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超级”大学
4804900000026

第26章 中国大学重点数据(6)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安微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共建)

第二批(31所高校、57个基地):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外国哲学研究所、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建)、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清史研究所、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建)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建)、国际法研究、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建)、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建)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三批(23所高校、31个基地):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所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以及另几个相关科研网站,作者略有整理。)

具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学名单

(65所学校,157个实验室)

1/清华大学(13个):量子信息与测量、蛋白质科学、生物信息学、结构工程与振动、先进材料、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生命有机磷化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破坏力学、普适计算、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水沙科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2/北京大学(11个):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造山带与地壳演化、神经科学、分子血管学、生物有机分子工程、数学及其应用、重离子物理、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暴雨与旱涝灾害、量子信息与测量、水沙科学

3/北京师范大学(6个):水沙科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射线束材料工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4/中国农业大学(2个):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5/北京林业大学(2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花卉遗传育种

6/北京交通大学(2个):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网、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个):虚拟现实新技术、流体力学

8/北京工业大学(2个):新型功能材料、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9/北京邮电大学(1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

10/北京化工大学(1个):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

11/北京中医药大学(1个):中医内科学

12/南开大学(3个):生物活性材料、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13/天津大学(3个):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高温结构陶瓷及工程陶瓷加工技术、绿色合成与转化

14/中北大学(1个):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

15/山西大学(1个):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

16/太原理工大学(1个):煤科学与技术

17/内蒙古大学(1个):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18/东北大学(1个):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19/吉林大学(5个):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汽车材料、地面机械仿生技术、超分子结构与谱学、分子酶学工程、病理生物学

20/东北林业大学(2个):植被生态学、森林植物生态学

21/复旦大学(7个):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医学、聚合物分子工程、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应用离子束物理、癌变与侵袭原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22/上海交通大学(4个):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动力机械与工程、薄膜与微细技术、功能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

23/同济大学(3个):海洋地质、道路与交通工程、固体力学

24/华东师范大学(3个):脑功能基因组学、光谱学与波谱学、地理信息科学

25/华东理工大学(1个):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26/东华大学(1个):纺织面料技术

27/东南大学(5个):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8/南京大学(3个):海岸与海岛开发、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介观化学

29/中国矿业大学(1个):煤炭资源

30/河海大学(1个):水资源开发利用

31/江南大学(1个):工业生物技术

32/浙江大学(4个):生物医学工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动物分子营养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

33/合肥工业大学(1个):农产品生物化工

34/安徽大学(1个):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

35/厦门大学(3个):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现代分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

36/南昌大学(1个):食品科学

37/山东大学(3个):实验畸形学、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胶体与界面化学

38/中国海洋大学(3个):海洋遥感信息处理、物理海洋、海水养殖

39/中国石油大学(1个):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40/郑州大学(1个):材料物理

41/华中科技大学(7个):生物医学光子学、器官移植、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信息存储系统、智能制造技术、基本物理量测量、环境与健康

42/武汉大学(5个):水沙科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气测绘、发育生物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43/华中农业大学(2个):园艺植物生物学、农业微生物

44/武汉理工大学(1个):硅酸盐材料工程

45/中国地质大学(1个):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

46/中南大学(2个):癌变与侵袭原理、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47/湖南大学(1个):现代车身技术

48/湖南师范大学(1个):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

49/中山大学(5个):基因工程、眼科学、肾脏病临床研究、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

50/华南理工大学(2个):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51/暨南大学(1个):组织移植与免疫

52/汕头大学(1个):智能制造技术

53/广西大学(1个):生物技术与亚热带资源

54/重庆大学(4个):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光电技术及系统、高电压技术与系统信息监测及新技术

55/四川大学(4个):皮革化学与工程、辐射物理及技术、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56/电子科技大学(1个):新型传感器

57/云南大学(1个):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

58/云南农业大学(1个):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59/西安交通大学(5个):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电子物理与器件、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电子陶瓷与器件、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6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个):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61/西北大学(1个):大陆动力学

62/西北工业大学(1个):现代建设与集成制造技术

6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个):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64/长安大学(1个):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65/兰州大学(3个):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

具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学名单

(44所学校,46个中心)

1/清华大学:教育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数据库与商务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3/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4/北京工业大学: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研究中心

5/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资源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7/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研究中心

8/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9/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金属电子信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0/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

11/天津大学:教育部形状记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2/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模塑建材制品工程研究中心

13/沈阳工业大学:教育部稀土永磁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14/东北大学: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5/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农业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16/吉林大学:教育部特种工程塑料工程研究中心

17/复旦大学:教育部基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进涂料工程研究中心

18/同济大学: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9/东华大学:教育部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21/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

22/东南大学:教育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23/河海大学:教育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24/江南大学: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25/浙江大学: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6/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27/安徽大学: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28/南昌大学:教育部半导体发光工程研究中心

29/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汽加工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0/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31/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油菜工程研究中心

3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

33/武汉大学:教育部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34/武汉理工大学:教育部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35/湖南大学: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6/中南大学: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37/湘潭大学:教育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程研究中心

38/中山大学: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9/暨南大学: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40/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研究中心

41/四川大学:教育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42/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44/兰州大学: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

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评审权大学名单

(263所)

一、146所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

北京(2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天津(8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学院

河北(2所):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山西(3所):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

辽宁(10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5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

上海(15所,实际1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已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海运学院(今上海海事大学)

江苏(16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大学(今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化工大学(今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2所):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2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