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83

第83章 1989年海南岛大台风

1989年10月1日,海南岛沿海的一些渔民看见近海水域泛浑发黑,偶尔冒出一股股腥臭味,水面上还可见一些死鱼死虾。过后,当地气象部门屡次通知台风袭来的可能。出海的渔船和渔艇都收了帆,进了港,靠了岸,没人敢再“海口”夺食了。几艘出海较远的渔船已来不及返岸,只得就地抛锚停航,人们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

10月2日子夜,人们正在熟睡,台风中心周围的风速竟已达到了每秒38米(台风的基准风速每秒32.6米),风力已达12级,全省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风吹得人不能走动;雨又浇得人睁不开眼。人们的抗灾救助工作不能展开。所幸防范较早,算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了。

经台风的初次“狂吻”,海南岛早已面目全非了:农田成了水塘,橡胶林成了稻秧,岛屿好像浸没在海平面以下,房屋、通讯设施均遭受沉重破坏……

10月9日,又一股台风侵袭了三亚市,周围市县均遭受11级强风的扫荡,与之同来的还有暴雨。早些时候出海太远来不及返航的几艘渔船最终抵抗不住狂暴的台风和怒涛,几天之后,零散船体漂浮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

10月13日,第三股台风以12级的威力又狂扫南部诸县市,省内各地产生了暴雨到大暴雨,有的地方几乎出现了特大暴雨。持续几天的高强度、高频度的暴雨,引发了不少地方的山洪。通什、保亭、琼中等地遭受山洪袭击。台风期间,琼中县的累积降雨量已达700毫米以上。暴雨覆盖了山表,山坡土层坍塌下滑,形成泥石流。更多的地方是汇聚的雨水由高处直泻而下,出现山洪。一些依山而建的民居就像树叶一样被山洪卷走了。山洪挟带着大量泥沙冲进河道,淤积抬升了水位,又致使沿岸土堤崩塌,洪灾泛滥,农田被淹,橡胶林被毁。一处橡胶园的几名工人因躲避不及,就被忽然而至的山洪吞没了。

大面积的降雨也引起了各河流水位的暴涨,各大江河趁势泛滥成灾,与台风沆瀣一气,遥相呼应。万泉河嘉积站测得的水位超警戒线1.13米;通什市南圣河水位超警戒线3米,城内街道上积水已深达2.2米。其他诸如南渡江、昌化江、宁元宵河、藤桥河等均险情频频。各地军民不顾狂风暴雨,日益加高、加固沿河堤坝,争取不溃堤,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持续不断的台风、暴雨,给海南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在这次台风、暴雨和海潮袭击中,海南全省共有105人死亡,另有1156人受伤;农田被毁面积有784万亩,估计损失粮食有16万吨;毁坏民房、建筑约40多万间;倒断橡胶树3059.9万株,毁坏其他林木8868.5万棵;坍塌堤坝118公里,冲毁渠道959公里;交通、电讯也遭到了重大损失,交通修复花了好几个月。老天爷的这次恣情“狂吻”,给海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竟高达27.48亿元。

小贴示: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发生了65%。发展成台风的扰动云团,在好几天前即可发现,所以实际上扰动的初始位置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认为发展成台风的初始扰动大多数产生在大洋的中部,而现在有人根据云图分析,认为每年有三分之二台风的扰动起源于非洲大陆。这些扰动一般表现为倒V形或旋涡状云型,他们沿东风气流向西移动,到达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时,便发展成台风。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台风的初始扰动位置,也要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