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4806000000008

第8章 心态之二勤勉谦恭(4)

老道笑着答应了他,并领他来到一面墙前,向他传授了秘诀,然后让他自己念完秘诀后,喊声“进去”,就可以出去了。王生对着墙壁,不敢走过去。老道说:“试试看。”王生只好慢慢走过去,到墙壁时被挡住了。老道指点说:“要低头猛冲过去,不要犹豫。”当他照老道的话再向前冲到墙壁处,真的未受阻碍,睁眼已在墙外了。王生高兴极了,又穿墙而回,向老道致谢。老道告诫他:“回去以后,要好好修身养性,否则法术就不灵验了。”说完,送他一些路费,就让他回去了。

自称得到崂山仙人传授的王生在家中自得不已,可以穿越厚厚的墙壁而畅通无阻了。他妻子不相信,于是,王生按照在老道处学的方法,离开墙壁数尺,低头猛冲过去,结果一头撞在墙壁上,立即倒地,面对头上鸡蛋大的包和妻子的嘲笑,他又羞又恼,同时又止不住骂老道无良心。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春天的时候没有耕耘的辛苦,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如果要成功,你就要为成功做好准备,不断努力,不停地前进,直达成功的目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劳作的汗水,才会换来成功的欢乐。

青年时期,正是耕耘播种的时期,你现在种的是豆,将来就会收豆;你现在种的是瓜,将来收的是瓜。你辛勤地付出了,努力了,忙过了人生的风雨,就会幸福在人生之秋的收获季节里。

7.恒心与坚持能“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讲的是创造财富的方法。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自己有此异能。其实,“点石成金”并不难,它就在我们辛勤的劳作中。

有位富人自己当年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但他靠着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通过牺牲自己个人的舒适生活为孩子留下了一大笔产业。但临终时,他忏悔道:“在他们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方面,我花费的心血太少了,他们从来不知道缺钱花是什么滋味。本来,再没有人能像我的儿子们这样有条件成为正直而受人尊敬的人,但是结果又怎样呢?一个是医生,可是没有病人找他看病;一个是律师,可是没有一个客户;第三个经商,可是从来不到自己的账房去看看经营情况如何。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要兢兢业业,要节俭,要积极上进,但是他们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他们这样回答?‘没必要,爸爸,我们永远不会缺钱。你赚的钱足够我们几个花的了。”

这个富人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兢兢业业地工作,你才会拥有灿烂辉煌的幸福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患上了一般人所说的“健忘症”。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心不在焉,而且有的时候还记不住任何事情。他谈起他是如何克服了这一障碍的。

他说:“我一直在一家大工厂担任一个部门的经理,都快十年了。起初工作给我一种轻松的感觉,但随着公司的扩大,业务迅速增加,我也就增加了额外的责任。在我手下的那几位年轻人都有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和不寻常的精力与能力,他们都有一种要取代我位置的企图。

“你想啊,象我这种大龄人都希望能过上一个舒适的生活,再加上我在公司已做很长一段时间的业务了,也是一个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因此,我放松了自己,觉得我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安心地在公司呆下去。大约两年前,我开始注意到,我勤奋工作的能力已经衰退了,工作常常变的令我心烦气燥,忘记处理一些信件。结果,信件堆积如山,各种报告也被我积压下来,使我和我的部属都大感不便。我虽然坐在办公桌前,但脑中却不能集中精神工作。

“其他的情形也都显示出我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有一次我甚至还忘了参加公司一个重要的会议。

“我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能专注的状况。于是,公司给我放了一个星期的假,要我修整一下自己,希望把这种情形好好想一想。我去了一处偏远山区的度假别墅,在那儿严肃而认真的反省了好几天,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缺乏了勤奋工作的力量,所以使我在办公室的身体及心里活动变得散漫无目的。我在满意地诊断出我的毛病之后,就寻求补救之道。我要培养出一套全新的工作习惯。

“我写下一天的工作计划。首先处理早上的信件,然后召集部属开会,处理各项工作。每天下班之前,先把办公桌收拾干净,然后再离开办公室。

“假期完毕后,我回去上班,立即把我的新工作计划付诸实施。我每天以同样的兴趣从事相同的工作。当我发现我的思想又开始想到别处时,我立刻把它叫了回来。

“后来,我发现,我的新方法又使我找回了原来勤奋自信的我,我又一次成功了。”

下面这个小故事,传神地刻画出了懒惰者的心态。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回答说:“上一次我要砍树的时候,风雨大作,结果,那些树没让我费力就倒了。”

“您真幸运!”

