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旅影游踪
4882700000002

第2章 游迹(2)

爬雪山,过草地,我们耳熟能详。过草地何等艰难?现在有机会体味一下,但不敢"过",也不敢"进",只是站着看草地。7月的天气,祖国南方酷热难耐,但这里阴雨绵绵,寒风刺骨。我们撑着雨伞站在路边看松潘大草地,穿着茄克衣仍冻得瑟瑟发抖。当年横过草地的艰苦卓绝由此可见。望着纵横数百里,边际无垠,烟雾升腾的草地,想起当年红军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以铁的意志,迈动双脚跨越"魔毯"的壮举,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毛泽东与蒋介石谋略撞击下的火花中,我们可以看到蒋介石用尽机谋,全力以赴妄歼红军于松潘;毛泽东出奇制胜,踏险而行挽救红军于松潘。松潘,因蒋介石断言的破灭,红军胜利跨越草地而各垂青史。

在历史的星空中,松潘是一颗渐放异彩的小星,毛儿盖会议和横跨大草地光辉的折射,使松潘星光灿烂。

时过境迁,今日松潘,又以其独特风韵招惹世人。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人间瑶池"黄龙风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牟尼沟景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景区内雪峰皑皑,林木葱茏,五彩池叠翠,钙华流奇特,池石坝神奇,大草原迷蒙。岷山第一高峰雪宝顶,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称为圣山;中华第一碑园长征纪念碑,景色秀丽,巍峨壮观,誉为金碑。

松潘,以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风景引人人胜。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同精心构置的人文胜景烘托出松潘的旅游热。军战士铜像"、"三角金碑体"和"汉白玉基座"三部分组成。立于碑顶的红军战士铜像虽然高14.8米,重6吨,但屹立于天地之间并不显得高大,感觉是恰到好处。战士披羊毛背心,一手持步枪,一手持花束,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革命的胜利。金碑的三角立柱体,每方嵌一颗巨大红星,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从各地汇聚而来,团结在一起。碑座用汉白玉砌成,雪白晶莹,造型为"雪山"。碑基铺垫绿色水磨石,草青嫩绿,立意是"草地",沉思良久,方悟出"雪山草我终于悟出了金碑选定在松藩川主寺的用意所在,是把长征最艰难困苦的爬雪山、过草地串起来。长征至此,人困马乏,内部有南下北上之争,敌我拼搏到了白热化。黎明前的黑暗,逆境炼出真英雄。长征艰难卓绝,让游人来金碑也可体味旅游的"长征",从成都坐小车赴金碑,小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水泥路好走,仍要近十个小时的行程。坐在空调车上,想想迈动双脚、饥寒交迫的红军长征时,"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的艰辛历程。对比之下,自会对长征精神肃然起敬。

驻足瞻仰丰碑,心头展现爬雪山、过草地血与火的历史画卷,体味出前辈的艰苦创业,领会到长征精神的真谛。

俯视山下,东去九寨沟,南往黄龙寺,西通毛儿盖,北达大草地,四路交汇,一马平川。红军选择在此地会师,确有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山坡上构置的群雕,展现了工农红军北上的战斗历程。群雕远看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侧看像一匹奔腾的战马,近看才知是人物造型。真是横看似旗侧成马,远近高低各不同。识得群雕真形象,长征精神放光芒。

中华金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坐落在川陕交界的松藩北郊17公里处的川主寺元宝山。碑园面积达13公顷,沿山而建,宽敞壮观。碑园1988年4月破土动工,1990年8月竣工。是为纪念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建。立于元宝山顶的纪念碑,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

长征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是个艰苦辉煌的历程。碑园为何不选挽救红军、挽救革命事业的遵义会议旧址贵州遵义.也不择长征始站苏维埃政权的发源地瑞金和长征终点革命大本营延安,而选定在四川的松藩川主寺?同行都在碑园的雕塑群和陈列馆浏览,我独自登上岷江岸边的元宝山顶瞻仰金碑探个究竟。

