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16

第16章 西汉(4)

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国抵抗匈奴,就下了一道诏书,征集去西域的勇士。郎中张骞自告奋勇,愿意去月氏国出使,有个匈奴人堂邑父也愿做他的助手。后来又有一百多名勇士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封张骞为汉朝使节,堂邑父为翻译,让他二人带领一百壮士到西域去。

要想到西域去,河西走廊是必经之地,可是当时匈奴人已经控制了河西走廊。所以张骞等人刚走出陇西,就遇上匈奴军队,被他们活擒。匈奴的军臣单于把张骞扣留起来,还将一个匈奴女子许配他为妻,想瓦解他的意志。

张骞在匈奴待了十年,学会了匈奴语言,适应了匈奴习俗,并和匈奴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但家庭生活不能使张骞忘记国家使命。一天,监视他的人松懈了,张骞与堂邑父几个人趁机离开匈奴,往西逃去。

他们走了一段路,进入一片大沙漠。在沙漠里既没有食物又缺少水源,张骞等人又渴又饿。他们走了十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个有水、有草的绿洲。张骞看到绿洲中有飞鸟和野兽,就告诉堂邑父。堂邑父的箭法很高,猎取了很多鸟兽,由于没有火,大家就生吃鸟兽之肉,总算填饱了肚子。

他们出了沙漠,翻过葱岭,终于来到西域的大宛国(位于中亚细亚)。这里风景优美,人们的鼻梁很高,眼睛是蓝色的,男人都留着大胡子。

大宛国王听说了张骞一路上的经历,非常尊敬他,不但赠送他良马,还派向导带他去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让他由康居去大月氏。

张骞从康居到达大月氏,才见到了那里的女王。原来,大月氏与匈奴曾经打了几仗,军臣单于非常残暴,把大月氏王杀了,将他的头骨制成酒杯。大月氏人向西迁徙,来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又立了新王。

张骞对大月氏女王说:“我国不甘心受匈奴的欺负,而贵国与匈奴又有深仇巨恨,我们两国为何不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匈奴?”大月氏国王说:“我是个女流之辈,遇到国事总要和群臣商议。你说的事情太重大,让我们君臣商量好了再给你答复。”

张骞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大月氏君臣仍然没有给他答复。原来,大月氏人已经适应了大夏的环境,不想重返家园了。而他们与匈奴的仇恨,也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张骞见他们没有报仇之心,就琢磨回汉朝的路。有人告诉他,绕道青海,从羌人居住区经过,也能回到汉朝。

张骞等人很兴奋,就辞别大月氏女王,踏上回汉朝的路。可是他们没想到,匈奴已经占领了羌人地区,结果他们又一次被匈奴活擒。公元前126年,军臣单于逝世,匈奴出现了内乱,张骞带着堂邑父以及自己的妻女逃走,回转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历时12年,去时的一百多人,回来时只有张骞和堂邑父两人。很快,汉武帝接到张骞的一道奏章,奏章中讲述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汉武帝非常高兴,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后来,汉朝军队在与匈奴作战时夺取了大片土地,已经能够畅通无阻地去西域了。张骞也因对匈奴作战有功,被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带领300人,到西域的乌孙国(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出使。张骞到了乌孙,与乌孙王谈得很好。他还派副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夏等国。从此,西域各国与匈奴断绝了往来,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人们把张骞开辟的、从汉朝到西域的路线称作“丝绸之路”。通过这条路线,西域人得到了汉朝的丝绸,汉朝人也得到了西域的胡萝卜、西瓜、汗血马,汉武帝还把江都公主嫁给乌孙王。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他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祖先是秦朝大将李信,曾经打败燕国、楚国。李广从小弓马娴熟,是个做将军的材料。

汉文帝时,匈奴侵入萧关(今甘肃东南),李广为保家卫国,应召入伍。他与匈奴作战时非常勇猛,立下许多战功。汉文帝很欣赏他,封他为中郎将,又加常侍之衔。文帝曾对他说:“你是个了不起的将才,可惜生不逢时。你若生活在高祖皇帝之时,一定会得到万户侯之赏!”

汉景帝时,李广担任骑郎将之职。七国之乱时,李广被任命为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攻打吴楚军队。在昌邑之战,他斩杀叛军大将,拔掉敌军帅旗,威震三军。可是,由于他私自接受梁王的将军印,汉景帝竟然有功不赏,让他去上谷(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当太守。

大臣公孙昆邪向景帝哭诉说:“李广的作战能力非常突出,现在把他派到如此危险的地方,如果牺牲,岂不是三军的损失!不如把他调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发生大型战争时再重用他。”于是,汉景帝将李广调到上郡去当太守,可是那里还是很危险。

汉武帝即位后,将李广调到京城,去做将军。公元前129年,匈奴军队对上谷发动侵袭,杀戮很多百姓。汉武帝传下命令,让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自率领骑兵一万攻击匈奴。

