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敬重孔子,想封他七百里地为小国国君,后因手下阻挡而作罢。孔子对此十分平静。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做事不说"如果"。2.不因没到手的而伤感,却因到手的而伤感。
不因没到手的而伤感,却因到手的而伤感
据《史记·孔子世家》: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
"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帅)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孔子周游列国到陈国碰上吴国的军队攻打陈国。陈国向楚国求救,楚国的军队开到,打退了吴国军队。楚军方面领军的正是楚昭王,楚昭王一打听孔子在陈国,想见一面,不得闲,暂时将此事搁下。
楚昭王回楚国后,孔子也在陈国做了司城贞子的家臣,情况安定下来,就派子贡到楚国问候楚昭王。
楚昭王对孔子大为赞赏,想率领军队去把孔子接到楚国,又想封赏孔子七百里地做个小国国君。
楚昭王手下的令尹子西阻止说:"不行,孔子是治世大才,他在鲁国做宰相已经搞得不错,如果做了小国国君,又有那么多厉害的弟子辅佐,岂不是助他起家,于我们楚国不利。"
楚昭王想想是这理,就作罢了。
弟子们听说楚昭王曾想封孔子七百里地做小国国君,都轰动了。孔子严厉训斥弟子们不要乱说,根本不把这当回事。
孔子中庸之道
1.做事不说"如果"。
不要再"如果"了!
你不要再欺骗自己。不再欺骗自己就是不再假想。
很多人爱想:如果我怎么怎么样,可就美死了!事实上却不会真的怎么怎么样,结果弄得自己很难堪,但人们还不知悔改。继续假想,继续欺骗自己。
孔子务实,杜绝假想。他要行周道,就从自己身上行周道,没有假想自己做周王。
这条很重要。
所以当他听说楚昭王要封他七百里地为小国之君,他没有动心。
当他听说楚昭王又不封他了,他也不失落。
凡事务实,就不会落空。让空的自己去空,我只需要守住自己。
动画片《小和尚》上有句话很好:"上天入地,不如脚踏实地。"
2.不因没到手的而伤感,却因到手的而伤感。
没到手的等于不存在,有什么可伤感?
真正让人伤感的是已经到手的。
到手到手,它到了你手边,你可以摸它一下。它到了你手上,你可以把它握在手中。但是,它始终会离去,世上哪有永远到手的东西?
没到手之前你还有期盼,到手了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消失,离去。这是真正让人伤感的。
到手之时,就是分开之始。
今日到手之处,有可能就是明日分手之处。
孔子不因没到手的王位而伤感,因为他明白那本不属于他。
孔子因已经到手的大道而伤感,因为他明白自己还配不上那道,迟早他会失去,很快他会死去。
作为人,意义有限。但即使这样,也要珍惜已经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