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4819900000009

第9章 三句箴言与人是慈悲与己得精进(2)

卖贫买富,并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而是唾手可得的身边事。一块破布的布施,能使穷苦的老婆婆转贫为富,快乐长寿,感得天人福报。物质的布施或许并非人人可为,但一个微笑、几句好话、随手帮忙之类随缘随喜的布施,人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说,想要“卖”掉我们今生来世的贫穷,施与舍是最简单的方法。

布施的不是钱财而是诚心

布施,贵在真诚恭敬,不在于事上的质量多寡。所谓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增长十分福德和智慧。

一个贫穷的女孩经过一座寺庙,恰逢法会期间,她看到很多人到寺庙打斋、点灯,做种种的结缘布施,心里很羡慕。而自己靠乞讨过日子,哪里有什么钱可以布施呢?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个好心的人家,给了她几文铜钱,她忍耐饥肠辘辘,拿着这几文铜钱到寺庙做虔诚的布施。寺里的住持大和尚为她的真心所感,亲自为她诵经、祝福。

女孩高兴地离开寺庙,因为饥饿的关系,她靠在路边的树下休息。刚好国王到民间巡视,远远看到有金色光芒闪烁,走近一看,一个衣衫褴褛、满身污垢的女孩身上正发着金光!国王把她带回王宫,让她沐浴,换上新装。经过妆扮的女孩,更显高贵秀丽。国王渐渐喜爱她,不久之后,立她为皇后。

从乞讨的贫女,摇身一变成为皇后之尊,女孩心想:一定是布施的功德,才有此福德因缘。于是她准备了十大车的金钱宝物。载运到寺庙,供僧打斋。

这一天供养时,只有知客师出来迎接。她心中很纳闷,以前只有几个铜钱的布施,住持和尚亲自为我诵经、祝福,为什么今天我用几千万倍的布施反而只有知客师父出来招待?她向知客师父央求要见住持和尚,知客师答道:“我们的住持和尚表示,当初你的布施虽然微少。却是你的所有,那时候,你的心清净虔诚。此时,你虽然带着十大车的金钱,但是大和尚看不到你供养的心,只看到你的骄恃和傲慢。

乞丐变皇后,看起来神奇,其实只需心香一瓣。人的一颗心,可以纳受法界刹尘;凡夫成佛祖,秽泥转净土,都在我们这颗心。

钱财的布施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我们内在的圣财----诚心。因此,当我们在做身、口、意等种种布施时,让别人领受的,是美好的谦卑和恭敬,而不是丑陋的轻心和慢心。

荣华富贵不是想要有就会有的,而是要懂得播种。《说罪要行法》中提到:“所为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李四贪得无厌,完全被自己的贪欲、瞋恚、愚痴心所蒙蔽,以至于自食恶果。与之相反,王善本着一颗慈悲心,济助出家人安心办道,布施而不着相,反而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福不嫌多勤修布施功德无量

布施能让人舍去心中的悭贪,增长为他、利他的清净心,从而获福无量。人天福报没有穷尽的时候,布施修善也没有数量多少和时间长短的区别,重要的是有信心能坚持,如此自性清净无染,本具的智慧功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才是布施的真实意义。

有一天,佛陀游化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桥萨罗国波斯匿王接到了消息后,立即动身前往礼拜,并邀请佛陀及弟子们到他的国家,接受三个月的供养。

期满的那一天,王问佛陀:“敬爱的佛陀,我曾听您说过,施食与畜生,必得百倍的福报。施犯戒人食,获千倍福;施与持戒者,获福万倍……何况施与成正等觉的如来。如今我供养了佛陀及清净比丘僧众,所获得的福报应该不可限量,我今天总算是功德圆满了。”

佛陀知道国王误解了修福的道理,便说道:“大王,您千万不要这么说。众生的生死轮回路长,修福报是永远都不嫌多的。”

佛陀接着又说:“过去,有一位名叫地主的贤君,他为了要感谢忠心辅佐他大半生的善明大臣,便将一半的国土交给他治理。由于善明管理得法,国内土地日渐丰熟,人民安居乐业。

“后来,善明小王的夫人生了太子,名为灯光。灯光太子长大后,不贪恋王宫的繁华,舍弃王位出家求道。由于他精进不懈,后来成就了佛果,并陆续度化八十亿众人成就阿罗汉果。地主大王知道了,满心欢喜地迎请灯光到宫里接受供养,并誓愿终身供养如来及八十亿阿罗汉。

“灯光人灭后,王又建了许多宝塔、寺院,继续供养其他的阿罗汉。直到灯光所传的法都消失灭尽,地主才入灭。

“而我,就是那位地主国王的前身。七万年来,我供养如来,再接下来的七万年,我又供养舍利,却从不曾想过要修道求解脱。如此经过了好几世,当时所修的福报,到现在已经全部用尽了,一丝一毫都没有剩下。

“所以大王,请不要说‘我所修福,皆已圆满’的话。应该说‘我不求生死轮回中有福报可享用,但能将它用于修道,以求取究竟的解脱。’”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话后,涕泪交替地向佛陀顶礼,忏悔自己的无知。

