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好手中的坏牌
484300000022

第22章 思路决定出路,把坏牌变成好牌 (3)

第七章思路决定出路,把坏牌变成好牌 (3)

这正是他本人生活的总结。小时候,人们常常告诫他,一旦选错行,梦想就不会成真,并告诉他,他永远不可能上大学,劝他把眼光放在比较实际的目标上。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后来不但上了大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当他决定抛弃已有的一份好工作去环游世界时,人们说他最终会为此后悔,并且拿不到终生教职,但是,他还是上了路。结果,他回来后不但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还拿到了终生教职。当他在南加州大学开办“爱的课程”时,人们警告他,他会被当做疯子。但是,他觉得这门课很重要,还是开了。结果,这门课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不但在大学中教“爱的课程”,还到广播、电视中举办爱的讲座,受到美国公众的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爱的使者。他说:“做每件值得做的事都是一次冒险。怕输就错失了游戏的意义。冒险当然有带来痛苦的可能,可是不去冒险的空虚感更让人痛苦。”

事实上,无论我们选择试还是不试,时间总会过去。不试,什么也没有;试,虽然有风险,但总比空虚度过丰富,总会有收获,所以说,不冒险才是真正的“陷阱”,而只有冒险才可能带来“馅饼”。

J·保罗·格蒂是石油界的亿万富翁,一位最走运的人。在早期,他走的是一条曲折的路。他上学的时候认为自己应该当一名作家,后来又决定要从事外交工作。可是,出了校门之后,他发现自己被俄克拉何马州迅猛发展的石油业所吸引,那时他的父亲也是在这方面发财致富的。搞石油业偏离了他的主攻方向,但是他觉得,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外交生涯延缓一年。他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格蒂通过在其他开井人的钻塔周围工作筹集了钱,有时也偶尔从父亲那里借些钱(他的父亲严守禁止溺爱的原则,他可以借给儿子钱,送给他的则只是价值不大的礼物)。年轻的格蒂是有勇气的,但不是鲁莽的。如果一次失败就足以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的话,这种冒险的事他不会去干。他头几次冒险都彻底失败了。但是在1916年,他碰上了第一口高产油井,这个油井为他打下了幸运的基础。那时他才23岁。

格蒂走运吗?当然。然而格蒂的走运是应得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错。那么格蒂怎么知道这口井会产油呢?他确实不知道,尽管他已经收集他所能得到的所有事实。“总是存在着一种机会的成分的,”他说,“你必须乐意接受这种成分,如果你一定要求有肯定的回答,那你就会捆住自己的手脚。”

廉·丹佛说:“冒险意味着充分地生活。一旦你明白它将带给你多么大的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愿意开始这次旅行。”

我们可能有当自己的老板的梦想,但也难免会这样问自己:如果失败了,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想到了倾家荡产。然后我们继续问自己:倾家荡产后最坏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不得不干任何自己能得到的工作。之后,最坏的事情可能是我们又厌恶这种工作,因为我们不喜欢受雇于别人。但是如果我们接着往下想,到此时,我们可能会再找一条路子去经营自己的生意,而这一次,有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就懂得了如何避免失败,就会成功。这样想过之后,我们才可能采取行动,去经营自己的生意,并且可能获得成功。其实,我们的生活不是试跑,也不是正式比赛前的准备运动。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让生活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白白流逝。所有的岁月最终都会过去的,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在经历过无数的岁月之后面带微笑。艰苦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有力量。躲避和随波逐流是很有诱惑力,但是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识到: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适度冒险的人。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相反,适度的冒险也许能为你带来财富和幸运。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些冒险的精神,才可能真的成就大的事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冒险也可以使企业经得住考验,变得更大更强,而相反,另外一些企业在危机中可能因保守而灭亡。

冒险成功路上的“陷阱”,不冒险也不是“馅饼”,只有适当的冒险才会有成功。

寻找“荒郊野外”的“加油站”

一个善于改善牌技的打牌者,总会在每一次局势的变化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变化过程中的应对技巧,不断地积累,才能在今后的牌局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如果我们将车开到荒郊野外,这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无所知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加油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车能够顺利行使,否则走出这片陌生的地方将会是遥遥无期。其实,我们的人生牌局也一样,每个人在新的牌局之下,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学习。在牌局的变化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加油,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顺利地走过一个个的难关。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不再被认为是上学时的事。学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已经没有时间的分隔、人员的界定和学习场所的限制。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只有对工作负责,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职员,才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布留索夫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可能,也绝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思考方法,就要善于在工作中捕捉知识,掌握更新的工作技巧,构建更加科学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适应工作和时代的要求。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树。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