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家庭休闲娱乐百科全书:收藏鉴赏休闲娱乐
4807100000010

第10章 古币类(3)

直刀是赵国铸造的带有典型性的刀币。刀身不作弧形呈平直,短小,刀首圆,刀柄扁薄。一般称为直刀或圆首刀,又叫钝首刀。

柄面有二直纹,背平素,通长123—149厘米,重约10—13克。

面文有白人、甘丹、成白、白人化、甘丹化、晋半、晋化、晋阳化、晋阳、新化、闲等。白人、甘丹在赵直刀中较为常见,其他的均为罕见品。甚至孤品,有伪造品。各种刀化的仿造品一般为清同治、道光期间山东、济南潍县伪造的。

圜布体系:

战国时期还出现一种圆形的货币。中为圆孔或方孔的铜铸币,称为圜钱。这种铸币形式,取象于璧环或纺轮,比较刀形、布形的铸币更便于携带和授受,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符合于商品交换日益增长需要的,更为进步的金属铸币形式。所以圜钱一出现,便首先在北方刀、布流通区域中的许多地方,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圜钱的基本特征是体圆、有孔,孔先圆后方,先无郭后有郭,不同的地区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1刀币区或刀布并行区的圜钱

基本形制是圆形方孔,沿用刀币货币单位“化”。燕国的方孔圆钱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明四钱极为罕见。明字圜钱、周缘无郭。明化,直径约25厘米,重25—35克。一化径2厘米,重约15—25克。面有郭、背平素无郭,此钱较多,制作粗宰,轻小,有的面文不齐,仅存“一”字或“化”字,这是制范时漏刻造成的。从面文看这种圜钱是由明刀演化而来的。明四的面值、大小、轻重都与齐国的贝益四化相似,说明当时齐燕两国的币制、量制都较接近。燕国圜钱主要流通于原刀布并行的燕国东北边远地区,受齐、秦圜钱的影响,时代应晚于齐国的圜钱。而一化钱的铸造比明化钱更晚,但流通数量则多于明化钱。燕国的明化及一化圜钱,多数都是轻小粗劣,有可能是商人基于边地交换的需要而铸造的,它的流通时间延续到西汉时期,与它同时出土的西汉半两、五铢钱可以佐证。

齐国的贝益化钱,圆形方孔,面有郭、背平素。有贝益六化、贝益四化、贝益化三种。贝益化最少见。“贝益”为重量单位名称。贝益六化直径约37厘米,重约9—10克。贝益四化直径约31厘米,重约6—7克。隘化直径21厘米,重约12—2克。在圜钱出现后齐国形成了一种大额货币为“齐法化”刀币,小额货币为各种贝益化单位的圜钱的并行流通制度,也就是说,贝益化圜钱是一种辅助货币。齐圜钱形制统一,均不纪地名,又由于齐国的齐法化单位重量较大,为便于二者的相辅流通,所以齐国所铸行的圜钱,也以贝益六化,贝益四化较大单位数的圜钱为多。贝益二化至今未见真品。以前古钱商常取氧化严重的贝益四化刻去二横,加以伪造。

2布钱区圜钱

从周缘无郭到有郭,由圆孔变为方孔,沿用布钱的货币单位“斤”。属于三晋和周地区的圜钱。钱文有:共、共半斤、垣、长垣一斤、漆垣一斤、蔺、离石、安臧、东周、西周、共屯赤金、济阴等十余种。在这些圜钱中,共、垣字同钱较为多见,尤以“垣”字币最多。其他的均罕见。

“垣”字圜钱:重量在12克左右。圆形圆孔,为魏国货币。形制古朴,应是最早的圜钱。时代是魏惠王迁都大梁以后,大致与魏国的“梁正尚布”流通的时间相近。传形的少。

“共”字圜钱:平素无文,圆形圆孔,肉好无郭,从它的尺寸、重量看,应为较早的圜钱。

“西周”“东周”圜钱:形制较小。“西周”直径26厘米,重4—5克。“东周”直径25厘米,重4—45克。应是战国后期东、西周分治时的货币。西周于公元前256年,东周于公元前249年为秦所灭,它似所铸的圜钱数量甚少。这两种是灭亡前夕所铸的。

