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中)
4804400000103

第103章 刘邦会以一介布衣建立汉朝之谜

据史书考证,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前195),原名季,就是“老三”。做皇帝后,改名邦。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太公是个地道农民,母亲刘媪氏也只是个家庭主妇。刘太公对刘邦从小就不喜欢,认为他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是个不成器的家伙。刘邦对父亲也很不满,因此父子关系一直不好。当项羽以杀刘太公威胁刘邦时,刘邦全然不顾父子之情,并要求项羽分一杯肉羹给他,由此可窥见一斑。后来,刘邦做了皇帝,也常用当年刘太公讥讽他的话来嘲笑太公,使其难堪。

尽管刘邦出身寒门,而且家乡人多看不起,但他却自幼胸怀绵绣,壮志凌云,一心想成为一代伟人,建立像秦始皇一样的功业。30岁后,刘邦当了秦朝沛县的乡村小吏泗水亭长。多次到咸阳服役,看到秦始皇出巡场面,叹息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向往封建帝王的威仪。他很自负,曾作歌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可见其抱负非凡。由于刘邦总想出人头地,因此他很注意天下大势,而且很有远见卓识。凭借他的政治天赋,刘邦洞察到了秦统治“危机四伏”,早晚将天下大乱,导致群雄并起共伐暴政。所以他刻意巴结官府,结交地方上的势力豪强人物,并利用自己的泗水亭长身份,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谋得出头之日。他生性豪爽豁达,很讲义气,交游广泛,如县吏萧何,车夫夏侯婴。狱吏任敖,富豪王陵以及雍齿,卢绾,曹参等等。这些人后来随刘邦反秦斗项羽,在战争风风雨雨中得以磨炼,很多成为当时名士,甚至有的当了宰相、大将,成为刘邦心腹谋士和股肱大臣。

秦末,罪徒相望于道,天下人心思叛,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之中。刘邦率逃役农民,隐居芒、砀(今安徽砀山东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与萧何、曹参、樊哙里应外合,杀了沛县县令,起兵响应,转战丰、沛,被立为沛公。次年,他率兵西进,纪律严明,所过毋掠。前206年,率先人关,推翻了秦朝。接着,项羽入关,刘邦在鸿门宴上委曲求全。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了18个王国。刘邦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和汉中。这年8月,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还定三秦,出关东向,与项羽展开了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大战70次,小战40次。前202年,刘项垓下(今安徽灵壁西)决战,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2月,刘邦即皇帝位,定都洛阳(后迁长安),创立了汉朝,史称西汉或前汉。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汉王朝时,中国社会已久经忧患与战乱之苦,满目疮痍了。然而,天下并未因此一下子太平下来,相反却把削藩、匈奴进犯等一系列难题摆在了汉统治者面前。刘邦登基做皇帝后,仍衣不解甲,马不卸鞍,又进行了7年的平叛削藩战争,消灭了在楚汉战争中权宜而封、图谋叛离汉朝的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到前200年左右,困扰西汉王朝的异姓王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捍卫了西汉的统一。在农民起义的成果上,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很多遗产而建立起国家机器。一入关,萧何就收拾了秦朝的律令图书。这些律令图书记载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关口要塞、全国户口、各地经济资料,为刘邦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紧接着,刘邦宣布“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原封地接受秦朝全部国家机器,设三公九卿,官制礼仪“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员,少有变故”,大体上继承了秦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尽管刘邦没有拒受“秦制”这个历史遗产,但对?t秦制”也进行了大刀阔爷的改革。

在国家组织体制上,“惩亡秦孤立之戒”,并行郡县与王国制,朝廷直接统治15个郡。当时,郡及王国都具有较独立的权力,朝廷仅委派大员任郡二千石大吏治民,郡守向朝廷“上计”(即财政与经济责任),接受考课就行;任命王国的丞相、太傅代表朝廷监督诸王,治理王国。在国家的权力上,刘邦提高相权,委政萧何,使丞相得以根据法令,便宜行事,职总百官,无所不统,成为名符其实的政府首长;对皇权也有所抑制,皇帝诏书,无丞相副署即不得行,丞相有权“不肯平署”、“封还诏书”,改变了秦朝“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皇帝一人集权独裁的格局。这与秦高度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更明显的是汉革秦政。还在入关之初,刘邦就采取了“顺流而与民更始”的改革总方针,顺应民心,改革秦政;并重点确定了“约法省禁”、“蠲除”的法制改革方针。他鉴于民“苦秦苛法久矣”,明令废除诽谤法、族诛法、偶语律等秦苛法,宣布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后因三章之法不足以锄奸,命相国萧何收拾整理秦法,取适宜时用的,作《汉律》九章。但《汉律》九章仍以约法省禁、蠲削烦苛为原则。汉以后历代法律,都以《汉律》九章为蓝本。《明史?刑法志》说:“历代之律,皆以九章为宗。”也有人评论说:“萧何成九章,此关百代不易之道。”

史称刘邦豁达大度、好谋能听。他出身草莽,原不好儒。但在战争及治国实践中,在臣下的劝谏下,逐渐改变了鄙薄《诗》、《书》、轻士谩骂的态度和作风,不论出身,量才录用。晚年,他下“求贤令”,要与贤士大夫共治天下,又接受陆贾“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谏议,虚心听陆贾谈《诗》、《书》,讲仁义,采纳陆贾《新语》所主张的黄老无为政治思想,完成了汉初对秦政的重大转变的实现。刘邦不仅为西汉王朝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还为汉初高、惠、文、景的黄老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邦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社会经济措施。公元前202年,他刚称帝,就推行“以有功劳行田宅”令和“复从军吏卒”令,鼓励从军吏卒复员业农,按功劳分配给他们田宅,免除他们徭役,扶植地主和自耕农,重建封建经济,发展农业。释放奴婢,鼓励“民产子”,解决农业劳动力。颁行“复故爵田宅”令,招抚流亡,恢复避居山林的民人原来的爵位,归还他们田地和房屋。开放“故秦苑囿园地”,任民耕种,鼓励垦荒。将秦毁灭性的强迁豪族政策修正为强本弱末,迁豪族入关,给上好田宅,经济优惠,来发展关中经济。不许商贾穿丝织品、操兵乘马和做官,加倍交纳算赋(人丁税,一算120文),来抑制商贾的无限度发展,使他们不能伤农和害农。改秦末急征暴敛、徭役无度为轻徭薄赋,规定“轻田租、十五税一;将男子“傅”籍即役龄从秦的17岁改变23岁。这些社会经济措施很快医治了战乱的创伤,使汉初社会从户口稀少、经济萧条、民生凋残中复苏过来,有力地发展了社会生产。

公了前195年,刘邦还乡,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共饮。酒酣,击筑自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有名的《大风歌》,总结了刘邦自己的戎马一生,流露了他创建汉朝伟业的喜悦心情,以及要求有更多的猛士来保卫国家,巩固统一的强烈愿望。是年4月25日,刘邦东征英布时所受的箭伤发作,在长乐宫病重去世,葬长陵,年62岁。纵观刘邦的一生,不仅在灭秦斗争中功劳显著,而且又从项羽手中夺过了天下,奠定了刘汉王朝400余年的基业。死后,被追谥高祖皇帝,以彰其对刘汉王朝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