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领导对于谏言一般都不立即做出结论。这些领导一般处于中间管理阶层,因为后面有“后台”,便常常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人确实也有他们自己的难处,尤其是那些做事谨小慎微,怕负责任的领导更是如此。经常会以“我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来对付你的谏言,这时候,合适的办法是暂不争辩,稍候一段时间再说。因为每一位领导,都比职员们更希望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好的建议,他们必定给予适当的注意。
疯狂提示:
讲谏往往属于聪明者的游戏如果没有把握,似乎还是少说为妙。当然如果势在必行不得不为,那就不妨固人施谏。
13.对待批评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的领导批评下级,能以理服人;反过来,部下也应该正确地对待批评。受到批评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也有的下级被称为“老油子”,原因是老把错误往别人的头上推,欺骗领导,逃避责任,结果故伎重犯,一错再错。尽管他本人多么会投机经营,但大家认为这个人屡教不改,重要的工作也就不敢让他去做了。
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是:
(1)即使本人有不同意见,也要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实在无法接受的批评,也要等领导讲完再作解释。
(2)不推卸责任,不敷衍欺骗领导。
(3)记录批评的重点,牢记心中,不呕气,不气馁。
(4)即使有错误,也不轻率地表示。
(5)对批评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痛痛快快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骨头太硬不利己,倒不如光图接近,再图规谏。
春秋时,鲁国有个叫柳下惠的司法官,虽怀中有才,却不能为世重用。
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便说:“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如果到别的国家,一定会受到重用。”
柳下惠却回答道:“我只是努力忠于道而已,如果我不改变方针,无论到哪里,恐怕都会遇到相同的情况。”
不错,像柳下惠一味地忠于道而不愿拍马屁的愚直的做法,无论到哪里只会得到同一命运,降格降级。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不会或不愿拍马屁,还不是空话?
拍马屁是一门伪学问,也算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掌握好拍马屁的决窍,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加以运用,会使你八面玲拢,青云直上。即使是平等关系的处理,譬如一笔买卖,你能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只要投其所好,成功的胜算就很大。
拍马屁时,要把握住程度或轻重。拍得太轻了,对方没有感觉到,等于没拍一样,这是徒劳;拍得太重,会使对方感到头痛,还以为你别有用心,岂不适得其反?更有甚者,还要防范警惕于你,使你想拍也没有机会。拍马屁要靠过硬的口才功夫,吹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吹得对方迷迷糊糊,飘飘然如附五里云雾,方为高手。
疯狂提示:
拍马屁与接受批评之间究竟有多大关系准也难以说情,然而,如果你会拍马屁的话,那么,你挨批评的次数也会相应地减少。到了不得不挨时,你就学学上面的方法吧!
14.积极辩护
被领导批评或指责,尽管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但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股脑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辩护,并且要作积极的辩护。
有些人碰到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卸责任的辩护,偶尔一二次,无伤大雅,尚可原谅。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有时候,做错了事责任不会在下级,大部分却是由于领导的缘故,这时就应大胆辩解了,使责任分清,学会保护自己。
所以,工作中,同事之间,尤其是下级与上级之间,由于地位不同,而发生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害怕会被认为是顶撞,应积极地说明理由,沉默不语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化解。
辩解的困难点在于双方都意气用事,头脑失去了冷静,所以过于紧张和自责,反而会使场面更僵。因此越到这类棘手的对立状态,更应该积极明辩,明确责任。其要点大概有四个:
(1)不要害怕,不必畏惧声色俱厉的领导,越是嚷得凶的领导,往往心越软。
(2)把握时机,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进行辩解也很重要。
(3)自我反省的事项要越简单明了越好。不要悔恨不已,痛哭流涕,不成体统。越把自己说得无能,反而会增加领导对你的不满。还是适当一点好,但要点到本质上,说明自己对错误有了足够认识。
(4)辩明应该越早越好。辩明越早,则越容易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因为害怕领导责骂而迟迟不说明,越拖越误事,领导会更生气。
有人作过总结,最需要看“风向”行事的领导有以下几类:
①要面子
“人有脸,树有皮”,但有的领导对“面子”看得过重,认为损害了他的面子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会出现对于职员的反对意见进行伺机报复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风头”,绝不可触。
那么,怎么办呢?
