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4806900000001

第1章 治国方略篇(1)

汉昭帝明辨识真假汉昭帝就是武帝的儿子弗陵,他八岁继承皇位,当时辅佐朝政的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位大臣。金日磾去世后,霍光与上官桀之间经常意见相背,产生冲突。

霍光在武帝时代就是有名的大将,曾与匈奴作战,屡建战功,是位忠心耿耿保汉朝的大臣;上官桀却不然,他与燕王一直在商量着如何等待时机,推翻昭帝,立燕王刘旦为帝。所以上官桀与霍光之间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上官桀时刻在寻找机会除掉这位阻碍他篡权政变的人物。

有一次,霍光出外检阅御林军,事后又把一个校尉调到大将军府里来。上官桀乘此机会给汉昭帝写了一封信,笔迹和口气都是摹仿燕王刘旦的,上要内容就是说霍光出外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上一样的车子,而且擅自调用校尉,所以肯定是心怀异志,等等。汉昭帝那年才十四岁,但却是位明辨是非的皇帝,他接到这封进谗言的信后,看完,并没说什么。

霍光听到燕王控告自己谋反,心里很害怕。第二天早朝时,霍光伏地请罪,但昭帝和颜悦色地说:“大将军请起,朕知道有人想陷害你。”这番话使众人都很吃惊,上官桀是惊而且惧,霍光是惊而且喜,他问昭帝为何如此说,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军队诸事务是最近十天内的事,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会这么快得消息?即使知道了,马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并且,如果大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校尉。写这封信的人倒是别有用心,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昭帝后来派人严密查讯假信根由,最后终于弄清楚上官桀与燕王刘旦的政变阴谋,派霍光把他们一网打尽,使国家避免了一场内乱。

汉昭帝虽然年少,但他在处理霍光与上官桀的矛盾争执这方面却体现了一位领导者的才干和智慧,那就是不鲁莽行事,不偏听偏信,洞察真伪,然后才下决断。如果一个治理天下的国君不具备识假辨真的慧眼,必定会使忠良受害、臣民含冤;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国家稳定,甚至使历尽艰险建立起来的帝王功业毁于一旦。

韩延寿教化百姓韩延寿是西汉时代的有名贤吏,他曾在许多地方任太守,他治理的地方总是民风淳朴、太平安乐。他治理地方的手段和特点是:把教化与法制结合起来,用礼义道德感化、教育百姓。

有一次,他在高陵县(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遇到一件争夺田产的案子,兄弟二人为田产打得不可开交。韩延寿调查明白之后,把兄弟二人带上来,同时还请了他们家族里的人。韩延寿见这兄弟两人还不是那种游手好闲、不可救药的地痞,决定用道理和感情说服他们。他很动感情地说:“圣人说过,兄弟之间要友好,兄爱弟,弟敬兄,这才是人情常理。现在你们二人不念手足之情,为田产争斗得不可开交,实在令我痛心。我感到很内疚,因为我没有治理好这个地方。你们暂且回家,让我自省一下再处理这件案子。”这两位兄弟听后非常羞愧,家族里的人也一再劝他们和好,不要再闹下去。兄弟二人于是相互致歉,并礼让起田产来。后来,这兄弟二人为表示悔过自新,自动剪掉头发、裸露着上身,去向韩延寿登门请罪。韩延寿非常高兴,像对待贵宾—样迎接他们。这段佳话迅速流传,在百姓中引起极大反响。普通百姓深受感动,那些做过错事的人更是感慨不已。当地的百姓都知道自励自爱,犯罪事件大大减少,高陵县内太平了很长一段日子。

治理国家要运用法制做准绳,但仅靠法律制裁并不能杜绝犯罪,使天下太平。教化作为一种治国手段必须得到重视,并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孔子讲要以“礼”治天下。“礼”与“法”相结合,才能在治理国家的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斯献言助国兴邦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经惠王、武王、昭王,文王、庄襄王,历六世,至秦王政时,秦国更加国富兵强,统一大业已基本形成。对此,当时的明智之士有目共睹,李斯也不例外,而且更有着深谋远虑,并及时寻找机会向秦王献计进言。

