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4826500000080

第80章 文章写作类(1)

构思篇

§§§第一节 主题与立意

【王禹偁托物言志】宋代王禹偁济州人,幼年异常聪明,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文。毕士安在济州当官时,听说王禹偁是一位天才,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当场写一首《磨诗》,以试试他的诗才。王禹倡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一首寓意深刻的《磨》诗写出来了:“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意即一个人只要心里正直,就不要怕一时的失落;只要有人稍加推荐,便能青云直上。诗写的是推磨,表现的是志向,运用的是托物寓意手法。毕士安看后,极为赞赏,感到王禹偁确是一位天才,便留他跟自家子弟在一起读书学习。■/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王元之,济州人,年七八岁已能文。毕文简公为郡从事,始知之。闻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诗。元之不思以对:“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文简大奇之,留于子弟中讲学。

【苏轼讲授作文之道】宋文学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住在儋州。有一个读书人葛延之从江阴起程,背着雨具,不远万里,慕名渡琼州海峡,来儋州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形象化的比喻向葛延之传授作文之道,他说:“儋州虽聚集着数百户人家,市场上生活必需品非常充足,应有尽有。但这些生活必需品不能随意去取,必须有一物品去交换,然后才能将这些必需品取回归自己。这一种能去换取一切物品的物品就是‘钱’。写文章也是如此。天下之事散载于经、史、子、集各书籍中,不可能随意取来运用,也需要一种物品去摄取它们,然后才能把这些材料为自己写文章所用。这一种物品就是‘意’。没有钱,就不可能买到市场上的物品:没有‘意’,就不可能阐明一切事理,这就是作文之道啊!葛延之听了这一席话,得益非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苏轼的教诲,并将它写在自己的束带上,牢记在心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东坡在儋耳时,余三从兄讳延之,自江阴担簦万里,绝海往见,留一月。坡尝诲以作文之法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吾兄拜其言而书诸绅。

【《拾得破钱》诗的喻意】宋代毗陵地方有一位李秀才的女儿,幼时聪明过人,16岁时就善作诗文,屡有佳句,传诵于世。有一次,有人在路上拣到了一个沾满尘埃的破铜钱,上面能模模糊糊地看出“开元”两个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无疑是唐代的铜钱了。拣到那个破铜钱的人请李秀才的女儿就那个破铜钱,写一首诗,以此来试探这位小姑娘的才能。小姑娘接过那个破铜钱,正面反面都仔细观察了。沉思良久,她忽然笑了,然后兴致勃勃地写下了《拾得破钱》诗:“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见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众人看了此诗,开始觉得诗味不浓,缺乏感染力;再三品味后,才发现此诗写得别具特色:能通过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揭露了金钱万能的罪恶本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做医生就要学习白求恩”】1972年12月19《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的主题是由通讯的第二个小标题点出的:“做医生就要学习白求恩!”这是李月华爱说的话。她还谦逊地说:“比起白求恩,我还差得远哩!”李月华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愧为一位白求恩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值得大家永远地怀念和学习。这就是贯穿全文的主题。可是,这个主题并不是一下子就明确的。它是通过30多人的调查,花了60天的时间,开了调查会50次,访问了300多人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下来的。开始两稿,采写组确定通讯的中心思想是表现李月华的路线觉悟。稿子写好后,大家都不满意,总觉得缺少一根把众多生动事例串联起来的主线;后经反复讨论,发现李月华的感人事迹大量地表现为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三稿起,根据李月华的全部材料的特点,开始明确到“做医生就要学习白求恩。应是通讯的主题。以后的5次重大修改都是根据这个主题进行的。■/摘自施培毅《文章不妨千次磨》

§§§第二节 主题与境界

【晏殊改诗】宋代孙侔事母尽孝;母卒,自誓终身不仕,屡荐不就。他写过一首《栽竹诗》,其中两句“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墙外俗人看。透露了作者出世的清高思想。身为宰相的词人晏殊肩负治理国家的重任,认为有志者应为国家出力,教化众人,所以对孙侔的这两句诗有不同看法,将它改为。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众人看”。表达了作为宰相的晏殊的宽宏度量,立意就高多了。■/宋·阮阅《诗话总龟》:孙少述《栽竹诗》:“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墙外俗人看。”晏临淄曰:“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众人看。”处士之志,宰相之志,各言其志。

