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483300000011

第11章 从黑暗中拯救自己 (1)

第四章 从黑暗中拯救自己 (1)

人生需要苦难的洗礼

一位大学者说过:“苦难是一所学校,真理在里面总是变得强有力。”人们只有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才会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加懂得珍惜,苦难,会教人成长、变强。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名刹,慕名寻到老僧慧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最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慧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困惑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茶?”

慧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慧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慧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水汽的沸水进来。慧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慧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慧圆如是注了6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慧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后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冲沏的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人生路漫漫,充满了鲜花,也充满了荆棘;充满了幸福,也充满了痛苦。不测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学业的失意、疾病的折磨、自信的受损、亲人离去的悲痛……在踏上人生路途的时候就该明白前途的坎坷。要接受温润的春和赤烈的夏,就必须接受清冷的秋和寒冽的冬,正像茶叶一样,我们要坦然面对沉浮,让生命散发芳香……

磨砺到了,幸福也就到了

世间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亲人的离去,生意的失败,失恋,失业……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以后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我们应当从哪里起步?这些灰暗的影子一直笼罩在我们的头上,让我们裹足不前。

难道活着真的就这么难吗?日子真的就暗无天日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上,为何有的人活得轻松,而有的人却活得沉重?因为前者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很多人在受到伤害之后,一蹶不振,在伤痛的海洋里沉沦。只得到不失去是不可能的,而一个人在失去之后就对未来丧失信心和希望,又怎么能在失去之后再得到呢?人生又怎能过得快乐幸福呢?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9岁起就去大阪做一个小伙计,后来,父亲的过早去世又使得15岁的他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过早地体验了做人的艰辛。

22岁那年,他晋升为一家电灯公司的检查员。就在这时,松下幸之助发现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经有9位家人在30岁前因为家族病离开了人世。他没了退路,反而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疾病,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与病魔斗争,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内心也越来越坚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患病一年来的苦苦思索,改良插座的愿望受阻后,他决心辞去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插座生意。创业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飞涨,而松下幸之助手里的所有资金还不到100元。公司成立后,最初的产品是插座和灯头,却因销量不佳,使得工厂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员工相继离去,松下幸之助的境况变得很糟糕。

但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创业的必然经历,他对自己说:“再下点工夫,总会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坚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工夫不负有心人,生意逐渐有了转机,直到6年后拿出第一个像样的产品,也就是自行车前灯时,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大量产品销量锐减,库存激增。1945年,日本的战败使得松下幸之助变得几乎一无所有,剩下的是到1949年时达10亿元的巨额债务。为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松下幸之助不下50次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终于改变了公司。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击垮松下幸之助,如今松下已经成为享誉全世界的知名品牌,而这个品牌也是在不断的磨砺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如果当初在得知自己患上家族病的那一刻,松下就将自己埋没在悲伤之中,那么,或许今天我们就不会看到松下这个品牌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从这些事情所造成的影响中抽身出来,尽早地以最新、最好的状态投入下面的事情。哪怕我们现在身无分文,但我们可以从身无分文起步,一点一滴地打拼。磨砺到了,幸福也就到了。

把不幸当作机遇

《羊皮卷》的作者海菲,人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做出多少努力,如何坚持不懈,拥有激情,失败和挫折一样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似乎是上帝特意安排的,但是已经事业有成、人到中年的海菲已有了丰富的阅历,他已经知道该如何对抗逆境,想办法扭转局面以便走出困境。

因为,他总能在每一次困境中寻找到成功的契机。

他是这样来看待所谓的“逆境”的:

逆境是人生中一所最好的学校。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挫折,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这一切都教会他在下一次的表现中更为出色。他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不会逃避现实,不会拒绝从以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教训是来自苦难的精华,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每个人都要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逆境往往是通向真理的重要路径。为了改变处境,他随时准备学习所需要的一切知识。

无论何时,当他被可怕的失败击倒,在每一次的痛苦过去之后,他要想方设法将失败变成好事。人生的机遇就在这一刻闪现……这苦涩的根脉必将迎来满园的花绿桃红。

其实,要想在逆境中获寻生机,首先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畏惧磨难,而且要学会将逆境和磨难视为人生的财富。

有这样一则关于两块石头的寓言: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

“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奔波着。第二块石头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像第一块石头那样拥有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处理了,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做人,也当有成为第一块石头的勇气,不要畏惧人生的磨难和挑战,只有这样你才会被人们珍视。

处在困境中不要害怕,只要调整心态,勇于迎接挑战,而且又能凭借实力来抗击任何的逆境,加之勤动脑,运用智慧去积极地解决问题,相信任何的困境都将成为你成功的机遇。

黑暗过后必是光明

犹太人的意识里永远充满了痛苦的观念和深深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