“安臧”圜钱: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43厘米,重107克。应是周王畿内所铸。

“漆垣一斤”圜钱:圆孔、面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35—38厘米,重124—16克。

“蔺”、“离石”、“武安”圜钱:都是秦先后占领这些地方后所铸。“蔺”有外郭,背平素,直径35厘米,重112克。“离石”有外郭,直径35厘米,重106克。“武安”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43厘米,重116克。

3秦国圜钱

虽然也属布钱区圜钱体系,但其货币单位独具一格,以“半两”为货币单位。而且币面皆无地名,只纪货币单位。现已发现的有“珠重一两十四,铢重一两十三,铢重一两十二”(对此解释还有“一铢重十三两”,或“一两重十三铢”,“重一两十四铢”

等)“半两”、“两”等。上述各种秦国同钱,基本上可分为“一两”型及“半两”型二种。“一两”圜钱均圆形圆孔,无郭,背平素无文。面文“珠重一两”(铢即圆),十二、十三、十四为铸钱的编号序次。直径约37厘米,重者约13—16克,轻者约9—10克。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是“半两”型圜钱的典型形式。由于“半两”圜钱大小比较适中,又便于携带,比“一两”圜钱更为适应当时流通的需要,因此半两钱铸行后,得以迅速的发展,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圜钱。而且最终成为全中国的统一货币。半两钱数量很大,流通也广,流传下来的秦半两钱也最多,轻重不一,重者在15克以上,甚至有的超过20克,最轻者只有6克多。多数秦半两平均重量在10克左右。“两啬”圜钱是“半两”钱的变异。

“菑”即甾,锱字的省略,一甾为六铢,两甾十二铢即半两。直径32厘米,重55克,是某些地区与半两同时流通的异形“半两”钱(另种说法是秦或接近秦地的货币)。从秦国圜钱的特点以“两”为单位,面文均无地名看,秦国的铸币权统一在秦王室手中,这与当时各诸侯国的币制比较起来,有明显的进步性。至于秦前期的“一两”圜钱和后期的“半两”圜钱的界线,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来划分它们的明确界线。这二者间应有一段交错并行的流通时间,传世的秦国“一两”形圜钱很是稀少,说明铸造的数量不太多,实际流通时间也比较短,因而“一两”形圜钱较珍贵。伪造钱相应也出现了。圜钱的伪品很多,在数量上居于先秦货币伪品的首位,手法有翻砂、改刻、打制拼合、挖补等,前几种方法鉴别与前面几种钱同,因为圜钱的铸造方法比较原始,铸成后并不锉磨加工,仅将铜钱与流道凿开,故至今在钱身上犹能找到浇口的痕迹。在浇铸时两范合拢处常有铜汁渗出,称为范线,因背范呈平面状,所以范线都集中在靠背一侧,中间的圆孔也呈正面大,背面小的形状。部分圜钱的背面有线状凹痕,这是石质背范留下的痕迹。伪钱往往忽略这些制作上的问题。再就是可以从内穿上识别,秦半两是方孔,半圜圜钱是圆穿,把方穿作成圆穿,用粘合物粘的但会脱落,文字拼凑显得别扭,不自然等等。

先秦时期北方的钱币大致就是这样繁杂,一直到秦国统一货币之前,均是各国各行其币。秦国的圜钱是一种承前启后的铸币形态。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后,货币也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楚币体系:在先秦众多绚丽多姿的货币中,还应提到的是我国南方楚国使用的蚁鼻钱、殊布钱及郢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楚国位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在战国时期疆域是最大的国家,但被北方诸国排斥为蛮夷之邦。因此楚国在经济、文化上自然自成体系,它的货币也不例外,保持着独立的蚁鼻钱流通体系。

