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元帅叶剑英
4837900000059

第59章 开创广州工作局面(1)

一接管广州

1949年10月21日,叶剑英同方方及十五兵团负责人一起,从江西赣州到达刚刚获得解放的广州市。

“百战归来意气雄”。叶剑英自从广州起义失败离开这座城市以后,弹指一挥间,22年过去了。广州,这个使他流过血汗、魂牵梦萦的地方,曾留下他多少追求和向往,多少欢乐和忧伤……眼下,当他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华南地区党、政、军最高负责人的身份,重新踏上这块土地时,不禁思绪翻腾,感慨万端!

然而,当叶剑英从对过去的追忆中回到眼前的现实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国民党的长期统治,加上蒋介石政府撤退大陆时的洗劫,广州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大革命时期的勃勃生机,变得百业凋敝,满目疮痍了。

共产党能治理好这座城市吗?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曾经预言:共产党是管不好这座城市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企图利用广州邻近港、澳的条件,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并伺机反扑,以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而居住在港、澳、广州的一些市民对共产党的治理能力也心存疑虑。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作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市长的叶剑英明确提出,广州是华南第一大城市,要开创华南地区工作的局面,首先必须打开广州市的工作局面。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办法治理好这个城市。叶剑英主持华南分局开会研究决定,先集中一段时间,以主要精力开展广州市的工作。

首先从做好全市的接管工作打开局面。在市军管会领导下,成立了接管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市的接管。叶剑英提出的接管工作的原则是:把接与管统一起来,接为了管,接服从管;要系统、完整地进行接管;在重视对物资接管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人才和文件、档案的接收;在接收中要做到两快两慢,即对政权和物资部门的接收要快,对文化和侨务部门的接收要慢。他还对接管的纪律和对旧人员的处理办法,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接管工作全面展开以后,叶剑英多次听取接管委员会负责人的汇报,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由于领导得力,组织严密,加上叶剑英已有领导接管北平市的经验,因此,广州的接管工作进展较快。到1949年12月上旬,整个接管工作就基本结束了。据不完全统计,行政部门共接管原国民党政权系统的单位137个;财经部门接管银行、工厂、仓库等78个单位;交通电讯部门接管电业、工厂等83个单位;文教部门接管公立专科以上院校8所、中等学校11所、小学93所,以及报馆,通讯社、文化馆、戏院等29个单位;军队系统接管医院、仓库等87个单位。加上其他单位,总共接管534个单位,接收旧人员3.43万余人。

二“治安战役”

叶剑英在领导全市接管工作的同时,抓住全市的治安、供应、金融等突出问题,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战役”。

治安的混乱状况令人十分忧虑。从公安部门和警备部队调查汇报的情况中,叶剑英了解到,全市尚有国民党散兵游勇10万多人,旧警察和常备自卫队1万余人。大街上公开设有许多赌摊,赌博成风。沿长堤马路有许多淫书、春宫图出卖,还有不少娼妓。国民党特务部门还常将流散到港澳的散匪有组织地派往内地,有时一天就派回400多人。他们携带凶器,进行盗窃抢劫等破坏活动。在广州市区,抢劫、杀人等案件最多时一天达46起。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公然冒充中共军管会的接管组织和人员,到一些单位进行所谓的接管工作,败坏军管会的声誉。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叶剑英提出,最根本的办法是依靠和发动群众,特别是要发动广州的工人和学生,共同起来进行整顿治安的斗争。于是,从进城第三天开始,他就同华南分局和广州市的领导人一起,陆续分头召开工人、学生1教师、工商业界代表的座谈会,讲解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征求大家的意见。各方面的代表对于如何治理广州,特别是如何尽快扭转城市的混乱现象,打击土匪、特务气焰,提出了许多办法。这更加坚定了市领导尽快搞好治安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当务之急是取缔那些冒牌的接管组织和人员。叶剑英将这一任务交给广州市警备部队和公安部门执行。警备部队经过侦察,掌握了冒牌组织的基本情况之后,制定出周密的行动方案。警备司令部向各所谓“接管组织”负责人发出“请柬”,“邀请”他们按规定时间前来“议事”。当这些人到达会场时,警备司令部负责人当即严肃地宣布:你们都是非法组织,必须立即解散,停止一切活动,并将经手及接管的资财全部移交警备司令部!非法组织的头目们,慑于人民政权的强大威力,被迫交出了随身所带证件、符号及材料。正办理手续过程中,非法组织中有人突然开枪,当场打死警备司令部一名干部。警卫战士被迫开枪自卫,逮捕了顽抗分子。接着,到各非法组织住地,收缴了他们私藏的枪械600余支,并将各组织人员800余人集中起来,一一甄别,对大部分受骗者,予以教育后释放。而那些罪恶累累的土匪、特务,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新生人民政权的严厉制裁。

