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4805500000013

第13章 靠胆略谋划大事,用细心筹划大局(2)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何义所料:当台塑的产品生产出来时,日本等国的同类产品滚滚而来,充斥台湾市场,况且日本塑胶产品物美价廉,占有了绝大部分市场。而台塑产品严重滞销、仓库暴满,股东们也心灰意冷。王永庆当时陷入了绝境。

面对这样不利的境况,王永庆并没有泄气。他认为台湾当时是国际烧碱生产基地之一,而烧碱过程中有70%的氯气被弃置不用。实在太可惜,而氯气是塑胶生产的主要原料。他所有的优势就是充足而廉价的原料。

世界上失败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能战胜失败。只有检讨反思,总结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奋起直追,才可获取成功。王永庆认准的就是这一道理。

塑胶公司一定要办下去。经过一番“检讨”,王永庆采取了两条令人吃惊的措施:

其一,针对供过于求的矛盾,他以常人所没有的胆识,采取了近似于“以毒攻毒”的策略: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和售价,从而获得压倒一切的竞争能力,对此,台塑的股东一致反对,他毅然购下台塑所有股权,独自经营。

其二,造成当时濒临绝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连锁的加工厂对自己的产品不愿降低售价,致使销售量无法大幅度增加,因而对塑胶原料的需求量不旺。

王永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百般劝说无效后,他以义无反顾的决心,敢于拼命的勇气,毅然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厂,从而建立起塑胶原料与加工相连贯的“一体化发展体系”。

对于国外大企业物美价廉的威胁并不可怕,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态度。

由于王永庆改变了台塑的经营策略,又力求把台塑建成高效能、低消耗的企业,台塑的产品逐渐打开了销路,站稳了脚跟,继而逐步扩大再生产。到目前已成为台湾惟一进入“世界化工企业50强”的企业。

逆境并不可怕,准确定位的自我优势,就是突破逆境的利器。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就是因为被困难吓怕了,抱着一种悲观消沉的态度,不是盲人,胜似盲人。

如果你处在受束缚的环境中,又缺乏胆量去摆脱它,久而久之,雄心就会丧失殆尽。

如果你够积极、够主动,就能从一粒沙石中看见世界,从一朵野花中看见天空,通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比较,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所在。

人人都希望发展,但很多人始终处于等待观望中,不敢冒险,不敢做不确定的事情,不敢跳槽,不敢辞职,不敢投资……这样很难得到发展的机会。

一个人应该有胆量去面对任何困难,还要有决断大事的勇气,敢于往直前。为了发明矿工用的安全灯,乔治·斯蒂芬森带着巨大的勇气进行实验。他下决心要对安全灯进行全面的实验和检测,为此他亲自下到矿井中,这使他的朋友们大为惊讶和不安。

当斯蒂芬森问矿工们,哪里是最危险的矿道时,矿工告诉他有一条矿道充满了瓦斯。于是他二话不说,马上到那里去检验自己的安全灯。其他人看到这一情景,都担心地后退到安全距离以外。

斯蒂芬森慢慢地向前走去,也许前面就是死亡或者失败,但在斯蒂芬森看来,失败比死亡更糟。而斯蒂芬森那颗勇敢的心没有为之颤栗,他的手并没有因此而颤抖。到了最危险的地段,他手持自己的安全灯,静静地等待结果发生。

一开始灯的火焰突然亮了一下,然后就开始明明灭灭地闪烁——火焰暗下去了——最后熄灭了。

在这种可怕的气体中,灯火并没有产生任何容易引起爆炸的迹象。显然,斯蒂芬森发明了一种可以在矿坑里使用的安全照明灯,这种灯不会遇到可燃气体就发生爆炸。换句话说,他为成千上万矿工们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最初“煤矿照明安全灯”的由来。

成功建立在一个不变的法则之上,它来自于对法则的遵守,这种法则就像数学上的公理一样不可改变。人们也许可以把它称为引力法则——在达到成功之前,应该保持对成功的渴望。

失败的可悲情绪,摧毁勇气和斗志,扼杀渴望和雄心,使人一事无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勇气,毫无决断力的人处处都会受到制约。

