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92

第92章 1985年西陵峡石崩

长江河谷在下陷的过程中,软弱的砂页岩被侵蚀变为缓坡和凹槽,坚硬的砂岩、灰石则造成了高达数百米的陡崖,给滑坡、崩塌等边坡活动形成了基本的地形条件。自有史记载以来,三峡地区就发生过多次山崩、滑坡、泥石流现象。

自1982年新滩古滑坡出现复活。1983年出现整体滑坡趋势后,调查工作处很快以多种途径向上报告并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停止挖煤,把该搬迁的居民迁走”“有85万方崩积体处在危险之中”“若发生大规模崩滑,崩积物中的大型泥石,有可能跳过脊梁,冲过新滩,滚入长江,后果严重”、“新滩古滑坡还是滑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征兆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因为山体急剧变形,山上的很多测点已无法观察。1985年6月9日中午,调查工作处的人们来到海拔600多米的现场勘探,突然感觉到从上段古滑坡体后缘吹来一股间歇沙柱高达三丈。险情报告很快送到了中共湖北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在报告上迅速批示:要下死命令,迅速组织安全转移,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西陵峡岩崩工作处与地县救灾组马上决定,当即进行强制性搬迁撤离。1985年6月11日下午5时30分提前戒严。

古镇沉浸在恐怖中,大地发出了恐怖的咬嚼声,长江在低沉地咆哮,无数双眼睛眺望着黑暗中的山峰、陡坡、古镇。在进行戒严后仅仅11小时,伴着连续不断的巨大声响,新滩滑坡出现了。

1985年6月12日凌晨3点45分,长江三峡的险峻峡口上,黑压压的大江从峡谷中奔腾而下。高耸在九盘山上,从地层深处隐隐地传来不断的挣扎声,咔咔的异常响动伴随着四处喷涌出现的一股股泥石,海拔1000多米的九盘山上部广家崖产生了开裂和崩塌。裂缝逐渐增大,山体出现下滑,巨石翻滚,直奔脚下的长江。顷刻间黑浪滔天,惊涛拍岸,掀起足有18层楼高的巨浪。一部分下泻的泥石受阻,凌空越出,顷刻之间就把新滩古镇的1500多间房屋全都摧毁,建在长江两岸高崖上的仓库、发电房,刹那间也被惊涛骇浪侵袭而去,90条航行和夜泊的船只在猛然而至的滔天巨浪前掀翻,300余万方岩崩,有200余万方涌入长江,浩浩的长江被迫停航。冲击长江的土石激起54米高的涌浪,直扑南岸,逆浪到达4公里外的上游香溪镇、下庄河一带时仍高达4米。到达155公里外的归县城时还有1米高的余浪。在上下游8公里的长江各港口停泊的77艘木船和机动船,顷刻间就被巨浪吞没……很多的木料被巨浪卷入江中。虽然预防工作做得好,滑区内1371人无人伤亡。但家园、田园全部被毁,共计摧毁房屋1569间、农田780亩、柑桔苗50万株。

小贴示:

西陵峡岩崩的预报给人类抗拒灾害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借鉴。事实充分证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其产生中常能出现一些迹象,只要加强科学预报,就能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