李广带领本部人马从雁门出击,没想到所遇匈奴军队竟有数万之多。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李广吃了败仗,本人也被匈奴人擒获。匈奴的军臣单于非常佩服李广,因此匈奴将领带着李广回转王庭,想向单于邀功。

敌人生怕李广逃走,将他放在用绳子结成的网兜里,用两匹马吊着。李广安静地躺在网兜里,故意装出一副无力挣扎的样子。走了一段路,他发现身旁一个匈奴士兵骑着一匹好马。李广使出全力,一下子跳上马,夺了弓箭,将那个匈奴士兵打翻在地。

李广催动快马,往汉朝的方向奔逃。匈奴人不肯饶过他,在后面紧追不舍,李广张弓搭箭,射死了好几个匈奴人,终于逃回长安。李广全军覆没,兵败还朝,按汉朝军法理应斩首。李广无奈,只得花钱赎罪,被废为庶人。

公元前128年,匈奴人又侵犯辽西郡,屠杀百姓无数。汉武帝觉得李广尚可一用,就拜他为右北平(今河北喜峰口一带)的太守。李广镇守右北平以后,对敌作战非常敏捷,再加上他箭法出色,百发百中,因此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匈奴人非常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不敢轻易进犯右北平。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当时李广正在京城为将,主动请求去战场杀敌。汉武帝封他为前将军,让他跟随卫青作战。卫青得知冒顿单于所在的确切位置,自己率一支军队攻击,让李广率一支军队从东路袭击敌人。

由于东路地理复杂,李广的军队迷了路,没有与敌军交战。卫青取胜后,派长史询问李广。李广说:“我与匈奴打了七十多场仗了,这次大将军不用我为先锋,非要我带兵从东路进兵,结果迷了路。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想去接受官吏们的责问。”说完,他拔刀自尽。

人们得知李广的死讯,都觉得汉朝天子亏待了李广。李广与堂弟李蔡同时入伍参军,李广人格高贵,李蔡境界不高。可是,李广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却一直没有封侯。而李蔡带兵打仗不如李广,却能拍马屁,看上级脸色行事,所以官运亨通,在公元前121年还当上了代丞相。

纵观李广、李蔡两人的遭遇,无怪乎世人要视李广为悲剧人物,替这位“飞将军”鸣不平了。

■卫青与霍去病

汉武帝手下众将,以大将军卫青的功劳最大。卫青本是平阳公主的骑奴,只因姐姐卫子夫是皇帝的妃子,才入朝为官,担任太中大夫。

公元前129年,匈奴军队侵犯汉朝,汉武帝决定迎头痛击,就封卫青为车骑将军,命卫与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人,各领一万军队抵挡敌军。李广、公孙敖都被敌军杀得大败,被贬为庶人;公孙贺走了很远的路,没有与匈奴人相遇,既无功也无过;只有卫青从上谷出击,杀掉七百敌军,一直追到龙城(今内蒙古多伦)。

上谷一战,是汉朝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洗了汉高祖白登之辱。汉武帝大喜,封卫子夫为皇后,加封卫青为关内侯。

公元前124年,河西战役爆发。卫青指挥十多万军队,趁着黑夜将匈奴右贤王团团围住,然后发动攻击。这时的右贤王毫无防备,正搂着美妾饮酒作乐,见到汉朝军队突然来到,急忙突围逃走。卫青俘获小王10余人,男女15000余人,牲畜数10万头。

汉武帝得知这个战果非常高兴。卫青还没还朝,就有皇帝的使者到来,封卫青为大将军,节制中央各将。卫青回转长安后,汉武帝又把平阳公主许配给卫青。眼看昔日的主人成为今日的贤妇,卫青喜出望外。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封卫青的外甥、冠军侯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命他率领一万铁骑夺取河西走廊。霍去病从陇西出发,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与一支匈奴军队相遇。经过激战,匈奴军队惨败,向北逃窜。霍去病在后面追击了六天,将士们杀掉了匈奴的折兰王、卢侯王,生擒休屠王,还缴获了匈奴人祭天时所用的金人。

这场仗,斩杀匈奴士兵八千多人。

同年夏天,霍去病率军过小月氏(今酒泉)、张掖,进击祁连山,擒获了5个王、59位王子,以及单于之母,斩杀三万多人。

这两场仗,是汉朝空前的大胜利,而当时的霍去病只有二十岁。匈奴人从此惧怕霍去病,他们悲哀地作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一次,汉武帝为霍去病造了一座府第,霍去病却婉言谢绝,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意思是,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怎么能顾及自己的家庭呢?)汉武帝非常赞赏他这种“先国后家”的崇高品质,从此对他更信任了。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带5万军队,分两路进攻匈奴。卫青的任务是进攻匈奴主力,霍去病的任务是消灭左贤王。这就是汉朝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漠北之战”。

