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享受快乐
487200000009

第9章 有追求,多一分快乐(2)

两千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此事作了一番精辟的评价: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他们怎能理解这种专心一意研究不倦的行为呢!

有人说工作实在是很辛苦,但当你全神贯注于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你会感到那是在享受,而不是在受苦。如果能够对工作保持热忱的态度,能够微笑面对自己从事的一切,那工作和休闲还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因专注而成功的人,甚至伟大人物,他们做事并不是捏着鼻子喝苦酒,反而像小朋友搭积木,拆了做,做了拆,自觉其乐无穷。

善于借力,倚重朋友

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他人的帮助,他的境况会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帮助从而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业都无从谈起。

俗话说:孤掌难鸣。一个参与社会生活的人,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铁,也打不了几个毛钉。不过,“他人”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有些不着边际,而且这些“他人”大多都是你不太熟悉的、关系很一般的人,他们大多都不能实际地帮助你,具体地帮助你。“他人”中只有一种人能够实际地帮助你、具体地帮助你,那就是朋友。这些接近你的亲朋好友,总是给你各种各样的帮助。

黄巾乱世之中,刘关张邂逅,桃园结义,成就了千古美名,也立下了蜀国的根基。以后三分天下,刘备称帝,关张也成开国元勋、蜀国重臣。

回头看看,刘关张结义之时,三人均是草民。刘备虽是汉室皇亲,却落得流浪街市,贩席为生。张飞只是一个屠夫,粗人。关羽杀人在逃,无处立身。三人结义后,彼此借重,相得益彰。董卓之乱时,吕布堪称枭雄。刘关张大战吕布,却只打成平手,可见吕布何等英雄。但吕布匹夫无助,妄逞豪勇,最终为曹操所杀。而刘关张却在三国中彼此相仗,日益得势,最终立国树勋。

这是借朋友之力的一个典型例子。借朋友之力,并非只利用而不回报。共同追求,共享成功,其中的快乐是最好的回报。

利用不是一个丑恶的东西,而是各取所需。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事业、爱情和消闲哪方面,都离不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朋友就是如此。因为各人的能力有限,以及人际关系有所不同,所以必须相互利用。借朋友之力,正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

把握机遇就是把握成功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

每人都有一个好运降临的时候,只看他能不能领受;他若不及时注意,或竟顽强地抛开机遇,那就并非机缘或命运在作弄他,其实唯有归咎于他自己的疏懒和荒唐,这样的人只好抱怨自己。在人生中不论要干什么,都要把握住适当的分寸和尺度,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你可能一无所得。

一位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富翁就在当地报纸上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充满大半个栏目。

启事刊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的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捡狗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就把电话打到报社,把酬金改为两万元。

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在报摊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窑洞,因为前天他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拣到了一只狗,现在这只狗就在他住的那个窑洞里拴着。果然是富翁家的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个小报摊的时候,无意中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三万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第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天天浏览当地报纸的广告栏。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这位乞丐从垃圾筒里拣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

善于把握机遇,还得创造机会,激活成功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让一些看似分离的机会有机地得到转换和整合,产生出最大的利润。生活中许多人都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原因何在呢?在商业活动中,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是否有所建树。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遇,哪怕那种机遇只有万分之一实现的可能性,只要你抓住了她,就意味着你的事业已经成功了一半。

从现在开始不懈努力

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到不了任何地方。赶快行动,否则今日很快就会变成昨日。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你永远也体味不到追求的快乐。

最大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设想得极其美妙的人,而是那些脚踏实地去干的人。掌握今天是至关重要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这位哲学家虽然学贯古今,却对这尊神像很陌生,于是问神像:“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回答: “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以记取教训;一面瞻望未来,以给人憧憬。”

“可是,你为何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哲学家问。

“现在?”双面神茫然。

哲学家说:“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既然无视现在,即使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机,又有什么意义呢?”

双面神听了,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原来就是由于他只瞻前顾后,没有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他因此被视为敝屣,被人丢弃在废墟中。

“现在”是最重要的,“现在”是存在的本质。我们只能拥有转瞬即逝的现在。有人总是回忆过去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不重视现在最应该做什么。一切都从现在做起,把握住现在才是成就未来的关键。

遇到问题时,世界上有这样四种人:第一种是今天立即解决的人;第二种是等待明天解决的人;第三种是一味发愁,今天明天都难以解决的人;第四种是问题已造成恶果,再也难以解决的人。

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的旅客总不免要到华盛顿纪念碑一游。不过纪念碑游客如织,导游大概会告诉你,排队等搭电梯上纪念碑顶就要等上2个钟头。但是他还会加上一句:“如果你愿意爬楼梯,那么一秒钟也不必等。”

仔细想想,这句话说得多么真切!不只华盛顿纪念碑如此,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如此?说得更明确一点,通往人生顶峰的电梯不只是客满而已,它已经出现故障了,而且永远都修不好,每一个想要往上爬的人都必须老老实实地爬楼梯。只要你愿意爬楼梯,一次一步,那么我们将在顶峰相会。

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成功

有些人对成功的定义有误,无怪乎他们会被痛苦缠得动弹不得,就好像罩上了一张神经大网,越是想挣脱却越挣不脱,越是想逃避痛苦却越逃避不了。

在葛雷哥莱·拜特森所著的一本书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是多年前他与女儿之间的对话。

有一天,女儿走到他面前,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东西总是很容易便弄乱了呢?”

拜特森便问道:“乖女儿,你这个‘乱’字是什么意思?”

女儿说道:“你知道吗,那是指没有摆整齐。看看我的书桌,东西都没在一定的位置,这不叫做‘乱’叫什么?昨天晚上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它重新摆整齐,可是就没法保持很久,所以我说东西很容易便弄乱了。”

拜特森听完就告诉女儿说:“什么叫做整齐,你摆给我看看。”

于是女儿便开始动手整理,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归位,然后说道:“请看,现在它不是整齐了吗?可是它没法保持多久。”

拜特森又问她:“如果我把你的水彩盒往这里移动一两英寸,你觉得怎么样呢?”

女儿回答说:“不好,这么做书桌又弄乱了,你最好让桌面维持‘规规矩矩’的,不要出现那些‘脱线’情形。” 

随之拜特森又问道:“如果我把铅笔从这儿移到那儿呢?”

“你又把桌面弄乱了。”女儿回答道。

“如果我把这本书打开呢?”他继续问道。

“那也叫做乱。”女儿再答道。

拜特森这时微笑着对女儿说道:“乖女儿,不是东西很容易弄乱,而是你心里对于乱的定义太多了,但对于整齐的定义却只有一个。”

同样的道理,对快乐也是如此。过分地追求世俗的成功,让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负担,仍然是感受不到快乐的存在。

一家名列财经杂志500大企业公司的高级职员,在公司里他很受部属们爱戴,在家里跟老婆及五个孩子也很亲密,至于健康状况更没问题,他甚至是一位长跑健将。

有人问他:“你是否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他回答得很严肃,答案让大家都吃了一惊:“不是!”

人们随之又问他:“你觉得要怎样才算是个快乐的人?”

以下这些就是他认为“快乐”的条件:他的年薪必须有300万美元(当时他的年薪是150万美元,不过另包括200万美元的红利,只不过他不把这个列在年薪里);他的体重不能超过正常的百分之八(当时他是百分之九);对于孩子他不能感到不耐烦(别忘了他有五个孩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

面对这么严苛且没有道理的标准,任何人都没有把握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就算他真做到了,他仍然感受不到快乐的存在。第五章 独立,绝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