我们行善布施,应该追求永久福德,而不是一时的短暂福报。正如《金刚经》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尽、有为、有漏的;永久的幸福才是无限、无量、无尽、无为、无漏的,盗贼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永恒不缺失。

先修福德,再修智能。只有福德没有智慧,就好比片轮难行,单翅难飞。只有融和了智慧的福德才算功行圆满;福德只有运用智能才可回馈给一切众生。福德有限,如果能把福德修成智能性的,那就可以做到无量功德了。如果能在有限的人生寿命中修行证悟到自己的真心本性,做到不老、不死、永恒不灭,那也就任运自在、其乐融融了。

4.无私无求才能真正快乐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要讲究点精神,精神的感受虽然要靠响应、靠回应,但其体验还是决定于自身。例如,父母对子女的爱,为自己的子女付出他们会感到高兴、感到幸福,这和子女爱不爱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们是不求回报、不求响应的。父母的付出是因为爱,而不是有什么欲求,这种无私的付出才是最宝贵、最伟大的。施舍也要富有爱心,做到无私无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施舍价值无限岂可贪求一“谢”

施舍像把利剑,替我们杀死占领心间的悭吝盗贼。如果说想要看到施舍后佛祖回应的话,那佛祖的响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惜我们很多时候都被一叶遮目,看不到天边的那一轮银白月亮。

昙一禅师为了照顾日益增多的信众,准备扩建佛殿,方便更多的人参与共修活动。一个信徒听到消息,立刻捐了五十两银子,还洋洋得意地对禅师夸耀说:“禅师,我捐五十两银子。”禅师只是点头应诺,收下银子,便转身去忙其他的事。

信徒觉得奇怪,五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禅师怎么也没有特别表示谢意,难道他没有听清楚,我捐的银子是五十两吗?

信徒尾随禅师,大声喊着:“嘿!嘿!禅师!那个是五十两的银子呀。”禅师回答说:“哦!”信徒看到掸师淡漠的语气,心里很不是滋味:赚钱不容易,我捐给你五十两银子,连一声谢谢也没有,也不表示重视。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话:“嘿!禅师,刚才那个是五十两的银子,难道没有价值吗?”

昙一禅师正走到大雄宝殿前,听到信徒这句话,赶紧停下来说:“哦!”随即对着佛祖大声地说:“佛祖啊!这位信徒,捐给寺院五十两银子,现在我代佛祖向他说一声"谢谢!谢谢啊!"”说罢,又对着信徒继续说:“这样算是"银货两讫"了吧?”信徒顿时涨红了脸。

护法信徒对于佛教的拥护与支持,其价值和功德是不可估量的,假若一定要贪求一个“谢谢”,立一个功德芳名,留一个记录,求一个“银货两讫”的交换,那么有相的布施反而会把布施的价值、功德减低,更将自身的修行层次贬低了。

赚钱不如赚欢喜

生活在俗世中的人们,凡事不必仅仅向钱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比金钱宝贵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慈悲、道德、智慧、和谐、欢喜、关怀、情义等等,这些才是取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佛光山时期,一位初中毕业的木工师傅萧顶顺先生帮星云大师建设佛光山。他不会画图,大师也不懂建筑,不过他们两个很有默契,常常在一路巡视勘查时,大师讲出他的需要,萧师傅用心记下来,遵照大师的构想,帮他完成心中勾绘的模型。

他们没有办公桌,也没有建筑蓝图,几年来,萧师傅一直在佛光山建房子。大师也曾关心他说:“这么多年来,你在佛光山不停地建房子,依你现在建筑的经验,如果到社会上发展,要买几幢房子并不困难;而你帮我在佛光山盖房子,你的房子在哪里呢?你怎么没想到去赚钱,为自己买土地盖房子呢?”

萧顶顺回答说:“我才不希罕去赚钱买土地建房子,这几年我在佛光山赚了满满的欢喜,这份欢喜,不是土地或房子可以相比的。”

星云大师:萧顶顺先生数十年来赚了不少的“欢喜”,至今他仍然在为佛光山海内外道场的建筑煞费苦心。从年轻到鬓发添白,不论烈日当空还是冷风彻骨,他的心依旧如三四十年前,一腔热情,广设天下僧林,令三宝长住五大洲洋。

一生之中,能赚到几千万的人并不多,但是我们能从工作中赚到欢喜、赚到尊重;从人我相处中,赚到礼貌,赚到关怀;从信仰中赚到心安,赚到慈悲,这些心内的法财,胜过几千万,银行的利息和红利。

人活一生,要为自己赚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不怕海枯石烂,不怕沧海桑田,可以结伴我们终老,远离啼哭悲恼?那就是内心的安稳和欢喜。

真正的富有,是欢喜而不是财富

人生在世,钱虽然很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除了金钱以外,还有许多对人生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满足、欢喜、健康、智慧、慈悲、愿力、忏悔、感恩等等,而且,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星云大师早年在宜兰成立念佛会时,一些青年人一心想要随他出家学佛,但是那时星云大师自己都居无定所,又没有自己的道场寺院,自忖无法尽到教育的责任,所以予以婉拒,劝他们说:“你们好好在家修吧!”