为了进一步打击匪特气焰,扩大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影响,叶剑英倡议开展劳军运动。华南分局和广州市的人民群众热烈响应,以各种方式慰劳人民解放军。

10月28日,叶剑英以市长兼广州市军管会主任的名义,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和慰劳参加解放广东的人民解放军军政干部,并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赞扬解放军官兵在解放广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称赞他们为广东人民立了大功,特别表扬了为解放广州出了大力而又不入广州市的纪律严明的四兵团部队。11月11日,广州举行大规模的庆祝解放大游行和人民解放军入城式。叶剑英同华南分局、广东省政府,十五兵团的负责人方方、邓华、赖传珠、李章达等在广州市人民政府门前检阅了参加入城式的部队和群众游行队伍。这些活动,也从政治上、心理上有力地打击了土匪、特务的反动气焰。

11月27日至12月1日,叶剑英主持召开了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解放军、1人、学生、郊区农民、归国华侨、文化界、教育界、工商界、宗教界以及广东各地区和广州市政府的代表,共368名。叶剑英在会上致开幕词。他概述了广东人民100多年来的英勇斗争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的光辉战斗历程,提出了广州市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整顿好治安、金融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他满怀信心地说:“让我来代表大家说一句不算骄傲的老话吧:天下事大定矣,吾人好自为之。人民群众,就是国家的主人。全体主人翁们!让我们亲密地团结起来,亲密地合作起来,克服一切的困难,战胜内外的敌人,建设我们的新广州。”叶剑英的话,反映了广州市各界人民的心愿,大家表示衷心拥护。

会议听取了广州市副市长朱光代表市政府所作的解放43天以来的施政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肃清匪特、巩固治安的方案;成立了广州市各界人民协商委员会,叶剑英任主席。代表们还提出了许多提案。12月1日,会议胜利闭幕。叶剑英在闭幕词中充分肯定了会议的成绩和收获。同时,再次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负责地把广州的匪特肃清,巩固广州的治安。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好像是南中国的一扇大门。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踢倒了它,一向门户洞开。他们要进就进,要出就出。现在,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大门修建起来,中心的工作要从广州做起。我们必须剿抚兼施,水陆并进,文武并用,以整顿珠江三角洲的治安,并进一步巩固国防。对于潜藏在这里的匪特,要像理发一样采取推、剪、刮的三个步骤,把他们剃光。”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后,叶剑英为会议专刊题词:“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为了有效地在广州市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正常的革命秩序,叶剑英领导市军管会和政府采取群众与公安、警备部队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整顿治安。市政府组织起4300多人的人民纠察队,协助警备、公安部门缉匪破案。公安、警备部队也有组织地派出一批干部战士化装成便衣人员,深入街头,进行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检查。对于进行抢劫的匪徒,就地实行镇压。这样一来,匪徒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抢劫的猖獗行径终于敛迹。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11、12两个月,共破获抢劫、偷窃等案件1000多起,收缴各种枪2500多支,处理散兵游勇2万余人。

1950年3月3日,蒋介石集团派飞机对广州市进行野蛮轰炸。敌机在空中飞,暗藏在市内的敌特就在地面放火或打信号弹指示目标。这次轰炸,给广州市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空袭过后,叶剑英领导省、市政府一面安置受难同胞,一面号召防空肃特,并要求公安部门和警备部队狠狠打击暗藏敌特的破坏活动。经过公安、警备部队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两个月内,破获特务案97起,挖出特务189人。此后,广州市社会秩序和治安局面进一步好转。

三“把粮食运进来”

治安状况稍为好转之后,叶剑英又把工作重点转向另一个大难题,即广州市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供给问题。早在赣州会议期间,叶剑英根据接管北平时解决供给问题的经验,就同方方等人一起研究了广州解放后的供应问题,并以华南分局的名义向广东各地委发出指示,要求筹集粮食,供应广州市。可是,由于匪特到处进行抢劫破坏,特别是在西江、珠江一线,以“大天二”(土匪恶霸认为上天第一,自己第二,自称“大天二”)为主的武装匪特劫船、走私活动十分猖獗,水、陆交通时常受阻,因此,各地供应广州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运不到城内。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将投诚起义的原国民党江防舰队组织起来,派往西江和珠江两条水道上巡逻,打击“大天二”的活动,检查来往船只,杜绝粮食走私。他还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征粮队,到各地乡村征粮:运往广州。通过这些措施,广州的粮食供给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1950年初,广东各地城乡面临着春荒问题,在乡村征粮已很困难。叶剑英同省、市政府负责人经过研究,决定发动城乡人民,自力更生,节约用粮,渡过春荒。同时,设法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可是,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封锁政策,周边一些国家也尚未同新中国建交,故难以同他们开展贸易。叶剑英提出,利用民间渠道想办法。他找来省政府商业厅长朱竟之、副厅长邓文钊和侨委负责人伍治之等人,一起研究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