我拾级而上,步步登高,约摸一个小时,方到达山顶。端详金碑,我叹服它的艺术造型:40余米高的金碑,用光泽鲜艳的亚金铜贴面,流光溢彩,金光闪烁,是名符其实的金碑。金碑没有阳光照样放光彩,在阳光的映衬下更是璀璨夺目,光芒四射。金碑辉耀岷江.光照元宝山。高高耸立的金碑不仅照耀周围江山,还辉耀全国,催人奋进。

我绕金碑徘徊思索,为它的艺术构思所震撼。

鬼城丰都

奇特的名字。天下多名山大川,它叫名山。城市多美称雅号,它称鬼城。这就是长江沿岸的县城丰都,人称江城。

丰都古属巴国。隋朝设丰都县。明代改丰为酆。位于重庆市涪陵东北隅。

今丰都县名是从周恩来总理提议而改的。1958年春,周总理到丰都视察。丰都县领导人向总理汇报工作后,谈论到酆字难写难认。周总理说:"就改成丰收的丰嘛!"丰都县政府遵照周总理的建议,把更名事报国务院。1958年9月国务院批准改酆为丰,丰都名称,沿用至今。

丰都称为鬼城,却是讹传而得。辞书上"鬼"的概念是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不迷信者则无鬼吧!

鬼城是由迷信者制造出来的。《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都有相传汉代阴长生、王方平在丰都名山修炼成仙的记载。迷信者遂借传说中阴长生、王方平阴、王二人之姓缀附为阴王。阴王在名山办公,名山就成了"鬼都",丰都鬼城的称呼由此而来。

回首金碑,背靠雪山,面对草地,把长征最艰难的日子用金碑连起来,寓意深远发人深思。抚今思昔,忆当年旌旗战火,想到当今改革开放的"长征",跨进新世纪的"长征"。

细读《碑志》,印证悟意:"三路红军同征此间,爬雪山,过草地,战包座,打塔山,确立北上方针,奔赴抗日前线,在此建碑,旨意深远"。亲身体味与经典碑文叠印成碑园风景画。

中华第一金碑,迎朝阳,送落日,金光闪烁;史诗万里长征,载丹青,励斗志,魅力永葆!小说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地点,纷纷写进小说里。《西游记》写唐太宗赴丰都同十代阴王"三曹对案",途中遇到原唐礼部侍郎、死后在丰都任判官的崔珏,递交了魏征写给崔珏的亲笔信,要崔珏对唐太宗多加照顾。崔珏掌管生死文簿。在阴王要其查唐太宗阳寿时,发现唐太宗阳寿已尽,便利用职权,在"贞观一十三年终"的"一"字上再加上二划,为唐太宗偷增阳寿20年。唐太宗返回阳间时许诺送南瓜给阴王。还阳后出榜招人赴死送南瓜,刘全揭榜服毒自尽后送南瓜到丰都。这些描写传神逼真,妙趣横生。《说岳全传》则写何立在丰都地狱看到秦桧在受刑。《聊斋志异》写丰都最多,叙述了阎罗王、鬼王、城隍、牛头马面的种种活动,描绘了望乡台、阴阳界、奈何桥、血河鬼域场所的处处境象。状物写鬼,生动有趣。《钟馗传》写钟馗到丰都收鬼降魔。这些小说影响大、流传广,丰都经此推波助阑的渲染,"鬼城"遂成定论。

世界的事情就是奇。谁都知道鬼城丰都名称的由来,但谁也无法改它,事实上也改变不了。人们希望有个这样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文化需求,可满足猎奇心理。犹如人们知道唐僧并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护着去取经,却喜爱孙悟空这些人物一样。

丰都人干脆搞起了鬼文化。"鬼城"二字使丰都旅游成了热点,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上船游三峡,首景便是丰都。进丰都先进鬼门关,用声、光、电搞些面目狰狞的鬼怪,谓之"鬼窟探险"。未进鬼城先见"鬼"。丰都的标志更是匠心独具,高高的方形长柱,顶上塑一鬼头,鬼形并不狰狞,倒很可爱。丰都沿街到处出售橡胶制的小鬼脸,套在手指上很好玩。6岁的小海丹一手就戴了五个,晃动着"吓"大人,一副不怕"鬼"的神态。

