了使每一个特勤大队的队员能够熟练掌握本国军队以及外国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如各种枪械、手榴弹、枪榴弹、小口径火炮和反坦克武器的使用,以及掌握巷战、夜战、搜捕、脱险逃生等技能;野外生存与防护技能训练要求所有队员掌握在深山老林、荒原沙漠、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或者是水断粮绝的条件下生存的方法,并且学会各种突发疾病的治疗;渗透技能训练包括跳伞、坠降、潜水、攀登、滑雪、穿越雷区、通过封锁区以及识图辨别方向等;侦查谍报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学习掌握潜伏侦听、捕俘、照相、测绘等各种获取情报的方法、手段以及利用先进的现代通讯设备进行情报传送的技能;心理对策的训练包括外语学习、胆量心智训练等,学会如何应付审讯,司机逃跑,以及掌握新站、策反、安抚、颠覆等方面的技能。

为了提高队员的素质,特勤大队还要求自己的队员学习犯罪心理学以及其他文化课程。接受完这些“魔鬼训练”,学员们还需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这次考试将最终决定,经过一年的训练,哪些人可以留下为巴基斯坦效命,又有哪些人是不合格的。

精神高度紧张的“魔鬼训练”,使得这支特勤大队赢得了“王者之师”

的美称。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特勤大队的领导将其分为两个小分队,第一小分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搜寻目标并伺机破坏目标的军事行动,所以得了“破坏超人”的绰号。这一小分队的座右铭就是“搜寻,交战和摧毁”。在一定程度上,这支小分队会领导正规军去摧毁他们的目标。第二支小分队也因为战功赫赫得了一个“模范精英”的美称。

3、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