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它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中国古代著名战争
一、涿鹿之战
约四五千年前,传说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的黄帝族与炎帝族经过融合,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而兴起于今冀、鲁、豫交界地区的蚩尤九黎族,则由东向西发展。两大部落为争夺适于牧猎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野展开长期争夺战。蚩尤族勇猛剽悍,擅长角抵,联合巨人夸父部族与三苗部族,先驱逐炎帝,后又乘势北进涿鹿,攻击黄帝族。传说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鹗等为图腾的氏族,数战不胜。后得到玄女族帮助,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终在中冀之野将其擒杀。
传说,黄帝与蚩尤一共打了三年仗,交锋了72次,前后经过阪泉之战、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最后黄帝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之野。远古时代的这场战争,结束了部落时代的历史,各部落的人都愿归顺黄帝,一致拥戴他为盟主。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从这时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建立起来,中华民族也开始形成了。从此以后,人们都尊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二、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殷纣王横征暴敛、沉迷于酒色,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建造鹿台、酒池、肉林享乐。并听信飞廉、恶来等佞臣,残杀比干等王族重臣,使天下诸侯纷纷叛离。同时,商朝的大军远征东南夷族,使商都朝歌防御空虚,无兵守城。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姬发继承父亲周文王姬昌的遗志,兴兵征讨殷纣王。
公元前1046年,剪除了商朝大部分诸侯国的周武王率领大军从根据地出发,开始东征商纣。纣王听到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纣王出动的总兵力有70万人。但由于准备不足,加上民心背离,奴隶和战俘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纣王见大势已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带着他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自焚而死。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600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马陵之战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这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无可避免了。仗该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战胜貌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形误敌,诱其深入,尔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展了“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却要相差孙膑一大截。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他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阻,实在是打伏击战的绝好处所。于是孙膑就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庞涓的骑兵,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预先设伏区域。庞涓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大败溃乱。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四、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规模最大、对消灭秦王朝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项羽在战争中,“破釜沉舟”,让士兵只带三天的口粮,做殊死拼搏。结果九战九胜,大败秦军,打出了项羽的威风,从此铸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威名。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目睹秦楚之间的恶战后拜见项羽时,“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破釜沉舟”这一典故也随之流传千古。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首先举起反秦的旗帜,各地纷纷起兵响应。9月,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秦朝时会稽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郡守殷通,举行起义,很快聚集到8000多人。到第二年。项梁率领8000“子弟兵”,渡过长江、淮河向中原进军,以配合陈胜的起义军。沿途,英布、吕臣、刘邦等都率部前来会合,这支起义军发展到10余万人。不久,项梁在薛(今山东省薛城北)听到陈胜牺牲的消息,便召集各部反秦将领共商大计。居巢人范增向项梁建议说:“你家世代为楚将,若能复立楚王的后裔,可以得人心。”项梁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把楚怀王的孙子找来当楚王,仍称楚怀王。定都吁胎,建立了秦末第二个农民政权。项梁自称武信君,率领项羽、刘邦等,多次击败秦朝大将章邯的军队。可是,在胜利面前,项梁产生了轻敌情绪,放松了警惕。公元前208年9月,当项梁引兵进至定陶西北时,遭到章邯优势兵力的袭击。项梁战死,起义军失利。