第一,要先对他的看法表示赞同,使领导感到自己受到尊重。
第二,要尽量恭敬地不急不慢地陈述己见。
做到此两个要点,领导的“面子”关便可以通过。
②好喝斥
有的领导或者是脾气如此,或者是“领导”威风太足,对于职员稍不顺意,就大声喝斥。此时,职员如果顶“风”而上,无异于火上浇油,但是如果老老实实地听一通喝斥,况且这喝斥的理由不十分充足,职员也会大觉不快。那么该怎样同这样的领导应对呢?
首先,对付这样的领导,必须先发制人,将“风力”减弱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领导喝斥之前,果断地抢先一步,说声“对不起”,使他不得不缓和下来,把到口边的斥责之词收回去。本来,人家已道歉,你怎么好再发脾气,接着,职员再表示对领导意见的万分重视,不给他留下继续发表自己不满的机会,并且可能会使他的不满程度降低。
③性子急
有的领导性子很急。本来,职员精心地准备,形成了详尽的资料,但这样的领导却常常仿佛不屑一顾地中途打断,更有甚者,对职员发怒、责备。
的确,工作能力很强的领导,往往不能容忍职员下属的唠唠叨叨,不得要领。因为现代商场,时间观念很强。他们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处理完成成堆的事务。因此,对于冗长、不得要领的汇报、提案,怎会不急?
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每次的报告,都条理分明,简明扼要。
首先要汇报问题的中心,看领导的反应,如果有再扩展的必要,便扩展一下,以图有更完美的表现。
疯狂提示:
有错当然要改,但是没错也要接受批评的活,这是准马难以接受的。碰上这种情况的人如果不进行辨护,不是傻瓜才怪。
15.见机行事
不要把领导的话当成无目的随便说说。
很多时候,领导为了解真实情况或职员的真实心态,会故意说一些话来对职员进行试探,或者领导也有马虎行事、逃避责任的时候,他可能含含糊糊地答应你某件事,而事后却又反悔,这就需要职员善于“察言观色”,明辨其意,见机行事了。
例如,领导问:“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应该如何回答他?
如果是新进公司的职员或工作刚刚一两年,资历较浅的职员,可以说:
“我想就目前的工作先干一段时间再说,以后再决定将来的方向也不迟!”
不过如果是有四五年工龄的老职员,对这话可要小心了,应该仔细考虑领导说这话的目的。
首先,有可能是领导不满的表示,领导觉得部下工作这么多年了,却始终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成绩平平,想知道他到底将来有什么打算。
其次,领导大概想促使部下再努力奋起。认为部下这些年工作表现不错,颇能开拓些新的业务,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问他将来有何打算,意在鼓励部下。
也有可能这句话就是人事变动的前兆。根据职员平常的表现,领导已经在心里有了定局,决定要进行哪些调动。
通常面对领导的提问,可以不卑不亢的表达力求上进的决心,以窥破领导的真正意图,然后再作出正确的选择,恰当地应付到来的情况。
应付刺探的方法有多种:
“这件事我只对你一个人说……”,应该如何应付这类话呢?
通常说这话的上司有五种:
第一种,通常说“我只对你一个人讲”的领导,其目的只不过为激起对方谈话的兴趣,这种领导通常都不大自信,怕谈话对方不感兴趣,因而故弄玄虚,弄得神神秘秘的,以引起你的兴趣。对于这种谈话,大可不必奉陪,找个机会改变话题就是了。
第二种,领导对某个部下的工作态度或工作成绩感到不满,却又无法开口直接地对他讲,只好抓住另一个当“替罪羊”,发发牢骚。这种领导办事不干脆,优柔寡断,面对他说话时,不必太在意,听听就算了,不要故意去迎合他,更激起他对另外那个职员的不满。
第三种,领导说这话的用意很明显是怕你把事情传开。事实上,在他人背后议论是非,本来就很容易传开。领导知道会有这种结果,却佯装信任对方而说出这句话,一旦传出去了。他就会责备听他说过这话的人:“话是不是你传出去的?我早就告诉你不要传开去……”反过来找你的不是。可是他说的“只对你一个人说”这句话不知对几个人说过了,传开来是他自己造成的,但反过来责备你,倒让你无法辩解。
因此,当领导说:“这件事我只对你一个人说”时,要有反驳的勇气与胆量,毫不畏惧地说出:
“我为人很老实,不会说话,说不定会说漏了嘴,把话传出去。”
这样回答他,领导也许会受到震动,多多考虑一番才说话。
第四种,有些领导纯粹属于“刺探型”的,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在套出职员的真心话,然后据此决定职员的前途和命运,这可就关系重大了。
要解决这种棘手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故意装傻,哼哼哈哈地不予具体的回答,这是拒绝回答的有效武器。这样,领导即使心怀叵测,也无可奈何你了。
第五种,领导改变问法,用另一种口气试探:“这个问题,我想,问你是最合适的。”
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领导对某个职员不满,但又查不出他犯错的原因,不便直接质问该职员,而去试探其他的同事,希望能找到答案。这时装傻大概就不太好了,最好与领导积极合作,不过,如果觉得这样背后议论他人不好,传开去容易被人说背地里向领导打小报告,也就装傻罢了。
但如果认为这样会得罪领导,有充当“和事佬” 之嫌,还是及早向领导如实报告好了。不过请注意:一定得实事求是,切不可夸大其辞,故意贬低同事。
面对借口怎么办呢?
