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思想之王:伏尔泰
4832000000001

第1章 封建叛逆(1)

一、出生

1694年11月22日,在巴黎新桥附近一个布置典雅的住宅里,一位身着紧身皮袄的中年男子在过道上焦急地踱来踱去。产妇一阵紧似一阵地呻吟,使他头脑发涨,心房紧缩。突然,婴儿"哇"的一声啼哭,他那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了,急忙向房间那边奔去,但房门依然反扣着。正当他无奈之际,产婆把门拉开一条缝,探出头来说道:"是个男孩,可弱得像只瘦猫,恐怕只能活一个小时。"

这个小生命姓阿鲁埃,取名弗朗索瓦,他已经是这对夫妇的第五个孩子,也是最后的一个孩子了。小阿鲁埃先天不足,体质非常纤弱。按照当时基督教的规矩,须由神甫或牧师往来世者的头部洒些水,让水从额上缓缓流下,以赦免"原罪"和"本罪"。这样的洗礼,赢危的小阿鲁埃是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的,只好免了这一"圣事"。

一来到人世间就没有循规蹈矩的阿鲁埃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蜚声整个欧洲的伏尔泰。

伏尔泰来到人世间,正值"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的第三十四个年头。

路易十四亲政时,由于他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王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称霸欧洲,使得法国空前强盛,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路易十四为了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兴办了许多大规模的手工工厂--"王家工厂",这些工厂享有巨额的政府津贴,拥有各种贵重设备,雇佣了很多工厂。煤矿开始采掘了,冶金工业在大力发展,一些部门的经济专业化也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内地关卡的取消,道路的修建,以及地中海和大西洋运河的凿通,使税率大大降低,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成长。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法国设立了享有特权的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北方公司、列万特公司等,还建立了一支可供商业和军事需用的大舰队。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大量金银流入国库。

路易十四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封建王权。他亲自主持国务会议,听取大臣们的报告,亲自签署一切国事公文。亲自向各郡派出具有财务、司法、警察、行政和军事权力的行政官员,任命各市主要官吏。对地方兵力实行集中管理,直接由各郡郡守和国王派遣的监督官统辖。

路易十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为了收复失地,争夺欧洲优势、海上霸权和殖民地,多次进行对外战争。先是利用三十年战争后的有利形势,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1672年又与荷兰进行了七年之久的战争。1679年至1683年间,路易十四责成法学家调查了在历次条约中法国被割去的城市和地区,并在"收复"的借口下,于1681年突然占领了斯特拉斯堡。法国的强盛,导致了由荷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典、萨瓦、意大利和德意志一些小邦的君主参加的奥格斯堡联盟。不久英国又加入了这个反法联盟,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此,反法联盟同法国进行了顽强而持久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天主教在法国本来就是植根极深的国教,在路易十四时代,也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和精神支柱。法国的僧侣和封建贵族一样过着极奢侈的生活,一些高级僧侣在政府中身居要职,与宫廷贵族紧密勾结、相互利用,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一方面,天主教会依据《圣经》和圣徒的"言行录"颁发无数教义、教规,并严密控制官方舆论工具,大肆传播,"天启"、"神迹"、以束缚人们的思想,支配社会的文化生活,为封建专制制度涂洒灵光圣水。天主教会还竭力推行蒙昧主义,愚弄、欺骗、麻醉人民。他们鼓吹"上帝创业"、"原罪"、"灵魂不死"等谬论要人们忍受现世的苦难以换取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服服帖帖地做封建专制制度的驯服工具。另一方面,国王、贵族也很少违背教会的旨意,因为他们懂得,要维持自己的政权,就必须依仗教会的力量,王朝政府把教义视为国家法令,违者要处极刑。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时候"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

路易十四执政时期,法国是空前强盛的。伏尔泰在他后来的著作中曾写道:"路易十四从整顿多年惨遭破坏、因而紊乱不堪的国家财政着手。国库恢复井井有条,军队纪律整饬一新。阔绰豪华以及端庄礼仪使宫廷更加美化。甚至娱乐消遣也生辉放彩。所有技艺都受到提倡鼓励,并为国王和法国光耀门楣。"然而,也正是在这种表面强盛之下,法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封建制度开始没落。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虽然很强盛,但是对于人民来说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当时的法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国家的主要收入靠农民经营土地。封建贵族牢牢控制着这一经济命脉,20万贵族占有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14万僧侣占有土地四分之一,而2000多万农民占有的土地还没有20万贵族占有的土地多。全部农民几乎都依附于封建贵族而受其奴役和剥削。连年不断的对外战争和社会上层的盘剥,迫使农民要把每年收入的一半以上交给国库、教会和地主,人民苦难深重,农民暴动和城市平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兴起。

