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36

第36章 埃特纳火山大喷发

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岸,南距卡塔尼亚29公里。周长约160公里,喷发物质覆盖面积达1165平方公里。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周围有200多个较小的火山锥,在剧烈活动期间,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带与灌丛,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树。山坡植被分布:最低带,布满果树种植园;中间带,多山毛榉、栎树和松树;最高带,有稀疏分散的灌木和藻类。山上有纪念罗马皇帝登山的古迹。山麓堆积有火山灰与熔岩,有集约化的农业。埃特纳火山位于地中海火山带,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火山周围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地质构造下层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层为海成泥炭岩和黏土。

埃特纳火山下部是一个巨大的盾形火山,上部为300米高的火山渣锥,说明在其活动历史上喷发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埃特纳火山处在几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一直活动频繁,是有史记载以来喷发历史最为悠久的火山,其喷发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近年来埃特纳火山一直处于活动状态,距火山几公里远就能看到火山上不断喷出呈黄色和白色的烟雾状的气体,并伴有蒸气喷发的爆炸声。

据文献记载,埃特纳火山已有500多次爆发历史,被称为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发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而最猛烈的爆发则是在公元1669年,持续了4个月之久,滚滚熔岩冲入附近的卡塔尼亚市,使整个城市成为一片火海,2万人因此而丧生。18世纪以来,火山爆发更加频繁,本世纪已喷发10余次。1950~1951年间,火山连续喷射了372天,喷出熔岩100万立方米,又摧毁了附近几座市镇。1979年起,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活动持续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从海拔2500米的东北部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夹杂着岩块、砂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时约1公里的速度向下倾泻,掩埋了数十公顷的树林和众多葡萄园,数百间房屋被摧毁。据统计,自埃特纳火山喷发以来,累计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00万。

位于意大利南端西西里岛的著名火山埃特纳火山于2007年9月4日再次爆发,炽热的岩浆和浓黑的烟雾在夜晚非常耀眼。而山脚下就是当地的居民区和旅游景点。

虽然看上去似乎对当地居民十分危险,但意大利当地政府部门仍然认为目前火山爆发仍不足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只是加强了对火山的严密监控。当地的主要机场由于火山爆发造成能见度降低而被迫关闭。此次火山喷发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尽管埃特纳火山给当地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居民们还是不愿撤离故土,远走他乡。原因是火山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区,多已被垦殖,广布着葡萄园、橄榄林、柑橘种植园和栽培樱桃、苹果、榛树的果园。由当地出产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更是远近闻名,使该地区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兴旺的地区。而在埃特纳火山海拔900米~1980米的地区为森林带,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桦树等,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海拔1980米以上的地区,则遍布着火山堆积物,只有稀疏的灌木。山顶还常有积雪。由于埃特纳火山是活火山,就是在停止喷发的休止期间,内部也处在持续的沸腾状态,火山口则始终冒着浓烟,因此意大利政府将它列为“高度危险区”而禁止游人登山游览参观。但每次火山爆发时,来自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难以计数。活火山的喷射奇景加上积雪的山峰、山坡的林带和山麓的果园,都给当地的旅游业增添了活力,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达到30万人。为了便于游览,60年代就在火山上建立起盘山公路和缆车,其中长4200米的缆车终点距主要火山口不远。此外,山上还有纪念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攀登埃特纳火山的古迹。

粗看起来埃特纳火山与一般的山峰没什么两样,因其海拔较高,山顶还有不少积雪,仔细看就会发现,地下的火山灰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炉渣,凝固的熔岩随处可见。站在火山之巅,人们能感觉到脚下的火山正在微微地颤抖,那感觉很奇妙,好像随着火山的脉搏一起跳动,这就是典型的火山性震颤。据当地火山监测站人员观测发现,每日午后两点左右火山震颤达到最高峰。埃特纳山上还不时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那是气体喷出的声音。火山的热度通过地表传到游人脚上,只觉得脚底也是温热的。在火山口的侧壁上,还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直径约两三米的大圆洞,形状很规则,就像是人为挖的洞一样,里面还不时地逸出气体。山上遍布各种大小的喷气孔,硫质气味很浓,喷气孔旁边常有淡黄色的硫磺沉淀下来。山顶上还分布着几条大裂缝,宽约20厘米~50厘米,可能是地下岩浆上隆时地表发生变形造成的。这些现象都说明埃特纳火山的活动性是很强的。一阵风吹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就迅速弥漫开来,只觉得一阵浓浓的硫黄味飘过,浓烟很快包裹了山上的一切,呛得游人胸闷、窒息。

意大利的火山活动频繁,相应的,其监测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仅西西里岛就有四个火山监测站,离火山4公里远的地方设有录像系统,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中心台站,每天监测人员都要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严密监视三个火山口的活动情况。由于是通过遥控的办法,避免了火山随时喷发给监测人员带来的危险。

小贴示:

在这样一个火山频频爆发的地方,当火山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式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人类一定要小心应对一些危害:

1.应对熔岩危害。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很容易地避开泥石流的范围而逃生。

2.应对喷射物的危害。逃离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坚硬的头盔等物品保护自己。

3.应对火山灰的危害。戴上护目镜或面罩等,用湿布护住嘴巴和鼻子,如果有可能,使用工业防毒面具。

4.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唯一的存活机会可能就是跳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