1蚁鼻钱

蚁鼻钱是铜质贝币,形如背面磨平的贝壳,呈椭圆形,正面突起并有阴文,背面扁平,面有文字多种,或一单字或一字组,现已发现的有君、行、金、忄斤等约十种。常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咒”,可能是古文字“贝”的变形阴文,像人的面部形态,通称“鬼脸钱”或“鬼头钱”。还有一种面文”,读“各六朱”,像一只蚂蚁加上鬼脸上的高鼻子,故名蚁鼻钱。重2—5克不等。它们虽是自成体系,但在币制的某些方面也表现出受到北方币制的一些影响,如:“各六朱”,钱文以铢为纪重单位。还有“忄斤”铭文的蚁鼻钱。蚁鼻钱也有伪品,尤其是少见品。蚁鼻钱不但在楚国使用,而且流通区域还扩及于中原的陈、蔡、宋、鲁等地,直至秦始皇统一才结束。

楚国后期使用的殊布钱,在前文中已介绍过,在这里说明一点是这种异形布,首端铸有圆孔,应是受秦、魏圜钱有孔的影响。

币面上铸“当忄斤”字样,也显然是为了发展与魏、韩布币区的交往。

2爰金

楚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黄金产地,因此有能力铸造各种形状的金银铸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这些最古老的金币成色很好,含金量大多在96%以上。有的达到99%。有版状和饼状两类,爰是金币重量标度,也是币名。已发现的有郢爰、陈爰、镡(卢金)、少卣、鬲爰、寿春等多种。

郢爰:称为郢爰版或楚金版。它的形制内凹外凸,凸面呈范制痕的条纹,四周因浇铸时炉炼的黄金液流范槽而成一道不规则的无纹边。内凹弧形为浇铸面,光亮,无范制痕。但在弧形弯曲处呈比较明显的竖皱纹。在一块扁平的大致为方形,少数呈圆形的黄金版上,用铜印钤成10—19以至24个不等的小方块。在实际使用时,多要根据需要把它分切成小方块或半个小方块,然后用天平称量支付,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郢爰的郢即楚国都名,原在今湖北江陵,后受秦国威胁,东迁陈(今河南淮阳)、寿春(今安徽寿县)。楚郢并称,也为国名,凡楚都铸金币,都钤印“郢爰”,所以郢“爰”即楚国所通行的金币的意思。流传下来的鎏金郢爰铜版,形制与金质的一致,都作两端凹入的梯形,上面各凿有若干的小方块。这种鎏金铜版经常从楚墓中出土,所以是仿制金版的冥币。还有包金银箔的铅饼以及泥质圆饼,都是摹仿黄金形状的冥币。伪造金版因成本太高,目前已经绝迹。

卢金:过去很少见到。卢有二种说法,一说卢为古国名,在今襄阳一带,春秋时卢国所铸,故自称为卢金。另一说法认为卢为炉,是炼金工具,标明卢金,即意为炉炼金十足之金币,以应付郢爰日益下跌的局面,维持其货币信用。卢金在1979年第一次在安徽出土,共四个整块,近方形,各钤有十六、十八、十九及二十一阴文“卢金”小圆印,印铭释为卢金,含金量95%—96%,由此使我们窥探了卢金的一些面貌。

从金版铭名地望及金版的出土地范围看,西起荆襄,南到湘沅,北达鄢陈,东抵吴越,东北抵郯邳之地,即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以至山东南部,这一广大地方均为金版流通区域。

先秦的货币无论从形制,铸造工艺,还是从它悠久的历史都引起钱币学家和爱好者的兴趣,而先秦货币的文字也是容易引进人们注意的一个方面。货币文字与它的形制一样,带着各自浓厚的地方色彩,不同的国家文字也不同。秦统一后,这些各自为政的文字也逐渐消亡,但随之也带来了有些先秦文字至今也不能解释的遗憾。如果把商周金文作为官方文字,那先秦货币上的币文可称得上是民间俗字的代表。从这些币文中还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过程,如:尖首刀的币文犹如各种符号,代表一些自然景物及现象,如日、月、山、星、云等等。繁简变化较多的要数“城”字,币文上常出现“城邑”二字,有的类方形或菱形,有的方形下添丨或十,可能象征城外道路。有的右面添戈,下方添土,分别代表武装力量及筑城的材料。“邑”字的变化不大,往往由二个圆形,半圆形或三角形组成,下方的延长部分也指道路。古代“是”

