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本为佛教节日,《颜氏家训·终制篇》曰:“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则言南北朝时已有七月半节行世,但此言“有时斋供”与“七月半盂兰盆”为二事。盖斋供祀亲,使祖祢于冥间免于冻馁;盂兰盆借诸佛众,求佛解脱亡亲冥间痛苦。故可证此时七月半尚未有祭祖之俗,而仅为供佛。如《荆楚岁时记》载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也未言有祀祖事。据《佛祖统记》自梁武帝时始设盂兰盆斋。《燕京岁时记》引《释氏要览》曰:“盂寺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荆楚岁时记》引《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往饷其母。食入品,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一人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日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则可知佛教徒在推行盂兰盆会时已杂以儒家的孝道观念,为后世七月半以祀祖替代供佛提供了可能。
节日期间,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各地寺庙“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可见当时七月半盂兰盆会之盛况。
3.中秋节初露端倪
《荆楚岁时记》载曰:“八月十四,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又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饷遗。”梁简文帝《明眼囊赋·序》曰:“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宝为明眼囊,因竞渡凌晨取露拭目。”《艺文类聚》卷七十“囊”条引。表见时俗甚为风行,但节日则在八月初一。又,《荆楚岁时记》引《续齐谐记》曰:邓绍“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终便失所在。”认为馈明眼囊之俗源即于此。
中秋赏月魏晋时已有人偶尔为之,如《晋书》曰:“瑞尚书镇牛诸,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第八章《中秋节》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但尚未形成习俗。中秋赏月成为一种普遍参与的习俗活动,则要到唐代。
4.重阳节趋于定型
重阳因其在九月九日而得名。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最,月在九,日也在九故曰重阳。此节汉时已有流行,只因因其与饮宴登山娱乐结合在一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受士庶欢迎,成为一个很有特色的节日。
登高是重阳节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此日士庶官员都登高饮宴,享受大自然赐于的秋高气爽的好时光。而对于放浪山水的东晋士族及南北朝权贵,重阳登高是游冶的好节日。《孟嘉别传》载曰:“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南齐书》载曰:“宋武帝为宋公,在彭城,九月九日登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故事。”《初学记》卷四《九月九日第十一》引。当时随宋武帝登高的谢瞻、谢灵运分别写有《九日从宋公戏马台》和《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诗》记叙其事。《荆楚岁时记》载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则平民也出外郊游。《临海记》曰:临海“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数百人坐。民俗极重,每九日菊酒之辰,宴会于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艺文类聚》卷四《九月九日》引。
重九还有插茱萸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认为插茱萸和饮菊花酒能避邪消灾,健康长寿。晋人周处《风土记》载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人,乃王弘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初学记》卷四《九月九日第十一》引。梁刘孝威有《九日酌菊花酒诗》曰:“露花疑始摘,罗衣似适熏。余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当时许多人认为菊花具有特别的效用,更增添了此俗的神秘性,它对后来的习俗传承,影响也极大。
五、冬季节日
1.冬至进献鞋袜
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日有朝会、送鞋和袜于舅姑、食赤豆粥等风俗,皆传承自前代。宋约《宋书》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后魏崔浩《女仪》曰:“近古妇常以冬至日进履袜于姑舅”;《荆楚岁时记》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人厉,畏赤豆,故作粥以禳之。”《初学记》卷四《冬至第十二》引。