“你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所以这次我准备等一场地震帮我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这就是懒惰者,他们缺少的是行动,他们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幸运只给勤奋者,等待只会浪费时间,等不来幸运。懒惰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地浪费。懒惰作为一种浪费,浪费的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生命。青年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时勤奋一些将来定会受益无穷。相反,若懒惰一些,后患也将无穷。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机会让懒惰得逞的。

历史上,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有勤奋的习惯。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堪称勤奋的典范。众所周知,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被迫辞职。从辞职到他去世的20年中,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在辞职后的一段时间里,62岁的他患上了内分泌失调和血栓性静脉炎。可他面对这一切,仍然勤奋地做着自己的事业。

尼克松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还有未来。失败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既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他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而从不自怨自艾,挫折使他成为一个深怀智慧的人,勤奋则使他又一次达到成功的峰顶。

在这个知识型的社会,我们只能靠那些永远寄托在自身的学问、技术等无形财产,来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些终身不会被人剥夺的东西必须靠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对真正财产的价值判断有所认识和分析才行。可以看到,在职业招聘方面,勤奋努力的应聘者也是被优先录用,有着勤奋习性的人也比较容易拿高薪或奖金。

在整个宇宙中,除了人以外没有其它游手好闲的东西,所有的事情都在根据自身的规律永不休止地运行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勤奋工作,”工作使有机的事物缓慢而有条不紊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生命只有不断前进,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任何地方一旦停止活动,就一定会后退。你一旦不再使用自己身体某个部分的器官,它们就开始衰退。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向成功,都想在成功中领略人生的辉煌。而成功又不是轻易予人的。但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却是成功者云集,并且不断有新的成功者走向社会,这里就是北大。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辛勤耕耘的劳作,有着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在这里,有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学习精神,有一群把自己融入工作、学习之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功之花的人。不用说,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成功生长的地方。青年人要想获得“点石成金”之术,就请从勤奋开始,努力工作吧。

8.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成大事者的背后总是有许多故事,大多数都被人们流传,成大事者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直是后人应该争相学习的。

关于鲁迅先生“早”字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一个“早”字,不仅道出了勤者的根本,也道出了他求学的精神面貌。更道出了以“勤”为本好习惯的真谛所在。

怎样更“早”更好地走在时间的前面呢?下面的一些意见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安排好你的工作日程,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有效地安排你的工作日程,对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要等到事到临头才想应对的办法。洽谈生意,参加考试,发表讲话,都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在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完成当天工作的同时,也需挤出时间把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

韦尔斯·里奇·格林广告公司的董事长——玛丽·韦尔斯·劳伦斯就是一位通过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美国企业家,她知道如何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更有成效。她精通生意经,懂得如何使自己的销售战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在商业界具有很大影响。

她的公司现在年经营额为二亿五千万美元。但刚开业时只在纽约一家饭店租了一间房子,她母亲帮他接电话,两个人连午饭时间也不休息,16年过去了,至今她还有在办公室吃午餐的习惯。

“我安排自己的生活如同很多人经营自己的生意一样,我不得不这样做。”当《时装》杂志的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我并没有实际去拟定各种计划表,但我在脑子里把一切都考虑的很周密。”

安排好工作日程后,就开始勤奋工作吧,最终你会得到勤奋工作的回报。

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丁肇中常常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为了做好一个实验,他一进入物理实验室,就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物理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丁粒子,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巴甫洛夫也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忘了吃饭,数年如一日的工作,当他跃上科学生涯的第一阶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时,又忙着开始转向“反射”实验了。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因受不了这种无休止的紧张工作离开了他,巴甫洛夫不得不另找新的助手,并对新的助手说:“你们要学会做科研”。

“把狗准备好,我们要数它的唾滴。如果必要,就数它十年,二十年。”在实验室里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长时期废寝忘地工作着。他身体染上了多种疾病,但从不间断实验工作,直到临死时,巴甫洛夫还用自己身患的蔓延性肺炎,进行心理和生理的实验。

勤奋工作终会有所回报,但你切莫忘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走在时间的前面,是成大事者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的成功决窍。同时也是青年人应该养成的习惯,应该掌握的决窍。

凡事只要坚持到底,始终如一,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你兢兢业业,勤奋向前,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的道路上,便会有你的身影。

司马迁从幼年时开始游历全国,走遍黄河、长江流域,为《史记》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奠定了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基础;德国的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60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剧作《浮士德》。

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是个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没有上课,学徒们高兴极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

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造反”的情景,摇摇头。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他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先生慢慢地走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着《易经》的八卦图呢!从此,先生更对他另眼相看了。

朱熹这样好学,很快成为博学的人。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

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当朱熹读到这句话时,高兴地跳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是呀,圣人有什么神秘呢?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啊!”

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并非可望不可及。治学之路就如同登山,惟有攀登不辍,才能一步步靠近峰顶。“一览群山小”的圣人们的成功其实亦是由勤奋得来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读《易经》竟然能把编联简册的牛皮翻断三次,可见其勤奋。

不管你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勤”在你成为圣人的努力过程中,始终不可缺少。世上成功之事,缺了勤就会变得不易实现。

人活着,就要有勤奋精神。比如在学校学习,不少青年人为自己怎么也学不出名堂而找的借口是自已没天赋,或者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而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这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读书并非一个人的惟一出路,但不可否认它是大多数人最现实、最好的出路,虽然个人天分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是努力,是信念。努力、信念是一个你想到就能做到的功力源泉,它是无穷的。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对柯里商学院的毕业生做演讲时就告诫他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我的位置在最高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一样好,但在挂有很多果子的枝头面前,你只有蹦了,才能够到。我们还年轻,现在不努力做得最好,还等什么时候呢?

树立了信念,就重在落实了。不付诸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只有不甘落后,真正脚踏实地的去做,才能把理想落实为现实,把自己想象为一叶孤舟,看不到岸,只有一片汪洋。所以一直向前寻找理想的彼岸。

成功果实是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寂寞的根上长成的。果实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要吃苦。正如一句西方名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机会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断地进取,养成勤奋的习惯,才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