“氏”二字通用,多指地名。如“同是”方足布,“是”字的上方为“邑”字,“氏”字在方足布文中类似“城”字的变体。说明它们都有城邑的含义。秦统一下令尽收天下之金,六国时期钱币形制各异,单位重轻不一,钱文复杂难辨的紊乱青铜币当然在回收之列。六国富豪为了保存财富,有许多人把货币埋葬在地下,这也是先秦货币至今存世尚多的原因之一。

七、秦至隋时期货币的概况及特征

(一)半两——秦统一的货币

秦统一中国,规定以黄金为上币,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为下币,从此方孔圆形的铜钱成为全国唯一通行的铸币形式,并在中国保持了两千多年,直至近代才被机制铜元取代。

上币黄金单位为“镒”,每镒二十两,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仍沿用金钣、饼金等旧形制。

下币秦“半两”,形制为圆钱,以两为单位,有“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之说。为日常商品流通之用。留世下来的秦半两钱,轻重大小不一,一般直径32—34厘米,重8克。

钱文突起狭长,略具弧型,分列方好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20克的。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称为“孔方兄”。

明代、贝益化、两甾等钱,都是圆形方孔钱,继续流通。

汉以后,由于圆钱便于携带,方孔又利于锉磨(铜钱铸成后,一般都要穿在方形竹或木条上也叫方贯上,锉磨边缘,方孔可使铜钱固定在方贯上而不滑动),所以被长期沿用下来。

先秦、秦、汉半两的区别:

秦汉半两钱在中国流通了数百年,其间几经变迁,造成半两钱的大小不一,轻重悬殊,明确区别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界线不太容易,这里主要介绍各钱的特征:

先秦半两钱的特征:1钱面直径较大,一般在31厘米以上,有25—28厘米的,钱体厚重,一般在54克以上。钱周不圆,无内外郭。铜质绿锈斑驳,略带赭红色。2.文字篆书,“半”字下横画与“两”字横画均较短,“两”字中间“人”字上部带有较长的竖笔。整个钱面文字高挺,略呈隐起伏,笔画狭长而略带弧形,不及汉代规整。3钱质厚重,铸法原始,钱面不平整而背有铜渍四溢。铸品铜茬较宽,有上下或左右流口,穿孔面大背小。

秦半两:初期形体较大,重8克左右,文字也规整。后期直径25—2.7厘米,重量在27—33克。周边较圆,钱体较薄,出现有外郭,钱文不及先秦高挺,字体呈方形,“半”字下平画及“两”字上平画较长,“两”字中间两“人”字上部竖笔渐短,出现连山式,铸口铜茬较窄。

汉刘邦时所铸钱,虽沿袭秦半两之名,但实际上重量仅重三铢(秦半两重十二铢),用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与厚重的秦半两等同使用,由此可知汉半两一般较秦半两轻,形制也较小。汉八铢半两,书体扁平而短,钱体较薄,直径27—3厘米,重48—53克,容易与秦半两相混。先秦半两及秦半两存世比较少,因而有伪造品。

(二)铢制钱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1五铢钱制

五铢钱制的确立是在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这是因为西汉前期,仍用黄金和半两钱为货币,民间日用以铜钱为主,在汉初近百年中推行铸币减重政策,以缓解八年来楚汉相争所造成的国穷民贫没钱的局面,人为的增加了钱的数量,从而使汉期半两钱的重量名称与实际重量脱节,钱的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在经历了九次探索后,才认定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从而确立了五铢钱制。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行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之一,因而它的版别非常复杂,而真正区别开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历代钱币学者和爱好者所追求的。

五铢钱制经过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三铢钱等确立的。

榆荚半两;直径09厘米,重04克,肉薄,形制也不太规整。

八铢半两:大样肉薄,文字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