一次,李斯劝谏秦王说:“那些无知小人,从来不会抓住机遇,而凡成就大业的英雄之才,却能在条件不利时隐忍等待,一旦看准机会则当机立断。春秋之际,秦穆公乃一方霸主,其所以不能吞并各诸侯国,是因为当时周王室还有些空名,故五霸迭兴,还只好都打出‘尊周’的招牌,以谋取各自利益。而自秦孝公以后,周天子已地位卑微,诸侯互相并吞,吴东仅剩六国,自秦国六世以来,又乘胜追击,迫使各国屈服,有如秦国郡县一般。今天,实乃千载—遇的绝好机会。以秦之强盛,以大王之贤德,想要灭诸侯。成就帝业,实现天下一统,好比从灶台上扫除灰尘一般,实在是轻而易举!如果错过良机,诸侯会再度强大起来,并联盟合势。那时,即便有黄帝一样的贤能,再吞并他们也将无能为力了。”

一席话,正合秦王之意,并使秦王对李斯刮日相看。

当时李斯刚从东方来,对那里各国分崩离析的状况了如指掌,认为只要善用谋略,恩威并施,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他又提出让秦王派出谋士,各国游说,并随身多带珠宝,对各同的权臣名士先以重金贿赂,让他们为秦国作事,如收买不成,再派刺客将他杀掉。如此办理,六国内部会日益混乱,秦国就可乘机派兵征讨,肯定会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平六国。

秦王立即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并任命他做辅佐丞相的长史,后不久又提升他为客卿,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实施统一六国的战略。

事实证明,李斯的主张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了极大作用。

诸葛亮有句名言:“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李斯计谋之成功,在于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管仲未用兵卒平鄣国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他主张因势制宜,实行改革,对外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93年,齐国将纪国吞并,而鄣国为纪国的附庸国却依然独立。公元前666年,齐桓公想用武力将鄣吞并。

相国管仲听这消息,认为运用武力吞并小小的鄣国,对于巩固霸主地位和顺应民心都是不利的,于是就对桓公说:“鄣国乃太公的支孙,齐国也是太公的后代,同室操戈,道义上讲不过去。”

齐桓公听后大为不悦,问道:“难道就没有万全之计了吗?”

管仲灵机一动道:“我们可派大军至纪城,并宣扬不久即派兵到鄣国,这样人造声势,鄣国必降,岂不一举两得。”

齐桓公转愠为喜,连声叫道:“妙!妙!”

几天以后,王子成父率300乘战车气势汹汹地开向纪城,大有踏平鄣国之势。鄣君果真被浩大的齐军所慑服,立即向齐国表示臣服。

善用兵者不用兵而臣服天下。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公元960年,宋太祖登基,建立宋朝,为了能使大宋江山长治久安,固若金汤,不再成为继五代之后第6个短命王朝,宋太祖真是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每天紧锁眉头,思考对策。961年的一天,他召见信臣赵普,两人一起谈论天下兴亡的史事。太祖忧郁地问道:“天下自唐末以来几十年间,战乱纷起,天下8次易王,换了十几个皇帝。百姓困苦不堪,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我想使百姓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国家能长治久安,应该怎么办呢?”赵普回答说:“天下动荡不定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主要在于藩镇割据势力太强大,而皇帝的势力弱。如果您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兵权,控制他们的钱粮。收编他们的军队,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安定。”话还没说完,太祖连连点头,微笑道:“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知道了处理的办法。”

