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4805800000007

第7章 误区三教死书(1)

唯标准答案是从

有位教师出了几道题。

第一题: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列句子的意思:

(1)思想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同心协力)

(2)形容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第二题:判断题:

(1)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是梅雨潭(√)

(2)最后通过想像,把梅雨潭的美提高到了神妙的高度(√)

在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学生回答齐心协力,而老师认为学生答错了,应该是同心协力;第二小题,学生回答说栩栩如生,老师认为是错的,应该是惟妙惟肖。第二题中第一、第二小题学生都判断为对,而老师认为都错,因为第一题的标准答案是“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应是梅雨潭边”,第二题的标准答案是“最后通过想像,把梅雨潭边绿的美提高到了神妙的高度。”请问学生的回答真的错了吗?同心协力和齐心协力有何本质区别?栩栩如生与惟妙惟肖是否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刻意追求“梅雨潭”和“梅雨潭边”的不同有意义吗?教师貌似严谨的教学风格中,透射出的却是呆板、僵化的教条主义教学观。其核心是对学生思维的不尊重,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尊重,对学生发展水平的无知。

在教师这样的无效教学下,学生的思维被严格地束缚在惟一的刻板的答案中,儿童爱想像的特点受到了严重的压抑,更别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还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叫洪兰的华人,以前一直在美国教书,1990年他回到中国后,他的孩子也同时回国读小学。然而,麻烦便开始出现了:孩子插班去读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时,满堂红,全部不及格。

洪兰先生对此愤愤不平,认为问题不在孩子而在老师。因为那张考卷的标准答案非常死板,完全不让孩子有想像的空间。

例如,自然科的考卷中有一道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1)沙滩(2)大树下(3)菜园里(4)水沟中。标准答案为(3)菜园里,但事实上任何阴湿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蚯蚓。

洪先生的儿子选了(2)大树下,因为他在美国的家的后院有棵水蜜桃树,每年夏天果实累累,常来不及吃就掉下来,在地上积起厚厚一层烂桃子,因此大树下真的有无数的蚯蚓在那里钻动。所以孩子很自然地就选了大树。数学没及格的原因是他做除法的方式与大陆老师所教的有一些不同,答案是对的,但是写余数的方式中国与美国的写法不一样,老师全部给他半对,扣去一半的分数。

孩子亦认为老师不应该扣他分,因为他认为只要他会做,得到同样的答案,用什么方式应该是他的自由。

在往后的三年里,孩子的这个想法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苦头。因为他一旦学会一个方法,便会始终用同一种方式去做题目,每次都想找捷径,尝试新的方法,对标准答案他也很不能接受,常去找老师争辩,最后的结果是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上学变成很痛苦的事。他开始逃学,发展成身心症,一上学就生病,不上学就好好的,闹了很多年,最后回到美国学校上课才算有了解决。

曾有人评价中国的教育,“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

静心想一想,这确实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也是中国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走出来。

如今,早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被人们冠名“知识经济”时代。有学者估计,现在世界知识大约每7年翻一番。有资料表明,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没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队伍、没有一批为教育事业而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没有一群群具有很强创造欲望、创造能力的学生是不行的。

我们的创造力教育在企盼着诞生、发展,在企盼着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唯教科书是真理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篇名为《长城》的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长城。”

可事实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

早在2001年之前,“太空看长城”的荒谬已经一再被科学家和国外宇航员所证实。

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的奥尔林德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就曾强调太空可看长城的说法是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

神六发射成功后,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又再次明确否定了这一说法。

为什么不能告诉学生们真相呢?难道课本上的错,错也不是错?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误区。

我们来看一个与此相反的故事。

美国波士顿州立小学。

上课了,孩子们欢快地跑进教室,因为这节课是他们最喜爱的老师爱利普·杰克逊女士的语言课。

爱利普老师一脸灿烂:“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灰姑娘的故事。我相信,很多人早就知道这个美丽的童话了,有谁愿意上来替我把它讲出来呢?”