五、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公元前266年,秦相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公元前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朝、韩国的战争。公元前260年,秦国又拉开了与赵国的长平之战。战争经过了上党郡赵国的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而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0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官渡之战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10万以上。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建安三年(198年)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刘表中立,孙策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七、收复北汉之战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平定南方之后,又兴兵讨伐北方的北汉。北汉急忙向辽国求援。辽景帝派宰相耶律沙和冀王塔尔火速增援。耶律沙和塔尔走后,辽景帝还不放心,又派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其部属前去救援。
耶律沙驰援北汉,行军至石岭关附近的白马岭,这时宋军已抢先占据白马岭的高地险隘。天刚下过几场暴雨,山洪暴发,原先并不深的山涧已淹至人的腰部,而且宽阔了不少。面对湍急的涧水和守卫在高地隘口的宋军,耶律沙准备安营扎寨,等待后续部队,塔尔则耻笑耶律沙胆小,执意要率先头部队渡涧。
而守卫在白马岭上的郭进见塔尔率辽军渡涧,便令宋军一齐摇旗呐喊,击鼓助威,但就是不出击。塔尔以为宋军是在虚张声势,放心大胆地向对岸缓慢前进。郭进等塔尔的先头部队渡过山涧大半之后,令旗一挥,命令守在隘口的士兵放箭。刹时,乱箭如蝗,辽兵纷纷中箭倒下,又被急流卷走。侥幸登上对岸的士卒还来不及立足稳定,宋军的骑兵又疾驰而至,将辽兵砍翻在涧边。
八、朱陈之战
元末农民起义时,陈友谅占据江州,他一直把朱元璋视为心腹大患,就率所有兵力顺流而下去攻打朱元璋,直逼应天府。面对大兵压境的局面,朱元璋决定诱敌深入,大打伏击战以歼灭陈军。他首先采用诈降计,召来属下康茂才,让他写一封诈降信给陈友谅。因为这康茂才原是元朝降将,他本是陈友谅的老友,朱元璋认为他是诈降的合适人选。康茂才欣然答应,依计修书一封,表示愿做内应。
陈友谅读了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便水陆并进。他亲率数百艘战船顺江而下,前哨到大胜港时,遭朱元璋手下将领阻击,无法登岸,又见新河航道狭窄,于是下令直奔江东桥,以便和康茂才里应外合。船到江东桥,陈友谅见是一座石桥,心中起疑。原来,朱元璋为了防备康茂才的假投降变成真投降,已于当天夜里把木桥改造成石桥了。陈友谅急命部下高喊“老康”,喊了多时,竟无人答应,方知中计,急令陈友仁率水军冲向龙湾。几百艘战船聚集于龙湾水面,陈友谅下令1万精兵登陆修筑工事,企图水陆并进,强攻应天城。这时,只见卢龙山顶上黄旗挥动,战鼓齐鸣,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从左右杀来,修筑工事的1万精兵顿时被冲得大乱。尽管陈友谅大声呼喝,仍然制止不住,败军逃到江边,蜂拥登船。陈友谅急令开船,哪料正当退潮之际,近百条战船全部搁浅,徐达与常遇春乘势上船追杀,陈友谅溃不成军,只好跳进小船逃跑了。朱元璋从此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争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和制胜权。
井陉口决战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领几万汉军推进到距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宿营。到了半夜,从韩信的中军大帐中传出准备出发的命令。
首先,韩信精选了2000轻骑,要求每人除携带武器之外,还要携带一面红旗,从山间小路绕到赵军的大本营后侧,隐蔽埋伏起来。韩信对这支精兵说:“明天我军将和赵军决战,赵军看到我军主力后退,必定会倾巢出动来追击我们。你们就抓住这个机会,乘他们军营空虚,冲进去拔掉他们的旗帜,全部换上带去的汉军红旗,然后再配合主力夹击赵军。”2000骑兵听令而去。
随后,汉军开入井陉口。韩信指挥1万先头部队率先开出井陉口,沿着绵蔓水列阵。这支先头部队不是主力,又没打大将的旗帜。陈余想:如果攻击这支部队,汉军主力或许会全部后退,反而失去全歼汉军的机会。所以陈余和部下除了讥笑韩信背水布阵是不懂兵法外,对这支先头部队根本不予理会。然而,他们不知道韩信正是猜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才做这样的部署的。汉军的先头部队顺利地背靠绵蔓水建立起了阵地。
天亮以后,在井陉口中憋足了劲的汉军终于得到走出并陉口的命令。几万人马一字排开,旗帜鲜明,队列整齐,气势不凡。严阵以待的赵军一见对手,立刻冲杀过来,漫山遍野一片杀声。激战多时,韩信、张耳假装战败,故意丢弃武器、旗帜,退向绵蔓水边的阵地,与先头部队会合。赵军看见汉军败退,果然倾巢出动,全部军队都急着出来活捉韩信、张耳。这时,汉军背后是水势汹涌的河水,前面是疯狂扑来的敌军,完全没有生路,只有奋力杀敌,拼死战斗,才能求得生存。所以,汉军以一当十,殊死相拼。赵军虽轮番进攻,也没能攻破汉军的阵地,反而被全部滞留在了绵蔓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