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简史
4820100000015

第15章 隋唐时期的音乐(1)

繁盛的隋唐乐

1. 隋“七部乐”与“九部乐”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隋帝国,从而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三百多年的混乱纷争的局面,使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得以稍事休息。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开皇年间社会的空前繁荣。隋文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大力兴正礼乐,发展文化事业。他本人就很喜爱音乐。据《隋书·音乐志》所载,他在尚未登基时,就“颇好音乐,尝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开皇二年(582),黄门侍郎颜之推以为太常雅乐并用胡声,奏请依梁乐厘正,隋文帝不同意,他认为梁乐是亡国之音。于是,他要郑绎、牛弘国、辛彦之、何妥等人商议正乐。搞了几年都没有结果。隋文帝很生气地说:“我受天命七年,乐府犹奏前代功德邪?”郑绎曾建议参考龟兹人苏婆胡琵琶定弦之法定律,但因为受到何妥的阻碍没有成功。最后,采用何妥的意见,只用了黄钟一宫,不假余律。应该说,这次厘正雅乐依然是以失败告终的。

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派晋王杨坚率兵五十万平陈,获得了宋、齐旧乐。隋文帝听了以后,很高兴地说:“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见《隋书·音乐志》)他让陈太乐令蔡子元、于晋明等官复原职,并在管理音乐的太常寺中专门设立清商署来管理这些音乐。

隋文帝喜欢的所谓“华夏正声”,实际上是南朝遗留下来的雅乐。所以当他听到朝野上下都酷爱龟兹等少数民族音乐的时候,就很不以为然地对群臣说:“闻公等皆好新变(即新声奇变,实际上是指俗乐),所奏无复正声,此不祥之大也。……乐感人深,事资和雅,公等对亲宾宴饮,宜奏正声(即雅乐)。声不正,何可使儿女闻也!”(同上)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统治者骨子里喜欢的还是所谓的“□乐”。

什么是“□乐”呢?历代史家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如果把它简化,那么可以这样说,“□乐”是统治者在燕飨时所用的音乐。不问可知,统治阶级为了享乐,是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来繁荣□乐的。

隋文帝即位后,太常寺有太乐、鼓吹、清商等署,管理国家的一切音乐事宜,它们将前代传下来的音乐以及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加以整理,分定为七部,它们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同时,又杂用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等伎和、铎、巾、拂四舞。

隋炀帝是历史上著名的荒淫奢侈的皇帝,他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是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开运河,下江南,穷极奢靡,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王朝也很快就覆亡了。

据史书所载,隋炀帝的诗写得很好,但是“不解音律”,他追求声色犬马的享乐,喜欢的是淫词艳曲。《隋书·音乐志》说他“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这些乐曲都是“掩抑摧藏,哀音断绝”的所谓“新声奇变”。大业二年(606),他就招集“周、齐、梁、陈乐工子弟及人间善声调者,凡三百余人,并付太乐,倡优糅杂,咸来萃止”(《隋书·音乐志》)。

大业中(605-618),隋炀帝改“七部乐”为“九部乐”,它们是: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即文康伎)(均见《隋书·音乐志》)。

2.唐代的“九部乐”和“十部乐”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也不例外。正像诗人崔颢在《渭城少年行》中所描写的一样: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桥城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琵琶筝,玉壶清酒就君家。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唐初,由于天下刚刚平定,百废待兴,还来不及制礼作乐,乐府所奏,还是隋朝的旧乐。唐太宗文治武功都非常杰出,他对于音乐也很有见解。贞观初年,有大臣奏请制乐,认为“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唐太宗不以为然,他说:“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俱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均见《旧唐书·音乐志》)他不同意有人过分夸大音乐的作用,甚至把国家的兴亡都归咎于音乐。虽然他也承认音乐有感动人心的作用,但是,他认为真正使老百姓欢悦或者悲苦的,是政治的清平或黑暗。正像一个身体十分健康的人不怕吃粗粝的食物一样,唐初的统治者也不怕陈隋遗留下来的音乐会影响国家的兴亡。所以,他们一直沿用隋代的“九部乐”。

据《隋书·音乐志》和《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所载,隋唐时期九部乐的情况是这样的。