不久以后,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功臣武将召集在—起饮酒,等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他们说:“我如果不依靠你们是无法当上皇帝的,你们的恩德我永世铭记在心。然而做了天子也是很棘手的,还不如当一个节度使逍遥自在,我现在哪里能睡一个安稳觉呢?”石守信等不明其中原因,忙问:“您这是为什么呢?”宋太祖说:“这很好解释,天子的位置有哪一个人不想做呢?”石守信等人听了这话非常恐慌,赶紧磕头说:“皇上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现在天下已经姓赵,谁还敢违命惹怒天颜呢?”宋太祖说:“你们虽然不会有野心,但你们会料想到你们的部下如果贪图富贵,也会把黄袍穿到你们身上吗?到了那时,你们就是不想做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呢?”石守信等人听了宋太祖的话,都心惊胆战,怕因怀疑而遭灭门之祸,于是,一边叩头一边哭泣着说:“臣下非常愚钝,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求陛下宽恕我们,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宋太祖看看时机已到,就向他们摊牌。他说:“人生在世就像白驹过隙,转眼即逝,应该抓紧享受富贵,多积攒些钱财,使自己能不愁吃穿,使子孙过上好日子。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出去做个地方官,可以选一些好的田宅买下来,为子孙后代创立永久的产业。再买一些优伶以自娱,天天可以饮酒作乐,一直到老。我可以给你们重金,和你们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和睦相处,以免嫌隙,上下相安,这样如何?”石守信等人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太祖:“陛下替我们想得这样周全,真如同亲骨肉啊!”第二天这几个人都托故称病,以有病不能再领兵为辞,向宋太祖交出了兵权。宋太祖微笑着收回了他们的兵权,赏赐了他们许多钱财,并把他们派到外地去当有名无实的节度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谈笑之间就解除了周围重臣对自己的威胁,不可谓不高明。特别是他清醒地认识到历朝历代藩镇强兵割据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使中央集权不能够实行,以至于推翻中央政权另立中央,导致国家动荡不宁。他在协助自己夺权的诸将羽翼未丰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既解决了问题,又使诸将无话可说。这样,整个宋朝就根除了藩镇的弊疾,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得以稳固。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约公元前574~前522年),官至郑国执政(相当于宰相),姓公孙,名侨,字子美,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时当政,历任二十余年。当时晋、楚争霸,弱小的郑国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但他治国有方,政绩斐然,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郑国生产发展,局势安定,受到各国尊重。他的生平和业绩,《左传》和《史记》均有记载。

子产不毁乡校的事迹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乡校是民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也是人们聚会议事的地方。大夫然明害怕人们议论朝政,主张毁掉乡校。子产却不以为然,说:“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认为让人们关心国家大事没有什么不好,作为执政者,正可以从人们发表的不同政见中看到施政措施的好坏,人们认为好的就坚持,人们批评的就改正,这样才能顺乎民心。

子产还告减然明:“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认识到只有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消除人们的怒怨,而想利用权势压制人来达到防止怒怨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就像堵塞大河一样,大水泛滥成灾,伤人众多,就不能救了,不如平时就注意河水的疏导,让人们议沦执政者的工作,把人们的意见当做治病的药物,这样才有利于执政者治理国家。

子产这种敢于开放舆论,听取群众呼声的开明政治措施,曾受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高度赞扬。并为此写了《子产不毁乡校颂》的文章。

子产不毁乡校,看似事小,意义重大。它告诉我们,实行开明政治,善于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才是从政治国的良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战略方针,是人臣朱升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创业时期提出来的。

朱升(1299~1370年),元明之际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允升,元末举人,任池州学正,后隐居石门。龙凤三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军攻克徽州(今安徽歙县),部将邓愈把他推荐给朱元璋,在召见问时务时,朱升分析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他认为目前最要紧的是:加强防守以巩固后方,发展生产以积蓄力量,注意策略以缩小目标,免成众矢之的。只有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消灭群雄,推翻元朝统治。

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龙凤九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得悉朱元璋率军去安平救援小明王韩林儿,留守兵力有限,后方空虚,乘机率60万军队围攻洪都,形势十分危急。驻守洪都的将领朱文正、邓愈等为固守根据地,在洪都城墙屡遭破坏的情况下,命令将士“且战且筑”,始终保持城墙的完好,坚守八十五天,为朱元璋集中兵力与陈友谅决战赢得了时间,洪都之战的胜利,得益于“高筑墙”的策略。

朱元璋利用江南地区优越的生产条件,命令将士屯田生产,召集流民垦荒种地,选派元帅康茂才为营田使,“修筑堤防,专掌水利”。龙凤九年,朱元璋申谕将士:“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昔汉武以屯田定西戎,魏武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故令尔将士且耕且战……”通过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实行军垦、农垦增强了经济实力,巩固了江南根据地,“广积粮”收效甚大。

朱元璋在政治策略上采纳“缓称王”的建议,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更是十分重要和明智的。早在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实际上也自成独立体系,只是由于势单力弱,朱元璋在名义上仍遥奉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为宗主,采用龙凤年号。在几次有人劝他进王位时,他都认为时机仍未成熟,以“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为由拒绝了。“缓称王”的策略,使朱元璋这支力量较弱的起义军没有过早地成为众人的主要进攻目标,得以逐渐壮大起来,最后成了气候。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军事、经济、政治三大方面战略方针的形象概括。朱元璋在建基立业的过程中,由于能够审时度势,贯彻实行这一斗争策略,为实现其削平群雄,灭元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国会盟文武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