领导说:“照你的意思办!”有时是逃避的借口。
平时研究工作中经过磋商和研究,领导说:“就照你说的办吧!” 自然是赞同你的作法,对之予以扶持,并对你加以鼓励。但换个时间地点往往就不是这回事了。他说这话的意思,可能只是在含糊应付你,并无真心“照你的意思办”。这种时候要善于察言观色,弄清领导的真实用意,才能见机行事。
一般说来,领导在非正式场合,如酒席上、咖啡厅、私人家中,如果说:“你去办好了”“就按你的意思干吧”,往往并非真心实意地说出的话,而大多时候只是一句推托之词,尤其在酒后,这话更不可信。而为人部下者,必须要辨别真假,否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虽然领导级别不同,但在酒席或大庭广众之下,都不喜欢部下追问或批评。因此,要想说服领导,应该抓住机会,可以借着酒劲来说服他,但说服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事前必须商量。要领导同意你干什么事,当然要事先同他商量,酒席上也是如此。
第二点:中途必须报告。
第三点:事情结束后,也要作最后的报告。
必须抓稳领导所作的规章、命令、指示等,在日常工作时,不时提醒他加以确认,这也是说服领导的一个诀窍。
疯狂提示:
讲了那么多对付领导的方法,其实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么两点:听话听音,见机行事,学会拍领导的马屁,毛遂自荐,接受批评,也制忘了为自己辩护。
十八、生意场合
1.吃喝应酬的常用秘诀
请客吃饭,吃喝应酬,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是酒极则乱,言多必失。作为东道主,你应该让客人饮得既要尽兴,又要适度,让酒宴上的气氛始终欢快融洽,这就要看你的口才在酒宴上的发挥。在宴席上侃侃而谈,运用语言的功能来驾驭酒宴的才能,才是令大家佩服的真本事。
适度为好要破除“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观念,应当以真诚相待为前提。不知客人的酒量和身体状况,一味劝人多喝,就有失待客之道。
喝酒应遵循“喝足不要喝吐,喝好不要喝倒” 的指导思想,让客人乘兴而来,尽欢而去。
开宗明义在酒席上宾主欢聚一堂之时,应戒感情用事。胡乱吹捧、滥用颂辞;反过来,应戒对别人抱有成见,平时无表达机会,酒席上来个借酒发挥,尽情宣泄,出口成“脏”,恶语中伤。如此恶行,是为众人所不齿的。
还应戒在酒席上、朋友之间相互攀比,虚荣心膨胀,口出狂言,目空一切。言多必失,定会遭人耻笑。
注意酒德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头脑发热,嘴巴像打翻了的脏水桶,胡言乱语,甚至对人动手动脚,丑态百现,借酒装疯。此类人的酒后恶行,有伤风化,应当戒之。
别忘了饮酒也是文化,酒宴应当成为文明、礼貌的交际场所。大家叙叙旧,谈谈生活,切磋技艺,交流思想,这才是酒宴的宗旨,因此它应该是显现融洽亲切、高雅欢快的场面。
(1)酒桌上如何说话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可以有助于您与人交际的成功。
①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 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②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③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④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可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⑤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