大凡向往成功的人,不但要做到意志坚定,还要迅速把握机会,鼓起勇气立即行动。那些不相信自己、不敢把握机会的人,将永无成功之日。

如果一个人生性胆怯、缺乏自信、遇事总犹豫不决、固步自封、没有判断力、毫无冒险精神,就算上帝也不能使他在死气沉沉、毫无希望可言的日子中将他解救。所以事业的成败,决断力还在于胆量。

4、到最危险的地方找机会

正所谓:“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机会往往隐藏在最危险的地方,就看你有没有胆量去冒险。一位哲人说过:“在一个人生命的初始阶段,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风险。”

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这样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倘若你具备了冒险精神,敢于当机立断、立刻行动,你就具备了成大事的前提条件。这样就没有什么能使你屈服的了。

汉明帝时,明帝命班超带领36人到西域都善国,建立友好邦交关系。都善国王非常友善地接待了他们。出乎意料的是,随后几天里,都善国国王对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前还非常殷勤热情,几天以后变得非常冷淡,对他们爱搭不理。班超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于是派人进行打探。果然如班超所料,原来是匈奴的一个130多人组成的使团正在暗中向都善国王施压,希望把都善国拉拢过去。这种形势对班超来说十分不利,他对大家说:“都善国王之所以对我们非常冷淡,就是因为匈奴使团给都善国王施加了压力,他们才来几天,形势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倘若再过几天,都善国王说不定会把我们当作讨好匈奴的礼物,送给他们。到那时,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就连性命都难保拉!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跟随他一同前来的使者,都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安排。班超斩钉截铁地说:“生死关头,我们只能搏一搏了。今天夜里我们就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匈奴使团!只有这样做,都善国王才能同意与大汉结盟,并且他别无选择。”

当天夜里,班超带领他的手下,偷偷遛到匈奴人驻地,对他们发起一阵猛攻,结果大胜而归。第二天早晨,班超等人捧着匈奴使者的头颅面见了都善国王,国王见此惊慌失色,别无选择地同意了与大汉结盟,因为他知道,他杀了匈奴的使者,如果不与汉朝结盟,匈奴是不会放过他的。

由此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很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强大,如果你敢于向强大事物挑战,就会发现,该事物不过是只“纸老虎”,空有强大的外表,但是,如果你被它强大的外表吓唬住了,你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不要被危险吓倒,要敢于挑战困难。有些时候,困难并不可怕,只是人们不能战胜自己,迫使自己向困难发起进攻,因此,成了困难的俘虏。其实,如果拿出勇气向困难挑战,再难克服的事情,也能够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纳粹德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德军将领在作战期间,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战例,通过这些战例,人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1942年2月12日中午,英国海军和空军重兵布防的英吉利海峡,一架英国战斗机在天空中往返巡逻。突然,飞行员发现一队德国舰队大摇大摆地从远处开了过来,于是,他立即向司令部发送了报告。英国司令部的军官们不明白德军的意图,他们不清楚德军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他们对飞行员发送过来的消息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德国舰队不可能在大白天从英吉利海峡通过。英国司令部的军官们都忙于思考和争论,时间一分一秒的流走。一个小时以后,英军侦察机再次发来消息,称德军军舰已经闯入了英吉利海峡最窄也是最危险的地段,并且正在全速行驶。此时,英军才后悔没有立即作出裁决于是,立即调集部队,下令进攻击,但为时已晚,德军已经顺利通过了最危险的地段,再加上英军匆忙上阵,德军整装待命,以严密的阵势给英军沉重一击。就这样,德国人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将驻泊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内的舰队顺利地移至挪威海面,增强了那里的战斗力。

原来,这并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账,而是一场“阴谋”,德军就是这场“阴谋”的制造者,而英军却成了“阴谋”中的牺牲品。原来,德军早已策划好了这场行动,因为从法国到挪威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向西绕过英伦诸岛上,这条航线路途遥远,行走起来费时费力,一旦英军在此设下埋伏,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另外一条路线就是在英军眼皮底下,直穿英吉利海峡,虽然这条路线非常危险,但是也是最直接最便捷的一条路。最后,德军指挥官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选择第二条路线,尽管英吉利海峡有英军的重兵把守,非常冒险,但一旦穿过最危险的地段,他们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因此,德军指挥官下令,夜间出发,白天通过英吉利海峡最危险的地段多佛和加莱之间。