丰都鬼味浓。丰都名山之巅的天子殿原叫阎君殿,殿里塑有7米高的阴天子坐像。下方对衬塑有四大判官和十大阴帅,殿堂走廊东西各设有地狱,上坐执法诸王,下站鬼卒。十八层地狱的小鬼正在对阳间作恶者的鬼魂施行酷行,鲜血淋漓,令人毛骨悚然。传说毕竟是虚的,只有以"硬件"充实才能支撑得住。丰都人深谙此道,鬼的硬件应有尽有。就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丰都仍在鬼字上做文章,"鬼城发廊"、"鬼城饭店"、"鬼城旅社",衣食住行,处处有"鬼名"。

看来搞旅游更要重"硬件",潮州确定旅游旺市,也在硬件上下功夫。近几年修了北阁佛灯、鳄渡秋风,拓展韩祠,配套开元寺,重建凤凰洲,以硬件充实名城,有了实在的载体,旅游也日见兴旺。

丰都从鬼门关到奈河桥、天子殿,鬼域名称,分门别类;从小鬼卒、牛头马面到阎罗王,鬼职分明,从小到大。其实这些都是按世间的地名和职别来写阴间的。阴间的刑罚多种多样,剔去其迷信色彩,鬼文化弘扬的还是世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是惩恶扬善的翻版。

若阴间有鬼,谁能验证?人死后到丰都报到,听凭阎王发落。须知丰都古属巴地,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的吟诵道出了丰都的荒凉。鬼魂用何交通工具,坐船还是乘飞机,跋涉而行还是腾云驾雾,谁能说清楚?倘由牛头马面无常铐魂而去,天下一天要死多少人,阴间有多少无常?难怪丰都人怡然自得,身置鬼城,日夜与鬼为伴,毫无迁走之意!丰都鬼城,耐人寻味。

鬼城名山连接双桂山106米长的是悬空铁索桥,称为阴阳界,名山是鬼都,在阴;双桂山是胜景,为阳,连接名山双桂山的铁索桥就是阴阳桥。

游罢阴森森的名山,跨越铁桥,来到升腾凛然正气的双桂山。至此,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名山的鬼怪置之脑后,双桂山阳光灿烂。半山腰有恩来亭,是为记念周总理视察丰都体恤人民疾苦而建的。紧挨恩来亭的是护国亭,缅怀刘伯承元帅丰都护国讨袁的业绩。

1916年,袁世凯称帝。云南率先反袁,宣告独立。四川迅速响应,成立护国军讨袁。刘伯承奉命从上海到川东组建护国军第一支。

寻塔寻踪

神妙的西藏,神秘的拉萨,神奇的布达拉,神圣的灵塔。远古呼唤。千年祈盼。令我神往布达拉宫。进藏仅四天。我三到布达拉。去领略它的神韵。甫到拉萨,安排好住宿,同行都说高原缺氧头痛在休息,我"打的"奔赴布达拉。站在广场上面对布达拉官,我感觉真的到了布达拉宫,影视中经常出现的布达拉宫,就是这样。

眼前的布达拉宫稳固地坐落在海拔4000米的拉萨红山上,高13层达178米,确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得须仰视才能看清金顶。黄昏中,金灿灿的金顶和白悠悠的白云相依相偎。天才的建筑师把藏族的梦幻意境通过布达拉宫委婉地展现出来,神韵慑人。在落日的余晖中,我请的士师傅为我照了几张相,依依不舍地离开。

