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4825000000046

第46章 《大众画报》

[创刊时间]1933年11月。

[创刊地点]上海。

[创刊背景]

《大众》画报,月刊,梁得所个人创办,因刊物低级趣味,只办了一年多便自动停刊。

时值上海沦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英、美、法等其他国家租界,上海也即沦为孤岛。

[作者梁得所小传]

梁得所(1904—?),上海市人,22岁主编《良友》。《良友》是伍联德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月刊。最初请著名编辑周瘦鹃为主编,但脱离不了“鸳鸯蝴蝶派”的老套路。12期后,伍辞了周,另请尚无名气的青年梁得所主编。梁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内容注重新闻艺术及小品文字,也介绍科学、体育、民族、民俗等,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格调较为清新健康,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很快上升至40000份。梁做了8年主编后,自己另起炉灶,于1933年11月创办了《大众》画报,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梁所得后来又与伍联德联手办《良友》。1938年定居香港。

[创刊词原文]

发刊献词

世间一切动物,凡是有一张嘴的,总要饮要食,除此以外,更要说话。鸟啁啁而言,鸡喔喔而言,马萧萧而言,蛙咯咯而言,至于我们人类,就应该侃侃而言。只要有一日活着,我们便一日饮食,也一日要说话。不论何时何地,我们总不能长期沉默,一语不发;我们每日对于任何样的天气,也不免要赞叹一声,或者埋怨一声。

画家以丹青言,音乐家以弦管言,聋哑者以手势言,然而最普遍的,莫如以文字言。一切书信,简牍,报章,杂志,都是以文字来和当代人说话的工具。

说话有时候,有地方,然而也有不限于一定时候或一定地方的,这便是一种适合于永久人性的说话,以及一种有益于日常生活的说话。

我们今日为什么不谈政治?因为政治是一种专门学问,自有专家来谈,以我们的浅陋,实觉无从谈起。我们也不谈风月,因为遍地烽烟,万方多难,以我们的鲁钝,亦觉不忍再谈。

我们愿意在政治和风月以外,谈一点适合于永久人性的东西,谈一点有益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我们的谈话对象,既是大众,便以大众命名。我们有时站在十字街头说话,有时亦不免在象牙塔中清谈;我们愿十字街头的读者,勿责我们不合时宜,亦愿象牙塔中的读者,勿骂我们低级趣味。

[焦点评析]

《大众画报》认为他们发刊的目的就像画家以丹青言,音乐家以弦管言,聋哑者以手势言。然而最普遍的莫如以文字言。

《大众画报》申明“不谈政治”,因为那是“专家的学问”;他也不想谈“风月”,因为遍地烽烟、“万方多难”,“不忍再谈”。他要谈的是知合永久人性的东西,有益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然而,许多哲学名家认为:人是政治动物。你生活着,就注意遵循政治的动向,关注着政治的风云。由于作者的办刊宗旨倾向“象牙塔中清谈”,尽管他希望各界人士:“勿责我们不合时宜”,甚至企求读者勿骂我们低级趣味”,但都无济于事。因此刊物只办了一年多便被淘汰了。

而《大众画刊》尽管名符其实,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精神高雅的格调,总是人性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