清乐:最初即汉魏以来的“清商三调”。南北朝时期流入北方诸国,隋文帝平陈时得到,因立清商署掌之,但已经散佚了很多。武则天时候,还有六十三曲,后来有声有词的就只剩下三十七首,它们是:《白雪》《公莫舞》《巴渝》《明君》《凤将雏》《明之君》《铎舞》《白鸠》《白》《子夜》《吴声四时歌》《前溪》《阿子》《欢闻》《团扇》《懊》《长史》《督护》《读曲》《乌夜啼》《石城》《莫愁》《襄阳》《栖乌夜飞》《估客》《杨伴》《雅歌》《骁壶》《常林欢》《三洲》《采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泛龙舟》《明之君》(二首)、《雅歌》(二首)、《四时歌》四首。另有七首有声无词,合起来也不过四十四首。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汉魏六朝以来的旧曲和民歌。武则天长安(701-704)以后,能合于管弦的,就只有《明君》《杨伴》《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夜》八曲。唐时所用乐器有钟一,磬一,琴一,三弦琴一,击琴一,瑟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节鼓一,笙二,笛二,箫二,篪二,叶二及歌者二人。

西凉乐:西凉即凉州地(今甘肃武威一带),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等据凉州时变龟兹之声而成。北魏、北周时期被作为国乐。所用曲项琵琶、竖头箜篌都不是中原地区的乐器。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所用乐器有钟、磬、弹筝、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竖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十九种。

龟兹乐: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其音乐最为发达。隋时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三种,在王公贵戚和民间都非常受欢迎。当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擅长龟兹乐的著名音乐家,“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隋书·音乐志》),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疏勒盐》。所用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等十五种。

天竺乐:天竺即今印度。其音乐从凉州等地经过四次翻译才传到中国。其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乐》。所用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九种。

康国乐:康国在今中亚马撒尔汗。北周皇帝经常聘北狄女子为后,因此得到她们带来的西戎乐。其歌曲有《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农惠鼻钵始》《前拔地惠地》等四曲。所用乐器有笛、正鼓、加鼓、铜钹等四种。

疏勒乐:疏勒即今新疆疏勒。与安国乐、高丽乐都起自后魏通西域时。其歌曲有《亢得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监曲》。所用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等十种。

安国乐:安国在今中亚布哈拉。其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末奚》,解曲有《居和祗》。所用乐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双筚篥、王鼓、和鼓、铜钹等十种。

高丽乐:高丽即今朝鲜。其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所用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笙、箫、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担鼓、贝等十四种。

礼毕:即隋“七部乐”中的“文康伎”,它本是晋时太尉庾亮死后所制。庾亮死后,他的家伎追思他,因而做了一个像他模样的假面,让舞者戴上它,并模仿他的动作。庾亮死后被谥为“文康”(见《晋书·庾亮传》),所以家伎们便把这个歌舞命名为“文康”。隋炀帝定“九部乐”时,把它放在最后,更名为《礼毕》。其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所用乐器有笛、笙、箫、篪、铃、、腰鼓等七种。

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平定高昌时,收高昌乐付太常,“九部乐”便成了“十部乐”。同时,去掉“礼毕”,而造“□乐”,仍为十部。这十部乐,“总谓之□乐”(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序》)。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高昌乐所用乐器有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篌。

□乐,是唐太宗时张文收所造。后又被收入“坐部伎”中,我们在后面再作介绍。

从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看,唐代音乐受外国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很大影响,诸乐部中除“清商”一部是中原音乐之外,其他几乎全部是外国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其中,龟兹乐和西凉乐对唐代音乐的影响尤巨。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周、隋已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

3.“坐部伎”与“立部伎”

唐玄宗时期,又根据表演情况,将□乐分为“立部伎”八部和“坐部伎”六部。

“坐部伎”是在堂上或室内表演,较为闲雅,也较为尊贵;“立部伎”在堂下表演,较为雄浑,也较为低贱。但是,它们在当时的地位都超过“雅乐”。《新唐书·礼乐志》说:“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太常阅坐部,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白居易有《立部伎》诗说:

序: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绝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之声可知矣。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4.“立部伎”和“坐部伎”曲目

据史籍所载,“立部伎”八部和“坐部伎”六部曲名如下:

“立部伎”八部:

1.《安乐》

2.《太平乐》

3.《破阵乐》

4.《庆善乐》

5.《大定乐》

6.《上元乐》

7.《圣寿乐》

8.《光圣乐》

“坐部伎”六部:

1.乐

①《景云乐》

②《庆善乐》

③《破阵乐》

④《承天乐》

2.《长寿乐》

3.《天授乐》

4.《鸟歌万岁乐》

5.《龙池乐》

6.《小破阵乐》

据《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安乐》是后周武帝平齐时所作,因为行列方正像城郭,所以又叫《城舞》。由八十人表演。表演者戴一种狗嘴兽耳、垂线为发的饰金木刻面具,戴皮帽,舞姿仍保留羌胡之状。

《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类似今天的舞狮,中有二人持绳和拂做逗弄之状,五只狮子各立一方。同时有一百四十人组成的唱队唱《太平乐》歌。

《破阵乐》原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征伐四方时民间流传的《秦王破阵乐》。李世民即位后,命李百药、虞世南、魏徵等人重作歌词,吕才编定音乐。由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戈表演。

《庆善乐》也是唐太宗时所制。唐太宗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庆善宫,即位后,在庆善宫饮宴时,将所赋之诗被以管弦,由六十人衣大袖紫衫裙,着皮履表演。舞姿安稳徐缓,象征天下安乐。

《大定乐》出自《破阵乐》,由一百四十人穿五彩文甲持槊而歌,象征辽东平定,边境安宁。

《上元乐》是唐高宗所造。舞者一百八十人,穿五色衣,上画云彩,象征元气。

《圣寿乐》是高宗与武后所作。这个舞很特别,由一百四十人戴金铜冠,穿五色画衣表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依次排列成“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十六个字。

《光圣乐》是唐太宗所造。由八十人戴鸟状冠,穿五彩画衣载歌载舞。

以上“立部伎”八部。

《旧唐书·音乐志》说:“自《破阵舞》以下皆雷(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唯《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

□乐是唐太宗时张文收所造。其中,《景云乐》舞者八人;《庆善乐》舞者四十人;《破阵乐》舞者四人;《承天乐》舞者四人。伴奏乐器有玉磬二,大方响一,筝一,卧箜篌一,小箜篌一,大琵琶一,大五弦琵琶一,小五弦琵琶一,大笙一,小笙一,大筚篥一,小筚篥一,大箫一,小箫一,正铜钹一,和铜钹一,长笛一,短笛一,楷鼓一,连鼓一,鼓一,桴鼓二,歌唱演员两名。

《长寿乐》是武则天长寿年(692-694)所制,由十二人着彩衣舞。

《天授乐》是武则天天授年(690-692)所制,由四人着五彩衣、凤冠而舞。

《鸟歌万岁乐》也是武则天时所制。当时宫中所养之鸟有能做人言,常称“万岁”的,因命舞者三人着绯色大袖衣,上画鹆,帽子做鸟状而舞。

《龙池乐》唐玄宗时作。唐玄宗未登基时,住在兴庆坊,宅南本为坊人所居,变而为池,因造此歌歌其瑞祥。舞者十二人,戴芙蓉冠。

《小破阵乐》即生于《破阵乐》,舞者四人,金甲胄。

以上“坐部伎”六部。

《旧唐书·音乐志》说:“《长寿乐》已下,皆用龟兹乐。舞人皆着靴。唯《龙池》备用雅乐而无钟磬,舞人蹑履。”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乐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继承了汉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更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中的许多精华,是各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大融合的产物。

唐代的著名大曲

1.教坊歌舞大曲

唐代□乐的内容很复杂,其中最著名的是教坊歌舞大曲。

大曲这种形式在汉代已经形成,它是一种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歌舞曲。在汉代,它是“相和歌”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结构一般为曲前有“艳”,曲后有“趋”和“乱”。这种大曲在两晋南北朝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及外国音乐文化的长期交流,更为大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唐代的歌舞大曲,是一种有器乐、声乐和舞蹈的大型艺术表演形式,它代表了唐代音乐的最高水平,它大致可分为清乐、道调、法曲和胡部新声等几种。

2.清乐大曲与道调音乐

清乐大曲是从汉魏以来的“清商三调”中遗留下来的。隋平陈时,获江南的清商乐。这些清乐到武则天时词曲尚存的犹有《白雪》《公莫舞》《巴渝》《铎舞》《子夜》《前溪》《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等六十三曲。后来,仅存三十七曲,另有有声无词的七曲,合计四十四曲。到武则天长安(701-704)以后,仅存《堂堂》《明君》《杨伴》《骁壶》《春歌》《秋歌》《白雪》《春江花月夜》等八曲能合管弦演出。清乐大曲的艺术性很高,据记载,乐工学习一首张文收的“□乐”或西凉、龟兹、疏勒、高昌、安国、天竺等大曲,只要三十天,而学习一首清乐大曲则需要六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