【“假金”与“真金”】唐代文人章孝标登第后,得意洋洋地写了一首诗给诗人李绅,“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李绅看了此诗,觉察出章孝标满脑子的虚荣浅薄思想,于是立即回寄了一首诗:“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及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看了此诗,领会了李绅诗中表现的鄙薄虚荣、求真务实的思想感情,旨在批评自己,深感内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章孝标及第后,寄淮南李相曰:“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绅亟以一绝箴之曰:“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杜甫雁塔赋诗】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天,诗人杜甫、岑参、高适、储光羲、薛据同游长安城南慈恩寺,并且登上寺的大雁塔眺望长安的秋景。5位诗人目睹眼前美景,诗兴大发,每人赋诗一首。岑参写了《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笔雄浑豪放,但想要弃官学道,表现了归隐思想。储光羲写了《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表现了久居高位是危险的思想。高适写了《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表现了不为世用正可以遨游的消极情绪。这些诗都描述了诗人登塔所见的景色,立意不过是表现一般士大夫寻常的思想感情,无鲜明的特色。杜甫读了这3位诗人的诗;立即写了《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此诗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杜甫此诗不仅描写了大雁塔的自然景色,而且宛转地批判了唐玄宗不理朝政的荒唐生活,预感到社会的动荡不安,随时可能爆发危机,具有预见性,不愧为杰出的诗篇。■/明·胡应麟《诗薮》:高适、岑参、杜甫同赋《慈恩寺》三古诗……皆才格相当,足可凌跨百代。就中更杰出者,《慈恩》当推杜作。

【胡耀邦巧改对联】明代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北京有些人对当时在“左”的流毒尚未彻底肃清的情况下,心有余悸,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消极情绪,曾模仿顾宪成的对联写了:“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险事难事不问事,平安无事。”胡耀邦同志得知后,认为这幅对联情绪太消沉,为了鼓励大家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大业,鼓起勇气披荆斩棘地前进,把它改为“风声雷声悲叹声,枉此一生;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摘自李佐贤、荆道任《中国历代对联故事选》

【郭沫若救少女】1962年10月的一天,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及女秘书—行,游览蓬莱仙岛——普陀山。在梵音洞外的岩崖上,郭沫若拾到一本袖珍笔记本,主人是年约十七八岁的姑娘。袖珍本上写着一幅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无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并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郭老看了“来生魂魄系普陀。一句,说:“这是一首绝命诗!快去找她!”女秘书终于找到了袖珍本的主人——一位眉目清秀的姑娘。郭老微笑地对她说:“你能

写旧体诗,说明你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内容太消极了,下联和横批要改一下。”他边说边修改:“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小姑娘看后,觉得修改的对联主题深刻,有较强的思想性和鼓舞力量,含着热泪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在心中萌发了生的欲望,表示一定要振作起来,奋发向上。■/摘自李青葆《郭沫若书联救少女》,马春阳《巧联趣话》

§§§第三节 主题与深化

【角度新,立意新】1982年2月2日,记者艾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述评《水,让我重新认识你》,述评了北京的缺水问题。作者写这篇报道时,为解决缺水问题,中央开了会,北京开了会,发了许多新闻;如再写缺水问题,已是“剩菜”了,很难下笔。但作者非常想写缺水问题,觉得只有从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始。作者从北京等15个省市的用水会议上搜集了众多材料,又参考了报纸;杂志、自己积累的一些材料,边整理边琢磨,头脑里首先想到:过去人们认为水是无限的,这个看法不对。地球上咸水、淡水的数量是有限的,北京平均每年降雨只有46亿立方米。人们把水的无限循环当成了无限的数量。作者还想到水的低廉价格掩盖了水的不可替代作用。作者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就确定了这个新的写作角度,提醒大家如不正视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就会出现水的危机,导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这篇述评角度新,立意新,发表后受到新闻界的好评。■/摘自艾丰《几种常用的采访方法》,商恺等《采访与记者修养》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歌剧《白毛女》来源于1940年晋察冀边区河北西北部某地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这个故事流传到到了陕甘宁边区的延安。1945年贺敬之等作家创作这歌剧时,对这个故事加以加工、补充。当时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塔“荒诞离奇”,不值一写;有人认为它可作为“破除迷信”的题材来处理;有人认为应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这两个任务结合起来处理这个故事素材。最后,经过反复讨论、研究,贺敬之等作家深入发掘了这个故事的本质特点,确立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个主题,将主题提到了新旧社会本质不同的高度,写出了具有高度思想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歌剧《白毛女》。■/摘自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白毛女》

