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4826500000038

第38章 积累互学

【司马迁游历全国积累资料】司马迁勤奋好学,幼承父志,立志著史。为了完成父亲要写出一部史书的遗愿,年方20岁的司马迁开始了游历全国进行实地考察和搜集散失的珍贵资料的伟大壮举。他离开汉都长安,出武关(今陕西商县)、经南阳、至江陵、渡长江,到达汨罗江畔,凭吊以身殉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离开汨罗江,来到传说中舜的葬地九嶷山,实地考察舜的事迹;继而从湘南到湘西,经沅江顺长江东下,登庐山,后又沿江东下,渡浙江(今钱塘江),登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探寻著名的“禹穴”;接着便由越至吴,登姑苏、望五湖、参观春申君黄歇的故城和宫室;又渡江北上,走访淮阴父老,了解韩信等人的传闻;后又过淮水,来到春秋战国时鲁国的都城曲阜。他在此停留时间较长,搜集有关孔子的遗闻轶事、体会儒家学说、感受儒家教化的遗风。为要了解更多史料,他告别鲁国都城,来到齐国都城临淄,印证了孟尝君“好客自喜”的轶闻;别临淄后,司马迁向西至秦汉之际一些风云人物的故里访问,实地考察了楚汉相争的战场。……■/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列传》: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嶧,阸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

【名医互相切磋】刘完素是我国金朝著名的医学家。有一天,他得了伤寒病,自己开了药方,但吃了好几剂不见好转。这时,另一位名医张元素来看望他,并要给他开方治疗。在医学上,两位名医的见解常常不一致,对张元素的提议,刘完素有些顾虑,想到自己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医生,但自己的病却治不好,还有赖于他人的治疗,岂不有损自己的名望;但又想到自己平日一直反对互相排斥,提倡互相学习,怎么事到临头反而糊涂可呢!于是就诚恳地请张元素诊断,并拿出自己开的药方请求指教,两人一起分析病情,张元素指出了刘为自己诊断中的偏差,另开了药方。刘完素吃了张开的药,迅速好转,不久就痊愈了。这以后,刘完素为张元素广为宣传。当时,刘的名望要比张高很多,但他不掩饰缺点,服从真理,在同行中互相学习切磋的精神,实是难能可贵的。■/元·脱脱等《金史·张元素传》:……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侯,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曰:“何见待之卑如此哉。”即为诊脉,谓之曰脉病云云,曰:“然。”“初服某药,用某味呼?”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阳,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

【皮日休“绕行者二万里”】唐文学家皮日休早年隐居鹿门山读书,后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和长安,“绕行者二万里”。在漫游中,他一方面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观察到了国弊民困的景状,对他进步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每到一处,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借书苦读,对学识的增长、诗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途中,他自编《皮子文薮》,书中表现出他当时已形成了“为富皆不仁”的社会观;对最高统治者,他说:“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他公开认为如果皇帝“不为尧舜之行者”,老百姓可以把他掐死以至灭族,也不算过分。所以当黄巢揭杆而起时,他也自然而然地参加了起义部队。■/摘自詹文元等《勤学成才故事160个》

【不求学位求广博】1936年,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剑桥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哈代因去美国讲学,临走前留条说:“华来请转告他,他可以在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接待人员把哈代的意见如实转告给华罗庚,华罗庚听后冷静地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访问者类似于旁听生,华罗庚所以这样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想,要是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势必只能选修一至两门学科,名为“博”而实为窄;如果丢掉博士学位,就可以同时攻七八门学科,在这号称世界数学中心的剑桥,能求得更为广博的知识。事实真是这样,在剑桥短短的两年里,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有些完全达到了博士论文的水平,如关于塔内问题的“华氏定理”,使得哈代修改了自己即将出版的著作;又为彻底解决了19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计问题而轰动剑桥,被誉为“剑桥的光荣”。……■/摘自周鼎安《名人治学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