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4832700000024

第24章 做人的规则与技巧:和为贵(5)

中庸的处世方式,最终的目的在于缓和矛盾。在不违反各人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它像一道润滑剂,把人与人之间因棱角的摩擦而可能产生的矛盾及时化解。摒弃太过极端的做法和偏激的思想,能让自己少生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也能让自己在可能的冲突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及时保护好自己。宽广的胸襟和“大智若愚”的智慧,能让一个人在莫测的世事沧桑面前处变不惊,这便是中庸之妙!

古今中外的大智慧者,都有一种修心养性的功夫,他们超然的气度与风骨令人敬佩,但是这种气度和风骨是修炼出来的。中庸虽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但道家的许多言论也符合中庸之道,这或许就是“殊途同归”吧。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的确,人世间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深藏不露,不把自己的聪明显露在世人面前。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到最后无不吃尽苦头,误了前程;而那些大智若愚、藏巧于拙的人往往成就大事。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个善于守拙的人,他表面上唯唯诺诺,迷迷糊糊,其实他非常用心,课后总能把孔子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地讲出来,深得孔子赏识。若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在其“若愚”的背后,隐藏的是大智。

有一则关于法国人的故事:一天深夜,某先生驱车赶路,在一个十字路口,自动信号灯刚巧变红,尽管四周已无人影,那位先生也照例刹车停住。好半天,红灯还是不变,于是知道了灯碰巧失灵。于是他便回到车里,直等到第二天清晨有人来修好为止。

这则故事也许有些夸张,但法国人的那种近乎冒傻气的做人行事的性格,却是许多接触过法国人的人士都有所感受的。这种“傻气”,或者“呆”,会被许多“精明”的人当成笑话,但做人太精明未必就好,有点儿“呆”,反倒能保持住纯真的天性,于己于社会都有许多好处。

我们说,做人不妨有点“呆”气,其实质是保持单纯、诚实、正直的品行,而不去为了自己,动歪脑子耍小聪明。这种“呆”实则是大聪明——脱离了狡黠的动物习性的真正的聪明。另外,生活中也还有那么一种“呆”气,如果我们有,也不妨让它存在,这就是由于对学问和事业的执着与投入而表现出的一种“呆”气。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腼腆的孩子,甚至见人不敢说话,很多人把他看做是傻瓜,以至一些人总是喜欢捉弄他,例如,经常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就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位妇人看到别人又这样捉弄他,觉得他很可怜,便对他说:“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人世间也有许多人喜欢招摇过市,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以此招揽别人的羡慕与宠爱。他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小聪明与小技能,也惧怕被别人当作傻瓜,才会上演一幕幕引火烧身的悲剧。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没有本事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只能耍小聪明,或锋芒毕露,虚张声势。就是有本事,关键时也得“呆”一点。真正的懂得中庸之道,掌握了做人学问的人考虑的是长久的利益。大智慧者外表跟愚人一样,但内心则知法明理,严格要求自己心性的提高,说话做事皆合乎道与义,不自夸其智,不露其才。不妄加评论他人之长短,不骄不馁,追求的是“和为贵”的境界。

(十二)敬而无失——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胡适先生对待别人对他的谩骂曾有很精辟的一段话:“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替他们着急;他们骂得过火了,反损害他们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

杨继盛在告诉儿子的书信中说:“宁可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容人,不要让人容我;宁可吃人家的亏,不要让人家吃我的亏;宁可受人家的气,不要让人家受我的气。人们有恩于我,就要终生不忘;人们有怨于我,就要及时丢掉。看到人们的好处,就对人称赞不已;听到人们的坏处,绝对不对人说。有人向你说某个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受更深。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你毁谤你,就说他平常与我最相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我毁谤我的人听到后,他的怨恨就自然化解了。”

黄石公说:“小怨不放弃,大怨必然会产生。”《尚书·君陈》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因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就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被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所有人,以律人之心律已,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宽容,意味着你不再心存疑虑。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现实启示。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当没有道德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恶,在你背后说坏话做坏事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宽容对待?当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手,还是宽容他们?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宽容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种宽容,指的是对于子女或别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采取适当的‘羞辱政策’,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异己的力量——别人或事侵犯、伤害了自己(利益或自尊心等),一言以蔽之,认定别人做错了,于是勃然作色,咬牙切齿。凡此种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己,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显然不值。

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会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不以为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大捷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一个人只有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非但有失体面,甚至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一语龃龉,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百姓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惟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受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中庸做人的学问。

(十三)和而不同——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

人与人交往也得效法“无”,其提前是不相互漠视对方的个性。彼此不必是方都是方,是圆都是圆,友谊需要依靠彼此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态度上的沟通。许多人苦于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其实是由于自己不了解对方的个性,不肯和朋友沟通意见,没有掌握“自己的意见怎样才能被人采纳的策略”的缘故。

要朋友采纳你的主意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候还会因意见不合而闹得不愉快。因此,“推销”自己的见解也是一种才能。

有才干的人情愿牺牲个人的虚荣心而求自己的主意被采用并付诸实行,他们只是要得到一个使别人对他们的任何主意都完全信任的机会。许多人在实行一个毫无危险的计划之前,常常心中埋下所谓意见的种子,然后去互相讨论,以为这是他们自己要提出的计划,然后再去实行。但你倘若要别人采用你的意见,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他们以为这意见是他自己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