2.腊日定于八日
魏晋以前,腊日不定。魏以土旺,土衰辰,故以辰为腊;晋以金旺,金衰于丑,故晋以丑为腊。《初学记》卷四《腊第十三》引。南朝刘宋据水德,故以十二月辰日为腊。《通典》卷四四。但到南北朝之后,民间将腊日习俗基本上固定于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就是后来历代都非常重视的腊八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俗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逐疫是腊日傩除的一种形式,在秦汉以前已产生。《吕氏春秋·季冬纪》载曰:“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高诱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之阳导也。今人(东汉时)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可见,魏晋之后的村民逐疫系大傩旁磔之余风。
又有祀灶之俗,《荆楚岁时记》曰:“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何以要祭灶呢?据葛洪《抱朴子·内篇》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可见民间祀灶主要是为求平安。
腊日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世说新语·德行》载曰:“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晋时隐士范乔,腊日前夕,有同乡盗伐其家树木,范乔装作不知。盗树者闻知大觉惭愧,便向范乔认错。范乔不但不怪罪,反而安慰他说:“你节日伐树取柴,是要与父母团聚欢娱,有什么可惭愧的?”《晋书·范乔传》。可见当时人们对腊日团聚的重视。
3.除夕习俗日趋丰富
除夕也称“岁暮”,《荆楚岁时记》载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由此可知,除夕的习俗特点主要是除旧布新。
此日在部分地方要互相赠送礼物,并相邀着吃别岁酒饭和通宵不眠进行“守岁”。周处《风土记》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为之守岁。”南方吃别岁饭,有留宿饭之俗。《荆楚岁时记》曰:“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除贫取富也。又留此饭,须发蛰雷鸣,掷之屋扉,令雷声远去。”吃年夜饭和守岁的习俗后来遍及整个汉族社会,成为后代除夕习俗的重要内容。
此日,人们要准备各种物品,迎接新年,南朝梁庾肩吾《岁尽应令诗》曰:“岁序已去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簿图神燕,朱泥印鬼丸。梅花应可折,惜为雪中看。”《初学记》卷四《岁时部·岁除》引。诗中所提柏叶酒、五辛盘、却鬼丸、神燕、金薄等,分别为正月元日及人日所用之物。通过庾肩吾此诗,可见当时人们岁暮之日准备送旧迎新的种种活动。
在驱邪避厉方面,南方民间有镇宅之俗,即在十二月暮日,挖掘住宅四角,各埋一块石头。《荆楚岁时记》曰:“十二月暮日,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镇宅”。并有其它辟邪习俗,同书又曰:“除夕,宜焚辟瘟丹,或苍术、皂角、枫、芸诸香,以辟邪驱湿,宣郁气,助阳德。即秘室虚堂,亦无不到。”在北方,朝廷则把腊日举行的大傩仪式放在十二月暮日举行。据《魏书·礼志》记载,北魏高宗和平三年(462年)十二月,通过岁除大傩之礼来耀兵示武,以驱除邪祟,迎接新年。其仪式是,让步兵在南方布阵,骑兵在北方布阵。步兵分别穿上青赤黄黑四种色的衣服,列为四队。步兵阵中有函箱、鱼鳞、四门等10余种阵法,各种兵器周回转易,有飞龙腾蛇之变。布阵毕,南北二军皆鸣鼓角,众人呐喊,骑将六人往南阵步兵挑战,步兵应战,最后南败北胜。这种仪式,既有传统的因素,又与当时南北对峙的形势有关。
北朝的这种岁除傩仪一直得以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傩仪的具体活动内容也有所变化。《隋书·礼仪志》对北齐岁末傩仪的记载,可知当时驱傩仪式的盛大和隆重:
齐制,季冬晦,选乐人弟子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为侲子,合二百四十人。一百二十人赤帻、皂褠衣、执鼗;一百二十人赤布裤褶、执鞞角。方相氏黄金四目,熊皮蒙首,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又作穷奇、祖明之类,凡十二兽,皆有毛角。鼓吹令率之,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其日戊夜三唱,开诸里门,傩者各集,被服器杖以待事。戊夜四唱,开诸城门,二卫皆严。上水一刻,皇帝常服,即御座。王公执事官弟一品已下,从六品以上,陪列预观。傩者鼓噪,入殿西门,遍于禁内。分出二上阁,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戏,喧呼周遍,前后鼓噪。出殿南门,分为门道,出于郭外。
从帝王与王公大臣都出席大傩仪的情况来看,它不仅隆重,而且也非常重要。此制在唐宋一直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