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中)
48044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不称帝之谜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即将推翻清王朝统治之时。弃笔从戎,通过组建湘军,掌握地方大权,最后打败了大平天国农民起义。然而,当部分人建议他利用湘军、趁机取清朝而代之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而宁愿做一个中兴之臣。并解散了他一手组建的军队。曾国藩为何不称帝?原因有三点: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势所不能和有利于统一。

曾国藩通过多年的惨淡经营,逐渐把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了。就在湘军胜机已露,尤其是即将攻占南京时,王闾运、曾国荃等多次向曾国藩建议,利用手中掌握的湘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做一个汉族皇帝。但是,曾国藩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不但自己没去做皇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他还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曾国藩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以下几点:

曾国藩根本不想,不愿做皇帝,同时,他也不是当皇帝的人。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脑海中忠君报国思想,根深蒂固。他起兵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保卫明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三是保卫清朝。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因此,尽管王闾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均遭到严厉拒绝。他个人自奉俭朴,清心寡欲,一生只讨了一个小老婆,对帝王生活,并无兴趣。作为一个受理教束缚很深的书生,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儿。中国自春秋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所有开国皇帝和起义领袖,大都不是军人武夫,便是流氓无赖,读书人很少。秀才是造不起反来的,故中国有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谚语。有趣的历史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大师,从至圣先师的孔孟老夫子以来,宁可惶惶然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劝说圣君贤王,替天行道,治国平天下,自己却甘当辅佐,即使是昏君懦帝,亦不敢生取而代之的野心。当时的曾国藩,正是抱着这一心态的典型之一。

曾国藩即使想当皇帝,也势所不能。当时清政府虽已衰落,特别是江南大营被歼,元气大伤,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拥有一支以强大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仍然部署在河南中原腹地,虎视东南,曾国藩一有动作,首先便会碰上这颗硬钉子,湘军没有骑兵,难于对付,不能不有所顾忌。加上湘军主力攻陷天京后,官兵大都积蓄了一些钱财,人心思归,战斗力锐减,能否再为曾国藩称帝卖命,毫无把握。而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是湘军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相号召,并作为团结奋斗动力的,一旦曾国藩称帝,势将成为自己打自己嘴巴,食言而肥,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何况新从湘军分离出去的左宗棠楚军和李鸿章淮军等将领,会不会臣服曾国藩,根本是一个未知数。另外,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当时已定下扶持清政府的政策,曾国藩称帝,未必会获得国际承认。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是早已考虑得胸有成竹,因而雷打不动,坚决拒绝称帝,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所在。如果曾国藩头脑发热,贸然称帝的话,其后果很可能像他自己所说,被众人推上了多刺的皂荚树,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在这一点上,带有草莽英雄本色的曾国荃,比起乃兄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湘军攻陷天京以后,太平军余部尚存近三十万人散见各地,北方东西捻军的力量正方兴未艾,西北回民起义和西南回民起义仍在发展中,清政府的统治权,还谈不上巩固和统一。在上述情势下,如果再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曾国藩拥湘军称帝东南,国内势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现新的动乱,清政府统一中兴的局面,便难于实现,在虎视眈眈的外敌环伺下,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将比原来更糟。在这一意义上,曾国藩的坚决拒绝称帝,应该说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