其中,有一对男女黄世梁先生与林秀兰小姐,后来结为连理。二十年后,得知大师在高雄创建佛光山,便跑来找他:“当初你没有让我们出家,现在能不能让我们到佛光山做义工?”大师反问:“为什么放着老板不做,却要跑到佛光山来做这些小工做的杂事?”他们说:“梁武帝是一国之尊,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以‘佛奴’自居。大家各有心愿嘛!”

大师觉得这个观念让人赞佩,便告诉他们:“佛光山是深山古寺,在这里修道,每天不但要早起,还要吃素,为大家服务,甚至要扫地倒茶……”他们更是欢喜,把台北的店面结束,举家迁来佛光山,每天早出晚归,从事杂役,任劳任怨,一做就是二十年。他们甘愿在佛光山做义工,从不惹是非、不说人闲话,家里留给他们的产业他们欢喜布施,与十方大众结缘。大师常常说:“你们在这里服务,我也没给你们钱,为什么你还要拿钱给我呢?”他们认为:“钱,我们也用不上,而师父却可以用这些钱到世界各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不是更有意义吗?”

星云大师:每个人对金钱、对人生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诠释,有的人一生尽是追求金钱、工作、爱情……有的人执着名利、物质的丰厚,有的人却为自己创造精神领域的丰富,有的人以服务人群为志业。如同黄世梁夫妇,不贪恋作为“老板”的权势,不执于金钱带来的快活,只愿意到佛光山做义工,与大众结缘,为自己创造欢喜、快乐的因缘,追求更高、更广的生命价值。

5.贪欲一把无形之锁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慈悲之心人人都有,每个人的心里也都装有“仁义”二字,但贪欲是一把无形的锁,一旦让贪欲在心灵深处安家,那它就会把“仁义”锁住,使人变得见利忘义、损人害己。古人说,人欲从初起处剪除。这话不无道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让“贪欲”萌芽。否则,就像把魔鬼从“潘多拉魔盒”里放出来一样,要想再次把它“装进去”就难了。

贪欲的心需要净化

欲,正派的宗教大都非常排斥,甚至于把五欲“财色名食睡”说成是“地狱五条根”,可以说把欲排斥到了极点。其实,欲并非都是坏的、邪的,但人的欲望一旦达到“贪”的程度,往往就会乱了方寸,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造成邪恶的后果。

一只猫偷吃邻家的饭菜。第一次,它觉得很不安,满心的罪恶感。它向着母亲的遗像忏悔说:“妈妈,您从小教我要做一只清清白白的猫,不可以贪求人类的东西,我真该死,做了这种事。”它呜呜地哭着,心中不断告诉自己,不可以再当小偷了。

第二次偷吃时,它开始自我安慰说:“反正饭菜那么多,他们也吃不完,我不过是‘帮忙’而已!”

第三次偷吃时,它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谁叫他们不把饭菜收拾好,一再地引诱我上门,这不是我的错啊!”

第四次偷吃时,它还慷慨激昂地发表高论:“社会充满贫富不均,需要重新分配社会资源,我就是执行正义的使者。”

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猫,像个上餐馆点菜的顾客,大摇大摆地跳上桌子,大口享用邻人的饭菜。

暗路走多了,难免碰到鬼。有一天,猫被巡逻的警察发现,当场逮住。临上警车时,猫还不知悔改地对着围观的群众说:“我不是小偷,我是一个高贵的正义使者。”

在第一次偷吃时,猫的心里还是感到羞愧难安的,可是良知不久就被欲望的潮水淹没了。贪念促使它一次次偷、一次次为自己开脱,可是,错误终究是错误,一定会受到正义的惩处。

佛陀曾经说过,维系世间人伦的纲纪,就是“惭愧”。惭耻之服,无上庄严。当今社会,那些偷盗、贪污、欺诈之徒,其心理历程跟这只好偷吃的猫是一样的,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犯下的过错寻找各种借口。良知逐渐被贪欲侵蚀,他们变成了不再有惭愧之心的人,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呢!

内心充满贪欲的人心需要得到心灵的净化,沦丧的道德需要重整,失落的良知需要找回,如此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莫被欲海淹没了头顶

世间无论什么事大都有正邪、染净之别。例如,布施本是善事,但布施若存有目的,这变是染污的;祈祷诵经本是纯正之举,但是如果希望借此把灾害转移给别人,那便是邪恶的。

正当的饮食男女、衣食住行的世间生活,不可以视为染污和邪恶的。但如果贪欲过度,淹没了自身,冲昏了头脑,那就会产生邪恶。比如,用拳头帮人捶背,对方则会感谢,但如果用拳头打人,那就有罪了。所谓法非善恶,但“善恶是法”。希望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多多发扬善法欲,去除染污欲。

鲁国宰相公孙仪喜爱吃鱼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大家为讨他欢心,赢得赏识,无不争相买鱼馈赠,公孙仪亳不领情,一概不予接受。弟子感到疑惑,问:“您那么喜爱吃鱼,为什么大家送来的鱼您都不肯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