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75

第75章 1954年中国长江大洪水

1954年,中国遭遇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

这年气候极其反常,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天气比正常年份延长了近一个月,而且覆盖面也大于往常。从4月起,鄱阳湖就进入了汛期,连续不断的大暴雨从天而降,到5月,降雨量已达500毫米,而此时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降雨量也均达到了300毫米。此后,雨区虽稍稍有所北移,但仍然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许多地区降雨量已达到正常年份的2倍以上。8月降雨区逐渐移至四川盆地和汉水流域。随着雨季的提前,洪水也早早地来到了长江流域。4月鄱阳湖、洞庭湖水系水位迅速上涨,随后长江中游干流和支流河段水位开始上涨,6月底险情不断出现,抗洪抢险开始进入紧张阶段。昔日缓缓流淌的小溪转瞬之间变成了汹涌澎湃的大河,呼啸着从山间奔出汇入长江。

由于干流洪峰流量高,洪水总量大,且干支流洪水发生遭遇,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自沙市以下中下游全线突破历史最高洪水位0.18米~1.66米。7月~8月间宜昌站连续出现特大洪峰,荆江大堤首当其冲,连续三次超过安全流量,最大一次达每秒7.19万立方米,比1931年最大一次洪峰还多出7300立方米。武汉关水位比1931年高出近3米,长江水面比汉口堤内的二楼窗口还要高。8月18日汉口洪峰水位达到前所未有的29.73米。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建国后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和分洪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是建国后河流整治工作的重点,3万多公里的干支流堤防得以全面加高、培厚。同时,根据长江中游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利用湖泊和低洼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分蓄洪区,1952年—1953年完成的荆江分洪工程就是其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在1954年洪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刚刚建好的荆江分洪工程先是在北闸三次开闸分洪,后来由于水势过大又扒开腊林洲江堤以扩大分洪量,共分洪122亿立方米,保住了荆江大堤,从而使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武汉幸免于难。尽管荆江分洪工程和加固过的大堤在这场特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面对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长江干、支流仍有多处溃堤,数丈高的洪水从长江、淮河以及其他中小支流一起涌向广袤无垠的江淮平原,昔日肥沃的粮仓转瞬之间变成了汪洋大海,只有一些重要城市、丘陵浮现在水面上,宛若一个个无助的孤岛,为无边无际的洪水包围。

尽管在1954年的洪水中,各级政府积极进行了防汛抢险工作,但是损失仍然十分严重。这次洪水淹没田地4755万亩。受灾人数达1888.4万,3.3万人死于洪涛之中。重要的交通命脉京广铁路因此中断1130多天,南北交通严重受阻。很显然,如果没有刚刚竣工的荆江分洪工程和1000多万人的防洪队伍,这次洪水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武汉也会毁于一旦,1931年的悲剧又会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重演。

从1954年之后,长江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岁月,虽然许多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水发生,但是像1931年、1954年那样的全流域大水似乎是销声匿迹了。进入80年代后期,长江进入了洪水高发期,1998年蓄势已久的长江水又滔滔而来了。这一年的梅雨来得早,而且雨量大,长江中游几条主要支流,尤其是湖南、江西境内的湘江、赣江已危险重重。1998年长江大洪水的洪峰流量并不算最大,但是洪水水位却创下了最高纪录,以宜昌为例,1998年通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56400立方米,而水文记录中最大洪峰流量超过每秒6万立方米的至少有23年,但1998年的洪水水位却连创纪录。据统计,1998年入汛以来,长江一些河段的洪水流量与50年代相比每秒少1万多立方米,而水位却高出几十厘米,甚至1米~2米。(1998年特大洪水我们将在后文为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像这种洪水流量小而水位反而升高的情况只能说明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洪水中,人为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指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搞掠夺性开发,从而破坏了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首先是长江上游过量采伐树木,尤其是对天然林的无节制砍伐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据专家估计,近年来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减少了约5%,其中以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的情况尤为严重,近一个世纪以来长江上游的天然林减少了85%。大量森林的消失使水土流失日甚一日,据统计,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40%~50%。上游大量的水土流失不断淤高下游河床和湖床,以洞庭湖为例,湖内淤积泥沙40亿吨以上,容积损失达130亿立方米,占原有总容量的20%。再比如长江最险的荆江河段,即使是平常年份的汛期,水位也要比堤内的土地高出10米以上,荆江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悬河,在1998年的洪水中,这里也是险中之险。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的一些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已经持续了几百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情况继续恶化,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些决策失误使这一地区的围湖造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八大湖面积减少了33%,达5500多平方公里,其中洞庭湖面积从4200平方公里减小到3000平方公里,鄱阳湖面积从5000多平方公里减小到4000平方公里,太湖也不例外。湖泊面积的迅速缩小势必影响到湖泊的蓄水量,这些调节长江洪水的天然水库就这样在人类的蚕食鲸吞中逐渐萎缩了,当人类还陶醉在对自然的胜利时,自然的报复已经悄然逼近了。

小贴示:

长江洪水所带来的警告几乎在中国任何一条河流中都存在,但是我们面对灾难似乎麻木了,就是在长江洪水最紧要的关头,还有大量木排等着从葛洲坝的泄洪道通过;当政府三令五申要求长江等一些重要河流停止砍伐上游天然林的同时,某些县市还在大量发放砍伐许可证。中国人似乎第一次感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阴影无处不在,当一些领导为了地方财政收入而不惜毁去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是无法斩断他们贪婪的手臂的,更何况许多人并不是为了集体的收入,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看到在保护自然资源时法律手段的重要性,没有完备明确的法律条文,就难以名正言顺地同这些在保护地方财政的名义下肆意妄为的人交锋,这也是一些保护天然林的行政命令往往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几年前当一些勇士探索长江源头时,他们痛心地发现,这片美丽的蓝天碧水已经遭到人类文明无情的践踏,许多仅仅在几年前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当他们来到时只能看到起伏的沙丘上稀疏的绿色,珍贵的动物在偷猎者的枪口下疲于奔命,昔日自由自在的生活早已无处寻觅。

面对这一切,我们是否应该警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