早在1662年,奥尔良、布尔热、蒙彼利埃等城市就发生了平民起义。1664年,加斯科尼郡爆发了奥迪若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农民同政府正规军作战,坚持数月,汇成大规模的农民战争。1674年至1675年间,在第戎、布列塔尼等地区也先后发生农民起义,起义队伍攻打城堡,袭击税吏,要求取消封建贡赋和捐税。直到七十年代末,在路易十四的军事镇压下,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暂时趋于低潮。

尽管如此,路易十四并没有能阻止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相反,他对百姓的镇压、榨取和一系列强化封建专制的措施,却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无意地对封建制度的灭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所采用的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专制王朝推行的保护关税以及阻止外商的侵入,大大强化了国内工商业;商船队的建立,为工业品开辟了广泛的国外市场;封建领主大肆强占土地,又迫使农民不得不到城市做工,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工商业的初步发展,使当时的法国更明显地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贵族;第二等级是僧侣;包括资产阶级、农民、城市平民和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属于第三等级。

伏尔泰的家庭不是名门显贵,而属于第三等级的市民阶层。伏尔泰的父亲当过皇家顾问,做过巴黎夏德莱区的法律公证人,后来担任审议院的司务。伏尔泰的母亲玛甘莉德·杜马尔,娘家颇为景气,与名声显赫的贵族素有来往。这对夫妇共生有四男一女,长子和三子早年夭折,次子后继承父业,女儿嫁给了一个伯爵,成了享有盛名的贵夫人。上了年纪的父母,并没有把这最末一个男孩的出世作为乐事。因为伏尔泰自幼就不是一个恭顺的孩子,常常惹是生非。这使刻板的父母十分讨厌。

但来访的客人却都很喜欢他,因为他自幼活泼伶俐,爱动脑筋,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聆听别人的交谈,常常问一些大人都难以回答的事情。他那大胆、早熟的顽皮性格,使人们都管他叫机灵鬼。伏尔泰体质虽弱,但颇具天资,他的精力旺盛,智慧过人。刚满三岁时就能在教父德·夏托纳夫的指导下,背诵拉封丹用讽刺笔调描写当时社会的寓言诗,并开始练习作诗。伏尔泰在幼小时期就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被诗人戏剧性的生活所吸引。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诗与鞭笞时弊似乎是同一个东西。

二、放荡不羁的中学生

伏尔泰十岁时,进入大路易中学接受最初的教育,这所学校是耶稣会为贵族子弟开办的,是当时巴黎的名牌中学之一。学校里经常举办拉丁语或法语的戏剧表演,这使得伏尔泰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文艺复兴时代进步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在心目中种下了爱好戏剧艺术的幼苗。但是,这所学校恪守着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在这里就读的那些大臣、贵族的纨绔子弟们,带着仆人住在单独的舒适的房间里,而资产阶级的孩子们只能是挤在公共寝室里。这种依财富、门第区分贵贱的习俗,渗透到课堂教学以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年少的伏尔泰对此忿忿不平,在他那天真纯洁的意识里,埋下了抗议社会不公平的种子。

当时,大路易中学采用规范化的传统教育方式。伏尔泰在这里读拉丁文,背诵修辞学,崇尚古代的史诗和悲剧。他曾严厉地谴责过这所学校教给他的知识实在太少--"我甚至不知道我出生的这个国家;我不懂得任何根本法和我的祖国的任何需要;我不知道数学中的任何东西,对于正确的哲学是什么也不懂。我只知道拉丁文和愚蠢。"他常常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跟老师捣乱。学校里,总是要等到教堂的圣水缸里结了冰,才肯给学生们生炉子。伏尔泰常常把院子里的冰块悄悄拣来,扔进圣水缸里,以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