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81

第81章 1966年福建台风

1966年9月上旬,福建省接连遭受两个台风袭击:9月3日14时,6614号台风在罗源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6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5米/秒(风力12级),这个台风是1966年在中国登陆的最强的台风;9月7日,6615号台风在霞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7米/秒(风力12级)。在这两个台风的影响下,福建北部沿海出现了10~12级以上的大风,全省大部地区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了特大暴雨,2~7日总降雨量一般有50毫米~200毫米,局部超过300毫米,柘荣最大达426毫米。由于这两个台风接踵而至,而且强度都很强,影响范围广,带来的暴雨又集中,加之又碰上海水大潮,因而受灾情况非常严重。罗源县直径2米的老水松被狂风拦腰刮断,仅毛竹就刮倒、刮断112万棵,杉树刮倒、刮断53万棵,超过了5年的采伐量;霞浦县有10个区2300多座房屋全被摧毁,40个村庄基本毁灭,汹涌的潮水涌进城关;宁德县三都码头千吨重的钢铁码头设施被狂风巨浪打翻,20多公斤重的石块腾空飞舞,5000多米长的海堤崩溃,海水倒灌40公里,沿海地区一片汪洋;古田县大甲公社有5棵3人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起,鹤塘公社有1座30多人抬不起的石坊被狂风吹倒;周宁县城关进水,水深0.7米左右;福鼎县沿海有4万多人无家可归……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一生中从未见过或听说过有这么严重的风灾!仅据霞浦、宁德、罗源、连江4个重灾县的不完全统计:重灾人口26.5万,倒塌房屋2.1万座又1.3万间,损坏房屋6.2万座又0.1万间,死亡269人,伤2918人,下落不明52人,冲毁水利工程1.5万多处,海堤781处,淹没水稻46.9万亩,损坏43万亩,基本无收1.3万多亩,受灾地区21万亩,基本绝收4600多亩,受灾经济作物2.8万亩,打翻、漂走船只939艘,打坏船只4707艘,漂走渔网3000多张,损坏渔网约3000张。

小贴示:

近几年来台风发生的有关资料表明,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