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4805800000009

第9章 误区四把课堂当秀场(1)

课堂,教师的脸面而已

课堂重要吗?这是肯定的。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重要性,犹如人的脸,不能有丝毫污点。正因为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力量。正因为课堂如此重要,所以教师死守课堂,学校紧盯课堂。

课堂,是学校的前线,寸土不可丢,寸步不可让。据说,在民间有一种判断教育专家真伪的方法,就是让教育专家到中小学上一堂课,以此检验他自己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种方法本身的效果如何尚待考评,但多少反映出了学校与教师对课堂教学有多么的重视。

当大家把课堂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时,或多或少有些令人吃惊了。虽然现在有人为了拥有更美丽的脸面,愿意在自己的脸上大动干戈、重整家园;有人为了在自己的脸面上留住青春,愿意破大费、受大苦。但在常人看来,脸面的好与坏,原本就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也就是说是不可以由自己来承担这份责任,何必去受这份苦呢?再说,青春易逝,非得与自然规律对着干,不等于自己为难自己吗?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提出与其在脸面上大做文章,还不如在内在品性上花更大的气力。由内而外的美,应该比由外而内的美,更为可靠与持久。不是常听“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吗?可爱是美容与手术换不来的,可爱应该是内在的美。

要让教师上好课,让教师守住自己的脸面,只是简单地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这不等于让教师在脸面上大做文章吗?从美容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只重脸面,而不要内在品性的事情,是达不到目标的;相反,长此以往,反而会让人变得更加加虚伪与虚容:只要课堂上过得去,课堂背后的东西就不再重要了。可是,人能够只需要脸面吗?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就课堂论课堂,这种研究课堂的模式,与人类只研究美容,而放弃内在品性的塑造,是何等的相似!

如果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去听教师的课,并对他的课堂教学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救师就能够真正地改善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吗?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说过:

当我们去听一位教师的数学课,他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逻辑混乱,这既表现在一堂课的结构安排上,也表现在对于具体例题的讲解上。于是,我们善意地对他提出这个问题:以后上课要注意逻辑,只有逻辑清晰了学生才有可能听得懂。等到我们下次再去听他的课时,问题依旧!于是,我们就抱怨这位老师要么过于狂妄不接受意见,或者过于懒惰不纠正问题,或者过于愚笨听不懂我们的意见。其实,这位教师也特别自责,因为他在课堂上已经尽力了,就他个人的逻辑能力而言,虽然没有达到让学生与听课者期望的程度,但这却已经是他的最高水平了。慢慢地,我们对这位教师就丧失信心了,当我们对他丧失信心的时候,他对自己也就丧失信心了。可事实上,教师课堂上的逻辑混乱,这有可能是教师课堂教学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临时决策错误的问题,但更有可能是教师个人逻辑水平高低的问题。要彻底解决个人逻辑能力的问题,远不只是为他提出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更需要这位教师在课外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培养教师的逻辑能力,光在自己的课堂上是培养不出来的,这需要教师看哲学书籍,看逻辑学。也就是说,要真正地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更需要教师跳出课堂看课堂。

跳出课堂看课堂,不只是对上述的教师逻辑问题,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如此解决。当我们发现教师上课结结巴巴时,这位教师很可能有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另一种可能是教师的口才不够好。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只是要求教师去看教材,去背教学参考书,肯定效果不佳,毕竟无根之木终难成林。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真要熟悉教学内容,还得看更多的课外书,毕竟教材上的内容,多是例文与例题,要触类旁通,就需要教师看更多的例文,了解更多的例题,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够得以归纳与总结,才可能借用教材中的例文与例题,还原一个真实的知识结构给学生。如果是教师口才不好,这时对教师的批判越多,他的口才就更难提高。大家都知道,对他人的批判只会使其产生紧张感。所以,要提高教师口才,既要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这需要多表扬教师而不是多批判教师,还需要教师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时间多与人交流与沟通。不管是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还是多参加课外活动,都是课堂之外的功夫。

也许有人会问,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就已经无计可施了吗?当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但可施之计的确是非常有限。临时抱佛脚是需要的,但不能对这种行为寄予太多的希望。临阵磨枪,对战争来说的确可以形成士气,但对战争的胜败来说,此前的战争储备与准备还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在课堂教学上的这种临阵磨枪似的要求,固然是需要的,但切莫让它取代对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

如果真的把上课与打仗相比较,这多少让我们这些搞教育的人汗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对于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来说,正好相反,我们是“用兵千日,养兵一时”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备课,上课与改作业。备课是最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也是为教师课堂教学这个脸面充实内在品性的最佳途径;改作业实为对上课的查漏补缺。但教师却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改作业,这足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任务并没有得以落实,课堂教学中的漏洞实在太多。与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改作业相反,教师应该转移更多的时间去备课,而不是无休止地把作业批改坚持下去。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中,花在改作业上的时间往往是最多的;花在备课上的时间,不说是最少,但实在与备课的重要程度不相称。这还只是把备课当作教师上课的一种延伸,如果把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都看作是教师的备课,那教师欠备课的时间账,就实在是太多了。殊不知,教师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就可以节约每一位学生,包括当前以及以后的每一位学生的一分钟;而教师在改作业上多花一分钟,却只能节约一位学生的一分钟,如果效果明显也只不过能够节约这位学生几分钟,前者的教学效率远胜后者的教学效率!