【《神曲》主题的改变】但丁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抒情诗集《新生》,是献给他过去所爱过的姑娘贝亚德的,她已不幸早死。他在《新生》的结尾中说:“若是万物之主肯赐我多活几年,我愿意用从来对于女性不曾用过的话去说她。”当时他还是20多岁的青年,正在积极参加建立佛罗伦斯的独立自主的新政权的政治活动。后来,他当选为新政权的行政长官之一。不久,又由于党派之争而被放逐,别妻离子,流落他乡,过了20年极为艰辛的流浪生活。这使他加深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因而在这部他当选行政长官时动笔,直到他去世前不久才完成的巨著《神曲》里,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内容,已与最初的创作动机大异其趣,不再是一部爱情诗,关于贝亚德“说”得不多,也不重要,它已成为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的政治诗。■/参摘王忠祥等《外国文学教程》上册

【《战争与和平》的三次变动】托尔斯泰为《战争与和平》作序的一份草稿中写道,1856年,他原想写一部中篇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这年带着家眷回国的十二月党人。后来,他说,我不由自主地从1856年转到了1825年,即主人公处于“迷途与不幸的时代”。那时,他已经是一个成年的有家室的人了。为了了解他,我需要转到他的青年时代,而他的青年时代正值俄国的光荣时代,即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战争年代。于是,我第二次抛弃了我已经开始写了的,再从1812年写起。……如果只描写我们与拿破仑法国战争中所获得的胜利,而不先写我们的失败和我们的屈辱,那使我问心有愧。于是,我又进一步上溯到1805年,让我的许许多多男女人物经历了1805、1807、1812、1825和1856年的历史事件。■/摘自〔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序和跋》

【《复活》三次“从头开始”】在《复活》的历时10年的创作过程里,托尔斯泰曾3易其稿。1887年,检察官柯尼在雅斯纳雅·波良纳作客,把自己由于职务关系而知道的一个名叫罗查利·奥尼的故事讲绐托尔斯泰听。托尔斯泰劝科尼自己把这个故事“按照年代次序”、“照它的原样”写下来,即从青年贵族这个人和他到达姑母家写起。然后写他昙花一现的“罗曼史”以及它给这女人造成的可悲的后果,再写他的归来和他的悔恨。1890年2月他的一篇未完成的草稿就是按照这“年代次序”写的。这是第一稿。当时他因“写不好”、“根本写不出来”而搁笔。1890年6月,他认为“应该从开庭审讯写起……应该立刻把法庭的全部荒谬表现出来”。这是第二稿的结构。1894年6月,他把“小说的艺术基础”重新检查后,认为“必须全部重头来过”,要“写得更真实点”。1895午,他重新动笔时说:“倘若要写,得从头开始。”1895年11月,他找到了提炼题材的“关键”,在日记中写道:“我懂得了应该从农民的生活写起,他们是主体,他们是积极的人物,而我现在所写的,他们却是影子,是消极的人物……应该从他们的生活写起。”重心从聂赫留朵夫身上移到卡秋莎·玛丝洛娃身上来了,一开始就是她已成为公子哥儿堕落的牺牲品,并无辜地被关在监狱里了。这是第三稿的结构。第一稿是顺序,第二稿是突出主题的倒叙,第三稿是突出主人公的倒叙。■/事见〔苏〕贝奇科夫《托尔斯泰评传》

§§§第四节 构思与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