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休闲在家,教教弟子,却名动一时。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有的事不做比做了影响更大。2.一边隐忍不发,一边张扬个性,魅力就大。
有的事不做比做了好
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自齐返鲁)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从齐国回到鲁国后,不做官,退而修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从近处到远处,人们没有不来听他讲课的。
孔子此为养望,他虽不做官,做的却是做官才能做到的事。
孔子中庸之道
1.有的事不做比做了影响更大。
好汉中的好汉应当这样:心志获逞时能抑制自己。
正是此意。
2.一边隐忍不发,一边张扬个性,魅力就大。
孔子大肆收徒,在当时是非常风光、非常张扬,甚至非常放肆、非常过分的事,恐怕他的政敌也要在他背后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了!
古制但有官学,绝无私学,孔子开私学,革周道为孔子之道,变鲁政为孔家之政,在当时就轰动诸国。
孔子不愧是个变革高手,借讲周礼变革周道,借佐鲁君变革鲁政,通过不做把事做了,并且把事做大到了极限。
后世吕不韦与淮南王借鉴孔子这一手法,分别聚徒编《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事虽成,人却最终败了。
他们只知秦道、汉道,不知孔子中庸之道,岂能不败?
中庸之道核心要义为不偏不倚,执此可以变革一切。