翌日清晨,我再次信步至布达拉,从后面的龙王潭观赏布达拉。晨曦中的布达拉更为雄伟壮观。

布达拉官分为红官和白宫两大部分:中间涂红的叫红官,是达赖的灵塔及各类佛堂;涂白的叫白宫,是达赖生活起居的宫殿。布达拉官是达赖的驻锡地,也是他们圆寂的安葬场所。布达拉宫厚墙队。在夺取丰都城的战斗中,刘伯承演了一出"鬼戏":春寒料峭,月黑风高,守鬼城丰都的北洋军哨兵心里早已有"鬼",突见"阎王"、"判官"、"小鬼"张牙舞爪进逼而来,吓得魂不附体。"鬼"们快速缴下哨兵的武器,打开城门,刘伯承率军攻进了丰都城。丰都城一战,24岁的刘伯承显示出了天才的军事才能,遗憾的是在激烈交战中,刘伯承右眼中弹受伤。护国亭是为纪念这段事实而建的。亭中有一楹联:"讨袁告捷,战士英姿逞英豪;护国取胜,元帅奇谋建奇功"。赞颂刘伯承讨袁护国的壮举。

恩来亭右侧建有贺龙阁,是怀念贺龙元帅1923年任川东警备旅长驻防丰都期间体察民情,匡扶正义的政德。

双桂山上屹立着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和开国元帅的亭阁,伟大爱民的形象在此定格,阳刚之气在此凝聚。人们游鬼城总要到双桂山凭吊总理和元帅,因为这是现实的当代楷模。体开着小窗子,小窗子周边刷上宽边的黑框,虽有点朴拙,但给人以厚重、稳固之感。石墙上面用白马草(汉地叫万年蒿)垒筑。这种草不腐不烂,用锄刀截后整齐划一地垒成墙,涂上红色,上面再压上石块,既可减轻载体的重量,又美观耐用。它是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天才建筑师的杰作,尽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当布达拉宫沐浴在晨光里时,红白色彩更为分明,我不禁又请人照了相。布达拉宫虽然千余年间修筑、毁倒、重建,但松赞干布的意志一直在驱动、在延伸。至五世达赖,终于修成今日模样。在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所有寺院都有其创始人宗喀巴的圣像。宗喀巴被誉为"佛陀第二",而达赖和班禅是宗喀巴的两大弟子。信教的藏民认为:达赖是观世音的化身,班禅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他们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辉耀藏区,保佑藏民。

进藏第三天方步人布达拉官。布达拉官里尽管空气不那么清新,隐隐透出一股酥香味,但不容置疑,它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我们按导游指引,顺时针行进,穿行于佛殿经堂之间。无数的壁画、塑像、雕刻,不尽的文物、珠宝、经书,金光灿烂,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最引我注目的,却是历代达赖的座座灵塔。

据导游介绍,最大的灵塔当推五世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的灵塔,仅黄金一项就达近12万两。镶嵌的奇珍异宝及塔内所藏文物等费用高达100多万两银子,折合青稞可供当时藏区120万农奴吃五年多。而十三世达赖高14米的灵塔,包裹黄金1.8万两。一个活佛圆寂后灵塔裹着如此厚重的黄金白银,从何而来?导游说,来自朝廷赐赏、活佛生前积累及各界捐赠。

达赖的灵塔是依藏人的转世教义而建的。信教的藏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将转生为人或动物,这就是轮回。而达赖是高僧活佛,死后佛体仍是灵验无比,必须完整保存。佛体经特殊处理后涂上金粉,身叫金身;置于塔内,塔称灵塔。灵塔由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组成。

西藏佛教最古老宗派的教义核心,就是把生和死看成一体,认为死亡是别一期生命的开始。对于已经做好准备和有修行的藏人来说,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最尊贵和最光荣的时刻。生命中生死共舞,无常律动。

信教藏民的生死观使藏人不重今生重来世。他们认为一切皆是前世所修,贵贱已定,唯有安分守己,因此他们不论年龄、不分场合,张口就唱,抬腿就跳。藏族音乐家边多几十年间搜集了数千百计的西藏民歌,得出结论:没有悲歌。没有悲歌的民族不是不存在悲,而是不以悲为悲。前世注定的,积德待来生,他们不奢求现状,够吃、够穿,有房住,就心满意足。有积累便奉献给佛,祈求下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