结合教师生活实践来看,教师在“美容”方面花的时间和精力的确比较少;教师在课堂这个脸面上,花的时间与精力的确太多;但教师在课堂生活的内在品性上,花的时间与精力又实在太少。既然美容手术并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比以前更加可爱,当然也就无法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的美了。与此相应,只是让教师在课堂中反思与整改,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能性也就不会大了。

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离课堂远一点,再远一点,我们就能把课堂看得更加清楚与明白;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消除对课堂已经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或许这样才能把课堂从感性的海洋中营救出来。

独占一堂课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案例:

李老师是一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历史教师,他讲的历史课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听的,他在公开课上也能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或人物。新课程推进以后,初一历史有一节探究讨论课《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学生的讨论刚刚开始,就被他打断了,然后,他从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讲到变法的艰难,最后讲到变法的成功与商鞅被处死,足足用了30分钟,还剩5分钟,他要求学生再讨论,可是学生们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作为一节探究讨论课,李老师失败了。当问及他:“为什么教师要讲个不停?”他的理由是:

第一,讨论中出现了错误,特别是史实错误。与其学生接受错误的史实,不如我把正确的讲给他们听。

第二,学生毕竟知识有限,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讨论,没有历史知识作基础,简直就在瞎说,这样的讨论对历史学习效果不会很好,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错误,还得靠教师来纠正,不如开始就给他们正确的知识。

李老师的两点理由很有代表性,此外,教师们还有另外一些看法,如:“学生缺乏自学的能力,很多人连课本都看不懂,要是给他们看史料探究问题,他们怎么看得懂呢?”“教学进度是按计划进行的,讨论很费时间,进度就会受影响”“探究或讨论时,课本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必须开发课程资源,可是,这又是个系统工程,一个教师怎么能够完成呢?”……

实际上,“李老师们”的观点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他们由于权威和意志的过度膨胀,完全主宰了课堂的时间、空间和话语霸权,造成学生应有的话语权缺失。

事实上,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演活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

合作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此,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场所。

首先,深入到学生中,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我—你”关系。教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才能把自己当做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样有困惑,一同去探究,一起去收获。其次,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话语方式,采用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生活化语言,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同时为合作的展开提供操作的平台。

再次,在合作式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以真实的、完整的人格亲临现场,以真诚的、开放的心态彼此相待。课堂中,当碰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真的糊涂”,真心地向学生请教,就是碰到自己清楚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假装糊涂”,将解谜的过程推给学生,这样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往往把超越老师当做一种无限的光荣),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困惑向老师倾诉,也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老师分享。这一切唯有在教师放下尊贵的架子,坦然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时才会出现。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学校乃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合作下,展开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不应当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的漂亮词藻下淡化教师的职责,而应该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中,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所以,必须还学生“话语权”,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在教师的暗示、努力下,首先让学生知道“我”在学习中的权利,并促其萌发自我维权意识;教会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那么,学生在自由发言中错了,也不会有同伴的讥笑、嘲讽,因为学生也知道人的学习就是在不断地尝试错误和改正错误中前进的,表达“我”的所思所想和倾听别人的意见都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究竟应该谁适应谁

有这样一个寓言:

很久以前,动物王国决定办一所学校,以此提高动物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所学校招录了鸭子、兔子、老鹰和泥鳅,开设的课程是游泳、跑步、飞行和钻行,教育目的是希望动物能够掌握各种本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动物们到了学校之后,很快就通过了自己擅长的课程,但却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课程。于是学校中经常发现勤奋的动物们在学习:鸭子在练习跑步,兔子在练习钻行,老鹰在练习游泳,泥鳅在练习飞行。虽然动物们很勤奋,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并最终发现自己并没有学会别人擅长的课程,还由于缺乏练习的时间,把自己原本擅长的课程考砸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教学原则:教师教学应该适应学生学习。

或许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本意吧。

可事实上结论并非如此简单。通过对以上寓言的深刻反思,更应该得出如下结论: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学习潜能为基础而展开,但学生学习却是应该主动适应教师教学。对前者我们不大会有什么疑问,但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学校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并不是教师个人对学生开展的学科教学的简单的累加,比如学校究竟应该为学生开设哪些课程,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于教师的学科教学来说,只要已经列入了学校课程表,哪怕是真的教鸭子跑步与老鹰游泳,教师也必须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当教师同时要给鸭子、兔子、老鹰和泥鳅上课时,如果要求教师主动适应学生,这就成了一个不现实的教学主张。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内容与自己的教学能力尽可能搞好课堂教学,而学生如果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就,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适应教师教学,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教师来适应自己。虽然今天班级学生间的差异还没有达到鸭子、兔子、老鹰和泥鳅在种类上的差异,但学生间差异的增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让教师去适应差异如此迥异的学生,对教师来说的确存在一些难度。

在理论上我们都很明白,脱离学生学习的教师教学是很难成功的;但在实践上我们又很清楚,要让一位教师去适应与照顾数十位学生也是很不现实的。而课堂教学正是处于这样尴尬的境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