一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跑上讲台:“从前,在一个镇上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名叫辛黛瑞拉……辛黛瑞拉在舞会上玩得开心极了,突然她发现时间快到12点了,她想起老太太的吩咐:午夜12点之前一定要赶回来,因为到那时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状。于是,她急匆匆离开舞会,匆忙之中在台阶上绊了一脚,一只水晶鞋掉了,她也顾不上去捡。第二天,王子拿着这只水晶鞋,挨家挨户请姑娘们试穿,并宣布谁能穿上这只水晶鞋谁就是未来的王后……”

故事讲完了。爱利普老师眨了眨眼睛,笑道:“谢谢你,吉姆,你讲得真棒!孩子们,看来你们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那么,我也就不多费嘴舌了。下面,请你们来回答几个问题。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孩子们立即跳着高儿地抢着给了爱利普老师一个正确的答案。

之后,爱利普老师话题一转:“那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有不合理的地方,它在哪儿?”

学生们惊奇地看着老师。

爱利普微笑着:“孩子们,这个故事真的完美无缺吗?”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名叫艾丽丝的学生才迟迟疑疑地站了起来:“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爱利普老师十分惊喜:“噢,天哪,艾丽丝,你太棒了!孩子们,你们看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安徒生更棒!你们相信吗?”

于是,孩子们欢呼雀跃。

两番对比,两种情境,大洋彼岸的同行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求真、求实的精神!

或许是传统教育使然,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推崇一直是重中之重。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一直是跟着“教参”走,教学辅导书上怎么说,老师备课时就怎么备,讲课时就怎么讲。这样做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注意。

至于课本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更是鲜为人知,除非哪一天被某一位有心人意外发现。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思维,一切唯课本是从,除此之外都是不合情,不合理的。

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思维方式!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偏离“教”的主题,专门去寻找课本中的错误,而是说在课堂上你应该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学习课本但不盲从课本。

就像那个长期流传的错误:“在月球上可以看到长城”,既然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应该采取对策,不能让这种谬误再传下去。

因此,当你在讲解该课文时,应该向学生特别指出其中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专门把天文专家请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在学到写作知识的同时,也提高科学认识。

要知道,谬误终究是谬误,无论它出现在哪里,该改正的一定要改正,无论它流传了多久。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盲从的误区呢?

1.一切事实以科学为依据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我们不能苛求课本上的一切东西都十全十美,没有纰漏,但我们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

2.不唯名人是从

名家名作,一旦进入教材领域,它的身份就变了,它就从一般的著作意义转化为教材意义了,它就应当为教学服务了。

因此,如果在备课过程中,经过多方验证,发现了某处失误,在课堂上就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学生们指明这一点。

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名家自身,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正视一个道理: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在于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3.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要想在课堂上演绎得丰富多彩,将课本中的“真空”地带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要看你课前对课本的认识程度如何。

可以这样说,教师自身的认识水平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才能引领学生的思想登上怎样的高度。

如果你的思维仅限于最一般的层次,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很难突破这个层次,如此一来,真空也就永远是真空了。

教材在教学中“反仆为主”

媒体上曾登载过这样一则故事:

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独居父亲,子女们为父亲请了一位中年保姆。随着中年保姆的尽职尽责,照顾父亲的烦恼没有了,但新的烦恼却接踵而至:随着父亲的离去,保姆却以父亲的妻子的身份欲独享父亲遗产,因为她既有与父亲结婚证,还有父亲将所有家产赠予保姆的遗书。此时子女们才清醒过来:既不能让保姆“缺位”,也不能让保姆“越位”;“越位”带来的损失往往比“缺位”还大。

这个故事很容易使我们将这位保姆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联系起来。我们今天课堂教学中的教材也像这位保姆一样,已经“反仆为主”,大大越位了。

那么,教材为什么会越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