卫青从定襄郡出发,兵分两路,主力部队由自己统领,东路军则由飞将军李广统领。卫青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单于的大军相遇。他用战车将部队围起来,只派五千精兵与匈奴交战。这时,忽然刮起了漫天飞沙。卫青将主力部队分成两翼,从两侧攻击敌军。

单于见势不妙,带几百人马突围而走。卫青带兵追击,却没有追上单于,只烧毁了单于的粮草。这场大仗,由于飞将军李广迷失路径,没有加入战斗,所以使战斗受到很大影响。

霍去病带领人马从代郡出发,走了两千多里路,终于来到兴城(今内蒙古多伦附近)与左贤王展开一场激战。左贤王被打得大败,仅率数人逃走,损失了7万军队。霍去病追到狼居胥山,登山向中原拜祭,还在山上立了一座胜利碑。这叫做“封狼居胥”。

卫青与霍去病奏凯还朝。汉武帝对卫青不加封赏,却封霍去病为大司马,赐食邑五千八百户。经过“漠北之战”,沙漠之南再也没有匈奴人了。

■苏武牧羊

漠北之战后,汉朝与匈奴暂时相安无事。直到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以为从此可以消除两国的隔阂。可是,苏武到了匈奴,且鞮(音dī)侯单于却对他非常傲慢。

那时候,有个匈奴人卫律在汉朝为官,接受皇帝的诏书,出使匈奴。他见匈奴国力强盛,就投降匈奴,被封为丁零王。他手下有个官员虞常,很想立功回国,就与苏武手下的副中郎将张胜商议,准备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回去。

可是虞常做事不够严谨,走漏了风声。匈奴人将虞常抓了起来,交给卫律审问。在卫律的严刑拷问下,虞常只得将谋划的经过和盘托出。卫律听说汉朝使臣也被牵扯在内,就传讯苏武等人。

苏武等人去见卫律。卫律说道:“你们本是使臣,竟敢暗算王母。我家单于可怜你们,如果你们投降,可免于一死!”苏武坚决不降,拔出剑来自刎,倒在血泊之中。卫律非常吃惊,连忙叫人把苏武救活。

单于将张胜等人抓入监狱,却非常欣赏苏武,派专人照顾他。单于使者召见苏武等人,当着他们的面杀掉虞常。张胜心惊胆战,跪倒投降。苏武却神态自若,毫无惧色。卫律用剑指着苏武,说道:“你若投降,单于绝不会亏待你。”苏武依然不降,破口大骂。

单于听了使者的汇报,勃然大怒,将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里,断绝饮食。可是苏武宁愿饿死也不投降。单于为了迫使苏武归顺,就将他送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让苏武以牧羊为生。单于对他说:“等到公羊身怀六甲,生了小羊,我就放你回国。”

那时的北海非常寒冷,苏武只得捕野鼠、挖草根为食。他所带的节仗,虽然节旄已经磨光,但他思念故国,坚决不肯丢弃。

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领军队攻打匈奴。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武艺高强,善于带兵。他带领五千人与三万敌军相遇,众寡不敌。虽然李陵顽强作战,但终因兵尽粮绝,只得投降敌人。匈奴单于喜爱李陵英勇,封他为右校王,让他劝苏武投降。

李陵和苏武本来交情深厚,他带着酒菜来到北海,两人一边吃一边谈话。李陵说:“现在你的母亲已经病逝,夫人已经改嫁,两个弟弟因受连累而自杀。你虽然对国家忠心耿耿,但国内可没人知道。人生苦短,有如朝露,你何必自讨苦吃?”

苏武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才能,天子却封我为侯。如今有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岂能背主降贼?臣子事奉君王,与儿子侍奉父母相同。子为父死,理所当然,何憾之有!”

过了几日,李陵又来劝苏武投降。苏武说道:“苏某不能约束属下,早就是该死之身。如果你再要胡言,我就死在你的面前。”李陵十分羞愧,仰天长叹道:“苏武真乃顶天立地的义士,我与卫律背主而降,真有大罪呀!”他给苏武留下几十只羊,回自己的领地去了。

后来,汉武帝死了,其子汉昭帝即位,匈奴渐渐衰弱。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臣到匈奴去。匈奴单于应付汉朝,说苏武已经死了。苏武手下的假吏常惠还在,他私下约见汉朝使臣,把苏武仍然健在的情况告诉了他。

汉使见了单于,对他说道:“匈奴既然不想与中原为敌,就不该对我胡言乱语。我家皇上在御花园射落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海尚在北海,您怎么说他已经死了呢?”

单于无奈,只得放苏武归国。苏武在北海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苦岁月,终于回到中原。他见到汉昭帝时非常激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官员带他到武帝的陵墓茂陵,苏武大声痛哭,众人见了,无不落泪。昭帝因苏武不辱使命,封他为典属国,让他管理国内少数民族的事务。

■司马迁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