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风俗源流的故事
4892700000024

第24章 清水祖师

又称“麻章上人”,闽南一带多称为“乌面祖师”,台湾则称为“祖师公”、“祖师爷”。全省近百座的清水祖师庙中,祖师爷的分身,别称“三代祖师”、“蓬莱祖师”、“显应祖师”、“照应祖师”、“辉应祖师”、“普庵祖师”。

相传清水祖师俗姓陈,名应(一说为陈昭或陈昭应),法名“普足”,宋仁宗庆历四年正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小姑乡。陈应自幼在大云院出家,因不堪寺院的虐待,于是到高太山结茅筑庵,闭关靜坐,后经大靜山明松禅师指点,参读佛典三年,终于悟道。明松禅师授他衣缽,并告诫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舍弃万缘,以利物济世为职责。”陈应便在麻章施医济药,普救贫病,麻章人士尊他为“麻章上人”。

宋神宗元丰六年,清溪(福建安溪)永春一带大旱,乡人请他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因此被尊称为“清水祖师”。清溪人士便在蓬莱山上筑一精舍,延请麻章上人居住,并称此为“清水严”。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九年,独力募化,修桥铺路,人人称便,漳州、汀州一带的人都十分崇信他。宋徽宗靖国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说教中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岁。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泽,奉报朝廷,敕赐“昭应大师”封号。

另根据台湾三峡祖师庙说明,清水祖师是北宋京都开封府祥符县人(今河南开封),曾追随宋丞相文天祥义举勤王,英勇抵抗元兵,转战大江南北,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清水祖师生前隐居于福建清水巖,死后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国家,敕封为“护国公”昭命于福建省安溪县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因此福建安溪人称他为“祖师公”,其庙宇称为“祖师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