结果证明,德军这一大胆冒险的行动成功了,庞大的德国舰队在飞机的掩护下,明目张胆的从英军的眼皮底下过去了。由此可见,冒险并不一定会失败,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欲成大事者,应该记住这样一条规则:到最危险的地方寻找机会。

5、置之死地而后生

拿破仑曾经说过:“只有在危险之中才能享受到快乐的感觉。”作为一个想建功立业的人,就必须具备成大事的胆量,危难时刻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人认为“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游戏规则,只有那些财大气粗的人才能接受,这种说法有些欠妥,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策略,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量,那些成大事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遇到困难时能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借此突破困境,取得成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是一种比冒险难度更高的摊牌行为,就像是一场大赌博。一旦陷入绝境,不仅要把所有的权利、势力、财力做赌资用于解决困难,还要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气,这样才能和困难周旋,在生死关头做最后一搏,倘若没有勇气做最后一搏,摆脱困境的希望是很渺茫的。在这生死关头,没有过多的时间谨慎从事、三思而行,只有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说不定,这样才能获得胜利的机会。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拥有足够的胆量。当然,这里所说的冒险,也是有条件的,在没有几分把握或不明事情的发展状况下,最好不要盲目行事,否则,这并不能说明你具备冒险精神,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反而说明你有勇无谋,同时,先前做出的所有努力也就白费了。

中国历史上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很多,项羽与韩信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战场上败多胜少,陈余再请求支援,项羽亲自带兵去前往战争所在地,渡河以后,把船都沉掉、锅碗砸掉、营房烧掉,带上两天的干粮并向士卒说明情况,抱着必死的决心,冒死前往。抵达目的地后,与秦兵反复较量了九次,才大破敌人,由此,震了自己的雄威,从此名声大振。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同样说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战术,很多时候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当然,这种做法并非是中国人的专利,在西方历史上,也有同样的经典战役,值得人们借鉴:肖恺撒带着他的军队在英国登陆后,为了激励战士取得胜利,也为了逼迫自己打赢这场仗,他毅然决然地把所有船只都烧掉了,目的是告诉士兵们,只有消灭敌人才有生还的机会,否则一点退路也没有,这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手段。他还经常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在关系到整个战局的阿科拉战役中,他跑到前线桥上,冒着枪林弹雨督战,倘若他不这样做,便觉得士兵们不会拿出以死效忠的精神和勇气,如果那样,战争就很难取胜。还有一次,那是发生在布里恩,当时他看到一个士兵,在敌人的手榴弹前不知所措,他纵马向那个即将爆炸的炮弹疾驰而去,把这个士兵救了下来。

使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需要考虑一些客观因素,首先要考虑胜算几率,倘若一点希望也没有,就不要盲目行动,否则只能惨败而归;其次,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已经坚定了信心,一旦大胆的作出决定,还必须具备能面对更困境,永不退缩这两点,才能尝试。

6、冒险赢得机遇,守旧落得平庸

欲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胆量,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与风险不沾边的人,是与成功无缘的人。“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一件事没有什么风险,大家都能想到做到,这对欲成大事的人来说不算是机会。

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敢冒险,因为这些人的胆子比较小,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成功的风景线却迂回遥远,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只能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过上一辈子,一直到人生的尽头也没有享受到真正成功快乐和幸福的滋味。

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其实这样并不安全,因为仍然要承受挨饿与被人鄙夷的风险。

所以,生命运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惟有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和打破以往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后,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喜悦。青年人应该强烈的追求这种境界而不应安于平平常常、千篇一律的生活。

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涵盖在现实平常生活之中,只有具备探险的勇气才能发现它。在你的身上,本来具备着打破旧的生活格局迎来新生活格局的巨大潜能,可是它被现实平庸的作为掩盖着。

只有具备风险意识,无所畏惧勇于探索和实践,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进而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能领略到人生的欢愉。这是懦夫领略不到的人生乐趣。

冒险免不了有失败。成功的母体便是失败。成功只是无数次失败之中的一个分子。正常的规律是,无数次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无数人的失败换来一人的成功。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那个人是幸运的,而此前无数人无数次失败也是同样伟大的。那种失败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其价值的具体体现便是——勇于冒险。

吉姆·伯克晋升为约翰森公司的新产品部主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儿童所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

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

罗伯特·伍德·约翰森问道:“你就是那位让我们公司赔了大钱的人吗?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如果你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